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硫氰酸盐在国内外曾被广泛用作生鲜乳的保鲜剂,但是过量摄入硫氰酸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引发急性中毒,因此硫氰酸盐已经被我国列为乳及乳制品中的违禁添加物质。对生鲜乳中硫氰酸盐的来源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控制生鲜乳中硫氰酸盐的含量提供参考,保障生鲜乳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乳品中硫氰酸盐的来源及其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氰酸盐曾作为生鲜奶的保鲜剂被广泛使用,但因其毒性,已被我国列为乳及乳制品中的非法添加物质.鉴于硫氰酸盐的毒性作用,我们对市售乳品的硫氰酸盐含量进行风险监测,并对乳品中硫氰酸盐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结果发现852个监测样品中的硫氰酸含量均小于10mg/kg,其中25.9%样品的硫氰酸根含量低于1 mg/kg,仅有6.24%的样品含量在5~10mg/kg之间.由此,我们分析了乳品中硫氰酸盐的可能来源,认为852个市售乳制品中的硫氰酸盐主要来源于动物生鲜乳的自身本底,系非法添加的可能性极低.  相似文献   

3.
硫氰酸盐是一种用于医药、印染等多种行业的化工原料,都为白色结晶或粉末。硫氰酸盐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他天然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包括乳),并可在人类肝脏中合成,是氰化物的解毒代谢产物。过量摄入硫氰酸盐,可引起急性毒性。少量摄取可妨碍机体对碘的利用,引起甲状腺疾病,尤其对胎儿和婴儿的智力和神经系统发育存在较大的风险。在牛奶中亚硫氰酸以亚硫氰酸根离子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乳及乳制品中朊蛋白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蛋白(prion proteins,PrP)是近年来确认的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新型蛋白质类传染源,其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存在直接关系到乳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本文对朊蛋白生物学特点、乳及乳制品中朊蛋白的来源和含量以及安全性进行了综述,以便为乳制品加工和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生鲜乳中硫氰酸盐的使用情况,对上海地区500份生鲜乳进行硫氰酸钠含量分析,对272份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和菌落总数含量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含量总体符合Pearson5分布,90%的含量在0.2~3.71 mg/kg之间,最大含量、最小含量和平均含量分别为9.66、0.2和1.5 mg/kg。②272份生鲜乳中菌落总数含量在110~1100000 CFU/mL,97.5%的含量在110~300000 CFU/mL。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和菌落总数含量相关性不明显,硫氰酸钠含量未对菌落总数含量产生明显影响,R2=0.02。③基于生鲜乳中硫氰酸钠的平均含量和最大含量得到,个体每千克体重硫氰酸钠的平均暴露量和最大暴露量分别为0.0025和0.016 mg。结合相关硫氰酸钠的风险评估研究,表明本研究中上海地区生鲜牛乳中的硫氰酸钠的含量属于正常的生理浓度,对人体正常膳食无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乳牛的利用年限、产乳量和乳品质量,同时还造成乳中兽药和抗生素残留,危及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笔者对廊坊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及鉴定,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乳样的采集乳样主要采自廊坊地区的10个奶牛场,所选牛  相似文献   

7.
母乳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母乳是人类及所有哺乳动物生命最初阶段的唯一食物,乳蛋白质是乳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乳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人类对乳蛋白质的组成、分泌调控及其中的过敏蛋白原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在乳蛋白质的全面鉴定、乳蛋白质分泌调控以及乳中过敏原分析鉴定方面的研究策略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人类对乳蛋白质组相关生物学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形作用,易污染饲料。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被奶牛采食后转移入乳中,进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就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来源、性质、危害及其最新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乳和乳制品生产的质量安全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人们发现共轭亚油酸(CLA)具有抗癌及其他对动物健康有益的生物学活性。CLA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中,奶制品是人类饮食中CLA的主要来源。许多营养学家研究提高乳中CLA含量的营养学方法,发现日粮脂肪酸能够影响乳中CLA含量。本文综述了CLA在奶牛体内的合成代谢途径以及影响奶牛乳脂中CLA含量的主要日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M1是一类强致癌物质,能够污染乳及其制品,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对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性质、来源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原料乳中硫氰酸钠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逐层分析和合成,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外标曲线拟合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在0.1mg/LM.0mg/L范围内,离子色谱法测定原料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02mg/L,k=2。该评定对采用外标法定量的离子色谱法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母乳中含有多种VA,如视黄醇、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及叶黄素等,且母乳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中VA的含量不同,但总体上VA含量随着泌乳期的延长而降低。如母乳中含量最高的VA视黄醇,其在初乳、过渡乳、成熟乳中的含量分别为478~1 920、440~1 270、178~825 μg/L。母乳中VA含量除受泌乳时间影响外,还与地域、乳母膳食及母乳脂肪含量等有关。本文重点介绍不同国家/地区母乳中VA的种类、含量、影响因素及其健康作用(视觉健康、免疫健康和生长发育等),以期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离子色谱法检测牛奶中硫氰酸根的检测方法,解决了杂峰对样品峰的干扰。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冷冻离心,取上清液过RP柱待测。优化了色谱条件,以5%的丙酮和5.0mmol/L的碳酸钠为缓冲液,保留时间为12.5min,回收率在94.51%-104.21%之间,RSD为1.95%。定量范围为0.1~2.0μg/mL,检出限为0.02μg/mL,本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准确度高,适用于牛奶中硫氰酸根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饲喂十字花科类植物对生鲜牛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选取20头健康产奶乳牛分4组进行饲喂对照试验。除青饲料外各组都饲喂相同的日粮,使用相同的饲养条件,按所喂不同青饲料分别分为A组不饲喂青饲料、B组每顿饲喂2.5 kg卷心菜叶、C组每顿饲喂2.5 kg花椰菜叶以及D组每顿饲喂5 kg花椰菜叶。在排除了组内个体差异和日内差异后,进行了8 d的加量饲喂以及17 d的停止饲喂体内消除试验以便得出饲喂十字花科植物对生鲜牛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影响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饲喂十字花科类植物可使生鲜牛乳中的硫氰酸钠含量上升,饲喂不同类型的十字花科类植物对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但是饲喂十字花科类植物不是影响生鲜牛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5.
牛奶体细胞数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偏高意味着奶牛可能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在奶牛正常生理状态下,牛奶体细胞的组成和数量都是基本稳定的,而当乳房外伤或疾病(如乳房炎等)发生时,牛奶体细胞数增多,产奶量降低,乳品质量下降。牛奶的品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确保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是奶牛养殖工作者必须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牛奶体细胞生成与产奶量和乳品质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为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特色乳是人类饮用乳的重要补充,具有营养性、功能性、稀缺性、地域性、不平衡性等特点,且特色突出,综合效益高,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介绍了我国特色乳中的水牛乳、羊乳、马乳、驴乳、驼乳、牦牛乳的营养保健功能和常见产品,以及特色乳的集中产区,并针对发展现状提出特色乳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的重要成分,研究非母乳低聚糖与HMOs之间的差异是实现婴儿配方乳粉母乳化、提升婴儿配方乳粉营养功能、满足婴儿营养健康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综述近几年关于HMOs种类、结构特征、HMOs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肠道健康及免疫系统发育影响的研究成果,同时比较常见动物乳中低聚糖的构成与HMOs的差异,阐述目前婴儿配方乳粉中常用低聚糖的特点及其功能,提出低聚糖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为开发新型婴儿配方乳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