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一个农民企业家,通过多年的打拼积累了几千万元的财富;他,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践行者,用他的智慧和敏锐眼光开创者一个又一个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朝阳行业;他,又是一个服务者,用他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为家乡新农村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他对家乡父老的挚爱为群众创造着和谐秀美的新的家园。他,就是兰西县红光乡现代农机合作社董事长卢少良。  相似文献   

2.
“双手还是那般孔武有力,身上还透着那股雷厉风行的气质。执着顽强,一切不服输,不愧为一代儒商!”张崇山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是在家乡由政府组织举办的某次表彰会上,一位县级主要领导握着他的双手发出的由衷感慨。然而,正是这番话,如一针强心剂注入他的躯体,让他的心中每每燃起希望之火,胸膛里奔涌的热血一次次沸腾!  相似文献   

3.
17年前,他舍得放弃国家分配的正式工作,背上简单的行李南下打工;5年前,他舍得放弃年收入上百万元的工厂,跑回家乡从事特种养殖。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和酸楚,而他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选择,并成为2010年度赣州市百名优秀农民。  相似文献   

4.
俞健宁压根儿没想到,歌声的魅力竟然如此之大:落魄时,歌声让他找到信心;失意时歌声帮他寻回斗志;寂寞时,歌声使他获得朋友;辉煌时,歌声成了腾飞的翅膀……经他改过的一首首歌曲,见证着他从农民到富豪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5.
冉金叔,出生于贵州省距兴义市区12公里处的马岭镇瓦嘎村一个叫者沙的布依山寨,今年已经67岁,但是家庭和家乡的贫困时刻提醒着他,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成了他心中的梦想。宝刀未老,托起希望之梦为了这个梦想,这个已经年逾6 0岁的普通农民,把希望和梦想寄托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他将目光投向了家乡大片的荒坡上,家乡土地石多土少,荆棘遍野,属典型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31岁的侯春均拥有过3个社会身份,在部队他是铮铮的铁血男儿,在学校他是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在深度贫困乡村他是带动广大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致富带头人,这些身份的转变让他朝着自己的梦想越靠越近……梦想发芽之初饱尝创业艰辛侯春均从小生长在农村,深深地热爱着家乡的每一片土地,让家乡变得更  相似文献   

7.
沿着高粱公路,来到了“梯田翠带绕山边,小康家园路旁建,优质果园连成片,养殖林果齐发展”的泾川县高平镇大寺坳村。这就是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的共产党员王耀明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的家乡。在这里,有他为村民致富奔波的深深足印,也有他带领大伙改变家乡面貌洒下的滴滴汗水。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改变的是家乡的面貌,不变的是他奋斗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晨曦微露,映小城,赛过人间春色;人文悦动,惠全民,幸福绵延如歌。这是一座小城居民献给自己家乡的颁奖辞,庆祝家乡获得“十佳宜居农垦城”称号。这就是人文精神铸起的艺术之城——黑龙江农垦八五七农场。  相似文献   

9.
解放前,我家乡有个教私塾的老先生,他除了教书外,最大的爱好就是种茶、制茶和品茶。他用一芽二叶做的手工绿茶堪称一绝,引来不少爱茶人到他家品茶聚会。他住所左边是茶园,右边有山泉,周围竹木环绕一片郁郁葱葱;大门上有一横匾,上书“绿园茶屋”。老先生不仅能文,而且还会武功,据说他祖上曾有人考中过武举人,他本人常把重逾百斤的石担、石锁之类的举着玩耍。由于老先生能文能武为人正直,加之他和他的茶朋友王大爷都有用喝茶的方法化解人们之间矛盾的特殊本领,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有了纠纷不是找王大爷就是找茶先生评理、断…  相似文献   

10.
熊飞  邓成贵 《农家顾问》2009,(10):14-14
涂国绍是湖北省竹山县潘口乡小漩村的一位有志青年。2002年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2006年服役期满后,他先到城市商海闯荡.经过两年打拼。有了一些积累。但想到现在中央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看到家乡的发展与变化越来越大.经过调查分析.他发现养鸡在山区很有潜力.于是回到家乡.准备在养鸡上大干一场.  相似文献   

11.
苍山“干蒿菜”云南大理州人事局金凤“世间不须熊掌席,苍山只求干篙菜”——这是清末出滇作官的张继安寄回家乡的诗句,曾在大理一带广为流传。于是,旧时的大理人外出做事,亲属总要想方设法给他带上几罐“干蒿菜”,不仅是为解除他思乡之苦,那干蒿菜的味道的确堪称世...  相似文献   

12.
工作的航船驶向黄土地,人生的坐标定位最基层一河南省南阳市政协一位年轻的副处级干部,3年前却自荐请缨回到家乡当村官。现今,他与百姓一起摸爬滚打,用智慧和坚持干出了名堂,他就是南阳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宛城区黄台岗镇张典村党支书李强。  相似文献   

13.
林青 《农村新技术》2022,(12):52-53
<正>文亮来是一名“90后”,2012年7月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他从小生活殷实,军校毕业后家人想安排他到一家上市企业去锻炼,可他对家乡有一种执著、依恋的乡土情怀,放弃了都市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创业,“要在家乡和老百姓一道拼出一番事业来。”  相似文献   

14.
在林州市河顺镇,一提起李记锁的大名,十里八村的乡亲无不交口称赞,他“致富不忘家乡,创业回馈社会”的高尚品德,在当地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相似文献   

15.
汉族茶俗风情(二)湖南省益阳茶厂吴尚平寄新茶的习俗我国盛产茶叶,视茶叶为清雅之物,为友谊的桥梁。每年谷雨前后,新茶上市,家里人总忘不了要给远离家乡的亲戚朋友寄上一包新茶,以表示对远离家乡亲人或朋友的一种挂念。寄新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籍与史料中常有...  相似文献   

16.
曹建华,江苏省通州市东社镇的农家子弟,江苏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荣获南通市劳动模范、省创业之星、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称号。2004年,一直在外创业的他回到家乡创办景瑞公司。在他  相似文献   

17.
正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如是评价"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他之所以能在全国成千上万农民电商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热爱家乡,一直致力于推销家乡出产的绿色食品,塑造了新时代的新农民形象。"他曾获得山西青年五四奖、山西十大新闻人物、十大品牌山西年度人物、淘宝网十佳创业先锋等各项荣誉称号,他是中国农民国外参加上市敲钟第一人,他就是山西王小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帮。以朴实之心 开启农村淘宝之路  相似文献   

18.
1972年.杨小林离开家乡江西瑞金农村,应征人伍来到福建沿海,后又转业到厦门进出口公司。1992年,已是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的他带着2.7万元积蓄辞职经营石材加工.经过数年艰苦创业.组建成立了紫阳虹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5000万元.被业界誉为“石材大亨”。事业有成后.他深感自己作为先富一族.有义务和责任带头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郑板桥的一首咏茶妙联凯亚郑板桥是擅撰茶联的。比之历代茶联的作者,他的撰著茶联之多、之妙、之富有个性特色,恐怕称得上是独领风骚呢。而郑板桥的茶联之中,最富于幽默讽刺的风格,并且在民间流传得最其家喻户晓的,则莫过于他的那首六字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  相似文献   

20.
律师同志:陆某五年前承包了其家乡大湖村的一片林地。现在林木有的已经成熟,由于陆某的儿子考上大学,要交一笔学费,陆某决定采伐一部分林木出售。他知道要申请采伐许可证,但是他不知向哪一个部门申请?申请的程序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