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可达7亿多吨。随着秸秆创新利用技术的研究,秸秆利用科技化水平在提升,开发了一系列的秸秆利用新技术。笔者就秸秆在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食用菌基质化、工业原料等方面高效开发利用的研究技术进行介绍,为秸秆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秸秆饲料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秸秆饲料的有效利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邢廷铣我国的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报道,各类农作物的秸秆年总产量达7亿多吨,其中稻草2.3亿吨,玉米秆2.2亿吨,小麦秆1.2亿吨,豆类和秋杂粮作物秸秆1.0亿吨,另有花生和薯类藤蔓、甜菜叶等1...  相似文献   

3.
作为非竞争性饲料资源,农作物秸秆价格低廉,是反刍动物极好的饲料.秸秆是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贮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宝贵的粗饲料来源.我国每年约生产6~8亿吨作物秸秆,约占世界秸秆总量的20%~30%,且种类繁多,所含粗蛋白质总量约0.2亿吨,相当于2.5亿吨玉米所含蛋白质的总量.  相似文献   

4.
谷草的营养特点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非竞争性饲料资源.农作物秸秆价格低廉,是反刍动物极好的饲料。秸秆是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贮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宝贵的粗饲料来源。我国每年约生产6~8亿吨作物秸秆.约占世界秸秆总量的20%~30%,且种类繁多.所含粗蛋白质总量约0.2亿吨.相当于2.5亿吨玉米所含蛋白质的总量。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据统计,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6.2亿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资源拥有量居世界首位.除了用作燃料、饲料、工副业生产原料和直接还田外,还有约2.2亿吨的剩余结秆没有得到合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只有一半在籽实中,另一半存在于秸秆里。传统的做法是收获籽实而舍弃秸秆,这就意味着有一半农产品资源被浪费掉了。全世界每年有20多亿吨农作物秸秆,我国每年有5亿多吨秸秆,这是一项巨大的资源。如何利用好农作物秸秆资源,历来是世界农业领域里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农村主要将秸秆用作燃料、建筑材料和粗饲料。近年来,由于煤、电、沼气以及液化石油气在农村逐渐普及,用作燃料的秸秆数量逐年减少。此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7.
秸秆是指各类作物在获取其主要农产品(籽实和块茎等)后所剩余下来的地上部分的茎叶或藤蔓,主要包括大麦秸、燕麦秸、小麦秸、黑麦秸、稻草、高梁秸和玉米秸以及薯类藤蔓等.也包括黄豆秸、蚕豆秸、豌豆秸、羽扇豆秸和花生藤等豆科作物茎秆。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年总产量约7亿吨,其中稻草2.3亿吨,玉米秸2.2亿吨.小麦秸1.2亿吨.因此.秸秆是一种巨大的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8.
粗饲料是我国尚未充分利用的一大饲料资源,其中农作物秸秆每年就有5亿多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年打草总量的50倍。大力开发秸秆资源,发展秸秆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碱化秸秆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碱化秸秆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国内贸易部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王仁振一、国内外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1.国内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达5.7亿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是我国的一大饲料资源,年产量约5亿多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年打草总量的50倍。但在猪禽生产中利用农作物秸秆,由于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过高,仅可作填充料使用,而使这一巨大的饲料资源造成了浪费。如何突破农作物秸秆饲用含粗纤维过高的制约,而使这一丰富的饲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丰富的饲料资源,据估计,我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如麦秸、稻秸、玉米秸、豆秸等达5.7亿吨之多,而草原牧区每年打贮草总和不过1000万吨,只相当于秸秆数的2%左右。我国秸秆产量占世界秸秆产量的20%~30%。推广的青贮、碱  相似文献   

12.
作物秸秆发酵饲料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饲料工业以及畜、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开发替代饲粮的非常规饲料资源,有重要意义。农作物秸秆量大价廉,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约有6亿吨左右,以含粗蛋白3.5%计,相当于2.5亿吨玉米或0.5亿吨豆饼。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用作饲料的只占25%,进一步大力开发利用很有必要。作物秸秆用作饲料的方法很多,如青贮、物理法(切碎、泡软、煮熟)、化学法(碱化、氨化、酸化或其它药剂处理)等,但以微生物法效果最佳。微生物法系利用专用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作用,解决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原料的限制因素──纤维素含量太高…  相似文献   

13.
白腐真菌在秸秆作物资源开发中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红霞  杨建军  詹勇 《饲料工业》2002,23(11):40-42
世界桔秆的年产量为20亿~30亿吨,我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达5.7亿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但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类资源却相当困难,这是由于秸秆产量随季节变化,且量大、低值、体积大、不便运输,大多数动物都不能消化其木质纤维素,自然降解过程又极其缓慢,导致大部分秸秆以堆积、荒烧等形式直接侵入环境,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和浪费。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作物秸秆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农作物…  相似文献   

14.
正农作物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我国每年可收集利用的秸秆资源总量庞大,据估算,我国农作物秸秆理论产量为年产9亿吨左右,是可供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加快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资源节约,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对秸秆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厘清甘肃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可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全省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文基于统计数据和农户调研数据,综述了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生量、利用现状、秸秆资源量评估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利用模式建议。分析了秸秆资源量变化趋势(2007-2017年);[结果]2017年甘肃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1040.03万吨,可收集量923.62万吨,小麦、玉米、大豆三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87.33%,利用量为829.79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9.84%,资源化利用方式以饲料化为主,肥料化为辅。秸秆主要利用方式包括秸-饲-肥饲料化利用、 秸-菌-肥基料化利用、秸-沼-肥燃料化利用、秸-炭-肥原料化利用。[结论]以循环农业的角度出发,秸秆炭化还田作为一种重要的秸秆利用方式之一,具有培肥地力、固氮减排、间接增产增收等积极效用,可作为现有基础下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条重要的可行性新途径,对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秸秆饲料巧利用@苏秀侠,邱山秸秆饲料巧利用苏秀侠,邱山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秸秆产量达5.7亿吨/年,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巨大的饲料资源。目前,用秸秆作饲料的处理方法有三种。1.物理处理法:用机械对秸秆进行粉碎...  相似文献   

17.
秸秆木质素的生物降解与饲料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迅速发展的养殖业,解决畜禽生产所需的饲料问题是人们所关心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一。据估计,每年我国有7亿吨农作物秸秆产生,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类资源却相当困难,这是由于秸秆产量随季节变化,体积大、不便贮藏运输,营养价值低,其中的木质纤维素许多动物都不能利用,  相似文献   

18.
秸秆发酵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性材料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主要产物.产量丰富,且可无限再生。仅农作物的秸秆一项。全世界的年产量就超过30亿吨.我国也有丰富的纤维性材料资源.农作物秸秆每年也达数亿吨.国外非常重视这一巨大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饲料资源,其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价格便宜,我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约5.7亿吨,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但目前用于饲喂牲畜的部分不足10%.还有5亿多吨没有很好地利用,弃置在田间地头或白白烧掉,非常可惜。俗话说“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相似文献   

20.
混合菌种发酵农作物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粗略统计,每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约达7亿吨左右,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总量的50倍,但由于农作物秸秆的粗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低,特别是其木质化纤维的特殊结构使得直接利用这类饲料存在着质地粗硬,营养价值差,消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