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农家顾问》2008,(10):7-7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我国小麦着力建设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东北5个优势区。其中,黄淮海小麦优势区包括河北、山东、北京、天津全部,河南中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主要包括336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包括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江苏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江苏苹果区域比较优势,提出了江苏苹果优势区域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强筋小麦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作为我国优质小麦优势产区,发展强筋小麦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分析了江苏省发展强筋小麦产业的比较优势和面临困难,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强筋小麦产业化的思路和方法;强调只有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才能使江苏强筋小麦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应对"入世"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进口小麦、入世承诺、进口小麦与国产小麦优势比较及市场需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入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通过对江苏小麦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提出了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 ,应对“入世”挑战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江苏奶业区域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奶业的经营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江苏奶业的生态适宜性和区域优势,提出了江苏奶业优势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垦》2003,(6):8-9
最近,农业部公布了2003年至2007年优势农产品 区域布局规划。规划确定了优先发展的11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区域布局。 优先发展的11种优势农产品为: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其优势布局分别为: 1.专用小麦。重点建设黄淮海、长江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等3个专用小麦带。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带主要布局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苏、安徽等7个  相似文献   

7.
从拓展弱筋小麦产业化途径出发,论述了燃料酒精在汽车上应用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在江苏用弱筋小麦生产燃料酒精的优势。江苏省是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生产区域,已列入汽油醇试点省份。弱筋小麦淀粉含量高,酒精出率高。用弱筋小麦生产燃料酒精还可联产谷朊粉,经济效益高。目前江苏省具备采用弱筋小麦生产燃料酒精的条件,且生产燃料酒精可解决发展小麦生产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8.
据农业部《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和《江苏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我市被列为弱筋小麦优势发展区域。推广弱筋小麦品种、建设弱筋小麦生产基地、推进弱筋小麦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我市小麦生产发展方向,也是提高小麦种植效益的必然选择。1发展优势1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江苏淮南地区小麦生产情况和品质现状,并根据弱筋小麦的生产要求和市场需求,分析了该地区发展弱筋小麦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品种、栽培技术、区位交通、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并初步探讨了弱筋小麦生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扬麦13号"密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农业部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我市被列为弱筋小麦优势发展区域。2004年秋播全市推广弱筋小麦11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推广面积达30万亩以上,为完善配套我市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004年秋播,笔者在如皋市农科所进行了“扬麦13号”小麦密、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宁夏加大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优质稻、优质玉米、优质马铃薯、蔬菜、西甜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有了很大发展。1.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增加,区域布局和品质结构优化。粮食方面:优质小麦种植12万hm2,占小麦面积43.5%;优质稻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2.
春节以后,江苏小麦市场购销渐趋活跃,价格稳中缓涨,根据江苏地区目前小麦的库存数量、地区分布情况以及市场需求情况,预计在新小麦上市前,江苏部分地区将会出现小麦供应偏紧的状态,预计会出现短期的一个中级上升行情。一、库存同比减少分布区域极不平衡江苏省2011年小麦收购总量近1100万吨,远远超过了江苏小麦当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优质专用品种缺乏和种植不足戚为我国目前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改善我国小麦生产品质结构,国家制订了《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稳定发展中筋小麦。长江下游以江苏为主体的淮河以南地区及皖豫鄂接壤地区.由于降水量多.自然条件不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等的形成.但对弱筋小麦的生产相对有利.是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而弱筋小麦在栽培技术上与中筋、强筋小麦有很大的差异,产量和品质难以协调。本文总结了扬麦15的选育过程,研究了密度、氮肥用量和运筹比例对其产量与籽粒品质的调控作用.为其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如皋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土壤以高沙为主,其生态环境适合种植弱筋小麦,被国家和江苏省列为弱筋小麦优势发展区域.简述了如皋市弱筋小麦产业化开发的优势和主要存在问题,并针对如皋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弱筋小麦产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1、专用小麦重点建设黄淮海、长江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等3个专用小麦带。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带主要布局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苏、安徽等7个省的39个地市82个县市。长江下游优质弱筋小麦带主要布局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4个省的10个地市20个县市。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小麦带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等2个省区的3个地市11个县旗(农场)及黑龙江垦区2个管理局。2、专用玉米重点建设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  相似文献   

16.
江苏作为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区,发展弱筋小麦生产和培育新品种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寻求弱筋小麦品种的突破,分析了弱筋小麦品质随着品种和种植环境改变而变化显著,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偏高且年度间不稳定,优质与高产等江苏弱筋小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弱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出了选育弱筋品质标准高且指标较稳定的品种,迅速推广利用溶剂保持力(SRC)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江苏茶叶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茶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也面临一些困境,如企业规模小,市场混乱,发展速度缓慢等。认为江苏具有生产茶叶的生态适宜性和强大的区域竞争力,适宜发展茶叶产业,对中国的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江苏茶叶发展,提出了江苏茶叶优势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江苏沿海地区是小麦的重要产区,由于其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近年来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的改变,该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病风险不断增加。本文针对江苏沿海地区的区域特点,总结前人在本地区的试验结果,整理出适合本地区的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体系,主要包含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两部分,以期为保障该地区小麦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爱军  刘宣东  李祥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69-11670
水稻是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存在新品种推广规模不大、品种抗性差、产业拉动性不强等问题。分析了江苏生产水稻的生态适宜性和区域优势,提出了水稻优势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11,(22):17
依据面筋强度,优质专用小麦一般分为3种。目前,在国内弱筋小麦品种寥寥无几,而江苏红麦位于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在南方红麦区中,江苏面积最大,单产水平最高。物流优势明显江苏小麦种植面积大,品种品质类型全,居民直接消费比例低,市场化程度高,商品率超过70%,是国内小麦主产省中最高的,尤其是江苏红麦,商品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