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茶叶对于人类,不仅是一种解渴的饮料;而且成为当代最受欢迎的天然饮料;绿色饮料;品饮茶叶还是一种显示高雅和修养的艺术活动;茶叶被誉为本世纪最文明的饮料,许多世界饮料专家断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长期以来,雄据世界软饮料市场的可口可乐公司和名列世界速饮品(咖啡、牛奶等)市场前矛的雀巢公司在今年8月29日宣布达成一项协议,进行开发茶饮料的新举措。达成的协议是个信号,表明茶是颇能赢利的重要饮料。近些年来,美国人对茶饮料的热衷也令人惊奇。1972年,两个以清洗玻璃窗为生的纽约人和一个小食品店主一起建立的斯纳波饮…  相似文献   

2.
卢振辉  罗龙新 《茶叶》1994,20(3):2-4
当前饮料正在向方便化、液态化、保健化方向发展。1992年,美国茶饮料销售值超10亿美元;中国台湾茶饮料销售值超过咖啡1倍以上。1993年,日本茶饮料产量总计达230万吨。茶饮料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茶的保健,适用与加强宣传。中国饮料市场起步晚。当前其持点:碳酸饮料急剧下降,原汁饮料逐渐上升,保健饮料异军突起,茶叶饮料尚待开发,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茶叶饮料在海外异军突起,投入大量资本及人力开发茶叶饮料。1994年8月,长期推据世界软饮料市场的可口可乐公司和名列世界速饮品(咖啡、牛奶等)市场前矛的雀巢公司宣布联手合作开发茶叶饮料。而在我国,近年来由于各种饮料的兴起,茶叶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号称“国饮”的茶叶在广阔的饮料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却越来越少,而一些国外的名牌茶叶饮料却已开始“入侵”中国,准备“抢滩”,占据有利可图的中国市场。所以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茶叶冷饮料成了中国茶业界和食品业有识之士的当务之急。一、国内茶饮料开发现状及制约因素中国的…  相似文献   

4.
绿茶饮料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针对目前绿茶饮料的产销现状,选用优质绿茶为原料,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解决茶饮料加工过程中的保色、保香、防混浊沉淀技术难题,旨在加工出汤色黄绿、滋味醇爽,具有营养、卫生、方便、高雅特色的现代天然饮品。同时,利用该工艺技术和有关保鲜技术研制与开发红茶、乌龙茶、花茶以及其它保健茶饮料,以提高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和充分发挥茶叶饮品的社会效益。1 国内外同类产品研究与开发现状1.1 研究现状 茶饮料大致分为碳酸型茶饮料和非碳酸型茶饮料;碳酸型茶饮料属于添加色素、香精、二氧化碳等充气饮料;非碳酸型茶饮…  相似文献   

5.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茶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亿人有饮茶习惯。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世纪。了解国际茶叶产销现状,分析福建名优茶生产发展优劣势,探讨加快福建名优茶叶发展的对策,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传承上千年的饮品,茶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气息和历史内涵。随着科技的发展,茶也与时俱进,在传统茶叶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以茶叶为依托的茶饮料,同时也开启了工业化生产的篇章。由于茶饮品具有传统茶叶的健康、天然的属性,同时又具有年轻群体所喜好的清新、时尚的口感,故有专家认为,21世纪的饮料市场将由茶饮料独领风骚。我国茶饮料工业尽管起步较晚,但由于丰厚的历史底蕴等缘故,发展势头甚是强劲。本文在此情况下,分析了我国茶饮料市场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福建是乌龙茶主产区,茶区分布广,品种资源丰富。文章针对日本乌龙茶饮料市场近年来受其他非糖性茶饮料冲击,乌龙茶饮料增长幅度有所减缓的情况,着重提出:①稳定乌龙茶的品质,采取科学的拼配加工持巧;②从乌龙茶的品种特性出发,开发乌龙茶的新产品;③生产茶叶“绿色食品”提高乌龙茶市场的竞争力;④发展茶叶深加工,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超滤技术对绿茶汁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年来,我国茶饮料得到快速发展,生产量逐年翻番,2002年产量预计可超过300万t。其中绿茶饮料由于其独特的保健功能,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成为茶饮料市场新的增长点。 现在市场上茶饮料的主要包装方式为透明PET……  相似文献   

9.
谈谈茶饮料与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讲的“茶饮料”,主要指“茶叶液体饮料”或称“茶叶即时饮”。 二十世纪后期,世界饮茶习俗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由于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要求饮料“简单、速溶、方便”,于是红碎茶、袋泡茶、速溶茶乃至茶水饮料应运而生,这是茶消费“变革”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茶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亿人有饮茶习惯。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世纪。了解国际茶叶产销现状,分析福建名优茶生产发展优劣势,探讨加快福建名优茶叶发展的对策,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饮料行业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按照《GB/T 21733—2008茶饮料》国家标准,茶饮料按产品风味分为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复合茶饮料、茶浓缩液等。其中调味茶主要有果汁类、果味类、奶味类、碳酸类等不同风味。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茶多酚、咖啡因作为原料调制茶饮料。茶饮料与传统的茶叶不同,它是茶叶的深加工产品。中国茶饮料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后不断快速发展。据2014年饮料行业数据显示,饮料按产量份额格局分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而茶饮料由于具有自然、健康、清新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赢得广大消费群体的喜爱,茶饮料消费群体也逐渐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茶饮料同时还具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在饮料市场中有着"饮料之王"的美誉。本文主要是对于茶饮料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我国茶饮料市场发展问题,最后阐述了我国茶饮料市场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综观我国罐装茶饮料工业之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龙新 《茶叶》1996,22(3):9-12
我国罐装茶类饮料生产企业现有30多家,上市产品已有40-50种,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敢达到较高水准。茶饮料在市场已处地引入期。国内我大型企业和合资企业参与开发茶饮料,必将促进茶饮料的加速发展。茶饮料生产企业地成为饮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传统的制茶工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饮料用茶叶原料的筛选和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军峰 《中国茶叶》2005,27(5):12-14
茶饮料是目前国际饮料市场上增长速度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饮料产品之一.在日本、东南亚、欧美、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茶饮料已成为最主要的饮料产品.2003年,日本茶饮料消费量为500万吨,占整个饮料市场的31%,年消费金额70亿美元,占饮料市场的第一位.目前,我国台湾地区95%以上的饮料企业都生产茶饮料,茶饮料市场份额达到21%,人均消费茶饮料超过20.0L.近年来,中国大陆液态茶饮料的年产销量已达到350万~400万吨.与此同时,茶饮料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韩国和我国香港等地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蒋力 《广东茶业》2001,(3):15-16
随着饮料市场的升温,饮料行业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都在发生显著变化。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进行的CMMS(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调查表明,茶饮料的市场渗透率1999年至 2000年急速飙升了71%,与此同时,速溶饮品的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增幅达到53%。业内人士分析,茶饮料和速溶饮品市场的迅速扩大是现代与传统生活方式走向融合的一种必然结果。今年五一期间,娃哈哈、康师傅、旭日升、宏宝莱……各种茶饮料广告纷至沓来,这使我们相信,茶饮料将成为继碳酸饮料和水饮料之后的第三代饮料主力。而可乐、汽水等传统饮料则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叶》2004,26(1):6-7
近年来,茶饮料以其天然、健康和方便的特点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有专家认为,21世纪的饮料市场将是茶饮料的世界。一些地区茶饮料消费已超过咖啡和碳酸饮料而成为“饮料新贵”。尽管我国茶饮料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十分强劲,2002年产量达到300万t,2003年产量仍持续增长。最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对茶饮料产品市场抽检中发现,茶饮料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产品卫生指标不合格、添加防腐剂及茶成分含量低等问题。那么,目前我国茶饮料市场状况、国内茶饮料技术研究水平到底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7.
茶饮料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它作为饮料的历史最悠久,饮用地区最广,数量也最大.是世界上最早栽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先人神农氏发现了茶树并发现茶叶有解毒作用.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经历了由祭品、茶食、药用、宫廷高级饮品到普通饮料的发展历程;其饮用方式经历了传统热水冲泡-固体速溶茶-果汁荼饮软饮料--纯茶汁-保健茶饮料的五个发展阶段.本文主要阐述了茶饮料的分类、功能以及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前景,以期对茶饮料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乌龙茶作为特种茶,由于其种种突出的生理功效,如降压、减肥、降血糖等保健功能,尤受消费者的青睐。在日本,自八十年代初出现乌龙茶饮料,为迎合消费者对保健条热的这一趋势,获得长足发展。1995年,仅乌龙茶饮料在整个清凉饮料中竟占到10.2%。现在,在清凉饮料中,乌龙茶饮料已压倒碳酸类饮料。在台湾,自八十年代后期,兴起易拉罐、纸箔盒包装的即饮茶饮料,此后发展十分迅速,由于茶饮料有清淡解渴的特性,又有保健功能,因而一跃成为台湾省饮料的龙头,已取代碳酸饮料成为饮料市场最大宗的饮料,是各饮料厂重点开发的产品。一、发…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06,(8)
近年来,湖北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茶叶生产优势重新显现,全省茶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但与浙江、福建等茶叶产业先进省份相比,湖北茶叶产业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本文分析了湖北茶叶产业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对策建议,供有关决策参考。茶叶在世界上属于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世界茶饮料以17.0%的年增长速度递增。中国茶饮料市场进入21世纪后增长迅速,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市场份额直逼碳酸饮料。湖北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是历史上的主要产茶区,曾是…  相似文献   

20.
尹军峰 《中国茶叶》2006,28(4):14-15
口感风味特征是饮料类产品最重要的属性,也是产品能否适销对路的关键。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饮品,茶饮料具有独特的风味品质,已成为国际上发展速度最快的软饮料品类。从荼饮料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茶饮料口味的多元化和产品定位的进一步细化是必然趋势,而企业追求的是自身产品的稳定性及其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差异性,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茶饮料调配技术。因此了解茶饮料的调配原理和调配技术对开发和生产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茶饮料产品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