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2月8日茶乡里的优质咖啡据了解.世界上咖啡种类很多。被广泛种植的有小粒种咖啡、中粒种咖啡和大粒种咖啡。云南普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刚好适合种小粒种咖啡。667平方米(1亩)地能产150公斤咖啡豆.2011年的行情为每公斤30元左右。如今,普洱市的咖啡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75万公顷.年产值达到8.5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全球流行已上百年。云南省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以大量的高山分布成为了中国最理想的咖啡种植地。云南主要种植小粒咖啡,但因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咖啡单产很低。为促进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介绍了云南小粒咖啡的相关情况及其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6年2月云南咖啡主产区34个采样点物理性状数据和采样点地理位置属性数据,研究了云南咖啡生豆主要物理性状与地理位置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千粒重和粒度≥17号豆的百分率随着海拔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但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千粒重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到达N24°附近后,千粒重并不会随着海拔的升高继续升高,而是出现明显的下降;粒度≥17号豆的百分率在纬度N24°时,其变化趋势不明显,当N24°时,粒度≥17号豆的百分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综合以上结果,云南哀牢山以西咖啡种植的最适区域为N24°以南的高海拔山区。  相似文献   

4.
云南是中国最早种植咖啡的地区,适宜的海拔和气候条件使云南成为最适宜种植小粒种咖啡的地方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基地。目前,云南咖啡产业已初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源点,辐射种植、初加工、深加工各产品生产过程,辅之以科技,品牌营销和科学管理为一体的完全产业链。然而,云南企业在各个环节中的力量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上游,而咖啡深加工、分销和零售环节大部分被国外咖啡商占领,云南咖啡企业处于产业链分工的薄利环节。不仅如此,云南省咖啡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澜沧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咖啡种植黄金带"上,由于纬度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使得云南小粒咖啡品质较高,且澜沧县光照充足,仓储条件好,因此,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咖啡产业,已成为澜沧县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本文将介绍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6.
苏荣 《中国农业信息》2012,(15):103-104
澜沧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咖啡种植黄金带"上,由于纬度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使得云南小粒咖啡品质较高,且澜沧县光照充足,仓储条件好,因此,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咖啡产业,已成为澜沧县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本文将介绍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7.
小粒咖啡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地区,每年小粒咖啡的生产和销售给当地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小粒咖啡在种植和生产技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此产业,当前小粒咖啡的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从而限制其更快发展。因此,本文将从国内外小粒咖啡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小粒咖啡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深入探讨小粒咖啡发展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小粒种咖啡高海拔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小粒种咖啡高海拔种植适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进一步明确在适宜的范围内,海拔越高,杯品质量越好。高海拔是生产精品咖啡的重要条件,卡蒂姆咖啡在高海拔种植杯品质量显著提高。发展高海拔咖啡生产,可提高咖啡生产经营效益,对促进国内小粒种咖啡生产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咖啡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饮料作物。云南省热区具有发展小粒种咖啡的优势 ,其种植发展自50年代始几经反复 ,现已发展达2万hm2,种植大面积咖啡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将对小粒种咖啡害虫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 ,极有利于种群的发生发展为害。若无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害虫的为害会变得越来越重 ,将会对云南小粒种咖啡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阻碍云南省小粒种咖啡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普查 ,为害咖啡的害虫种类繁多 ,据R、H、LePelley记载 ,为害咖啡害虫有800多种 ,而云南省小粒种咖啡害虫有100余种 ,其中为害较重的主要有5种 :咖啡旋皮天…  相似文献   

10.
云南普洱具有独特的气候、高山分布,适宜小粒咖啡的种植。研究云南小粒咖啡的种植技术,对提升咖啡单产,促进咖啡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云南小粒种咖啡3个主要种植区采集了52个样品.在德国柏林由一个专业杯品测试小组对其进行测评。比较了不同海拔荫蔽和非荫蔽耕作系统中咖啡豆的质量。结果显示:荫蔽系统的优势明显。荫蔽系统下生产的咖啡豆在所有4个感官项目测试和“带衣豆总干重/咖啡鲜果重”(D/F)项目中都有较好的表现。此外,在比较来自相近海拔(约1000m)的不同卡蒂莫品系时,发现香味和D/F之间呈正相关.D/F比值冈其结果简单、具体、客观,从而可作为咖啡质量中的物理性状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另外.荫蔽耕作制度能够明显增加D/F的比值,这可能是荫蔽耕作制度下的咖啡豆在杯品测试中能有更好的表现的原因(特别是香味)。  相似文献   

12.
青钱柳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 11个种源1年生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青钱柳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地理变异.初步筛选出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高的优良药用种源。黄酮类化合物各成分用液相色谱测定.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钱柳叶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紧密相关.其中山奈酚质量分数高于槲皮素和异槲皮苷。研究的各种源中,安徽歙县和广西资源种源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6.770和6.494mg·g^-1,安徽舒城种源的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最低,仅为1.230mg·g^-1;以经纬度为自变量。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因变量进行趋势面分析,青钱柳叶中山奈酚质量分数呈经纬度双向变异.但其变化幅度随经度变化幅度不如纬度变化大,其表现出以108°E和27°N交叉区域为中心向东西递增、向南北递减的趋势.而槲皮素和异槲皮苷质量分数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青钱柳黄酮类化合物较高的优良药用种源为安徽歙县和广西资源种源。图4表3参15  相似文献   

13.
云南咖啡品种使用研究及创新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云南咖啡种植规模、使用品种种类、育种背景及栽培特点进行了调研分析。证实了主栽品种卡蒂姆7963与P4是同一品种;对各品种的杯品质量进行了评价,多次杯品鉴定表明.生产上种植卡蒂姆类咖啡虽然内在品质赶不上波邦和铁比卡,但可通过加强水肥管理、遮荫栽培、高海拔种植和提高初加T水平等来提升咖啡杯品质量;对今后发展咖啡使用品种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对小粒种咖啡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云南怒江流域海拔784~1 508 m中8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小粒种咖啡品种Catimor CIFC 7963(F6)的咖啡豆进行千粒重、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咖啡因、总糖等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小粒种咖啡品质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咖啡豆千粒重和总糖含量分别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咖啡因含量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粗蛋白质、粗纤维、水浸出物、灰分与海拔高度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海拔咖啡和低海拔咖啡质量的不同,对保山市龙陵县木城乡渔塘桠口村海拔1 400 m和海拔1 200 m的咖啡鲜果的果实性状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测和相关性检测。结果表明:咖啡鲜果重量、鲜果纵横径、果皮重量、果皮厚度、种子单重、种子纵横径、种子厚度等方面在2种海拔下具有显著差异,在果皮厚度方面,海拔1 400 m海拔1 200 m,其他指标海拔1 400 m海拔1 200 m。此结果表明,高海拔咖啡的质量优于低海拔咖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从国内8个不同产地采集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枝条和林下土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紫杉醇(taxol)和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10-DAB)质量分数,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土壤的矿质元素及肥力结构等。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曼地亚红豆杉紫杉醇和10-DAB质量分数差异很大,紫杉醇有随北纬纬度增高而递减的趋势;紫杉醇和10-DAB与多数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其中:紫杉醇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北纬纬度呈显著负相关,10-DAB与土壤矿质元素钴和锰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紫杉醇与10-DAB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 = - 0.197);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紫杉醇质量分数的回归方程。推测:曼地亚红豆杉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质量分数变化规律与红豆杉属其他种相似,受生长必需环境因子影响明显。图2表3参23  相似文献   

17.
通过获取的Modis和SeaWiFS遥感数据,包括2001、2002、2004、2005年东黄海秋季海表水温和叶绿素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环境数据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分析,得出小黄鱼最佳栖息地指数(HSI)模型。利用Surfer软件绘制小黄鱼不同年份秋季HSI的分布,得出32°N~33°N、122°30′~123°30′E海域范围内小黄鱼的HSI值较高(HSI〉0.5),比较适合小黄鱼索饵栖息,而在30°N以南、125°E以东海域HSI指数值较低(HSI〈0.5),不太适合其索饵栖息。  相似文献   

18.
表温和黑潮年间变化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98—2007年6—11月西北太平洋中国鱿钓船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黑潮及表温等海洋环境资料,分析了近10年来表温和黑潮年间变化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月经度向作业船次所占比重超过5%的海域:6月为171°-174°E和176°-180°E;7月为157°-161°E、167°-169°E和179°-180°E;8月为151°-158°E;9月为152°-160°E;10月为146°-147°E、151°-160°E;11月为145°-148°E、150°-156°E。各月纬度向作业船次所占比重均超过20%的海域:6月为39°-41°N;7月为40°-42°N;8月为41°-44°N;9月为42°-45°N;10月为42°-44°N;11月为40°-42°N。渔场分布变化纬度向远比经度方向大。研究认为,作业渔场年间变化的原因可能来自其表温年间变化(同一月份的水温年标准差大)和黑潮等因素。黑潮大弯曲年份,主要作业渔场150°-160°E海域表温通常较低,作业渔场分布广泛,但CPUE较低;而黑潮小弯曲年份则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9.
普洱市不同品种的小粒种咖啡品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咖啡种植者对咖啡品种的商品性及杯品质量认识不足、盲目引种而造成的生产中咖啡品种混乱,咖啡豆质量下降等问题,对普洱普遍种植的小粒种咖啡品种咖啡豆的商品性及杯品质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小粒种咖啡品种生咖啡的商品性及杯品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Catimor系列品种之间杯品质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湖南烤烟成熟度与评吸质量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烟区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测定了3个等级(B2F、C3F和X2F)共计27个样品的成熟度和评吸指标得分,采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成熟度与评吸质量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成熟度与劲头和浓度为显著相关,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余味和总分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与刺激性没有显著相关关系;(2)湖南烤烟成熟度与评吸质量指标所建立起来的回归方程为Y^=-1.465-1.064X1+1.029X2+0.206X3+0.318X4-0.0898X5-0.266X6+0.515X7+0.745X8,表明成熟度与劲头、杂气和刺激性负相关,与其他指标均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