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泥鳅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泥鳅的人工繁殖1.1亲鱼选择根据实践经验,泥鳅人工繁殖用的雌雄亲鱼一般不易长期蓄养,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捕获不久的天然产泥鳅,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强化培育。采集时,从鳅鱼的背部向下观察,见腹部是白色的,即是发育良好的标志;若腹部两侧出现白斑点则是已产完卵的鱼,不能用c此外,粘液不多或囤养时间太久的也不能采购。催产时,要选择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无伤无病、体长15-20cm以上、体重30-50g以上的亲鳅,雄鳅腹都圆大,雄鳅“追星”明显。雌雄区别是: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较短,鳍的前端短而圆,呈扇形,第2…  相似文献   

2.
目前,泥鳅人工养殖的苗种多来源于自然水域捕捞。野生泥鳅苗种来源不稳定,且质量较差,很难保证养殖的效果。采取人工繁育的办法获得泥鳅苗种可有效保证泥鳅苗种供应,确保养殖效果。1、亲鳅来源与选择亲鳅既可从自然水域捕捞,也可人工养殖。亲鳅多采须笼捕捞。选择的亲鳅体长应在12cm以上,体重10g以上,体质健壮,体色鲜艳,无病无伤。2、雌雄亲鳅的鉴别方法雌鳅个体相对较大,在繁殖期腹部膨大。胸鳍短而圆近似扇形,第二鳍条基部无骨质薄片。背鳍正常,没有肉瘤。雄鳅个体相对较小,在繁殖期腹部不膨大,较平扁。胸鳍长而尖近刀形,第二鳍条基部有骨…  相似文献   

3.
泥鳅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富荣 《淡水渔业》2000,30(6):23-25
1 泥鳅的人工繁殖11 亲鱼选择根据实践经验,泥鳅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一般不易长期蓄养,因而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捕获不久的天然泥鳅,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强化培育。采集时,从背部向下观察,见腹部是白色的,即是发育良好的标志,若腹部两侧出现白斑点则是已产完卵的鱼,不能采集。此外,粘液不多或囤养时间太久的也不能采购。催产时,要选择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无伤无病、体长15~20cm以上、体重30~50g以上的泥鳅,雌鳅腹部园大,雄鳅“追星”明显。雌雄区别是: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较短,鳍的前端短而园,呈扇形,第2~3根软鳍条的长短…  相似文献   

4.
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本选择与培育 1.亲虾选择 (1)虾龄:人工繁殖用亲虾的适宜龄期在9月龄~24月龄. (2)个体大小:繁殖用雌虾的体长要求在16cm以上,体重超过35g;雄虾体长在14cm以上,体重超过30g.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淡水养殖业受到环境保护、土地、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帆布池养殖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养殖模式已被广泛运用。2020年春季作者开展了台湾泥鳅帆布池苗种繁育试验,现将繁育情况总结如下。1亲鱼培育1.1亲鱼来源4月中旬从浙江亲鳅培育场购入雌鳅750 kg,雌雄配比10.0∶1.5,2冬龄种鳅,规格8~12尾/kg,体长22~25 cm。雌鳅个体要求性腺发育明显,腹部膨胀有弹性或腹部红润有光泽。雄鳅个体要求体质健壮、行为敏捷、无病无伤、体色光亮。  相似文献   

6.
第二讲泥鳅苗的人工繁殖亲鳅一是市场选购,二可到稻田、池塘、沟渠中去捕捉。其基本要求是:体型端正,体格健壮,无病无伤,色泽鲜亮,体长在10cm以上。最好选用15~20cm长,尾重30g以上的个体。泥鳅性别的鉴定比较容易,其经验是:一看胸鳍。凡体长达6cm以上的个体都能依据胸鳍的特征来判别。雌鱼的胸鳍较小、较短又较宽,末端圆钝,展开呈椭圆形,当鱼体静止不动时鳍条可展放在一个平面上;雄鱼的胸鳍则较大、较长又较窄,末端尖而上翘,成熟雄鱼的胸鳍第二鳍条长于第三鳍条,并在其背侧基部有薄的骨质板,陶鳍条上有追星;而成熟雌鱼的胸…  相似文献   

7.
一、黄鳝的人工繁殖   1.亲鳝来源和选择 亲鳝来源途径主要应采取人工专门培育的种苗,选择深黄大斑鳝等优良品种。要求体质健康、无病无伤、体形肥大、色泽鲜亮、体色呈深黄色。一般雌鳝要求体长 30厘米以上,个体重 100克左右。   2.雌、雄亲鳝的鉴别 在繁殖季节,雌鳝腹部膨胀透明,性成熟的个体,腹部呈淡橘红色,并有一条紫红色横条纹。雄鳝头部较大,隆起明显;体背可见许多豹皮状色素斑点;腹部无明显膨胀,腹面有血状斑纹分布。   3.亲鳝培育 亲鳝在催产前需精心培育,使性腺达到成熟。培育亲鳝的放养密度,雄鳝 2~ 3条 /…  相似文献   

8.
选择二龄以上、体重在25g以上的雌鳅和体重在18g以上的雄鳅作亲本,开展秋季繁殖并进行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催产率为90%,平均受精率为90.3%;共获泥鳅受精卵335万粒,平均孵化率为88.3%,平均出苗率89.3%;下塘鳅苗260.7万尾。经90d左右的精心培育,共获体长5~6cm的泥鳅种201.1万尾,平均培育成活率为78%。  相似文献   

9.
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光礼 《内陆水产》1997,22(6):16-16
黄鳝又名鳝鱼或长鱼,是宴席上的佳肴,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骨刺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是我国水产品中出口换汇的主要品种之一。每年的4—8月份,是黄鳝的繁殖季节,人工繁殖一般在5—6月份进行。1亲鱼的选择亲鳝的来源可由亲鳝培育池获得,或从市场选购,只要亲鳝选择得好,人工繁殖均能获得成功。1.1雌鳝的选择雌鳝应选择体长30cm左右,体重150-250g的为好.性腺发育成熟的雌鳝,腹部膨大呈纺锤形,个体较小的成熟雌鳝,腹部有一明显的透明带,体外可见卵巢…  相似文献   

10.
黄鳝人工繁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解黄鳝的繁殖生物学,解决鳝苗的生产问题,我们于1986年5月开始对黄鳝进行解剖及人工繁殖试验。经过近两个月的试验,人工繁殖黄鳝成功,并获得一批鳝苗。现将情况简介如下。人工繁殖 1.亲鳝来源及选择人工繁殖用的亲鳝是从农贸市场上选购来的。雌鳝体重为13-35克,雄鳝145-240克,雌雄搭配比例为2:1和3:1。在生殖季节,成熟的雌亲鳝下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腹部呈浅桔红色、稍透明,生殖孔红肿。雄亲鳝的体长均在50厘米以上。 2.催产时间、方法及产卵方式催产时间是6月2日-7月16日,水温为  相似文献   

11.
1亲鳝的选择和培养 用于繁殖的鳝种,要求体质健壮、游动活泼。体色以粗黑、黄褐色或黑花、绿褐色为佳。黄鳝具有性转化特性:1冬龄和2冬龄黄鳝基本上为雌性,2冬龄黄鳝产卵后雄性比例渐增,至6冬龄时基本上是雄体。在非产卵季节,很难鉴别雌雄,一般以体长、体重为标准,一般体长37cm-50cm,体重75g-200g,为雄鳝,小于这一标准为雌鳝。繁殖用雌雄配比以2~3:1为好。在产卵季节,雌鳝腹部膨大、柔软,有的腹部可见明显的透明带,体外可见卵粒轮廓.产卵前性生殖孔红肿。  相似文献   

12.
一、亲鳅来源与培育从水库起捕鱼中选取体长15cm以上的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的泥鳅做为亲鳅。雌雄亲鳅按2:1比例分开培育,采用两只2×1m的帆布桶作为培育他。采取驯化投饵的方法,强化培育亲鳅。主要投喂鱼粉、猪血粉及剁碎的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辅助少量米糠、鼓皮、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04年3—10月份采集的阿克苏河长身高原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群体结构,繁殖特点,食性等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长身高原鳅体长分布在3.4—12.1cm之间,体重分布在0.31—13.7g之间。W=0.0090293L^2.9666(r=0.970)。Fu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0.88,雄体平均为0.86;Clark肥满度雌体平均为0.61,雄体平均为0.64。雌体成熟个体最小体长为5.4cm。体重为1.4g。平均怀卵量2451粒/尾。食性以底栖动物,昆虫幼体等动物性饵料为主,其次是植物碎片和有机碎屑。  相似文献   

14.
泥鳅的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二龄以上、体重在100g以上的雌鳅和体重在30g以上的雄鳅作亲本,进行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人工孵化。试验结果:平均催产率为81.3%,平均受精率为77.8%;共获泥鳅卵570万粒,平均孵化率为70.4%;下塘鱼苗为305万尾,经50d左右的精心培育,共获体长5—6em的泥鳅种117万尾,平均培育成活率为38.4%。  相似文献   

15.
本对阿克苏河叶尔羌高原鳅的形态特征、群体结构、繁殖、食性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叶尔羌高原鳅体长分布在3.0~15.0cm之间,体重分布在1~33g之间。W=0.039748L^263049.Fu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1.54,雄体平均为1.46;Clark肥满度雌体平均为1.25,雄体平均1.16。雌体成熟个体最小体长为6.6cm,体重为5.5g,平均绝对怀卵量11543粒/尾。食性以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以及鱼类幼体为主。  相似文献   

16.
亲虾选择,(1)健康无病。即虾体肥壮,体色鲜艳,活动正常,无病无伤,附肢完整。(2)个体较大.雌虾体长9-10厘米,体重25-30克以上,雄虾应比雌虾大.(3)年龄适中.以1—2冬龄的亲虾为宜.(4)性比合理.在繁殖季节,雌雄之比以4-5:1为宜。  相似文献   

17.
泥鳅秋季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中旬挑选体长12cm以上的泥鳅作为亲本进行秋季人工繁殖,经过25d强化培育,90%以上的亲鳅发育良好,催产雌鳅19.3kg,催产率在86%,受精率83%,孵化率96%,共获得仔鱼约340万尾。以半年虫无节幼体作为开口饵料,3d后鳅苗平均全长达0.8cm,成活率高达99%,半个月后全长达2cm左右;到10月中旬,鳅苗平均全长5.0cm左右,体重达3-4g,成活率为60%,共计获得鳅苗约200多万尾。  相似文献   

18.
我们课题组于1998年6月进行了“黄鳝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结果人工催产130组,获卵4.5万粒,孵苗2.8万尾,有种2.16万尾,均达到预期的目的。其主要技术措施综述如下:一、亲鳝来源与选择6月初,从农贸市场和养殖的池塘内,选择青色或黄色,体长24~42厘米,体重25~75克,腹部膨大柔软,有一条紫色的横条纹,卵巢轮廓明显,腹部呈浅桔红色,稍透明,生殖孔红肿的作为雌亲鳝。体长50~75厘米,体重90~400克,作为雄亲鳝。雌雄鳝搭配比例为2:1~3:1。二、催产与孵化催产在水泥池中进行。池深1.0米,注水20~30厘米,水为经曝气…  相似文献   

19.
一、亲鳅的选择1.亲鳅的来源:由于7月份正是泥鳅繁殖的高峰期,泥鳅的性腺发育普遍比较好,本试验所用的泥鳅直接从池塘中捕捞。从中选择体长15~20厘米、体重25~50克、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泥鳅作为人工繁殖的亲鳅,在水泥池中暂养2日后直接注射催产剂进行催产。2.亲鳅配组:本试验亲鳅的雌雄比为1:3,如果  相似文献   

20.
<正>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成鱼身体侧扁有紫灰色金属光泽,胸鳍淡黄透明,尾鳍淡灰接近透明有斑点,体色可以随环境的不同而改变。1亲鱼筛选雄鱼雌鱼均在1龄期性成熟,雌鱼的体长通常在1820cm,雄鱼体长通常在20cm左右,雌鱼体重约在30020cm,雄鱼体长通常在20cm左右,雌鱼体重约在300500g,雄鱼体重约在400500g,雄鱼体重约在400600g,这时的鱼可以作为亲鱼配种,雌鱼性腺一年成熟多次,是多次产卵型鱼类,受精为自然交配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