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溶藻弧菌诱导后,收集耳鲍血淋巴,利用微量测定法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发现,耳鲍血淋巴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的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活性较低.利用胰蛋白酶对耳鲍血淋巴水解后,其抗菌活性消失,表明其中抗菌成分为蛋白质.将耳鲍血淋巴在不同温度(37~95 ℃)和不同pH(2.5~5.0)下保温,发现其抗菌活性成分对热及酸耐受性较强.耳鲍血淋巴在低浓度无溶血活性.该抗菌组分在耳鲍的免疫防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真 《水产养殖》2022,(1):72-73
随着水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鱼苗种类和养殖池塘数量不断增多,由于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较大,需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避免鱼病大范围传播.使用抗菌药物防治鱼病时,需确保药物种类和剂量使用的合理性.因此,养殖人员应正确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马氏珠母贝鳃组织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微量测定法对制备的马氏珠母贝鳃组织匀浆物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鳃组织匀浆物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葡萄球菌具一定抑制活性,但对枯草芽孢杆菌无抑制活性.利用胰蛋白酶对马氏珠母贝鳃组织匀浆物水解后,其抗菌活性消失,表明其中抗菌成分为蛋白质.将马氏珠母贝鳃组织匀浆物在不同温度(37~95 ℃)和不同pH(2.5~5)保温,发现其抗菌活性成分对热及酸耐受性较强.马氏珠母贝鳃组织匀浆物在低浓度无溶血活性.该抗菌组分在马氏珠母贝的免疫防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极微生物的分离及抗菌抗肿瘤活性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种培养基对北极地区(海洋沉积物、湖泊沉积物及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并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和MTT法进行了抗菌、抗肿瘤活性菌株的筛选.共分离极地微生物151株,筛选结果显示,12.4%的菌株有抗菌活性,6.2%菌株有抗肿瘤活性,其中3株同时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表明极地有良好的微生物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泡、全程接触感染和注射感染法,使健康鲢鱼种感染病菌,然后用百毒清进行灌服,以此测定百毒清的抗菌效果和最低抗菌浓度.  相似文献   

6.
化学食品防腐剂潜在的副作用使其使用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微生物产天然食品防腐细菌素成为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L.monocytogenes、E.coli、S.aureus、B.subtilis、V.parahemolyticus、A.niger为指示菌,以牛津杯法评价抗菌活性,以南海海洋动物肠道作为分离材料,通过抗菌作用的排酸实验、过氧化氢排除实验以及蛋白酶敏感实验进行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并进行了细菌素物质的热稳定性与酸稳定性的研究。筛选出1株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的细菌素产生菌A0705,其发酵液在-20~100℃处理30 min后,再在p H2.5~11.5的范围内37℃温浴2 h,仍保持较稳定的抗菌活性,经16S r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菌株A0705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该菌是1株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海洋源细菌素产生菌。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海带提取物对4种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酵母菌的抗菌作用,并对海带提取物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海带提取物仅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抗菌作用;较好的提取溶剂为95%甲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为30 ℃,时间为8 h,pH 7.  相似文献   

8.
抗弧菌海洋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抗菌作用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连云港海域海水、海泥以及海洋动植物等样品86个,分离到海洋细菌176株.以病原性弧菌鳗弧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在2216E培养基上测定不同海洋细菌菌株的抗菌作用, 其中XDY-7-4、YC-6-3、BM-1、BN-1、BN-2和XS1-5等6个海洋细菌菌株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菌株BN-1的抑菌带为11.2 mm,抗菌作用最强;其次为菌株XS1-5 、XDY-7-4 和YC-6-3,抑菌带宽度为10.4、10.2、9.9 mm;菌株BN-2和BM-1对鳗弧菌的抑菌作用较弱. 采用打孔法测定不同海洋细菌菌株无菌发酵液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菌株BN-1对鳗弧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次为菌株YC-6-3和XDY-7-4,菌株BM-1、XS1-5和BN-2的抗菌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快捷地分离纯化出单一的抗菌肽,实验采用不同pH值(离子交换流动相pH3.0、4.0、5.0;反相液相层析流动相pH 2.0、4.5、7.0)缓冲液,不同色谱柱(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柱分别与反相液相层析柱)联用对日本鳗鲡肝脏抗菌肽分离纯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琼脂板扩散法和微孔液体培养法检测抗菌活性的优缺点.结果显示:pH 4.0缓冲液为最佳离子交换流动相,蛋白提取率为16.43%,得到2个洗脱峰;反相液相层析3种pH缓冲液分离效果均不理想,凝胶过滤层析柱与反相液相层析柱联用能明显改善日本鳗鲡肝脏抗菌肽分离纯化效果,洗脱峰数量较多,峰形单一且尖锐狭窄,基线平而低.琼脂板扩散法检测抗菌活性操作简单,实验结果直观,但所需蛋白量较多,可用于蛋白粗提物抗菌活性的检测;微孔液体培养法检测抗菌活性灵敏,所需蛋白较少,可用于后期色谱分离纯化蛋白抗菌活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2.细菌素 细菌素是存在于细菌生活的天然环境中的一类抗菌物质,是后生元中常见的抗菌蛋白肽.细菌素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有望替代抗生素用于水生动物疾病的治疗.细菌素可通过在靶细胞上穿孔、抑制肽聚糖合成、与核糖体或tRNA相互作用抑制蛋白质合成、直接降解靶细胞DNA,起到抑菌效果.目前,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已广泛用于食品...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我国目前水产养殖病害总体呈现出日趋严重的态势.全国水生动植物病害150种左右,其中细菌病90种左右,而由细菌病造成的损失占51.6%以上.细菌病在渔业病害中占比最高,对渔业生产的危害也最重.由于目前国内一些水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在细菌性鱼病治疗中,滥用抗菌抑菌药物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规范使用抗菌抑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宏达  刘凯 《海洋渔业》2006,28(4):285-291
主要研究了中华绒螯蟹血清和血细胞破碎上清液(HLS)对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蜡状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不同浓度HLS对抗菌活性的影响以及血清中抗菌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只有HLS对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而血清对4种菌、HLS对蜡状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表现出抗菌活性;随着HLS浓度的降低,大肠杆菌的细菌存活指数(SI)迅速上升,抗菌活性迅速下降,HLS浓度高低直接影响抗菌活性的强弱;通过注射灭活大肠杆菌,血清在1~24h内表现出抗菌活性的诱导作用,在6h时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1.呋喃类药物呋喃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球菌、杆菌都有抑制作用,20~25微克/毫升能杀菌,5~10微克/毫升能干扰细菌体内氧化还原酶系统,使细菌代谢紊乱,特点是不易产生耐药性。对变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抗菌力较差。  相似文献   

14.
鱼类黏液中含有许多非特异性抗菌活性成分,在自然条件下可抵抗微量病原菌的侵害,是鱼类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新兴养殖鱼类星斑川鲽免疫相关组织脾脏、肾脏、后肠及皮肤黏液中抗菌物质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星斑川鲽各免疫相关组织的提取物具有抗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爱德华氏菌的活性。各组织的抗菌物质对温度不敏感,分别在37、50、70和95℃不同温度中处理10 min,95℃处理的样品抗菌活性显著下降,而其他温度处理后抗菌活性则变化不明显。体表黏液抗菌物质的抗菌活性在酸性条件下强于碱性条件。溶菌酶与黏液及各组织的抗菌物质作用后,其抗菌活性略有下降,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则没有明显的变化,并且黏液及各组织的抗菌物质具有较高的溶血活性。经凝胶过滤层析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各组织的抗菌活性物质可能是分子量较小的物质。  相似文献   

15.
用1×107 mL-1的嗜水气单胞菌腹腔注射感染牛蛙,注射后7 d内试验组牛蛙血清抗菌活性都高于对照组,其中在3 d、7 d时存在显著性差异,峰值出现在感染后第3天。收集第2批人工感染后3 d时牛蛙的血清。该血清经Sephadex G25凝胶柱分离后,并在波长280 nm处测定紫外吸收值,得到两个吸收峰。以嗜水气单胞菌检测分离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经诱导的血清抗菌物质主要集中在第1个吸收峰。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株指示菌抗菌谱的测定,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SDSPAGE分析显示抗菌蛋白分子量较大。结果说明:牛蛙被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能很快产生多种抗菌物质,主要的抗菌物质是分子量比较大的物质,这些抗菌物质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图3表1参24 关键词:牛蛙;嗜水气单胞菌;抗菌蛋白;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喹诺桐类抗菌药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类具有喹诺酮环结构的抗菌药。也有的称为“氟吡酮酸”或“吡啶酮羧酸”类抗生素。目前该类药品种日益增多 ,合成品已达数百种 ,抗菌作用和疗效不断提高 ,而成本下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 DNA旋转酶的 A亚基 ,阻断 DNA的复制 ,从而杀灭细菌。这类新药可能成为防治鱼、虾细菌性疾病的有效药物。1 喹诺酮类药物的优点该类药物在国内外防治鱼病中均获得好评 ,具有明显的优势 :1 .1 抗菌谱广 ,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抗菌作用强 ;1 .2 高效、用药量低 ,给药方便 ;1 .3 不易产生耐药性 ,是以 DNA为靶 ,与其它抗菌药…  相似文献   

17.
水产抗菌药物联合抗菌作用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较详细地介绍了水产抗菌药物联合抗菌作用的测定方法及抗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3)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从而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现象日趋严重。文章从细菌耐药机制、抗菌药物耐药性风险评估方法及细菌耐药性消除3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为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和研发新型绿色抗菌药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抗菌药物指用来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一类药物,抗菌药物又可分为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根据抗菌活性的强弱,临床把抗菌药分为抑菌药和杀  相似文献   

20.
对白斑狗鱼鳃、肌肉、胃和肠组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利用醋酸提取、固相萃取和凝胶层析等方法对肠组织的抗菌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离。试验结果表明,(1)白斑狗鱼的4种组织中肠组织抗菌活性最强;(2)肠组织抗菌物质具有耐热性,经加热处理活性不变;(3)白斑狗鱼肠组织提取物固相萃取0%乙腈的洗脱组分抗菌活性最大;(4)肠组织抗菌物质G-25凝胶层析后出现在第2个洗脱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