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败酱草为原料,分析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等因素对败酱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L9(34)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然后在该工艺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部位、不同采摘时期败酱草中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同时也对超声波在提取败酱草中总黄酮的效果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对败酱草总黄酮含量均有影响;败酱草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以1∶20的料液比在60℃条件下提取2.0 h;引入超声波技术后,提取总黄酮的含量有所提高;同时发现败酱草嫩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败酱草俗称苦菜,属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的有白花败酱和黄花败酱两种。败酱草入药历史悠久,其辛散苦泄,性寒清鲜,善疗痈症,兼有明目祛瘀,解毒良补之效,古今称道。近年来,败酱草茎叶已成为大众化时兴蔬菜。据化学分析,败酱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生物碱、鞣质以及多种皂甙,其中败酱皂甙由齐墩果酸和鼠李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等组成。  相似文献   

3.
以白花败酱草幼苗为试验材料,用6-BA溶液喷施其叶片,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色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及活性水平,探讨外源6-BA对白花败酱草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6-BA降低白花败酱草的鲜重、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SOD活性水平,低浓度6-BA降低POD活性水平,而高浓度6-BA则在培养末期提高POD活性水平。这说明外源6-BA对白花败酱草的生长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发败酱草多糖的能量冲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确定加入多糖、可溶性淀粉、甜蜜素的量,从而优选出冲剂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败酱草多糖、可溶性淀粉、甜蜜素的最佳加入量分别为1.30、0.50、0.02 g,使用75%乙醇作为润湿剂可制得成型性和流动性较好且不易黏连的败酱草多糖颗粒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醇提物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白花败酱草醇提物的药用及作为保健野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40只洁净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白花败酱草醇提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5个处理,用CCl_4腹腔注射诱导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测;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检测小鼠肝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花败酱草醇提物能显著改善肝组织病变情况,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提高小鼠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含量。TUNEL染色结果显示,白花败酱草醇提物能显著抑制CCl_4诱导的肝细胞凋亡。与模型组相比,白花败酱草醇提物使CCl_4刺激的小鼠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Bax升高。【结论】白花败酱草醇提物通过抗氧化及抑制肝细胞凋亡而改善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6.
袁威  张珍林  张莉  乔玉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12-14013,14026
用苯酚-硫酸法对野生败酱草中的可溶性多糖进行了提取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败酱草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料液比1g∶20 ml,浸提时间为3h,可溶性多糖提取率达到了0.825%.  相似文献   

7.
败酱草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败酱草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在食用、饲用、药用等方面的功效和加工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野生药材败酱草种子碾烂发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野生败酱草种子在驯化栽培中出苗极慢,发芽率低,出苗参差不齐的实际,积极开展败酱草发芽试验研究,以寻求解决败酱草驯化栽培中出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抗仔猪黄痢作用机理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对热敏肠毒素 L T所致结扎肠袢液体蓄积的拮抗作用两个方面 ,初步探讨了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败酱草、盐酸黄连素 5味中草药及其复方配伍抗仔猪黄痢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板蓝根、连翘、败酱草等及其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 O1 49K88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 ;将上述中药提取液加入到细菌培养液中与大肠杆菌一起培养 ,用所得培养物 L T进行兔回肠结扎试验 ,均可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培养物上清液所致肠袢液体蓄积量 (P <0 .0 5 ,P <0 .0 1) ;将败酱草提取液同 L T一起注入结扎肠袢 ,可显著地减少肠袢液体蓄积量 (P <0 .0 5 )。由此可说明 ,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拮抗热敏肠毒素的致泻作用是中草药治疗仔猪黄痢的重要机理 ,该结果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仔猪黄痢病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业》2003,(11):29
处方一生黄芪10克、败酱草15克、薏苡仁1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日服1剂.可益气化湿,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抗禽流感病毒鸡胚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高效的抗禽流感病毒(AIV)中草药,采用鸡胚试验,对常用清热解毒中草药的体外抗AIV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矮地茶、半边莲、白花败酱草、侧柏叶、大黄、虎杖、菊花、商陆、夏枯草、地锦草、贯众、诃子、仙鹤草对禽流感病毒在体外具有较好的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苦菜学名败酱草,为药食兼用的多年生野生蔬菜.由于有清热解毒和抗便秘、防腹泻等药用功效而被人们青睐,但市售苦菜多为野生,并且有价无货,所以人工栽培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白花败酱草(Patrinia villosa Juss.)是败酱科败酱属植物,是蒙自水田热区特有的野生生物药材,主要化学成分是白花败酱甙(Vill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鳖甙(loganin)等。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开发利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对10种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的电导率进行测定,并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50)以判断其抗寒耐热性。结果表明:处理温度与叶片细胞伤害率呈S型曲线,通过显著性检验,Logistic方程拟合度较高;10种野生花卉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天蓝苜蓿>鼠麴草>败酱草>老鹳草>夏至草>婆婆纳>点地梅>蛇莓>紫花苜蓿>通泉草,耐热性从强到弱排序为败酱草>紫花苜蓿>蛇莓>鼠麴草>天蓝苜蓿>通泉草>夏至>老鹳草>婆婆纳>点地梅。  相似文献   

15.
败酱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败酱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白花败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51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5.77%,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2-甲基-5-乙基呋喃(50.97%),其次是己二硫醚(9.47%)、1-己硫醇(6.97%)、紫苏醛(3.65%)、律草烷-1,6二烯-3-醇(2.65%)、(Z,E)-à-法呢烯(2.62%)、反-石竹烯(2.41%)、亚麻酸甲酯(2.03%)、紫苏醇(1.6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43%)、樟脑(1.21%)、à-雪松醇(1.16%)、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酯(1.07%)、冰片(1.06%)、6-氨基异喹啉(1.03%)。  相似文献   

16.
遏兰菜(Thlaspi rvense L.)十字花科植物.别名:菥萁、败酱草,既是传统的营养保健野菜,又是常用多效的中药材.其适应性很强,喜生沟边、路旁、荒地、田野及村屯人家附近,海拔200~900m.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些中草药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如科学、适量地添加到鸡饲料中,可通过调节和刺激机体,分泌或释放出干扰素、噬菌体等免疫活性物质,直接或间接杀死细菌和病毒等,大大提高鸡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一、用于鸡寄生虫病的预防保护配方一:旱莲草、地锦草、鸭跖草、败酱草、翻白草各等份,水煎取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部位的慢性炎症,中医称为精浊。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小腹及会阴部不适、尿道口滴白等症状。此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最终出现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男性不育症。现介绍几则中医常用验方,供参考。处方一:土茯苓、败酱草各30克,萹蓄、瞿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蒲公英(Dandelion)、败酱草(Patrinia)、鱼腥草(Houttuynia)、车前草(Plantain)4种中草药的抗炎效果,采用水煎法制成中药原液,将小白鼠用二甲苯致炎,作动物病理模型进行试验,用血液分析仪VS2000对白细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鼠耳肿胀率,试验1组与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5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在消炎效果方面,蒲公英较好,鱼腥草和败酱草次之,车前草较差:在白细胞总数方面,试验1组与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5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2组与试验3组、试验4组、试验5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3组与试验4组、试验5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4组与试验5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处方一 生黄芪10克、败酱草15克、薏苡仁1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日服1剂。可益气化湿,清热解毒。 处方二 鱼腥草15克、野菊花6克、茵陈15克、佩兰10克、草果3克,水煎服,日服1刊。可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处方三 蒲公英15克、金莲花6克、大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