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折占平  王世平 《沙棘》2004,17(3):26-27
为了加速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多年来,东胜区政府紧紧围绕水利部提出的“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的号召,拉开了大规模种植开发沙棘的序幕。截止2003年底,东胜区累计种植沙棘面积3.87万hm^2,保存面积2.8万hm^2。  相似文献   

2.
李敏  张丽 《沙棘》2004,17(3):36-41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适宜种植沙棘的范围为汾河以东、渭河以北,阴山以南、日月山以东,面积约61.5万km^2。近20年来,统计种植各种类型的沙棘林近千万亩(66.7万hm^2),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良种沙棘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符合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特点的沙棘资源建设方式。为指导沙棘资源建设、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需要研究科学的沙棘种植区划。本沙棘种植区划以客观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准绳,确定在什么地区可以种植沙棘(自然属性),在什么地区需要种植沙棘(经济社会属性),并充分吸取已有沙棘研究成果和林业、农业、水土保持等专业区划成果,经过综合分析,确定沙棘种植的合理布局、分区的发展方向。根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生态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本区划划分了6个沙棘种植区:Ⅰ——半湿润平原与高原区;Ⅱ——半湿润丘陵沟壑区;Ⅲ——半干旱风沙草原区;Ⅳ——干旱丘陵沟壑区;Ⅴ——半干旱丘陵沟壑区;Ⅵ一干旱风沙区。  相似文献   

3.
初论我国沙棘资源建设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张丽 《沙棘》2006,19(3):1-6
沙棘有相对较广的生态适应性,在我国西部和北部有大量适宜种植沙棘的土地。为使沙棘种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沙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沙棘的种植区域,制定种植区划,指导沙棘资源建设。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区划和沙棘的特性,采用温度、水分等自然因子和水土保持、农村经济等经济社会因子将我国适宜发展沙棘的区域划分为6个一级沙棘种植区:松辽河沙棘经济林种植区,海河水系上中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长江上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蒙新及内陆河沙棘生态林种植区和青藏高原沙棘种质资源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我省的沙棘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经历了分散种植(1980年以前)、规模种植(1981~1990年)、种植萎缩(1991~1999年)和快速发展(2000年以后)等四个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沙棘资源的建设与开发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群众的认可和参与,特别是伴随着退耕还林、“三北”四期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全面实施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改变与提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沙棘不仅是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而且还是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经济树种,各地沙棘种植热情高涨,沙棘人工林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5.
赵国际  张建国 《沙棘》2002,15(3):41-43
内蒙古东胜区是全国沙棘资源建设重点地区之一。在实施砒砂岩沙棘生态减沙工作过程中,东胜采取项目扶企业,企业带农户的模式,调动了群众大种沙棘的积极性,既促进了沙棘产业化的发展,加速了沙棘生态建设的进程,获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沙棘》1994,7(1):11-12
1 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研究的进展山西省是全国天然沙棘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1985年,钱正英同志对山西省方山县沙棘资源及加工利用情况进行考察后,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的号召,山西省于同年12月成立了沙棘开发领导机构,按照“以加工促种植,以种植保加工,靠科研开发沙棘商品价值”,“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总体开发方针,制定了全省沙棘开发规划.在抓沙棘加工利用的同时,1986年举办了全省沙棘种植培训班,要求各地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大力种植沙棘,同时水利厅从水土保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林业》2009,(3):7-7
2008年,继王致和、高原圣果两个大型沙棘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入驻东胜区沙棘工业园区并全部投产后,鄂尔多斯佳音沙棘食品公司、伊丽达生物制品公司以及万利沙棘制品科技开发公司也先后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伊丽达生物制品公司年产2000万粒沙棘黄酮胶囊项目已正式投入生产。至此,高原圣果、天骄沙棘、伊丽达、佳音和万利5家沙棘深加工企业全部入驻沙棘工业园区。伊金霍洛旗碧海木业公司贴面板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与上海张江集团合资协议基本达成,  相似文献   

8.
伊克昭盟发展沙棘治理砒砂岩前景广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金莲  韩学士 《沙棘》2001,14(4):30-32
本文介绍了伊克昭盟砒砂岩治理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以及沙棘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成果,证明沙棘是当地治理裸露砒砂岩的首选树种,种植沙棘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沙棘资源建设到沙棘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把好“三关”确保沙棘造林质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超德 《沙棘》1999,12(3):25-27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再造秀美山川”的植被建设高潮,各地都投入了巨大的人、财、物开展植树造林.但是,由于在造林的整个过程中对很多重要的环节没有把好关,从而造成了种植成活率低、保存率少、造林质量差的结果,导致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劳民伤财现象的发生.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之一,其重中之重是砒砂岩区,是入黄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植被覆盖度多在5%以下,治理难度大.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沙棘是治理黄土高原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更是治理砒砂岩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经有关专家论证,1998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开始立项,由水利部在砒砂岩区实施沙棘生态减沙工程,项目区各地投入了很大积极性进行了以沙棘为主的植被建设.但是,由于在种植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好关键环节,在有些地区也出现了成活率较低、造林质量不高的现象,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10.
沙棘具有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特性,他既可保持水土,又可改善生态环境,是干旱丘陵区种植的首选树种。文章介绍了沙棘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造林效果与调查分析、效益分析等,可为干旱丘陵区种植沙棘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茹河流域长期治理的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沙棘种植技术在茹河流域发展大片沙棘林,既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沙棘是茹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经济的先锋树种.有耐贫瘠、耐干旱、耐盐碱、耐践踏,适应性强,成林速度快的特点,沙棘种植的关键技术及沙棘产生的效益,在同类流域治理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产业》2006,(9):F0004-F0004
新疆大漠沙棘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集沙棘种植及其产品开发、加工生产、经营销售等为一体的专业技术开发公司,下属青河分公司、乌苏分公司、克拉玛依分公司,几年的努力,现已完成了28个沙棘品种的开发建设,并取得大漠沙棘相关产品的商标注册(大漠沙棘饮料、大漠沙棘黄酮、大漠沙棘食品、大漠沙棘软胶囊、大漠沙棘茶、大漠沙棘鸡等)。  相似文献   

13.
搞好沙棘开发 促进三北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邰源临 《沙棘》2000,13(1):10-14
15年前 ,为了推动非宜林地水土保持造林 ,帮助山区农民脱贫 ,加速治理黄土高原 ,我们的老部长、现全国政协钱副主席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向中央领导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的建议 ,得到中央领导的赞同。紧接着 ,成立了全国沙棘协调办公室 (即现在的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 ) ,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沙棘种植、加工、科研和宣传等工作。其后 ,黄河水利委员会、陕西、山西、辽宁、内蒙古等 1 0多个省 (区 )相应成立了沙棘协调办公室。从此 ,沙棘开发在我国成为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政府行为。受水利部委托 ,…  相似文献   

14.
申庆华  苏丛鹏 《沙棘》2009,22(3):43-44
黑土区种植沙棘,对水土流失治理、遏制土地沙漠化起到极大的作用。种植沙棘具有投资少、产量高、效益好、技术易掌握等优点,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孙荣军  白丽杉  吴克汶 《沙棘》2003,16(4):33-34
实验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7月上旬采集自神兴沙棘种植园的中国沙棘叶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从经济实用角度考虑,采用两种提取方法,为国内沙棘种植和沙棘资源的高效和无废物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沙棘资源的利用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铨 《沙棘》1994,7(1):19-23
沙棘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将沙棘开发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是科学的具有远见的决策.但在沙棘发展中,要坚持适地适树、良种良法、合理布局、科技先行.在沙棘科研中应抓好良种选育与产品的深加工.  相似文献   

17.
徐双民 《沙棘》1999,12(3):20-21
在总结砒砂岩区沙棘种植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砒砂岩区的自然和社经条件,探讨砒砂岩区沙棘种植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18.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ldesL.subsp.SlnenslsRollsi)具有许多优良特性,是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薪炭林和饲料林的优良灌木,已被国家列为重要经济树种之一。并提出了“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正向深度发展。我国目前沙棘加工所用原料,主要靠天然林或实生人工林来提供,这些林分产果量很低,难以满足现代加工业的需要。因此,需要大量营造高产优质的人工沙棘园…  相似文献   

19.
世界森林观念的发展变化与我国沙棘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敏 《沙棘》2004,17(1):2-7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年来,我国大规模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了符合中国生态经济发展要求的特点:以生态效益为主,与治理水土流失紧密结合;重视经济效益,狠抓加工利用;注重长远效益,努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建议近期应结合西部开发和生态治理,进一步扩大种植区域;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以沙棘作为“第二农业”,进一步加强良种推广;注重生物多样性原则,提高沙棘种植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吴长玉  安丽琴 《沙棘》2006,19(2):43-44
甘肃清水县是沙棘资源的重点分布区,沙棘林广泛分布于海拔1120~2200m之间的梁峁、梁坡、沟坡及河谷滩地,呈片状或带状丛生。适宜种植沙棘的面积较多,立地条件较好。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对营造沙棘林的工作十分重视,把发展沙棘建设作为各级政府班子的任期目标和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来抓,对全县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规划。提出“以加工促种植,以种植保加工,靠科学搞开发,综合治理,保护资源”的方针,成立了沙棘资源建设领导小组,采取综合措施,真正把沙棘建设作为一项富县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有力地促进了沙棘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