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盐津县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约20 000 hm2,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新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常年发生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玉米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灰斑病、地老虎、玉米螟、玉米弯刺黑蝽、粘虫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文章阐述了这些病虫害在盐津县的危害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盐津县情况制定的一些具体防治措施。1玉米主要病害的种类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灰斑病是近两年在罗平县玉米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2003年零星发生,2004年发病面积迅速扩大。据调查,2003年全县发病面积仅4hm^2,2004年发病面积增加到143.16hm^2,特别是2005年8月以后,玉米生长处在灌浆期,持续降雨,高温高湿,有利于灰斑病的发生蔓延,部分田块发病率达90%以上,有的田块甚至绝收。发病趋势坝区比山区重,低洼地块比山地、坡地重,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比密度小的重。玉米灰斑病已严重威胁玉米生产,使玉米单产损失达30%~50%,现已成为罗平县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加强玉米灰斑病的防治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技术》2012,(11):32-32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抱叶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在云南省玉米灰斑病曾严重发生和流行,2007年个旧玉米灰斑病发生面积2.8万亩,造成大部分山区玉米绝收。在云南省的文山州、玉溪地区、保山地区等都有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对玉米灰斑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化学农药防治,而化学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差,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现在提供一种能够控制玉米灰斑病发生和流行的玉米早播方法。  相似文献   

4.
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灰斑病是近年文山县玉米生产上新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其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已成为玉米增产的一大障碍。通过2007-2009年开展的玉米灰斑病的监测、试验、示范,基本摸清了该病的发生规律、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1实验目的玉米灰斑病是一种在玉米种植中危害性极大的病害,在我市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许多种子经销店销售的玉米品种多、乱、杂,盲目销售和盲目购种的情况十分普遍。加之部分农民对个别品质好而高感大斑病或灰斑病的玉米品种抱着侥幸心理,常有种植,致使玉米种植风险增加。为有效控制玉米灰斑病发生,保证海东市玉米生产安全,于2018年在海东市的一些玉米灰斑病常发、重发区进行了玉米灰斑病农药防治实验。实验目  相似文献   

6.
郑宇鸣  李勃  张锡顺  林郁  刘振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11-19412,19415
玉米灰斑病是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叶部病害,属世界性病害。文中详细阐述了玉米灰斑病在国内外及云南省的发生危害情况,总结归纳了玉米灰斑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介绍了玉米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及该病害的GPS监测。  相似文献   

7.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近年已上升为南涧县玉米的主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介绍玉米灰斑病的发病症状及为害,分析该病发生规律及发病因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旨在为玉米灰斑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玉米灰斑病是丘北县玉米生产的一大病害,严重制约高产、优质玉米生产的发展。就此阐述了玉米灰斑病的病状特征、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玉米灰斑病是一种对玉米危害很大的病害,玉米灰斑病在多雨潮湿季节较易发生,尤其在连年种植单一品种的地块更易大面积发生,造成玉米减产.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病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后期在叶片两面(尤其在背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因此,玉米灰斑病的防治应以农业综合防治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  相似文献   

10.
灰斑病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玉米上一种重要的病害。文章分析了玉米灰斑病的发生规律,并从农业和化学角度对灰斑病的防治进行了综述。文章综合分析并深刻认识玉米灰斑病的发生规律,分析整理防治措施,为促进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灰斑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生条件及发生规律,并总结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粗病是一种病毒病,主要由传毒介体灰飞虱传毒引发,发生的轻重与玉米生育期、生态环境、灰飞虱的暴发期、玉米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有关,玉米粗缩病发生危害严重,一般田块减产10%~30%,重发田块几乎绝收,严重影响玉米的生产。而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桦甸市玉米连作面积逐年增加,玉米灰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成为影响桦甸市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本文对玉米灰斑病在桦甸市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玉米灰斑病是兰坪县石登乡大竹箐村近年来玉米上新发生的一种病害,现已成为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笔者作为县农科局下派大竹箐村的农技指导员于2011~2013年在大竹箐村,对玉米灰斑病的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进行了系统的监测调查,综合分析玉米灰斑病的发生特点、原因、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环境条件对玉米灰斑病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灰斑病(Cercosporazeae maydisTehon&Daniels)属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对中国玉米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尤其已给中国北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目前关于玉米灰斑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害发生和流行规律、抗性遗传、品种资源抗性评价等方面。玉米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于玉米灰斑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及进一步深入探讨病原菌的变异、致病机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观察,旨在为其生理分化及生物学多态性研究奠定基础。玉米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凤庆县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灰斑病是凤庆县近年突然暴发流行的一种玉米叶部病害。它一般减产5%~10%,高的可达50%以上,甚至引起部分田块绝产。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8~9月为盛发高峰期。降水量大、空气湿度高、气温较低,适合发病。云优21、海禾1号、海禾2号等玉米品种抗性较好,而农大3138、川农玉1号、临奥4号、豫玉22等一批当家良种高度感病。高肥栽培和土壤肥力高,离村庄较近、连作田块发病重。针对灰斑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玉米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主要病虫害有玉米黑粉病、玉米灰斑病、玉米褐斑病、地老虎、粘虫和玉米螟等,所以,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18.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近几年已上升为玉米的主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想真正做好玉米灰斑病防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重视玉米灰斑病防治很重要。本文对玉米灰斑病的发病原因,以及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对玉米危害很大,一般发病田块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近年来该病在徐州市发生普遍,尤其是2008年,大蒜茬夏玉米粗缩病发生较重,造成部分田块严重减产。通过对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原因及主要症状进行分析,结合徐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及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指导当地玉米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是耿家营乡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为0.16万hm2,占全乡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6%,在耿家营乡大春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该乡群众的口粮和最主要的饲料作物,近年来由于杂交玉米的推广,耿家营乡玉米生产得到较快发展。但随着耕作制度、肥水条件改变及播种密度的加大,玉米灰斑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损失产量10%~20%,严重的田块损失产量30%~50%,少数田块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