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采用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平均亩产达到了525.7公斤,较玉米65厘米小垄常规栽培生产亩产466.4公斤亩增产59.3公斤,亩增产率为12.7%,亩增加经济效益91.38元。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采用110cm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亩产达到了628.6公斤,较玉米采用65厘米小垄常规栽培技术亩产564.8公斤亩增产63.8公斤,亩增产率为11.3%,亩增加经济效益82.60元,亩增效15.4%。  相似文献   

3.
经研究发现,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加施菌肥处理的大豆产量效益较好,平均亩产191.7公斤,较常规施肥处理的大豆亩产161.4公斤亩增产大豆30.3公斤,增产18.8%,亩增收92.96元;常规施肥基础上加叶面肥处理的大豆平均亩产为184.0公斤,较常规施肥处理的大豆亩增产22.6公斤,增产14.0%增加效益66.32元。  相似文献   

4.
大豆深松窄行平整密植是继“垄三”、“大垄密”之青又一新的高产栽培模式。它综合深松、旋耕整地等先进技术,以肥保密,以密增产,增加冠叶面积指数,提高光能截获率,实现了大豆生产的节本增效,两年来在团结、凤翔、肇兴、太平沟推广种植16000亩,平均亩产达206公斤,比对照增产43%。其主要栽培技术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的20-25%,总产量占世界18%,占亚洲的70%。黑龙江省是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和商品薯、种薯集散地。马铃薯是黑龙江省的传统优势作物,种植面积40万公顷,占全国的1/10。如何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尤为重要。近几年马铃薯大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比常规垄栽培一般可以增产15%--20%以上。常规栽培平均亩产1600公斤,大垄栽培平均亩产2100公斤,平均亩增产马铃薯500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豆超高产育种正在展开。目前全国大豆平均亩产仅120公斤,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8团大面积(86.83亩)亩产达364.68公斤,小面积亩产405.89公斤,增产潜力很大。巴西1989~1990年大豆平均亩产115公斤,2001年亩产达181公斤,11年平均单产提高66公斤。如果我国大豆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则1.4亿亩大豆可年增加总产700万吨。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150036)张相英推广、应用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一般亩产可达700公斤以上,比直播亩增产250公斤~350公斤,亩纯增收180元~250元,甚至更高。一、增产原因及技术进步点①通过覆膜增加有效积...  相似文献   

8.
大豆45厘米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我们敦化市2004年从黑龙江引进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地庆的气候、土壤、栽培特点推选出来的一项新技术.是我们敦化市耕作制度改革的新突破。2005年在官地、黑石、沙河沿农场做了试验.试验区大豆平均亩产202.9公斤.比对照增产24.9%.2006年全市推广了1500亩.平均亩产203.52公斤.最高亩产达247.78公斤.比对照增产34.9%。这为大豆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探索出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我们在峨眉山市10个镇(乡)、26个村、57个组的235户农户中进行水稻强化栽培试验示范,总面积355.4亩(1亩=1/15公顷,下同),平均实收亩产605.5公斤。比当地常规栽培亩平增产127.2公斤,增21.5%。其中,桂花桥镇前丰村110.2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28.8公斤,比当地常规栽培增产126.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日光温室草莓在全国各地发展很快,栽培模式多种多样。有平畦栽培的,有矮垄单行栽培的,有大行苗稀栽培的。一般亩栽培5000—10000株.亩产大都在1500—2000公斤,最高3000公斤。近几年来,我们对温室草莓如何创高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终于探讨出高产的有效途径——高垄双行密植栽培,亩栽苗16670株左右,亩产达4500公斤,最高达5000公斤。而且果实着色好,口感好.色味俱佳。  相似文献   

11.
我省淮北地区是夏大豆主要产区,但目前单产较低,限制着大豆生产的发展。1983~1985年在淮北夏大豆产区的灌云县,我们进行了万亩夏大豆亩产150公斤的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相应的一套栽培模式。1985年示范推广面积达20万亩,平均亩产115公斤;其中,试验区1.14万亩单产达157.9公斤,创本区夏大豆大面积单产最高水平。本文就三年研究结果,对夏大豆亩产150公斤的生育形态指标及栽培模式进行总结。这一技术适于苏、皖、鲁、豫黄淮夏大豆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大豆玉米超高产栽培法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双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公分或70公分垄作玉米,两垄变一垄,垄距为130公分,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公分,小行距40公分。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种植技术亩产平均增加160-500公斤,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4-5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施缓控释掺混肥栽培处理的玉米亩产量达到了595.4公斤,较常规栽培处理的玉米亩产量539.6公斤增产55.8公斤,亩增加经济效益65.28元。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摸索出"暗垄密"大豆机械化配套高产栽培模式,平均每667米2(1亩)产量达到225公斤,和一般栽培技术相比,每667米2增产33.75公斤.目前这套技术通过了鉴定."暗垄密"模式是指平播、窄行、密植,在总结三垄栽培模式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先进的大豆平播技术,平播以后不起垄台,但是采用深松、分层施肥和精量点播等垄上三项技术.专家指出,这项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有创新,对生产有指导作用,取得了节约成本、增产增收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豆配方双层施肥,是同江市大豆高产攻关采取的一项新措施,经乐业镇2005年2.7万亩一年的实践验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由专家组(54个点次)测产,配方双层施肥亩产述171.85公斤,比常规施肥方法亩产147.9公斤增收23.95公斤,总增产大豆64.665万公斤,亩增产16.2%。为同江市今后大豆生产的发展,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花生是卢龙县主要的油料作物,2009年种植面积7万亩,平均亩产221公斤。为了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效益,近几年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栽培面积达到5万亩,平均亩产242公斤,比裸地增产21公斤,增产1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  相似文献   

17.
1.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及栽培的过程 铁力市属于高寒山区、半山区,自1984年引进早育稀植技术,试验示范105亩,获亩产403公斤,取得成功,比当时66147亩直播水稻平均亩产258公斤,每亩增加稻谷145公斤,增产36%。  相似文献   

18.
玉米采用二比空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玉米的单产,增加玉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玉米采用二比空栽培技术玉米亩产达到了585.7公斤,较常规栽培玉米亩产59.3公斤,增产达11.3%,亩效益达到了640.19元,较常规栽培玉米亩增加经济效益100.81元。  相似文献   

19.
玉米"二比空"通透密植栽培技术,就是两垄空一垄种植模式,其核心是适当加大玉米的种植密度,充分利用边际优势,增大田间通风透光能力,通过增加群体规模,达到提高玉米产量、提高质量的目的。该技术在汤原县永发乡的前进、永发、朝阳进行示范推广3万亩,占全县玉米总面积的3.7%。平均亩产达850公斤,平均亩产增产105公斤,总增产3150吨,增收472.5万元。  相似文献   

20.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已推广好多年,为夫豆增产增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有一些关健的技术还不到位,没有发挥最大的增产作用,在此把大豆"大垄密植"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它的栽培特点是集美国"平作定植"与中国"垄作"于一体的综合栽培法.保留了美国地上平作密植高产和中国垄作地下抗旱,保墒,增温优点,克服了平作不耐旱和垄作稀植的缺点,充分体现了农机,农艺结合地上与地下结合,垄作与平作结合,被美国专家组称为大豆亩产250公斤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