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很多种鸡场在提高肉种鸡受精率的工作中,采用公母鸡分开育雏、育成,混群后公母鸡分饲,产蛋后期补充后备公鸡等措施,使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指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现笔者根据实际经验将此措施的具体方法介绍给大家供参考。一、种公鸡的优选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交配时依靠较长的腿胫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背部,并贴近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入母鸡泄殖腔的阴道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区种鸡场在提高肉种鸡受精率的工作中,采用公母鸡分开育雏、育成,混群后公母鸡分饲。产蛋后期补充后备公鸡等措施,使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指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和积累的经验、教训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美国七彩山鸡种蛋自然受精率较低,孵化率普遍不高。因此,从管理入手,提高种蛋受精率,是保证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介绍几条提高种蛋受精率的主要措施。 1 适时合群。山鸡是季节性产蛋禽类。公母发情也受季节影响。在性活动期,公母鸡要适时合群。成年公母鸡合群宜在4月上旬,刚刚性成熟的青年公母鸡合群时间宜在4月下旬。由于母鸡性活动比公鸡来得晚,过早合群,发情的公山鸡反复啄尚未发情的母鸡,会造成鸡的恐惧心理,以后即使发情,也不愿意交配,从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4.
一、种公、母鸡选留要求种公鸡一般要选留性欲旺、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精液质量好的公鸡留作采精用,一般选用120-300日龄的青年公鸡为佳。据试验。种公鸡24-40周龄,种蛋受精率89%。青年公鸡比老龄公鸡种蛋受精率可提高4.5个百分点。种母鸡一般应选留健康、无输卵管炎症的母鸡进行输精。对患有炎症的母鸡应及时淘汰或治疗。  相似文献   

5.
鸡人工授精可减少公鸡饲养量,扩大公母鸡配种比例。自然配种条件下,1只公鸡能配10~20只母鸡;人工授精条件下,精液2倍稀释,1只公鸡每周可配120只母鸡,节约公鸡饲养成本。还可克服公母体重相差悬殊及不同品种间家禽杂交难问题,提高受精率。  相似文献   

6.
与自然交配相比,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人工授精能充分发挥优秀公鸡的利用率,减少公鸡的饲养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克服公母鸡的个体体重差异、品种间差异及笼养种母鸡自然交配困难,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7.
蛋鸡的高效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鸡地面散养时,公母是按一定比例放养的,平时收集的种蛋其受精率都比较满意。种鸡一旦笼养,其公母鸡就分开养,此时要收集受精种蛋就很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情况下,一只种公鸡每周的精液可输30~50羽母鸡,种蛋受精率可达93%-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一、种公、母鸡选留要求种公鸡一般要选留性欲旺、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精液质量好的公鸡留作采精用 ,一般选用120~300日龄的青年公鸡为佳。据试验 ,种公鸡24~40周龄 ,种蛋受精率89 %。青年公鸡比老龄公鸡种蛋受精率可提高4.5个百分点。种母鸡一般应选留健康、无输卵管炎症的母鸡进行输精。对患有炎症的母鸡应及时淘汰或治疗。二、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要求种公鸡在采精孵化季节 ,日粮除按饲养标准配制外 ,还应注意多补充一定数量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在采精旺季 ,每连续采精3~5天后 ,应让种公鸡休息一天。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黄羽肉鸡养殖业迅速发展,黄羽肉鸡的育种趋势向着大胸肌和生长快速这两方面发展,在父母代肉种鸡饲养过程中常常出现种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别过大,造成受精率下降,饲养管理不当造成体重超标、腿病和母鸡在产蛋高峰后期种蛋受精率迅速下降等问题。我区种鸡场采用育雏期公母分开育雏;育成期混群,公母分饲:产蛋高峰后期逐渐补充公鸡等技术措施,有效提高种公鸡的使用效率,提高了种蛋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选取100只0日龄瓢鸡饲养至16周龄,对其种质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瓢鸡具有独特的外形外貌特征,16周龄公鸡体重为2 300.64 g,母鸡体重为1 815.75 g;公鸡的胸宽和龙骨长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的体斜长、胫长和胸深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母鸡屠宰率分别为90.24%和91.41%,全净膛率分别为69.52%和69.22%,母鸡除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其他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低于公鸡;公鸡的心脏、肺脏和肠重均极显著地高于母鸡(P0.01),母鸡具有较高的肝脏、肾脏和肌胃器官指数;瓢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之间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瓢鸡的选育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肉鸡的生理特点,公母鸡分群饲养可节省饲料,方便管理,使经济效益提高5% ~ 10%. 公母鸡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生长快,在4、6、8周龄时体重分别比母鸡大13%、20%和27%.如公母鸡混养,因为两者体重差别较大,对食槽、水槽的规格要求不同,饲养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还会使弱小母鸡的摄食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涛 《中国畜禽种业》2021,17(7):171-172
鸡人工授精技术是人借助器械、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公鸡精液采出,经化验合格、稀释分装后、再用输精器将精液输入母鸡输卵管内,使母鸡卵子受精的过程。目前这项技术被大部分种鸡养殖场(户)采用,而且受精率很高。文章对鸡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皖南三黄鸡若干种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皖南三黄鸡的外貌、体型、生长发育规律、产蛋性能和蛋的质量等若干种质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皖南三黄鸡外观呈现三黄特征(黄羽、黄肤、黄胫)、体态结构匀称;皖南三黄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生长速度高峰在6周龄前后,12周龄后公母鸡相对生长速度均显著较低;公、母鸡增重速度差异显著,40周龄成年皖南三黄鸡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 657.8 g和1 498.5 g。公鸡5-6月龄达到性成熟,母鸡180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130-160枚,高峰期平均产蛋率为73.5%,年平均产蛋率为48.4%;平均蛋重为53 g,蛋壳黄褐色、较厚,蛋黄色泽较深;种蛋平均受精率为94.8%,受精蛋的平均孵化率为87.5%。  相似文献   

14.
黎洁 《农村新技术》2011,(21):21-22
1.掌握受精规律。公鸡精液的产生因季节不同而变化。春季公鸡精液数量较多,夏末和秋初因气温、蚊虫及病原微生物等因素影响,精液数量较少。当公鸡感染沙门氏菌,导致睾丸和输精管产生病灶,细菌可通过精液传给母鸡,尽管采用人工授精,但经过3~5个月仍会造成母鸡生殖系统感染,导致受精率下降。因此春季是种蛋受精率最高的季节。  相似文献   

15.
1.掌握受精规律。公鸡精液的产生因季节不同而变化。春季公鸡精液数量较多,夏末和秋初因气温、蚊虫及病原微生物等因素影响,精液数量较少。当公鸡感染沙门氏菌,导致睾丸和输精管产生病灶,细菌可通过精液传给母鸡,尽管采用人工授精,但经过3~5个月仍会造成母鸡生殖系统感染,导致受精率下降。因此春季是种蛋受精率最高的季节。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对光大梅黄1号黄羽肉鸡肉质进行分析。对统一屠宰取样的90日龄光大梅黄1号肉鸡胸肌进行肉质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母鸡胸肌中水分和肌内脂肪含量略高于公鸡,但差异不显著,而粗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母鸡显著高于公鸡,肌苷酸含量却是公鸡显著高于母鸡;母鸡的pH45 min、pH24 h和系水力均表现为母鸡略高于公鸡,但差异不显著;滴水损失公鸡高于母鸡;剪切力表现为公鸡显著高于母鸡;公鸡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高于母鸡,肌纤维密度极显著低于母鸡;公、母鸡胸肌脂肪酸组成基本相似,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为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和花生三烯酸,五者的含量占所有脂肪酸含量的85%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参考有关文献分析表明,无论光大梅黄1号公鸡或者母鸡,其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pH值和肌纤维等指标均处于较理想水平,属于优质黄羽肉鸡范畴。  相似文献   

17.
山鸡,又叫野鸡,学名雉鸡,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现将其主要饲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适时合群,比例得当山鸡品种不同,性成熟期亦不同。美国山鸡一般6月龄性成熟,每年3月份进入产蛋期,开始公母合群,9~10月份停产,年产蛋100枚左右。中国山鸡10月龄性成熟,5月份为产蛋期,4月末公母合群,7~8月份停产,年产蛋40~50枚左右.合群过早,公鸡求偶,母鸡惧怕;合群过晚则影响种蛋受精率。公鸡少,易漏配,公鸡多易斗架,影响鸡群安宁,受精率也不高。公母的比例以1∶6最为适宜,受精率可达89%,孵化率可达90%。种母鸡可留用2年,种公鸡留  相似文献   

18.
平原饲养的藏鸡体型外貌分析和生长模型拟合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在平原饲养的高原型鸡种藏鸡的体型外貌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曲线拟合了其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平原饲养的藏鸡公、母鸡在4周龄前生长基本一致,但4周龄后公鸡明显快于母鸡;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均很好,尤其Gompertz模型更佳;公、母鸡的生长拐点分别为75.69日龄和61.91日龄,公鸡的成年体重显著高于母鸡,但达到生长拐点的日龄较母鸡迟。  相似文献   

19.
梁巍 《农村百事通》2007,(22):47-48
做好种公鸡的调教和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种公鸡的利用率、种母鸡的受精率,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十分重要。下面介绍这方面的技术要领,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提高珍珠鸡的种用价值,降低种公珍珠鸡的饲养量和饲料支出,克服季节性繁殖的局限和提高受精率,人工授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珍珠鸡的人工授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珍珠鸡初入笼中时要放些喜食的饲料,如青绿菜叶等。饲养人员切忌粗暴,要经常与珍珠鸡接触,并抚摸它,使它不感到惊吓,这样短时间即能适应笼内生活。待种公鸡210~224日龄,母鸡开始产蛋后,即可进行人工授精。采精对种公鸡采精要进行专门训练,训练时要专人负责,操作要轻,迅速而准确,切忌用力过大,以免造成生殖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