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了解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农业生产状况,本文建立效率评价体系,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2008—2017年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三市(岳阳市、益阳市和常德市)的农业生产效率,并用Tobit模型考察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5年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三市的农业生产效率呈下降趋势,益阳市的平均效率排在首位,2015—2017年呈上升趋势,常德市的平均效率排在首位;Malmquist指数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变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从影响因素上看,城镇化率、有效灌溉率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对农业生产效率起负向作用,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生产效率起正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三点建议:依靠科技和管理水平进步,加快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和加大农业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基于2004—2013年河南省18个地市粮食生产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河南省18个地市2004—2013年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分析劳动力转移及其他因素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年间18个地市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平均值处于较高水平,但各地市间差异较大。城镇化水平与政府支农力度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负,农业发展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正,劳动力转移规模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正。  相似文献   

3.
袁桂红 《安徽农业科学》2023,(7):221-225+234
根据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普惠金融和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BCC模型对该经济带各省(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之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体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未达到整体有效,且表现出曲折发展的趋势。各省(市)中,上海市、浙江省各年均达到了完全有效,安徽省、江苏省效率均值要明显低于其余省(市)。(2)普惠金融总指数对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覆盖广度指数对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深度指数对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规模效率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首先采用SE-DEA(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测算了1997-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按4大经济主体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统计期内,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处于无效率状态,并且农业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明显.进一步以测算的31个省(市、区)的农业生产效率为基础,动态分析了农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人力资本水平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农业生产效率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可为促进贵州农业发展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0—2020年贵州省9个市(州)面板数据,借助DEA-Malaquist和Tobit模型,分析贵州省农业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2010—2020年贵州省农业生产效率均值总体水平较低,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略有下降趋势;2010—2020年全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波动中增长趋势,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大体上相一致,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投入、农业机械化以及受教育水平与贵州省农业生产效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进一步提升贵州省农业生产效率,须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适当增加财政支农金额,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网络结构状况,因地制宜发展各地区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优化河北省农业生产布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该文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利用DEA模型对河北省11地市农业生产效率分别进行测算,并使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承德各年份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均为1,实现了DEA有效,省内各区域差异较大;在非DEA有效的地市中,纯技术效率值较低,技术转化率有待提高;6个地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1市规模报酬递减,4市规模报酬不变;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主要因素有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单位耕地农机动力、单位面积产出、互联网宽带接入数。据此提出构建新型驱动机制、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秦青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443-3447
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交叉评价方法,对河南18个省辖市2009年农业和粮食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度,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效率的影响因素,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如农业大市的效率普遍不佳,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是影响效率的正面因素,土地规模、一产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则与效率不相关.基于这些结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该经济带的农业生产效率,构建OLS模型分析该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较高,且表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各区域当中,下游的农业生产效率值最高,上游最低,但各区域的效率值并无较大差距。各省(市)中,上海市的农业生产效率最高,而重庆市的效率值最低,且仅有重庆市的效率均值小于1。(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上游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中游和下游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参数的DEA方法,选取了2008~2010年的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指标,分析了河南省18个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市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在研究期内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地市农业生产未达到有效,主要是在农业劳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量等生产要素投入存在冗余,农业生产相对较弱的地区应找出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改进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5—2020年江西省统计数据,对江西省农业碳排放量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EKC检验,并用LMDI分解模型对江西省农业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20年江西省农业碳排放量呈现出“快速上升—缓慢上升—快速下降”3个阶段,农业碳排放量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呈现出典型的倒“U”形曲线的特征,其拐点出现在2015年,此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139元;(2)农业经济水平是农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效率是主要的抑制因素,农业生产结构既有增排效果也有减排效果,农业劳动力规模对农业碳减排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助于减少江西的农业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31个省(市、区)2004—2013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均值为0.954,说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比较合理,尤其在农业资源要素的使用上;从农业生产效率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来看,19个DEA有效的省(市、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最优,表明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投入各要素得到了较好的配置。在研究期内,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呈上升状态,增长了10.5%,其主要贡献源于技术进步效率的迅猛提升;技术效率增长缓慢,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速度。基于农业生产效率及Malmquist指数分类测算结果可知,我国31个省(市、区)可分为强有效增长型、高有效增长型、弱有效增长型、低有效增长型4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提出不同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浙江省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情况,进一步提升其农业生产效率,先利用DEA模型对2020年浙江省各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再运用Malmquist指数对2014—2020年浙江省各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浙江省农业整体向好,但部分地区存在投入与产出不匹配的情况,影响了全省平均农业综合效率;2014—2020年,浙江省农业TFP均大于1,其中技术进步推动作用显著;各地级市TFP差异在合理范围内,技术效率成为大部分地级市生产效率提升的制约因素;浙东北和浙西南的年均TFP基本持平。因此,浙江省可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区域农业均衡发展,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广西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方法]利用DEA模型对2004~2013年广西14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采用Moran's I和LISA指数对其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总体上来看,从2007年开始广西农业生产效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只有北海市农业生产效率一直保持有效值;规模效率下降是广西农业生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除梧州市和防城港市外,其他地市农业规模效率均呈不变或递减状态;区域农业生产效率发展极不平衡,呈从南向北、东向西递减空间分布格局;2012和2013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逐渐开始出现集群效应,并以北海市为中心,发生了从低—低聚集到高—高聚集效应的变化.单位农机投入、单位化肥施用强度、政府投入、教育扶持力度对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农业科技对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应强化政府引导、促进经济与农业同步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发展优势产业、增强北部湾经济区的辐射作用、发挥区位优势、强化空间溢出效应、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等,以实现广西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生产规模、人力资源投入、科技水平、农资投入和自然环境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研究进行评述,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应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持续性和系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基于2004-2013年河南省18个地市粮食生产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河南省18个地市2004-2013年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分析劳动力转移及其他因素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年间18个地市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平均值处于较高水平,但各地市间差异较大.城镇化水平与政府支农力度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负,农业发展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正,劳动力转移规模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正.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粮食大县(市)粮食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4—2013年度吉林省前郭县、德惠市、榆树市等14个粮食大县(市)为样本,运用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对吉林省粮食大县(市)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了比对分析,并用Tobit模型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德惠市等粮食大县(市)存在投入要素松弛情况;粮食大县(市)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普遍较低;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对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入社比重对生产效率具有正面影响,户均农机动力则有负面影响。据此提出,吉林省粮食大县(市)需要合理配置要素的投入,提高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土地流转,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机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潘经韬 《湖北农业科学》2016,(11):2943-2947
运用DEA测算了2003—2012年的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用水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考察了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农业用水效率比较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有效灌溉指数、节水灌溉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与农业用水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农业用水比重和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9—2019年农业生产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该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9年长江经济带Trpch指数大于1,说明这期间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然存在着技术进步受阻、缺乏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等问题。从地区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在上升,但技术水平均未超过1,说明该经济带各省(市)均存在农业进步受阻的现象;在11个省(市)中规模效率均大于1,说明该经济带各省(市)投入规模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李让正  黄玲 《现代农业》2024,(1):28-34+45
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对重庆市及其37个区县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全市层面,2016—2020年重庆市农业生产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大多数年份处于DEA无效状态,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低;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平均每年增长10.7%;在区县层面,2016—2020年重庆市农业生产效率较高,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DEA有效区县主要集中于大都市区,全要素生产率大小依次为渝东南城镇群>渝东北城镇群>大都市区。影响因素中,单位耕地机械投入、单位耕地化肥投入、有效灌溉耕地占比、政府投入是促进因素,产业结构、粮食播种面积占比为限制因素。据此,提出实施农业生产要素现代化战略和农业区域分工差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29座城市2005—2018共14年空间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农业生产效率,并使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评估了全域和局部视角下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影响。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间,长江经济带各市农业生产效率处于逐年上升状态,但总体水平偏低,效率值空间上极不均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上海市、武汉市和重庆市周边。2)城乡发展差距是阻碍区域,尤其是上游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而非农经济和交通条件对于推动全域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积极作用。3)上游城市农业生产效率主要受城镇发展的直接效应影响,而中、下游城市农业发展受城镇发展的间接效应影响较大。因此,研究认为积极发展非农产业、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是提升长江经济带全域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