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治玉米大斑病药剂筛选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试验目的:玉米大斑病是尚志市玉米主要病害,发生面积大,并呈现逐渐加重趋势,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的限制因素之一。为筛选出防治玉米大斑病的高效优质药剂,进行了本次试验。二、供试药剂:1、30%苯甲.丙环唑乳油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三、试验地点:尚志市乌吉密乡和平村。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致使玉米叶片提早干枯,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本试验研究了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300g/L苯甲·丙环唑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的防效较好,可以于大斑病发生初期,分别采用300 g/hm~2、900m L/hm~2、450 m L/hm~2、1 800 g/hm~2喷雾防治,4种药剂须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3.
1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药剂:88%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由山东侨昌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50%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由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由沈阳化工研究院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几种常见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适宜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的玉米大斑病防治药剂。方法:以郑单985品种玉米为试验材料,比较30%苯甲.丙环唑乳油、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等6种药剂对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两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良好,在第2次用药后3d防效均超过了70%,第3次用药后防效均超过了80%,同时其增产效果显著,可增产12.18%、10.88%。结论: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两种药剂对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良好,在生产中推荐将二者交替使用以防治玉米大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大棚苦瓜白粉病田间药效效果。方法 :大棚苦瓜白粉病使用4种药剂进行防治,其中各药剂分别为丙环·醚菌酯、四氟醚唑、醚菌酯及甲基硫菌灵,观察实验结果。结果:四种药剂的使用均能有效控制大棚苦瓜白粉病发展,保护苦瓜不受损害,其中防治效果最好的为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第四位是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第二位分别是海利尔药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4%四氟醚唑水乳剂1 000倍液、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结论:在生产防治过程中,以上四种药剂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示范,验证拿敌稳及其组合配方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敌杀死防治玉米螟与拿敌稳组合用药的可能性,以及对提高玉米产量的积极作用,探索出一条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防治的施药技术新模式。2018年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75%拿敌稳水分散粒剂、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3%富力库悬浮剂、2.5%敌杀死乳油,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40%氟硅唑乳油(福星),由美国杜邦公司  相似文献   

7.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药剂:80%稻思达可湿性粉剂,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由江苏激素研究所生产;12%农思它乳油,由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8.
1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药剂:60%丁草胺乳油、10%克草神可湿性粉剂,由江苏绿利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0%阿罗津乳油,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50%瑞飞特乳油,由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由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10%阔莎克星可湿性粉剂,由哈尔滨益农生化有限公司生产;48%苯达松水剂、46%莎阔丹水剂,由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6%二甲四氯钠可溶性粉剂,由山东侨昌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9.
78%溴腈.莠灭可湿性粉剂是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防除玉米田杂草的复混型除草剂,为了解该药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黑龙江省密山市白泡子乡农业综合服务站承担了省农药管理检定站下达的此项试验,试验情况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78%溴腈.莠灭可湿性  相似文献   

10.
1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药剂:96%金都尔乳油,由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90%乙草胺乳油,由内蒙古宏裕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速收可湿性粉剂,由口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75%后茬欢可湿性粉剂.由江苏溧阳江南农化有限公司生产;48%阔草液乳油,由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普施特水剂,由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70%赛克可湿性粉剂.由德国拜耳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1.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20%打虫灵乳油(江苏丰山集团提供)、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相似文献   

12.
56%吡·唑·二氯喹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丰臣农化有限公司提供的56%吡·唑·二氯喹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有效成分适宜剂量为840~1 008 g/hm2,在水稻移栽后7~15 d施药,药后30 d全草株防效可达94.0%~96.1%,与对照药剂江苏绿利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潍坊先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新沂中凯农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防效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验证冠龙倍增(17%唑醚·氟环唑SC)对大豆褐纹病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试验药剂:冠龙倍增(17%唑醚·氟环唑SC),由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由江阴福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4.
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先正达公司生产);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江苏利民农化有限公司生产);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先正达公司生产)。试验区设在克山农场马铃薯试验区内,前作小麦,土壤类型为淋溶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5.1%,pH值6.2。  相似文献   

15.
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由挪威.劳道克斯公司生产;30%绿得保悬浮剂,由保定农药厂生产;30%壬菌铜微乳剂,由西安近代农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3.8%可杀得干悬浮剂,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M-45可湿性粉剂、80%欣然可湿性粉剂,由  相似文献   

16.
试验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庄浪县玉米顶腐病进行田间喷雾防治,结果表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顶腐病效果最好,三次药后防效分别为64.4%,52.38%,60.6%;72%农用硫酸链霉素1 100倍液效果次之,防效分别为53.3%,35.71%,42.4%,这两种药剂在实际生产中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明确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9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防治玉米大斑病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试验药剂:9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50%多菌灵胶悬剂,江苏蓝丰药业集团生产。1.2试验地情况试验地属黑壤土,前茬作物为玉米,大垄,垄距1.1m,有机质含量5.9%,pH值为6.2,秋翻地,春起垄。供试玉米品种为德美亚2号,5月23日播种,用美国十方播种机械精量点播,播量为30kg/hm2,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0万株,播后机械镇压。施肥量为磷酸二铵277.2kg/hm2,尿素217.5kg/hm2,硫酸钾90kg/hm2。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笔者在项城市永丰乡马楼行政村进行了三唑类杀菌剂防治小麦病害药效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1、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2、25%奥宁可湿性粉剂(江苏盐城农化有限公司)。3、40%福星乳油(美国杜邦公司)。4、25%科惠乳油(江苏常州市丰登农药厂)。5、20%三唑酮乳油(江苏建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的两种重要病害,在弄清发病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合理轮作,加强栽培管理,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施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均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旗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6家公司营业收入全部增长(江山股份营业收入增长为剔除贸易业务后),其中中旗股份营业额增长5成左右,蓝丰生化、扬农化工营业额增长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