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绒山羊计算机辅助育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针对我国现代绒山羊业发展和种羊场育种管理的需要,以提高种羊选种准确性、自动生成LAMS选配方案、改进育种生产效率和种羊质量为目标,运用家畜育种学原理和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以MS Office、DBMS、SAS、MTD-FREML、ZPLAN等软件包为工具,构建了运行于Windows 2000/XP平台上的计算辅助选配服务系统——CAMS。该系统能完成不同规模种羊选种、选配的育种要求及生产经营任务。CAMS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实际应用中体现出了技术先进、易于操作等特点,对实现种羊场育种工作和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提高育种生产效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种羊档案卡是指详细记录种羊基本信息、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及其三代以上系谱信息的系统资料。种羊档案卡是种羊育种工作的基础,可以为种羊遗传评估。选种选配、遗传交流、购买优秀种羊等提供依据,也便于种羊质量监管,实现可追溯。但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程度存在档案卡不统一、记录内容不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对于开展羊选种选育工作、评价种羊质量等造成一定影响,对此,笔者在调研河南省管种羊场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从种羊个体编码、系谱信息、生长信息、繁殖信息等方面研究了种羊档案卡编制内容,以期统一规范种羊系谱档案,加强种羊管理,科学指导种羊生产。  相似文献   

3.
种羊选育方案是种羊场开展种羊选种选配,提高育种水平的重要遵循。当前,种羊场普遍存在选育方案制定不科学、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和不足,制约种羊育种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在调研基础上,笔者结合育种实际,对种羊场选育方案中选育目标、核心群组建、生产性能测定等关键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种羊场编制种羊选育方案、科学指导种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中国绒山羊业发展需求,提高种羊选种选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升生产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育种理论可对绒山羊进行科学化育种及精准化管理。本研究采用MVC软件设计模式、B/S三层网络结构、BLUP法育种及绒山羊增绒等技术,开发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信息管理、育种分析、生产管理、营养调控和效益分析等功能模块。系统运用WOMBAT遗传评估软件计算育种值和近交系数从而确定最优父母组合,通过联合育种加快绒山羊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及相配套的生产技术,实现不同育种目标的生产。通过育种目标的设定及基于绒山羊个体信息,系统可自动生成种羊分级评定建议、配种建议、淘汰建议、分群整群建议、物料预警、日粮配方和对一些生产时间节点(如预产期、光控增绒放牧时长、防疫、补饲等)的提醒,为"1396"型绒山羊的育种及高效饲养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实现绒山羊育种和生产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种猪的选种和选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数量遗传是建立在大量测定数据基础之上的,大多采用动物模型BLUP法对所有被测定个体进行遗传评估,得出单个和几个目标性状的估计育种值,作为选种选配的主要依据。本文在此就测定和种猪选留、种猪选配中育种数据的应用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马宁 《中国草食动物》2006,(Z1):190-192
改进和提高动物遗传素质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性能、改善动物种群面貌最根本的方法,也是保持和发展种质特征的主要手段.在畜牧产业经营中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育种管理是三个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环节.其中育种管理是提高未来动物生产性能的手段,而育种工作的"核心"技术是选种.从动物遗传育种角度看:选种有三个程序,即性能测定、种群的遗传评估和种畜的选留.正确的育种管理必须首先进行严格的性能测定,根据性能测定进行种群的遗传评估,然后进行认真的强度选留.可见性能测定是种羊生产的基础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高山美利奴羊(个体、断奶)鉴定生产实际情况,研究引进了先进的进口育种数据自动采集设备,免去纸质记录数据繁琐的电脑录入,大幅度提高了育种数据采集的精度,并实现数据的即时统计,整个鉴定过程轻松流畅高效。可将所有种羊的系谱等终身信息和不同阶段性能测定信息、性状育种值和选种指数等历史育种信息提前载入系统,系统会自动按照绵羊个体识别耳号关联其所有信息,在进行种羊鉴定选种时可根据需要方便高效地查阅每个种羊的育种信息,大大提高选种决策的效率和准确度,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可视化的界面设计方法,运用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并结合Visual Studio 2005,采用C#为程序设计语言,研发了肉羊信息管理与育种分析系统。根据肉羊育种实际需求,设计了用户管理、数据管理、育种分析和系统帮助四大模块,以实现肉羊育种资料的科学化管理,提高肉羊选种选配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鸡有关性状的遗传理论、选种选配技术、新品种审定要求和优质鸡育种实践,本着高效实用的原则,制定了优质鸡选育的基本条件与管理措施、育种规划制定、育种素材的筛选与整理、品系选种与选配、遗传进展总结等内容,旨在为进一步开展优质鸡选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广东王将种猪有限公司把握长白种猪选育目标,深入开展长白种猪选留、遗传评估与核心群的选种、长白猪核心群的选配等育种工作。2012年,全公司长白种猪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都得到了提高,胎龄结构比较合理,长白种猪性能测定数据得到了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林麝养殖管理、遗传育种智能化水平较低的现状,融合养殖管理技术与分子遗传学设计了林麝资源管理平台,支持林麝资源及林麝养殖的日常管理,并可以通过养殖过程数据、林麝遗传谱系数据和有效分子标记数据进行林麝智能选配育种;基于当前主流的"公司+农户"的养殖场景,采用Net Framework和SQL Server构建了B/S架构的平台软件系统,实现了养殖场管理、个体管理、品系管理、养殖过程管理、系谱分析绘制、亲缘系数计算、分子序列比对、个体/群体选配、可视化数据分析、系统配置等功能模块;通过测试发现,该平台功能完备、实现正确、人机交互界面友好,能够满足林麝日常养殖管理和配种选育需要,也可为改善林麝种质资源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在鸡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处理,以及相当复杂的数学模型的应用,是进行鸡的育种工作的必要手段。而现代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利用在具体育种实践中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根据鸡的育种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地具体育种操作流程,应用计算机,采用各种高级语言进行模块化设计,并结合已有的商业化程序,建立起计算机育种系统,协助育种工作者进行数据管理,指导选种选配,对提高鸡的年遗传进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量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处理,以及相当复杂的数学模型的应用,是进行鸡的育种工作的必要手段。而现代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利用在具体育种实践中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根据鸡的育种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具体育种操作流程,应用计算机,采用各种高级语言进行模块化设计,并结合已有的商业化程序,建立起计算机育种系统,协助育种工作者进行数据管理,指导选种选配,对提高鸡的年遗传进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岭县十四号种畜场引进的萨福克羊,原产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的萨福克、诺福克和艾塞克斯等地。该场于1998年11月份从澳大利亚引入萨福克种羊103只,其中种公羊lO只、基础母羊93只。经过6年的精心饲养,科学管理,生长发育良好。种羊选种选配实现了微机化管理,培育出品种良、质量优的合格种羊,种羊生产年年翻番。连续两年在长春农博会上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性状遗传力估测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利奴羊 (新疆型 )是 1 985年在巩乃斯种羊场育成的优良细毛羊品种 ,其主要特点是 ,净毛率高、毛长、羊毛综合品质好。又经过 1 5年的继续选育 ,其各项性状都得到了提高和巩固 ,遗传基础趋于稳定。目前 ,细毛羊的遗传参数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 ,但遗传参数受环境影响极大 ,借用外来参数只能揭示畜群的一般遗传规律 ,为指导具体的育种工作 ,应当估算本畜群的遗传参数。本文将巩乃斯种羊场的有关育种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 ,估测其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 ,为本场今后的选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源 本文资料均来源…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奶牛信息管理系统辅助选育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Internet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以“江苏奶牛育种网站”的奶牛育种分析系统为中心,将面向奶牛养殖户的“奶牛场育种基础资料管理系统”、“线性外貌评分系统”、“荷斯坦良种母牛登记系统”结为一体,实现了荷斯坦奶牛在全省范围内的选种选育。本文详细介绍了整个选育系统的设计思想、基本构架和功能实现,并对该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家蚕育种亲本及其新品种性状数据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可在家蚕育种和品种的种性维持过程中自动实现完整的信息采集、计算、调用、选择等功能。开发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家蚕育种与种性维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品种管理、计划任务管理、饲育信息管理、蚕茧信息管理、选种信息管理、选优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选种信息管理模块的运行过程是通过电子天平称量蚕茧质量,然后根据计算模型自动进行数据信息处理与统计分析实施选择。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访问该系统,实现家蚕新品种选育及种性维持工作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正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是世界公认的提高种猪育种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的一项技术,通过对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种猪育种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猪场生产管理和育种,提高种猪场育种效率和经济效益。我国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多次引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以下简称"杜、长、大")等优良品种猪,对改良我国地方品种猪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种猪育种主要靠引入杜、长、大种猪,进行改良地方猪品种。因此,为缩短和国外育种的差距,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国外引进的优秀种猪资源,利用分子育种新技术结合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技术,建立适合我国的优良种猪核心群繁育体系。2016—2019年,河北省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的参测种猪场和种猪头数不断增加,累积了大量测定种猪数据,但对性能测定数据还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因此,本文收集2016—2019年,河北省种猪遗传评估网平台中7个主要种猪企业上传的杜、长、大种猪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系统地分析各项测定指标,为今后指导种猪选育选配和开展联合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BLUP法又称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该方法在同一个方程组中兼顾固定的环境效应和遗传效应,还能把随机的遗传效应考虑在内。LAMS育种方案(Look ahead mate selection)可提前预测后代遗传优势。2009~2011年,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常年长绒型辽宁绒山羊新品系选育扩繁及产业化示范"项目,为使选育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实际育种值及育种效果的预测,项目组系统研究了在选育中应用BLUP法进行选种及应用LAMS法进行选配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内蒙古绒山羊业在自治区畜牧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利用90年代国外先进这种技术提高产绒量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一整套适合自治区实际情况的新技术产业化方案使过去以分散,传统和经验为主的选种选配方法,逐渐进入到集约,有序,有据可依的定量化选种选配阶段,从则充分发挥优秀种羊的遗传潜力,加速高产基因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