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了检验茅台酒原料生产地是否受到污染。对黔北小麦、高粱种植区土壤—作物系统中Cd、Hg、Pb、和Ni等有毒重金属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加权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贵州小麦、高粱种植区土壤均未受到污染,但是土壤中Pb已经达到警戒水平;农作物小麦、高粱中的Cd、Hg、Pb、和Ni等元素含量处于食品安全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2.
对贵州省余庆县太子参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Cd、As、Hg、Cu、Pb、Cr的含量进行测定,然后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Cd、As、Hg、Cu、Pb、Cr含量都较低,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多因子污染指数值均小于1.0,属于污染等级中的安全级,完全符合种植无公害中药材太子参的土壤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广西主要农产品基地土壤重金属Pb、Cd、Cr、Hg、As的含量,并结合土壤重金属评价标准和土壤污染分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M.L.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方法]选取广西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采样分析土壤中重金属As、Hg、Pb、Cd、Cr含量。[结果]各基地土壤重金属As、Hg、Pb、Cd、Cr含量不一,但均符合有关标准,未出现超标现象。[结论]无公害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良好,未受污染,完全符合评价标准要求。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相似文献   

4.
洛阳市郊区蔬菜地土壤-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洛阳市郊区蔬菜地土壤及蔬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冷原子荧光法分别对样品中重金属(Cu、Pb、Zn、Cd、Hg)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为评价方法分析了土壤的污染状况和蔬菜的质量,探讨了土壤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洛阳市郊区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Cu、Pb、Zn、Cd、Hg的含量均未超过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部分研究区域的蔬菜已受到重金属污染,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蔬菜类标准;土壤与蔬菜中Cu、Cd、Hg的含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而Pb、Zn在多数蔬菜中的含量与土壤中的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武汉市新城区蔬菜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对其主要种植区(黄陂区)的土壤进行了取样调查,测定土壤中As、Hg、Cd、Cr、Cu、Ni、Pb和Zn 8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作为基准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陂区菜地各项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幅均较大;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调查区土壤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s、Cr、Pb、Zn均处于清洁水平,Cu、Ni、Cd、Hg的超标率依次为5.20%、0.58%、15.61%、2.90%,Hg和Cd的污染普遍性及污染程度都是最大的,评价指数分别达4.47和10.94;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调查区域有10.40%的土壤处于污染水平,大部分土壤处于清洁水平。对土壤重金属与pH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i、As含量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Pb、Hg含量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铜选冶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为场地污染评价及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场地土壤重金属(Cd、As、Hg、Cu、Cr、Ni、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Cu、Pb、Cd、As、Hg 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结果表明Cr元素属于重度污染,As元素属于轻度污染,其余Cu、Ni、Pb、Cd、Hg元素均为清洁状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研究区属于重度污染。地累积指数结果显示Hg元素为中度累积,Cd、As元素为偏中度累积,Cu元素为轻度累积,Pb、Cr、Ni元素为无累积。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单项指数Hg>Cd>As>Cu>Pb>Ni>Cr, Hg、Cd元素为很强生态风险,其余5种重金属均为轻微生态风险,整体上研究区生态风险属于强生态风险。研究区属于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结论】研究区土壤中Hg、Cd、...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峨眉山市和夹江县茶园土壤及茶叶Cu、Cr、Cd、Pb、As和Hg 6种重金属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Cu、Cr、Cd、Pb的含量以及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As、Hg的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茶园土壤样品进行评价。[结果]Cu、Cr、Cd、Pb、As、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59、67.08、0.35、24.15、13.32、0.13 mg/kg,根据国家标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Cd处于临界水平,而重金属Cu、Cr、Pb、As、Hg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属于安全级别。以GB 2762—2012、NY 659—2003、NY/T 288—2012为依据,5个采样点茶园茶叶原料样品中的Cu、Cr、Cd、Pb、As、Hg的含量均远低于国标或部颁的最高含量限值。[结论]峨眉山市和夹江县区域茶叶中重金属是安全的,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云南八角主产区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为八角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潜在 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州 7 个县的八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重金属 As、 Cd、Cu、Cr、Pb、Hg、Zn 和 Ni 的含量,应用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检测区土壤重金属变异系数在 7.11%~18.75% 之间,Hg、As、Pb、Cr 的平均含量超过云南省土壤重金 属背景值,As、Pb、Cu 超过风险筛选值。污染评价表明,As 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最高为 1.99,为警戒级别,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为轻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处于低风险等级,其中 Cd 生态风 险因子最高;地质累积指数 Hg 和 As 在 1~2 之间,为中度污染等级。聚类分析表明,林地土壤重金属 As、Pb、 Cd、Cu、Zn、Hg 主要受土壤母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Cr 和 Ni 来源相似,主要为自然来源。【结论】云南 八角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受人类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共同影响,部分区域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超 标现象。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主要猕猴桃果园土壤重金属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贵州省主要猕猴桃果园土壤中镉(Cd)、铬(Cr)、汞(Hg)、铅(Pb)、砷(As)、铜(Cu)、锌(Zn)的重金属含量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多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猕猴桃果园土壤环境质量。在猕猴桃果园中土壤重金属Cd、Hg、Pb、As和Zn的平均含量处于正常水平,但是Cr和Cu的含量偏高,分别达到了385. 20 mg/kg和215. 57 mg/kg; 7种重金属中Cd和Cu存在单因子综合污染,Pb和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Pi)均小于0. 7,污染等级为安全。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水城县的4个园区Pb、As和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都小于0. 7,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而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都大于1,土壤重金属平均Pi大小排序为Cd Cr Cu Zn AsHg Pb;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修文县2个乡(镇)的4个猕猴桃果园土壤中Zn、Pb和Hg单因子污染指数均未超过0. 7,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Cd单因子污染指数除猕香苑小于0. 7外,其余果园都大于1,土壤重金属平均Pi排序为Cd Cu Cr As Hg Zn Pb;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修文县和水城县猕猴桃果园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 38、2. 03,污染等级分别为轻度和中度。Cu、Cd、Cr和As在一些地方甚至达到了重度污染,各果园在进行土壤Cu和Cd治理的同时,需要对Cr和As进行密切监测,找出外在污染源。  相似文献   

10.
石河子葡萄主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石河子葡萄主产区的51个果园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Cd、Cr、Cu、Pb、Hg、As 6种重金属都有检出,各元素的含量均未超过无公害葡萄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限值,各项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加权综合污染指数也均小于1,属于安全清洁级。依据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Cr、Cu、Hg、As含量未超过限定值,有49.02%果园土壤的Cd含量超过了限定值,51个果园土壤中的Pb含量都超过了限定值;Cu、Cr、As、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大于1小于2,有49.02%果园土壤的Cd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处于警戒级的果园占78.43%,处于轻污染级的占21.57%。因此,石河子葡萄主产区果园土壤环境质量只符合无公害葡萄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第十届中国(武汉市)国际园林博览会建设区域(金口垃圾填埋场及彼邻区三环内)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2013年对该区域土壤重金属Cu、Pb、Cd、Cr、Hg和As的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个区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区土壤6种重金属的含量平均值均明显高于非垃圾填埋区和湖北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和Hg含量出现了超标现象,而其他重金属含量均处于国家土壤二级标准范围;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土壤同时受到了6种重金属的潜在污染,其中,Cd总体污染水平为中度,Hg总体污染水平为轻度,As总体相对安全但有39.4%的样点受到了污染,Cu、Pb和Cr未对土壤造成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为轻度。三环内区域土壤6种重金属的含量平均值均处于国家土壤二级标准范围,但部分区域个别重金属出现了积累与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土壤未受到这6种重金属的污染,但有个别重金属和点位出现了超标现象,具有轻微生态风险;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为清洁。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南京市果园(桃园、梨园和葡萄园)土壤重金属(Cu、Pb、Cr、Hg、As、Cd)分布特征,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168─2008)和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13),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不同果园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u、Pb、Cr、Hg、As、Cd的含量都未超过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土壤重金属含量限值。但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桃园、梨园和葡萄园土壤重金属Cu、葡萄园土壤的Cd、Hg和Cr,以及桃园土壤的As单项污染指数大于0.7,但小于1,已接近绿色食品产地土壤污染警戒线。桃园土壤Cr单项污染指数在超过土壤污染警戒线的果园占总样品的12%。从内梅罗污染指数来看,桃园、梨园和葡萄园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98、0.70和0.71,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别为尚清洁、清洁和尚清洁。因此,南京市果园日常生产中应监测和控制土壤环境中的Cu、Cd、Hg和As含量,将重金属Cr作为严控的土壤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南京市果园(桃园、梨园和葡萄园)土壤重金属(Cu、Pb、Cr、Hg、As、Cd)分布特征,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168─2008)和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13),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不同果园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u、Pb、Cr、Hg、As、Cd的含量都未超过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土壤重金属含量限值。但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桃园、梨园和葡萄园土壤重金属Cu、葡萄园土壤的Cd、Hg和Cr,以及桃园土壤的As单项污染指数大于0.7,但小于1,已接近绿色食品产地土壤污染警戒线。桃园土壤Cr单项污染指数在超过土壤污染警戒线的果园占总样品的12%。从内梅罗污染指数来看,桃园、梨园和葡萄园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98、0.70和0.71,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别为尚清洁、清洁和尚清洁。因此,南京市果园日常生产中应监测和控制土壤环境中的Cu、Cd、Hg和As含量,将重金属Cr作为严控的土壤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As、Hg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Cu、Cr、Cd、Pb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茶园土壤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土壤中As、Hg、Cu、Cr、Cd、Pb平均含量除Cd超标20%~40%外,其余5种均未超过国家二级土壤重金属标准限值。重金属As、Hg、Cu、Cr、Pb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属于安全级别。以NY659-2003、NY/T288-2012为依据,则46个茶园茶叶原料样品中的As、Hg、Cu、Cr、Cd含量均远低于国标或部颁的最高含量限值。  相似文献   

15.
平凉市蔬菜产地土壤重金属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凉市蔬菜产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重金属As、Hg、Pb、Cr、Cd的含量特征及分布现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平凉市蔬菜产地土壤中As、Hg、Pb、Cr、Cd平均含量分别为9.96、0.038、32.16、65.98、0.119 mg/kg,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7,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表现为As>Cr>Cd>Pb>Hg的特征,综合污染指数为0.31,属于安全状态.但有2个样点As含量、1个样点Cd含量已达到二级污染,应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土壤环境及蔬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石河子垦区耕地土壤重金属调查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及评价石河子垦区耕地土壤8种重金属含量,为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和土壤质量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及科学依据.[方法]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新疆土壤背景值为标准,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Cd和Hg含量分别为新疆土壤背景值的4.3和4.7倍,积累最明显.Hg和As表现出明显的异源特征.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68,属清洁(安全);但以新疆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4.21,已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垦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总体处于较高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结论]研究区依然能够满足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但土壤重金属出现了明显的富集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云南八角主产区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为八角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潜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州7个县的八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重金属As、Cd、Cu、Cr、Pb、Hg、Zn和Ni的含量,应用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检测区土壤重金属变异系数在7.11%~18.75%之间,Hg、As、Pb、Cr的平均含量超过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As、Pb、Cu超过风险筛选值。污染评价表明,As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最高为1.99,为警戒级别,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为轻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处于低风险等级,其中Cd生态风险因子最高;地质累积指数Hg和As在1~2之间,为中度污染等级。聚类分析表明,林地土壤重金属As、Pb、Cd、Cu、Zn、Hg主要受土壤母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Cr和Ni来源相似,主要为自然来源。【结论】云南八角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受人类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共同影响,部分区域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果蔗地表层土壤(0~20 cm)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Cd、Pb、Cr、Cu、Zn、As和Hg的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为参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Cd、Pb、Cr、Cu、Zn、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81、30.4、54.5、29.8、107.4、16.69、0.28 mg/kg,综合污染指数为2.03,属于中污染。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d的地积累指数为1.02,属于中等污染,Hg的地累积指数为0.30,处于轻-中等污染;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程度,其中Cd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最高,达到强生态危害程度。因此,增强果蔗地土壤安全性生产管理、严控土壤污染源与推行标准农业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贵州火龙果主产区典型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贵州省火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果园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贵州省背景值和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13),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研究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区(关岭、罗甸、望谟、贞丰和镇宁)土壤典型重金属(As、Hg、Pb、Cd和Cr)的含量特征,并对各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判断是否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结果】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地土壤重金属As、Hg、Pb、Cd和Cr的含量分别为14. 00、0.10、25. 20、0. 31和74. 03 mg/kg,贵州火龙果产地土壤重金属存在部分样点超标,关岭县Cd超标最为严重,重度超标样点占26. 6%,关岭县火龙果产地综合污染程度(PN=1. 598)为轻度风险,镇宁县土壤状况最好,为全部清洁。火龙果果实重金属含量随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b和Cd含量与土壤中二者的含量呈显著性相关;不同产地间,关岭县土壤Pb、Cd和Cr含量最高,贞丰县土壤As和Hg含量最高,但火龙果果实重金属含量极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地土壤基本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结论】生产上应注意控制和消除果园土壤重金属积累,防止污染加重,尤其是关岭县火龙果产地土壤Cd含量应引起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方法测定汉城湖12个绿化功能区土壤中的重金属As、Hg、Cr、Cd和Pb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合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及《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并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多元统计方法解析了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1)绿化区土壤As、Hg、Cr、Cd和Pb平均含量分别是50.32、0.62、28.23、1.31mg·kg-1和26.75mg·kg-1,其中Hg、Cd、As和Pb含量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As和Cd含量超出国家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允许量;2)以陕西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汉城湖绿化区土壤单因子污染指数污染程度依次为:HgCdAsPbCr,其中As、Hg、Cd为重度污染,Pb为轻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别属于重污染等级和极强生态风险;3)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污染程度大小为:AsCdHgCrPb,其中As和Cd为轻度污染,Cr、Hg和Pb为清洁;从12个功能区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来看,1号桥区域污染程度是中污染,其他功能区均为轻污染,总体污染程度为轻污染;除榆园区域和5号桥区域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属于轻微生态风险,其他功能区均属于中等生态风险,总体为中等生态风险;4)As是自然来源,Hg是人为来源,Cr、Cd和Pb是自然和人为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