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建良 《云南林业》2005,26(2):26-26
由于柿树和板栗树枝干内含有大量的单宁物质,嫁接削伤后,单宁容易氧化,会阻碍伤口愈合,影响嫁接的成活和质量。因此,嫁接时应注意以下2点:一是适时嫁接,操作要迅速,力求快剪、快削、快接、快绑。二是嫁接工具要锋利,以达快速削平接穗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柿树嫁接成活率较低,与柿树含单宁多,切口极易氧化形成隔膜有关。近年来,我们采用“单芽腹接”,减轻了切口单宁氧化成膜程度,使嫁接成活率提高到95%左右,而且接穗是利用柿树的徒长枝或较旺营养枝,解决了采接穗的困难。现将此种嫁接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柿树及其选用嫁接砧木君迁子均含有大量的鞣酸等物质,切面伤口遇空气极易氧化变色,形成隔离膜,阻碍了砧木与接穗愈伤组织的形成和营养物质的流通,造成柿树枝条嫁接成活率不高:笔者经过3年多的实践研究,使成活率提高到95%,现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常见果树中,柿树是嫁接成活率最低的树种之一,其主要原因有树体内鞣酸含量多,嫁接方法及时间较难掌握,接后管理技术不当等。  相似文献   

5.
《河南林业科技》1994,(4):46-47
近年来板栗苗嫁接改变过去一直沿用切芽接方法,采用小苗探骨皮接和秋季单芽贴接法。嫁接成活率在95%以上,并且已应用到柿树等苗木的嫁接上。  相似文献   

6.
实生繁殖的板栗,单株间变异大,品种混杂,结果迟,抗性弱。而嫁接繁殖,能保持和稳定优良种性,使幼树提早结实,提高产量,增强抗性。但板栗枝茎内单宁含量较多,经削伤后,单宁氧化妨碍愈伤组织的形成,嫁接后成活率低。近年来我们通过不同组合的嫁接试验证明,要提高板栗的嫁接成活率,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本砧嫁接一般用2~3年生的实生板栗作砧木,或野生板栗作砧木。2选好接穗接穗应从适应当地条件,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优树外围枝中选取1~2年生,基径粗0.6~0.8cm,长20cm以上,顶侧芽饱满的结果母枝或发育枝为最好。3…  相似文献   

7.
柿树属柿科 ,柿属 ,是中国分布极为广泛的果树之一。柿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而且色泽艳丽 ,味甜多汁 ,除鲜食外 ,还可进行多种加工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摸索出了柿树嵌芽嫁接的关键技术 ,使嫁接成活率达 95 %以上。现将通过嵌芽嫁接繁育良种柿苗的各个  相似文献   

8.
由于核桃树体根压较大和树体与枝条内含有较多单宁等物质,按常规露地嫁接,伤流液和单宁氧化物积聚在接口处,导致接口窒息,难以愈合,故嫁接成活率极低。借鉴前人育苗经验教训,经过生产实践摸索, 2000年 1月,我们在辽宁省林业厅苗木繁育中心进行了室内硬枝舌接,成功地培育了 1万多株优质嫁接苗木,成活率达到 94%。 1嫁接设备 1. 1嫁接室   嫁接室是进行嫁接的场所,其面积大小应按嫁接人数与组合而定,一般 12~ 16m2可供 3~ 4组 (3人一组 )作业。因多是在冬季嫁接,室内应有取暖设备,室温应保持 15~ 18℃。 1. 2温床   …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提高柿树嫁接成活率一直是林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多年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的基础上并参考有关资料。详细分析了柿树嫁接难成活的原因.总结出嫁接柿树成活率高的最佳时期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柿树单宁多,嫁接成活率往往很低,近一年来我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劈接法嫁接柿树,成活率高达90%以上,现将柿树的劈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嫁接成活率低一直是阻碍板粟、柿等舍单宁物质多的树种快速发展及改劣换优的主要原因之一,嫁接可提高成活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晓春 《甘肃林业科技》2002,27(4):42-44,63
柿树嫁接难度较大,经过历时4年的试验研究,确定出在天水各柿产区最佳的嫁接时间是在3月下旬-4月上旬,最好的嫁接方法是切皮接和单芽嵌接,切皮接平均成活率达89.33%,单芽嵌接平均成活率达91.55%。  相似文献   

13.
柿树由于含有极易氧化的物质单宁,单宁氧化后形成隔离层,嫁接成活率低,用塑料袋套袋嫁接柿树可以提高成活率。其主要技术要点为: 嫁接时间,一般应于2月中下旬进行。多采用劈接。嫁接前制作18-20cm长,宽为8-10cm的塑料袋(厚度以0.02mm为宜)备用。嫁接时选用生长建壮,无病虫害的优良种条作接穗,接穗长12-14cm,上有2-3个饱满芽。  相似文献   

14.
板栗实生幼苗嫁接技术要领吴芳荣,陈平福(江西省宜黄县林业局)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过去通常用第1年播种,第2年嫁接,第3年出圃的方式进行繁殖,用工多,速度慢,成活率不高,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采用板栗子苗嫁接方式即用种实发芽而成幼苗,当苗第1片叶展...  相似文献   

15.
板栗实行圃地嫁接,既可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后便于管理,造林后又可以提前1-2年结果,现将板栗嫁接育苗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配合良种场板栗良种大面积推广 ,自 1994年开始 ,我们以改进接穗削法为突破口 ,经多项试验分析验证 ,创造了二刀一剪法秋季单芽贴接新技术 ,秋季嫁接成活率均在 90 %以上 ,效果十分显著。1 研究方法与试验材料1.1 二刀一剪法的提出板栗枝 (干 )富含单宁、木质坚硬、皮层较薄 ,含水量低。一年生枝条 ,一般呈“之”字型弯曲。根据上述特点 ,我们设想 ,板栗嫁接采取单芽 (厚芽 )嫁接 ,可提高板栗成活率。削芽为二刀一剪法 ,即先在芽下方深削一刀成马耳形斜面 ,再在芽背面稍带木质部长削一刀 ,最后用枝剪在芽上方将芽剪下 ,即成又厚又大一…  相似文献   

17.
板栗品种与不同砧木嫁接成活率的差异显著,它栗与4种砧木的嫁接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本砧、锥栗、野板栗、茅栗。板栗品种在不同区域嫁接成活率有差异。不同品种与本砧嫁接成活率最高,不同品种在同一区域嫁接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显著。根据板栗生产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砧木,可提高嫁接树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使板栗品种在性状的表现上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核桃树在休眠期具有“伤流”,枝条髓心大,体内含有大量单宁物质,且伤口愈合时要求温、湿度高(温度25~30℃,相对湿度55%~60%)等因素的影响,与其他果树比较,嫁接难度较大,且露地嫁接成活率不稳定。为此,我们在分析研究影响嫁接成活率主要因子的基础上,从重点解决“伤流”和温湿度入手,从1992年开始,开展了室内嫁接技术研究,成功地研制出了自控电热温床嫁接育苗配套技术,并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技术2003年8月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2004年获商洛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特等奖。  相似文献   

19.
板栗子苗嫩枝嫁接,是一项新的技术。我们从1986年开始着手进行了板栗子苗嫁接试验,选用大粒板栗种子,在室内催芽作砧,翌年春梢枝作接穗,4月中、下旬进行嫁接,成活率仅5%;1987年在室外圃地播种,幼苗作砧木,当年春梢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67.5%;1988年室内催芽和室外播种育苗作砧,用当年的春梢嫩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81%,最高达89%。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用锥栗作砧木嫁接板栗两者亲和力较弱,第一次嫁接成活率只有9.8%。剪取第一次嫁接成活的板栗枝条作接穗,再接在锥栗上,嫁接成活率达80%以上,并能经常结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