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咖啡碱提取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碱是一类具有保健功效的功能性物质,在工农业和医药等行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较高,达到2%-4%,对其提取制备及其纯化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咖啡碱是茶叶的主要品质成分之一,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组分.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为2%~5%.由于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提神、强心活血、利尿等作用,因而作为原料或添加剂在医药、食品等行业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提取茶叶中咖啡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分离提取茶叶中的咖啡碱,再用CH2Cl2萃取分离,得到纯度为95.16%的咖啡碱,萃取率和得率分别为16.85%、0.55%。试验结果还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茶多酚和咖啡碱。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低咖啡碱的茶叶,再用较少的工艺得到高含量的茶多酚,减少茶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环节,并且综合利用其有效成分。实验方案采取先物理方法脱咖啡碱,再提取茶多酚,以提高茶多酚的含量,减少纯化工艺。采用沸水对茶叶进行快速浸提和pH梯度对茶叶进行提取。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去除咖啡碱达1.84%占总量的60.6%。而采取pH3.5提取茶多酚,得到的茶多酚的含量达到55.80%,提取率为63.04%。为实现茶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茶叶咖啡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茶叶咖啡碱的药理作用、测定方法和脱咖啡碱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今后对茶叶咖啡碱理论研究和低咖啡碱茶的生产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茶叶通讯》2002,(2):10-11
咖啡碱是一种紧俏的生物碱类医药原料。在自然界中 ,咖啡碱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经济作物中。根据化验结果 ,咖啡碱在咖啡中的含量为 0 .6 %~1 .5% ,而在茶叶中的含量可达 1 %~ 5%。绿茶中的含量为 2 .5%左右 ,红茶中约含有3.1 9%。一般制茶的废料 (如茶末、茶屑、茶梗 )中约含有 2 .4 %~ 2 .8%。在国外 ,咖啡碱主要来源于生产咖啡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在我国茶叶产量极大 ,各种制茶废弃物非常丰富 ,因而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 ,具有原料易得 ,工艺简便 ,收率较高 ,成本低廉 ,效益显著等特点。本文拟提供氧化镁分…  相似文献   

7.
茶叶咖啡碱提取分离工艺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10年来茶叶咖啡碱提取分离工艺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其工艺应用提出了安全性,实性的观点,建议走综合利用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低pH沉淀法检测茶叶中结合咖啡碱的可行性和优势,旨在为更精确地定量茶叶中的咖啡碱提供理论参考。研究以绿茶水提物、红茶水提物和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为材料,应用低pH沉淀法检测了试样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并结合氯仿萃取法对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低pH沉淀法能够准确、简便地检测茶叶中的结合咖啡碱,其中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最高(含2.59%),而绿茶和红茶水提物中只有极少量的咖啡碱为结合态(含量分别为0.04%和0.07%)。  相似文献   

9.
茶叶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永贵 《茶叶》1996,22(2):44-47
本文把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茶叶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分成三种类型进行综述:(1)水或有机溶剂直接提取法;(2)柱分离制备法;(3)离子沉淀茶多酚制备法。同时还简述了制备茶多酚时的脱咖啡碱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微生物作用下咖啡碱的降解产物与途径,将普洱茶发酵中筛选鉴定的Aspergillus sydowii NRRL250(聚多曲霉)、Aspergillus pallidofulvus NRRL4789、Aspergillus sesamicola CBS137324和Penicillium mangini CBS253.31等优势菌株分别接种至晒青毛茶进行单菌种固态发酵,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的含量,探究微生物对咖啡碱代谢的影响;另外,基于UH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以灭菌处理组(ST组)和原料组(RM组)为对照,对聚多曲霉接种发酵样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A. pallidofulvus NRRL4789、A. sesamicola CBS137324和Penicillium mangini CBS253.31等优势菌株对咖啡碱等嘌呤类碱代谢均无显著影响,而在聚多曲霉接种发酵中,咖啡碱含量显著下降(P<0.05),降幅达83.89%;茶碱含量显著增加(P<0.05),发酵末期含量为(25.03±1.17) mg·g-1;而可可碱保持基本稳定。由此可知,聚多曲霉对咖啡碱降解代谢有显著影响。采用UHPLC-QTOF-MS方法检出茶碱、3-甲基黄嘌呤、1,7-二甲基黄嘌呤等9种与咖啡碱降解相关的代谢物。在聚多曲霉作用下,茶碱、3-甲基黄嘌呤、1,7-二甲基黄嘌呤、7-甲基黄嘌呤含量显著提高(P<0.05)。茶碱、3-甲基黄嘌呤、1,7-二甲基黄嘌呤和1-甲基黄嘌呤与咖啡碱及其相关代谢物的N-脱甲基化途径相关。1,7-二甲基尿酸、1-甲基尿酸与咖啡碱相关代谢物的氧化途径相关。由此可知,聚多曲霉为降解普洱茶咖啡碱的优势菌株,且具有将咖啡碱转化为茶碱的潜在能力;在咖啡碱降解代谢过程中,存在聚多曲霉作用下的N-脱甲基化和氧化,并以N-脱甲基化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