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鳖人工繁殖有关技术及影响鳖卵受精率,孵化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的研究表明,2a供试亲鳖8100只,产卵172229粒,受精率88.83%,孵化稚鳖141852只,孵化率为92.72%,其中利用自制制亲鳖促性腺发育配合饲料投喂比天然饲料投喂的雌亲鳖产卵量提高23.32%;利用LRH-A对亲鳖进行人工催产的受精率为91.82%,比自然产卵受精率(85.13%)提高6.69%;保温越冬稚鳖4800只,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产卵场基质、亲龟年龄及放养密度对蛇鳄龟(Chelydra serpentine)繁殖性能的影响,对不同产卵场基质、亲龟年龄和放养密度条件下蛇鳄龟产卵率、平均产卵量、受精率等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产卵场基质对产卵率、平均产卵量影响显著,1/3黄砂加2/3红泥作为产卵场基质条件下蛇鳄龟的产卵率、平均产卵量最高(P<005);亲龟放养密度对蛇鳄龟受精率影响显著,放养密度048只·m-2时受精率最高(P<005);亲龟年龄对产卵率、平均产卵量和受精率影响显著,随着亲龟年龄的增加,产卵率、平均产卵量和受精率均提高(P<005)。  相似文献   

3.
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作母本,建鲤作父本,在室内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孵化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子代.经过人工繁殖及养殖研究,结果表明,水温18.2℃,亲鱼催产率74.2%,受精率63.5%,孵化率83.6%;水温21.5℃,亲鱼催产率95.8%,受精率86.2%,孵化率85.2%。鱼种阶段主养,产量16020.8kg,hm2,其中异育银鲫中科3号产量12309.6kg/hm2,占总产量的76.8%,平均规格89.2g。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蛇鳄龟的繁殖力,增加苗种供应。[方法]从引进的蛇鳄龟稚龟中进行个体选育,获得2000只亲龟,于2012年5月~2013年10月开展蛇鳄龟生态产卵与控温孵化技术的初步研究。[结果]2012年亲龟产卵率86.0%,受精率81.0%,孵化率89.0%;2013年亲龟产卵率95.0%,受精率92.0%,孵化率96.5%。[结论]该试验为蛇鳄龟在当地的养殖与技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鳝的生态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证明。黄鳝可以通过设置生态环境等手段进行强化培育,采用自然产卵受精、人工孵化的方法来实现黄鳝种质资源增殖的目的,黄鳝的产卵率达98%.受精率达85%,孵化率在90%以上,鳝苗的成活率在87.8%以上,黄鳝的最佳繁殖季节在6.7月,产卵孵化水温为28—30℃。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斑点叉尾鮰亲鱼的产卵效果,在池塘自然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放养密度、不同雌雄配比和不同年龄对斑点叉尾鮰亲鱼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放养60尾4龄亲鱼,亲鱼雌雄配比为2∶1的亲鱼产卵效果较好,平均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75.0%、85.2%、92.5%。  相似文献   

7.
鲶人工繁殖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是1995~1997年鲶人工繁殖关键技术研究的总结,论述了♀♂鲶的鉴别指标,产卵习性与♀♂亲鱼分池培育,催情产卵和孵化,产卵行为与♀♂亲鱼个体大小搭配等鲶人工繁殖的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本试验共催情鲶2136组,获卵4537万粒,相对产卵数2.00~2.33万粒/kg,下塘鲶苗1887.39万尾,平均产卵率81.12%,受精率94.96%,孵率率85.4%,下塘率41.6%。  相似文献   

8.
鳖人工繁殖有关技术及影响鳖卵受精率、孵化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的研究表明,2a供试亲鳖8100只,产卵172229粒,受精率88.83%,孵化稚鳖141852只,孵化率为92.72%,其中利用自制亲鳖促性腺发育配合饲料投喂比天然饲料投喂的雌亲鳖产卵量提高23.32%;利用LRH-A对亲鳖进行人工催产的受精率为91.82%,比自然产卵受精率(85.13%)提高6.69%;保温越冬稚鳖4800只,成活率95.3%,比常温越冬成活率(81.75%)提高13.55%;平均饲养稚鳖229d,增重倍数为5.14,饲养幼鳖3400只,成活率97.01%,增重倍数为7.63。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母鸡不同输精时间的研究表明:9:00-11:00输精受精率为74.3%,11:00-13:00输精受精率为78.5%,13:00-15:00输精受精率为85.0%,15:00-17:00输精受精率为95.7%,17:00-19:00输精受精率为91.6%,19:00-21:00输精受精率为89.2%,试验结果表明:每天在15:00-17:00输精效果最佳,早于15:00与晚于17:00受精率降低4.1%以上,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将不同表型和数目的精子注射到兔卵胞质或卵周隙中,结果表明,精子的表型对精子注射有影响。卵胞质中注射单个已获能死精子的受精率和发育率分别为53.26%和39.13%,注射单个未获能死精子的受精率和发育率为43.21%和24.69%,而注射单个未获能精子头核的受精率和发育率为18.18%和11.04%。前二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但与后者比较,受精率差异极显著,发育率差异显著。卵周隙中注射1~4个已获能运动精子的受精率和发育率均为23.08%,注射1~4个未获能运动精于的受精率和发育率为29.03%和25.81%,而注射1~4个已获能不运动精子的受精率和发育率均为5%。前二者差异不显著,但与后者比较,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在辽宁省花生过早剥壳是否会影响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产量,本研究于2017年、2018年以农花5号、农花13和花育22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剥壳时间对花生发芽率、出苗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种子含水量均较低,2017年T1处理种子含水量变幅为4.25%~4.29%,T3处理变幅为3.52%~3.59%,同一年份同一品种不同处理的种子含水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剥壳时间对花生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对出苗率、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辽宁省无论是几月份剥壳,均不影响花生的发芽率、出苗率及产量,证明辽宁省花生在春节过后即可剥壳,可避免花生播种前集中剥壳而造成人力、机械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实验表明:涧河两岸檐蜍的自然繁殖规律为3岁左右性成熟;每年繁殖一次;3月下旬到4月末为交配产卵期,一般产卵3000~5000粒;体外受精;3~5天孵出蝌蚪。在非繁殖季节通过催青和人工授精,平均排卵3247粒,受精率84%,孵出率79.2%,成活率92.5%,为大规模人工繁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 69.人工繁殖应选择什么样的鱼作为亲鱼? 答:亲鱼,就是具备繁殖能力的雏鱼和雄鱼。要得到产卵量多,受精率高,出苗率高,质量好的鱼苗,亲鱼就必须有一定年龄和体重,体质健壮,无严重疾病,无外伤的亲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旱作地和稻田不同茬口模拟雨前、雨后不同土壤环境采取不同的农艺措施撒播油菜,结果表明:稻田茬口撒播油菜出苗率比旱作地撒播的出苗率高7.47%;旱作地茬口雨前3 d播种的出苗率变幅在20.8%~27.0%,雨后当天播种至第3 d播种出苗率变幅在20.5%~24.5%,雨后播种比雨前播种平均出苗率高4.0%;而水稻田茬口从播种后当天下雨到第4 d才下雨出苗率变幅在51.4%~54.4%,雨后当天播种至第3 d播种出苗率变幅在23.9%~27.9%;雨前播种比雨后播种平均出苗率高22.2%。雨后旱作地播种后浅中耕与水稻田中耕后立即播种都有利于提高撒播油菜出苗率,且出苗率下降趋势较慢。  相似文献   

15.
猪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获能方法(常规获能法、肝素获能法、钙离子载体获能法)进行猪冷冻附睾精子的外获能研究,其相应的受精率分别为42.5%,32.0%,30.8%,卵裂率分别为18.6%,15.7%,16.1%,受精率、卵裂率间均无显著差异。精子与SMT-PGH基因质粒混合培养后引起卵裂率下降,实验组的卵裂率(7.5%)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水平(21.0%).39℃与37℃下受精,其受精率分别为38.8%,18.7  相似文献   

16.
泥铼去巢流水孵化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去巢流水孵化等技术进行泥鳅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共计催们雌鳅67尾,获卵43.79万粒平均催产率86.1%。平均受精率81.0%,平均孵化率78.4%,平均出苗率59.2%。另还描述了泥鳅胚胎发育主要阶段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厂余热水进行淡水白鲳亲鱼的室外越冬,总结出一套室外越冬保种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通过对水温及饵料质、量的调节,从而控制淡水白鲳的性腺发育和多次产卵,以达到1年1次集中产卵,提高催产率和受精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3种获能方法(常规获能法、肝索获能法、钙离子载体获能法)进行猪冷冻附睾精子的体外获能研究,其相应的受精率分别为42.5%,32.0%,30.8%,卵裂率分别为18.6%,15.7%,16.1%。受精率、卵裂率间均无显著差异。精子与SMT-PGH基因质粒混合培养后引起卵裂率下降,实验组的卵裂率(7.5%)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水平(21.0%).39℃与37℃下受精,其受精率分别为38.8%。18.7%;多精受精率分别为89%,30.7%;卵裂率分别为26.9%,3.7%,39℃组的受用率、卵裂率均显著高于37℃组水平,而多精受精率则极显著地低于37℃组。发育培养液A液、B液中的卵裂率分别为24.3%,13.0%,两者无差异。在兔输卵管内培养猪体外受精卵,卵裂率为46.7%,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水平(10.9%).受精卵体外培养16~17h后离心,可观察到18.4%的原核形成率,这与受精卵体外培养的卵裂率(19.5%)相当。  相似文献   

19.
柠檬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两个试验以考察在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一采用420尾平均体重为6.5g的异育银鲫鱼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1%、0.2%、0.3%柠檬酸,经21 dN养后,各组增重率分别为53.4%,56.9%,59.0%,57.8%,其中添加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P〈0.05)。试验二采用150尾平均体重为45.0g的异育银鲫,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1%、0.2%、0.3%、0.4%柠檬酸,进行了两周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磷消化率(P〈0.05),添加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消化率(P〈0.05),但添加柠檬酸对蛋白质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剂量柠掾酸可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提高异育银鲫对饲料干物质和磷的消化率,柠檬酸的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两个试验以考察在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一采用420尾平均体重为6.5g的异育银鲫鱼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1%、0.2%、0.3%柠檬酸,经21 dN养后,各组增重率分别为53.4%,56.9%,59.0%,57.8%,其中添加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P〈0.05)。试验二采用150尾平均体重为45.0g的异育银鲫,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1%、0.2%、0.3%、0.4%柠檬酸,进行了两周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磷消化率(P〈0.05),添加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消化率(P〈0.05),但添加柠檬酸对蛋白质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剂量柠掾酸可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提高异育银鲫对饲料干物质和磷的消化率,柠檬酸的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