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美国大豆丰产,全球大豆供应2013年度更加宽松,后期美豆或继续震荡运行。国内进口大豆数量较多,豆粕供应由偏紧转为宽松,后市供应无压力。11月是美国大豆收割的结尾阶段及南美大豆播种后期,2014年的大豆产区天气均不利于播种和收割,使得美国大豆收割进度及南美大豆播种进度均落后于往年水平。11月的美国农业部继续调高美国大豆单产和产量预估,调高压榨量和出口预估抵消了部分利空因素,但前期炒作的丰产压力仍存在。国内豆粕由偏紧转为宽松,后市供应无压力。  相似文献   

2.
<正>豆粕后市将在供需双方展开拉锯战,主要看下游养殖的恢复情况,豆粕价格或将震荡运行。3月美国大豆到达中国已经结束,种植面积较2014年增加。南美大豆已经进行收割,新季大豆即将上市。3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较前期有所下降,据船期统计约为450万吨。下游的水产饲料及禽类养殖需求即将进入季节性复苏阶段,而生猪市场在3月下旬出现回暖迹象,对饲料豆粕的需求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正>国内将迎来大豆到港高峰期,下游需求依然低迷,市场对饲料豆粕的需求有限,近期或将继续弱势运行,后期随着生猪存栏量增加,或将有所反弹。5月初,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发布2015/16年度大豆豆粕供需数据,供应充足利空豆类,使得豆粕大幅下滑,再加上美国大豆播种速度较快,南美大豆收割接近尾声,丰产概率较大,厄尔尼诺的预期到来有利于美国大豆生长,CBO吨大豆及豆粕价格出现跌跌不休的局面。随着本月中旬后大  相似文献   

4.
11月是美国大豆收割的结尾阶段及南美大豆播种后期,2014年的大豆产区天气均不利于播种和收割,使得美国大豆收割进度及南美大豆播种进度均落后于往年水平.1 1月的美国农业部继续调高美国大豆单产和产量预估,调高压榨量和出口预估抵消了部分利空因素,但前期炒作的丰产压力仍存在.国内豆粕由偏紧转为宽松,后市供应无压力.  相似文献   

5.
1月美国新季大豆已经大量抵达中国;南美的巴西大豆正进入生长期,阿根廷大豆播种亦接近尾声.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下调美国大豆面积及巴西大豆产量预估,但上调美国大豆单产预估.据统计,1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较前期有所下降,约为640万吨.下游养殖需求疲软,国内豆粕现货供应将更加宽松.截至2015年1月底,豆粕现货成交均价约为2860元/吨,较月初下跌约300元/吨.  相似文献   

6.
10月进口大到港量较前期明显减少,而下游养殖需求有所回暖,国内豆粕现货出现局部性紧张的局面。短期内豆粕或将高位震荡,至美豆集中到港后豆粕将向下调整。  相似文献   

7.
<正>2014/2015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创历史新高,供大于求格局显现,大豆库存进入累计库存状态,大豆丰产奠定豆粕熊市基础。1月美国新季大豆已经大量抵达中国;南美的巴西大豆正进入生长期,阿根廷大豆播种亦接近尾声。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下调美国大豆面积及巴西大豆产量预估,但上调美国大豆单产预估。据统计,1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较前期有所  相似文献   

8.
<正>5月中旬后大量大豆船期的到来,将使得国内豆粕市场供给压力增加,豆粕近期有所反弹但幅度受限,而远期将改变不了豆粕弱势的整体格局。4月初期厄尔尼诺气象预期再次增加,美国大豆产区情况及南美物流运输亦不容忽视,国内预计到港的大豆船期有所延迟,再加上水产旺季的到来以及生猪价格连涨7周,局部地区豆粕现货出现紧张局面。全球大豆丰产预期仍然较为强烈,虽然生猪价格有所反弹,但目前生猪存栏数量及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随着5月中旬后大量大豆船期的到  相似文献   

9.
春节过后,养殖业饲料需求进入淡季,但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均稳居高位。2月份以来,国际大豆价格受南美大豆丰产及上市压力压制,价格出现回调,但国内油粕市场出现分化,植物油价格跟盘下行,而豆粕价格维持坚挺。去年年末笔者曾撰文提示,今年1季度国内蛋白粕市场回落空间有限,但进入2季度后,随着南美大豆上市进度推进,豆粕市场形势也将有所转变。1大豆短期供应紧张难改南美大豆供应压力全球大豆生产主要分布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其中北半球的美国和中国的大豆于4~5月播种,9~10月为收获期,而南半球的巴西和阿根廷播于10~12月  相似文献   

10.
1 市场概述 南美巴西南部、阿根廷及巴拉圭等重要产区遭受不同程度干旱,影响了大豆的播种进度及生长.美豆收割上市后,国内迎来美豆到港期,但美国国内压榨需求旺盛导致美豆出口不及预期,限制了因南美天气炒作拉升CBOT大豆期价上涨的幅度.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中国豆粕市场走势跌宕起伏。南美和美国大豆相继丰产,全球大豆供应整体充裕,进口大豆大量到港,价格震荡走低。而由于国内畜禽养殖业持续低迷,饲料需求不及预期,豆油市场在库存较高和需求低迷的影响下,现货价格大幅下跌,造成油厂亏损严重。即便油厂不得已采取挺粕策略,以及大豆陈作一度偏紧,无奈市场利空严重,  相似文献   

12.
《当代畜牧》2014,(29):84
国内豆粕市场在我国国庆长假前呈现下滑走势,国庆后出现反弹但受丰产压力影响遇挫。新收割的美国大豆产量较好以及美国农业部10月月度供需报告继续上调美国大豆单产量,或将致使CBOT大豆继续弱势调整。在过去2周里,美国大豆落叶率为83%,收割率为20%,生长优良率为73%。国内豆粕价格跟随CBOT大豆价格下滑后出现小幅反弹阶段,后市偏空氛围较浓。由于本周为国庆假期,饲料企业节后出现备货需求,油厂豆粕成交量较上周有所上涨。据统计,某些大型饲料企业豆粕库存约2~3周,小型企业约1~2周不等。期货行情:由于CBOT大豆持续下跌后国庆期间有所反弹,国内连盘豆粕合约跟随美豆下跌后有所  相似文献   

13.
4月末以来,大连豆粕期货在外盘带动下震荡走高,主力1309合约自3100元附近反弹至3250元附近。从基本面来看,虽然近期大豆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和北半球新作大豆播种延迟对期价形成短期提振,但南美大豆季节性上市和豆粕下游需求受限对期价形成中期压力,豆粕后市上行压力重重。受前期南美大豆出口延迟影响,我国近期大豆进口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回落。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  相似文献   

14.
《吉林畜牧兽医》2014,(1):23-23
<正>12月份以来,大连豆粕期货高位振荡,主力1405合约围绕3 350元/吨一线振荡整理。从目前看,南美新作大豆产量前景良好使得全球大豆供给压力趋强,但国内进口大豆库存偏低弱化现货供给压力,加之豆粕下游消费仍处于季节性旺季,豆粕短期将维持高位振荡。1南美新作大豆产量前景良好目前南美2013/2014年度大豆播种工作进行顺利,巴西大豆播种已经趋于结束,阿根廷大豆播种仍需时  相似文献   

15.
市场     
<正>豆粕季节性压力显现过去一段时间,国内豆粕需求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影响明显偏淡,国内大豆到港量一直不高,豆粕产量同比降低,美国大豆主产区降水过度,令播种一直延迟,而巴西大豆价格不断上涨,令国内大豆压榨利润降低,因而豆粕获得支持。目前,美国大豆播种逐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20年庚子鼠年,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同时原油价格战引发全球商品暴跌,令年前豆粕市场逻辑被打乱。年前判断南美丰产,同时年初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国内大豆供应宽松大概率不会出现问题。但随着年后新冠疫情的全球性快速蔓延,市场聚焦于南美大豆主产国防疫措施升级导致港口出口遇阻,一季度国内连粕盘面走势从低位震荡逐渐演变至上试3000元/吨的逆转行情。接下来美国将进入播种季节,在新冠疫情以及原油的暴跌背景下,CBOT大豆影响因素将转移至美国本土。而国内豆粕市场长期来看,仍有待下游生猪养殖的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17.
<正>1国内大豆豆粕市场行情综述春节后国内大豆市场购销平淡,价格稳中下跌,行情低迷。近期国际大豆期价震荡回落,国内大豆压榨产品油粕行情亦表现疲软,同时,进口大豆到港量持续增加且成本下降,令国产大豆市  相似文献   

18.
<正>6月豆粕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扬走势为主。后期随着生猪存栏数量增加,下游养殖市场对豆粕需求提供支撑,豆粕价格或将有所反弹。6月豆粕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扬走势为主,主要受CBOT大豆走势指引。前期大豆利空因素逐步消化,市场关注点转向新作物种植及未来大豆供应情况。较多的降雨天气为市场带来利多支撑,加上市场普遍关注月底USDA种植面积统计报告,在天气炒作的配合下,月末库存报告低于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19.
据交易商称 ,在南美大豆使美国大豆处境艰难的同时 ,咄咄逼人的中国豆粕销售也使南美豆粕遭受困难。Lindblom说 ,我们驻中国办事处提供的中国豆粕的销售数字让我倍感吃惊 ,我没有预测到中国在这个时期豆粕能够销售到这种程度。Lindblom称 ,截止到 2 0 0 1 /0 2市场年 ( 1 0月到次年 9月 ) 6月底 ,中国已经出口了 840 ,0 0 0吨豆粕。相比之下 ,上年仅为可怜的 72 ,0 0 0吨。Lindblom还说 ,中国南方地区仍在出口豆粕 ,我猜想南美豆粕会因为中国豆粕的销售而遭受打击。中国豆粕正在积极向那些需要近期豆粕的买家销售。…  相似文献   

20.
1第一季度豆粕市场回顾 2006年第一季度,国内豆粕市场波澜不惊,总体处于窄幅震荡的格局(如图1),产区均价震荡区间在2502~2244元/t。期间,市场尽管也曾出现过对南美大豆产量的担心而引起指数基金重新介入、美国2006—2007年度大豆播种面积预期等因素的热炒,但是随着南美大豆产量的最终确定,市场逐步回归供需基本面,完全笼罩在空头氛围中,本阶段买卖双方市场心理截然不同,豆粕市场产生了新的特征。2006年第一季度豆粕市场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