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江南水网地区防护林带主要有木麻黄林带、水杉林带、池杉林带和落羽杉林带。不同的林带,其防护效果往往相差很大,为发挥林带的最大防护效能,需确定一个最佳林带结构。在防护林研究工作中,常以林带的透风系数作为判断林带结构优劣的指标,并根据这个指标确定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林业技术措施。近年来,我们对林带的透风系数和防护效能作了大  相似文献   

2.
淮河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施农防林建设的实践 ,总结出息县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适宜发展的模式 ;阐述了农田防护林网的林带走向、带间距离、林带宽度 ;在树种选择上提出了坚持以三杉 (水杉、池杉、落羽杉 )为主 ,三杨 (意杨、杂交杨、枫杨 )为辅 ,发展果树 ,不丢乡土树种的原则 ,以形成结构合理 ,林分稳定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防护林建设状况  我市农田防护林建设,大致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五十年代以旱柳、重阳木等为主的极不规则的农田防护林,称为第一代农田防护林。六十年代中期,形成了树种较为统一的以香椿、苦楝、枫杨等为主的农田防护林,称为第二代农田防护林。七十年代中期,结合原有林带的更新改造,在全市范围内出现了设计合理、结合适宜、林相整齐、防护效益好、经济效益高的以水杉、池杉、落羽杉等为主的窄林带中网格防护林类型。到八十年代末,全市平湖区1338条堤、渠、路全长31855公里的地段上建成了由2500多个网格组成的农田防护林体…  相似文献   

4.
<正> 洪湖市小港农场,地处四湖地区东南部,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境内沟渠纵横,路渠交错,是典型的水网湖区。农场自1970年以来,结合农田水利建设,营造了池杉、水杉为主要树种的农田防护体系。全场路渠36条,107公里,营建了池杉、水杉林带。23049亩农田,实现了每网格300亩以下的高标准农田林网。7400亩养殖水面,建成了每网格300-600亩的林网,取得了很好的防护效益。但是随着树龄增加,经调查,15年以上的水杉、池杉林带枝下高,都普遍在2. 1m 以上,防护效能不断减弱。1985年以来,在农场配合下,结合课题研究,在一部分水杉、池杉林带下补植了棕榈,总株数量40180株,折面积365. 2亩,不断改变了林带结构,提高了防护效能,也增加了单位林地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嘉兴沿海基干林带主要造林树种防护效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典型抽样方法,以冠径/树高为胁地作用评价指标、以冠长/树高为防风能力指标、以枝梢折断率、风倒(折)率为抗风能力指标,对嘉兴市17个主要沿海基干林带造林树种的防护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池杉和水杉胁地最小,合欢、香樟、重阳木和垂柳胁地最为严重;落羽杉、水杉、池杉和银杏防风功能最强,枫香、香樟、喜树和黄山栾树防风功能最弱;池杉、山杜英、枫香、乐昌含笑、落羽杉、香樟和银杏抗风能力最强,美洲黑杨的抗风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6.
对江汉平原水杉、池杉、落羽杉人工林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羽杉的密度和硬度最大;落羽杉、水杉、池杉的抗弯强度差异不大;水杉的弹性模量最大,约为落羽杉的2.3倍,落羽杉的弹性模量与池杉的比较接近。南北方向对水杉、池杉、落羽杉的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在5%水平上差异均不显著,对池杉、水杉抗弯强度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对落羽杉抗弯强度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对落羽杉、池杉的弹性模量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对水杉的弹性模量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三杉南北面近树皮处木材的密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均大于髓心处。对水杉、池杉、落羽杉物理力学性能比较研究,旨在为其培育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关于林带走向与防风效果的关系,国内外有过大量的报道,传统的说法是:当林带与风向成垂直时,防风效果最好,所以主林带应与当地主害风方向相垂直.南京林学院等单位,1960年在对苏北沿海农田防护林防护效果的研究中指出:在林带背风面15倍树高处,当林带与风向垂直时,降低风速17.40%;当林带与风向成67.5度交角时,降低风速14.06%;当林带与风向成45度交角时,仅降低风速9.55%;观测林带宽10米,由5行槐树、4行楝树、4行紫穗槐组成,透风系数为0.41.那么,对于透风系数不相同的林带,在和风向成不同交角时,是否都具有上述的规律呢?我们通过近两年的观测,感到不宜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内容有:也门共和国干旱地区营造防护林的重要性;防护林带的作用;树种选择;林带中树木的生长状况;林带的营造与灌溉技术;林带的管理、疏伐及更新;林带的经济效益;干旱地区开展防护林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等。作者指出,林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林带防护作用最大,占地面积最小,林带本身的稳定性又不被削弱。紧密结构(不透风)的林带能有效地减低风速但防护距离小;稀疏结构(允许30%的气流通过)及透风结构(允许40%以上的气流通过)的林带,在背风面减低风速的作用虽不及紧密结构,但防护距  相似文献   

9.
林带的结构是影响林带防护作用的重要因素,它可以用疏透度和透风系数两种指标来划分。以透风系数划分林带结构的方法更常见,更精确可靠。采用的分类标准,以保德洛夫的分类方法为最多。按保德洛夫的标准,不同林带结构透风系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育良种,改善水杉、池杉的遗传品质,促进速生、丰产、优质。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从1973年以来,开展水杉、池杉种子园营建工作。几年来,我们共收集水杉优树48株,池杉优树66株,落羽杉优树15株,墨西哥落羽杉母树2株。嫁接成活各类苗木17486株,其中:水杉12711株,池杉4330株,落羽杉403株,已定植种子园300亩(水杉210亩,池杉80亩,落羽杉10亩)。1974年定植的水杉种子园,1975年育两株开始开雌花,1976年又有6株共结球果近100个,今春又嫁接水杉、池杉、落羽杉苗23900多株,预计明春可完成450亩的建园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 关于林带走向与防风效果的关系,国内外有过大量的报道。传统的说法是:当林带与风向垂直时,防风效果最好,所以主林带应与当地主害风方向相垂直。南京林学院等单位,1960年在《苏北沿海农田防护林防护效果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林带背风面15倍树高处,当林带与风向垂直时,降低风速17.40%;当林带与风向成67.5度交角时,降低风速14.06%;当林带与风向成45度交角时,仅降低风速9.55%。观测林带宽10米;由5行国槐,4行苦楝,4行紫穗槐组成;透风系数为0.41。这项研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使我们考虑到,对于透风系  相似文献   

12.
用常规方法调查了上海沿海防护林中具有代表性的7个林带:欧美杨、杂交柳、杜英、水杉、柳杉、池杉、东方杉林的林分基本特征,并对林下土壤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杜英和东方杉林因林龄太小无法比较外,其他5种林分的生长快慢依次是:欧美杨、杂交柳、池杉、水杉、柳杉;由于树种不同、造林时间不等,7种林分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也不同,表现出林龄大的比林龄小的改良效果好,水杉林的土壤改良效果最好,欧美杨树林的土壤改良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在珠江三角洲范围内,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土壤因子是pH、全盐量和水位状况。用逐步回归方法选出了最优方程。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池杉(Taxodium ascenden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和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是珠江三角洲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土壤反应的最佳适生值,落羽杉和池杉为pH6.1,木麻黄和水松为pH7.0—8.0。这4种树种都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在全盐量高达0.38%的盐渍土上,仍生长正常。但落羽杉和池杉的生长速度与土壤全盐呈负相关。耐水湿树种落羽杉、池杉和水松分别在离水面50厘米和30厘米的种植点上表现最佳。珠江三角洲可划分为5个立地类型,即低丘淋溶型;平原淡水型;河网潮灌型;滨海反酸型;滨海砂土型。根据不同的立地类型,提出了适宜的农田防护林造林树种,为适地适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林带连续性经济效益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农田防护林经营问题的深入系统的探讨,以阐明农田防护林考虑时空动态特征的连续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在建立主要决定因素包括林带结构一疏透度变化规律,林带结构对防护效益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关于半干旱地区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略述了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田防护林的效益,根据实践经验和防护林带生物量测定数据,讨论了防护林带透风系数与林带枝叶量之间的关系。认为,窄林带只要单位面积上有足够数量的枚叶生物量,其透风系数就与宽林带相同。并提出了半干旱地区防护林带的适宜宽度和造林密度及适宜的林带间距离,以及大苗栽植和抚育管理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影响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的几项主要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风的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小气候变化,对于农田防护林带的结构、带宽、全叶期、无叶期、林带背风面,不同距离以及林带与主风交角等项因子专门报道甚少。本文对农田防护林结构与带宽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结构不合理或者林带过宽,不仅费工费时且占地多,防护效益并不明显,太窄又起不到保护农田的作用。探讨合适的结构与带宽,最大限度的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能,确保农田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持续不断连年稳产高产丰收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风的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小气候变化,对于农田防护林带的结构、宽宽、全叶期、无叶期、林带背风面,不同距离以及林带与主风交角等项因子专门报道甚少。本文对农田防护林结构与带宽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结构不合理或者林带过宽,不仅费工费时且占地多,防护效益并不明显,太窄又起不到保护农田的作用,探讨合适的结构与带宽,最大限度的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能,确保农田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持续不断连年稳产高产丰收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提出在我省平原湖区,人们将水杉、池杉、落羽杉统称为三杉,由于其生长快,成材早,材质好,而且耐水湿等优良特性而受到湖区人民的欢迎。自六十年代引种至今,在我省平原湖区已经广泛栽培,成为农田防护林带、林网及防浪护岸林的主要树种。据“六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湖区用三杉造林已达6985万株,约有面积63.5万亩,  相似文献   

19.
水杉、池杉、落羽杉前期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水杉、池杉、落羽杉人工植被群落资源为基础,以解析木和观测数据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和曲线图形的方式表示水杉、池杉、落羽杉前期林高、胸径、材积、生长率、形数以及林高、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年降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标尺法对杨树和樟子松农田防护林网内不同水平距离地表风蚀状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网对于表层土壤具有保育作用。这2种农田防护林网在防护距离、防护效能上有一定差别,樟子松农田防护林网内表层土壤风蚀量小于杨树农田防护林网,杨树防护林网内风蚀最严重点出现在林带南侧20 m处,风蚀深度3.1m;樟子松防护林网内风蚀严重点出现在林带南侧100 m处,风蚀深度为4.17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