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麻栎薪炭林的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栎,又名橡树,落叶乔木,高可达25m,胸径达1m,是沿江江南的原生树种。当涂县曾有大面积分布,常与松树、化香,以及其他栎类等树种形成?昆交林。麻栎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是著名硬阔优良用材树种。其果实加工可食,枝材可培育香菇、木耳,可烧制成优质木炭,也是较好的薪材。笔者2001年以来结合本地区的低产林改造营造了250亩的麻栎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积累了一点栽植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地处滇东的富源喀斯特地区典型人工林即华山松纯林的幼树阶段、始材林阶段和成熟林阶段及华山松-麻栎人工针阔混交林的始材林阶段为研究对象,用空间代替时间选取其调查样地,依调查数据研究了该地区华山松人工纯林各生长阶段及华山松-麻栎人工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其中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分析了华山松人工纯林各生长阶段及华山松-麻栎人工混交林始材林阶段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华山松人工纯林不同生长阶段林分各生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都在始材林阶段达到最大,而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最小值出现在幼树阶段,灌木层和群落总体的植物多样性最小值出现在成熟林阶段.华山松-麻栎人工混交林始材林阶段草本层和灌木层的植物物种多样性都低于华山松人工纯林的始材林阶段;而乔木层和群落总体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则比华山松人工纯林始材林阶段高.华山松人工纯林幼树阶段灌木层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大于草本层,进入始材林阶段后为草本层大于灌木层并大于乔木层.华山松-麻栎人工混交林始材林阶段草本层和灌木层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化不大,而以乔木层为最低.  相似文献   

3.
选用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麻栎、刺槐和紫穗槐等安徽省优良的薪材两用树种,通过密植、混交、抚育间伐、修枝和平茬等薪材林经营措施,8年生时(火炬松纯林和火炬松+麻栎、火炬松+紫穗槐、麻栎+紫穗槐、麻栎+刺槐等林分)每公顷可年产15吨以上的薪炭材和部分小径材,均已超过该地区速生丰产薪炭林所规定的标准。经过前8年的科学经营,现保留下来的各林分已达用材林标准,与同等立地条件下相同树种的常规造林相比,生长量均大5.5%~12%。  相似文献   

4.
麻栎薪炭林的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又名橡树,落叶乔木,高可达25m,胸径达1m,是江淮地区的原生树种,曾有大面积分布,常与松树、化香、以及其它栎类等树种形成混交林。麻栎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是著名硬阔优良用材树种。其果实可加工成淀粉及饲料,枝材可培育香菇、木耳,可烧制成优质木炭,也是较好的薪材。南谯区近年把麻栎薪炭林生产作为林业四大产业之一,现已发展麻栎近10万亩,年采伐栎林约1万亩,年产栎炭一万余吨,产值达1千多万元,形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麻栎人工林基地和栎炭集散地,薪炭林产业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5.
麻栎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栎为重要的硬材树种.祁门县2002年3月在海拔500~700米的山地营造麻栎林,成活率97%以上.2004年11月检查,平均树高2.52米,地径2.37厘米,冠幅1.36米.现将麻栎的育苗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林业实用技术》2021,(5):49-56
通过比较分析国内有关不同立地条件、造林密度下,杨树林分平均胸径、蓄积连年生长量和蓄积年均生长量的生长变化,探讨找出在不同栽培目标和条件下,杨树林的最适轮伐期,为我国杨树林的经营和采伐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综合分析国内现有研究表明:不考虑经济效益,若以培育大径材林为目标,建议最适栽植密度可为500株/hm~2(4.0 m×5.0 m),合理轮伐期可定为10 a;若以培育中径材林为目的,建议最适栽植密度可为2 500株/hm~2(2.0 m×2.0 m),合理轮伐期可定为7 a;若以培育小径材林为目的,建议最适栽植密度可为4 444株/hm~2(1.5 m×1.5 m),合理轮伐期可定为7 a。若考虑经济效益,建议大、中、小径材的合理轮伐期可分别确定为9~11 a、6~7 a和5~7 a。同时,本文重点讨论了国内研究存在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指导生产实践的适用性不广”“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未统一,评价指标不一致,最适轮伐期的确定存在一定难度”“缺少对生态效益评价方面的系统研究”等3个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地刺槐的高径生长主要集中在前10a,20a就可达到数量成熟,此时的木材只够小径材规格。根据山地刺槐林的生长规律,将其更新年龄定为10a为宜。刺槐萌芽更新容易,及时抚育定株,保留林地枯落物,是保证其迅速恢复成林并能旺盛生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麻栎属壳斗科落叶乔木,萌发力强,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的树种,小径材可以烧制木炭,大径材可以做地板,矿柱和工业炼铜等,特别是从2000年以后,市场对麻栎树种的需求,增强了人们营造麻栎林的积极性,故对种子产量的需求逐年提高,所以建立麻栎采种基地,为市场提供良种苗是必要的。根据我场麻栎资源的丰富条件,于2001年申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在我场建立100hm^2麻栎采种园基地,现将我场麻栎种子园管理做法和经验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麻栎炭材林短轮伐期定向培育技术指标制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麻栎(Quercus acutssmacarr)是生长快,萌芽力强,材质坚硬,用途广泛,作炭材的最好原料,还可制做菌材,树叶可养蚕,是多功能、高效益的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麻栎为重要的硬材树种。祁门县2002年3月在海拔500~700米的山地营造麻栎林,成活率97%以上。2004年11月检查,平均树高2.52米,地径2.37厘米,冠幅1.36米。现将麻栎的育苗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林业的多种经营工作中,发展食用菌已要区广泛的一个项目,但是,如何使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并能取得非常可观的效益,白石山林业局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提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科技投入抓典型带群体等一整套办法。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食用菌发展趋势及湖北省食用菌生产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态势及湖北省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我省食用菌的发 展对策,对我省食用菌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齐斌文 《绿色科技》2021,(6):202-204,2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食用菌多糖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不同而食用菌多糖的提取率也不相同,超声波法+复合酶法及微波法提取食用菌多糖提取率较高,2种方法科学合理的结合提取食用菌多糖以及不同产地、品种和不同部位提取率是未来学者们需要研究的领域;目前,只是对极少部分食用菌多糖抗运动疲劳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动物)、模型、指标、评价单一而没有确定最佳剂量的时间而没确定的量。为此,提出了未来应加强和重视食用菌多糖抗疲劳运动多食用菌、多对象(尤其是人)、多模型、多指标、多评价、最佳剂量的研究以及量-效、构-效关系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反季栽培食用菌已经有所发展,但是还都是小批量的生产,菇农一般是没有经过市场分析而进行的生产。为了避免盲目的生产,以反季节食用菌栽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食用菌反季生产的市场前景,为菇农反季生产提供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Chun-yu  Yang  Di  Fang  Ping  Wang  Yan  Ma 《林业研究》2004,15(2):150-152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method and mechanical method combined with vacuum freeze-drying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make the ultra-fine powders of edible fungus (Auricularia auricular). The content of basic nutrients, amino acid, micro structure and their properties of raw edible fungus and the edible fungus powders obtained with the two method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granularity size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pulverized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SEM and TEM technology. The average granularity size of the edible fungus powder obtained with mechanical method was 1–5 μm, while that obtained with mechanical method combined with vacuum freeze-drying process was 0.5–1 μm. The ultra-fine powders of edible fungus obtained with the two methods had better water recovery capability and quality, and their preserving time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raw edible fungus. All the properties of the ultra-fine powders of edible fungus obtained with the vacuum freeze-drying technology were evide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method. Biography: YANG Chun-yu (1975), female, Ph. D.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 of Forestry and Wood Workine, Machiner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P. R. China. Responsible editor: Zhu Hong  相似文献   

16.
随州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湖北省随州市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中面对的主要问题,提出该产业发展的方向、应坚持的原则和采取的对策,指出今后产业发展必须强化两转(原料转换、品种转型)意识,采取5个方面的措施,从而保证该市生态环境和食用菌产业同时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原料林的营造及其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人工营造速生的木生食用菌适生树种,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短期轮伐利用,使林菌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林菌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赣南商品食用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调查赣南地区商品食用菌的种类及市场销售情况,结合食用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角度,对赣州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研发利用胡枝子屑为替代原料栽培黑木耳生产技术中,通过对不同替代料和不同配方的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采收时间、平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形态6个方面对比试验分析,筛选出了胡枝子屑栽培黑木耳最佳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胡枝子屑栽培黑木耳最佳培养料配方为胡枝子屑86.5%+麦麸10%+豆饼2%+石膏1%+石灰0.5%;胡枝子屑为原料配方生产的黑木耳产量显著大于杞柳配方(P<0.05),与杞柳屑配方相比,产量增加12.50% ~ 13.75%.  相似文献   

20.
褐环粘盖牛肝菌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低海拔马尾松林中冬季出菇的优良菌根食用菌褐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buteus),进行了3a的调查观测,研究了其形态特征、子实体发生发育、子实体发生的林分结构以及气象因子,揭示了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与气象植被、土壤关系。提出决定褐环粘盖牛肝菌等菌根食用菌子实体能否发生和发生最大产量的根本因素是共生树种类型、立地、林分结构、土壤;降雨量、温度等气象因子是决定每年子实体发生的时间和当年产量高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