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油18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中熟优质油菜新品种,1998年通过四川省和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川油18是以本所自选的低芥酸中偏早熟品系Ⅲ -232为母本,以中油所引进双低品系84039-1为父本杂交,经连续5代分离选优育成。2 特征特性川油18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品种,在四川盆地秋播条件下,全生育期230天左右,比对照中油821早熟2~3天。幼苗生长半直立,基叶较肥大,叶色浓绿,腊粉较厚,无刺毛,叶绿素含量106.42mg/100g,比对照高5.6……  相似文献   

2.
中双6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双6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以双低核不育系9328A作母本,用中油119、中油220、9548、9558、中油821等9个品种(系)作父本组配基础群体,通过群体改良,轮回选择三代后进行单株定向选择选育而成。2000年8月通过湖北省审定,从2000年起连续3年作为湖北省主推品种之一,并作为湖北省优质油菜区试对照品种;2003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1特征特性1.1特征特性中双6号属半冬性、冬春双发、中早熟甘蓝型油菜,苗期叶色深绿,侧裂叶2或3对,株高170cm左右,分枝部位25cm左右。农业部油料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中双6号籽粒含油量42.29%,芥酸含量为0…  相似文献   

3.
孙世贤 《种子科技》2002,20(5):306-309
7 油菜 7.1 川油21:国审油2001001,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属甘蓝型半冬性不育三系杂交种.成熟期比中油821早5 d左右.株高200cm左右,单株角果440个左右,千粒重3.51 g.抗病性低于中油821.籽粒含芥酸0.17%,硫苷29.00 μmol/g,含油量40.14%,属双低品种.  相似文献   

4.
《种业导刊》2007,(4):48
1 中双7号 中双7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复合杂交和多代连续定向选择品质分析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双7号属半冬性中早熟甘蓝型油菜,越冬期半匍匐,苗期生活力强,根系发达,5月10日左右成熟.株高175 cm,分枝部位25~30 cm.平均产146.9 kg/667 m2,比对照中油821(下同)增产5.5%.抗病毒病、抗(耐)菌核病强于对照.苗期抗冻性和年后花期耐低温能力亦明显强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湘杂油2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三系低芥酸杂交油菜品种,由PO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5A和恢复系109R配制而成,1998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长沙地区9月下旬播种,次年5月8日成熟,全生育期210天...  相似文献   

6.
沛选170油菜为江苏省沛县农科所从淮油6号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而成。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5年春通过。该品种属甘蓝型偏冬性中早熟常规油菜新品种,生育期243—255天。苗期半直立,接近匍匐,根系发达,分枝性较强,株高148—168cm。角果壳薄,鼓粒饱满,每角20粒左右,千粒重4克上下,种子含油率35.63—45.71%,芥酸含量50.95%,比对照宁油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油菜品种"黔油双低2号"品质保优控制技术规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黔油双低 2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 1982年用 Oro×安徽大花籽 (白菜型油菜 )的早熟优株选系作母本 ,以“双低”品种 Altex作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一个甘蓝型油菜“双低”常规品种 ,于 1995年 7月通过贵州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它具有商品菜籽芥酸≤ 5% ,硫甙≤ 4 0μmol/ g(芥酸简称芥 ,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或硫 ,上下同 ) ;油质优良 ,符合出口规定标准 ;油饼无毒 ,可作为畜禽饲料蛋白质源“以饼代粮”,并且早熟耐瘠、高产稳产和出油率高 ,深受省内外油菜主产区生产者欢迎的特点。迄今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已达 7万多公顷 ,在局部地区已取代…  相似文献   

8.
华油2790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半冬性中熟甘蓝型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油菜新品种.2002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种集团华中油菜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9.
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2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10年以合丰51为母本、华疆2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19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CNA20191002137),2020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豆20200050)。该品种累加与聚合了母本合丰51的丰产、高油与抗逆等优良基因与性状,以及父本华疆2号的超早熟、高蛋白质含量、广适性等优良基因与性状,具有超早熟、高产高油、抗逆性强与适应性好等优点,解决了品种与生产问题,提升了品种质量,为生产急需品种。分析了佳豆20的选育与亲本系谱分析结果,旨在为今后超早熟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高产抗病油菜品种禾盛油55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盛油555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以78A为母本、617R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波里马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病、抗倒、早熟等特点,于2011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油2011006)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14)。1选育目标以选育出产量比中油杂2号增产5%以上,生育期比中油杂2号短或相当,品质达到国家双低标准,耐菌  相似文献   

11.
成油1号是甘肃省成县种子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联合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2002~2004年连续参加国家冬油菜区域试验黄淮区试验,两年表现均很突出。于2004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油2004002),2005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04)。成油1号硫甙含量22.79umol/g,芥酸含量0.45%,含油率42.14%,具有早熟、高产、优质三大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低芥酸油菜品种──甘白油菜1981年我们以甘蓝型油菜品种Ledos为母本。白菜型油菜优良自交系S2-15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在其后代中选比良单株再与甘蓝型低芥酸布林克自交系S343复交,在隔离条件下,经连年单株选育,育出了适应渭北生态环境的高...  相似文献   

13.
赵云  王茂林 《种子》2004,23(6):76-77
"蜀杂10号"为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育成的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中熟杂交种,比非优质对照种中油821增产20%~30%,比双低杂交油菜"蜀杂6号"增产10%~20%左右.品质优良,芥酸含量为0.20%,硫苷(含吲哚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小于40.0μmol/g,含油率(干基)为39.87%.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保油8号(原名48-1)是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在各种试验示范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具有优质、高产、早熟等特性.201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保油8号,审定编号:滇审油菜2012001号.  相似文献   

15.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种子》2006,25(11):90-92
中油6303是利用陕2A不育系等为材料,以大粒作为实现高产和高含油量有机结合的纽带,经测交、诱变、杂交和回交等方法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品质优、抗(耐)病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稳产性好等特征。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2256,3kg/h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7.11%;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60.75kg/h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4.70%,含油量44.05%,理论产油量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1.26%。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224.2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96%,理论产油量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2.22%。其种子芥酸含量0.33%,商品籽饼粕硫苷含量18.28 μmol/g,符合国际领先的加拿大优质油菜标准,2004年分别通过贵州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在我国冬油菜主产区(长江上游区)应用前景广阔的优质高效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一、品种来源甘蓝型油菜新品种“799019”是1973年用早熟、千粒重重量大的云油3号为母本与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的“733183”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后代经系统选育于1979年(第六代)定型,1985年1月经云南省衣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定名为“云油13号”。  相似文献   

17.
川油15属甘蓝型中熟两系杂交油菜,由核不育系8702AB与恢复系T1082组配育成。1998年1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抗逆力强,适应性广,适宜在我省及西南平丘地区种植。川油15幼苗半直立,叶片大,叶色淡绿,生长势强,株高200cm左右,株型紧凑,一次分枝8.5~10个,单株角果450个左右,每角18~20粒,千粒重3.96g,含油率36.99%,比中油821高2.14个百分点。1996~1997年参加省区试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0.1%,名列中熟B组第一名,生产试验5点次平均单产2150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09%。1998年参加全国油菜  相似文献   

18.
以双低不育系1492A为母本,5324为父本,选育配制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八号,具有丰产好、抗逆性强、低硫、低芥、含油量高等特点。芥酸含量0.81%,硫甘含量17.17umol/g,含油量40%~44%。该组合的早熟型和晚熟型经过分类选育,早熟型比晚熟型早5天左右。适宜贵州、广西等类似生态条件茬口紧张的地区种植,晚熟型适宜稻油、棉油两熟制地区种植。该组合于1997年通过贵州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王永恒 《种子科技》2009,27(9):38-39
秦优33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李殿荣研究员为首的专家组2004年育成的甘蓝型高油双低(低芥酸、低硫苷)优质油菜杂交种,组合为不育系y133×y76.该品种为半冬性诱导型不育两系杂交,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19).为了增加我区油菜新品种贮备,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2008年秋播,由南京市浦口区种子管理站从陕西三北华农种业有限公司引进该品种,在浦口区星甸镇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项目区育苗移栽示范种植10亩,在和县乌江镇直播示范种植10亩.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高油605是浙江农业大学油菜育种课题组用695作母本,农林18(日本)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5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过程1980年配制杂交组合695×农林18(日本),1989年从中选出优良甘蓝型株系6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