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研究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危害草鱼的严重疾病。长期以来,因对该病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而使草鱼的成活受到很大的威胁。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虽然在预防该病上有些成效,但其预防效果不稳定,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亦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困扰着草鱼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疾病。根据近几十年来对于该病研究的进展,就草鱼出血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发现株之间的比较、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疾病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述,总结了草鱼出血病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该领域以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对该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以提高草鱼养殖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草鱼是我国广大群众最喜爱的食用鱼之一,但是草鱼的生产量往往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当然原因较多,但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草鱼种易患传染性出血病,在规格和数量方面达不到成鱼生产上的要求。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1977)初步确定该病的病原是病毒。目前用药物是难以达到治愈鱼类病毒病的目的。因此采取预防的办法是目前杜绝或减轻该病发生和流行的有效途径。从现代流行病学观点来看:寄主、病原、环境三者的关系与疾病的爆发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采取正确的生态学方法预防草鱼传染性出血病将必然产生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草鱼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属于鲤科草食性鱼类,为我国四大家鱼之一,素有味美,生长快的特点。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其多病、成活率低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与草鱼有关的疾病有草鱼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等十几种,而草鱼出血病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Reo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犤2,15~17〗,主要对当年和1龄的草鱼种形成危害。该病发病快、流行广、死亡率高,其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小血管损伤、出血犤12〗。呼肠孤病毒增殖的主要特征是在细胞质中进行复制、生物合成及装配等…  相似文献   

5.
草鱼出血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出血病严重困扰草鱼养殖业的发展.根据对该病的研究进展,调查了草鱼出血病的流行病学和发病环境,总结了草鱼出血病防治的一些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对该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以提高草鱼养殖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在2010年草鱼的常规养殖中经常可以碰到症状相似、病因不同,且均对草鱼危害严重的暴发性疾病,该病流行高峰是3-9月份,特别是100~150克重的草鱼秧子首当其冲,基本态势表现为草鱼症状同质化、病原多元化。今年在湖北、江西、湖南、安徽等华中地区暴发这样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以草鱼"黑脑壳、黑头青背白  相似文献   

7.
3草、青鱼疾病的防治3.1草鱼出血病3.1.1病原该病病原为草鱼出血病病毒,最适复制温度在30℃左右。3.1.2症状与诊断病鱼体内外各器官和组织呈现出血,有时有腹水,肠道无食物,充血但不糜烂。诊断时,须全面观察病体内外器官和组织的出血症状。如果出血症状明显,或有上述几种症状表现,可以诊断为草鱼出血病。3.1.3流行与危害该病是目前草鱼饲养阶段危害最大的  相似文献   

8.
沈慧 《齐鲁渔业》2008,(1):35-35
竖鳞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  相似文献   

9.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而免疫防治是该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因此疫苗研制对该病的防治意义重大。多年来鱼用疫苗制品为组织灭活疫苗,但它要在发病季节从自然界收集材料,因而几乎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往往冬末春初放养草鱼种期间因缺乏疫苗而错过了预防免疫时机。采用离体细胞培养法制备疫苗就能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10.
生态防治疾病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畜牧业及水产养殖业。在水产养殖上采用生态防治的方法,培育大规格的草鱼种或采取两头放养,避开高温季节,提高了草鱼种的成活率,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南昌地区历来在成鱼饲养阶段草鱼的成活率仅约35%。为了解决草鱼养殖中的“三病”(赤皮、烂鳃、肠炎),我们参照外地经验提出了生态防治草鱼传染性疾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11.
草鱼“四病”(出血、赤皮、肠炎、烂鳃病)是对草鱼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从鱼种到成鱼都会引起感染,严重影响着鱼种和成鱼的成活率。对草鱼进行免疫是防治“四病”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将草鱼的成活率提高20%-40%,这在实践上也已得到反复的验证,并且可以减少药物残留,是国际、国内正在大面积推广、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草鱼出血病是在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流行广,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该病可分为3种类型。“红肌肉型”。病鱼体色暗黑而微红,外表无明显  相似文献   

13.
汤江山  杨向江 《内陆水产》2002,27(12):32-32
随着草鱼养殖密度的加大,养殖的集约化及养殖产量的提升,其病害日趋严重。据调查,草鱼的养殖成活率在50%左右。危害草鱼的病害种类较多,尤以草鱼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该病流行范围广,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防治难度大,每年给渔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和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草鱼出血病的病原体为呼肠弧病毒。该病毒为双链RNA类型病毒。该病毒颗粒直径在65~70纳米之间。具二十面体,无夹膜,双层衣壳,对脂溶剂、热、酸均不敏感。该病毒能在草鱼吻端、性腺、肾脏鳍条等草鱼单层细胞中复制。2流行与危害草鱼出血病是目前危…  相似文献   

14.
正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最早、最全面系统研究过的一种鱼类病毒性疾病,也是一直危害我国草鱼养殖的一种特别严重的草鱼病毒性疾病,临床以红鳃盖、红肠和红肌肉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显现为特征,对一龄草鱼的鱼种生产和养殖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8年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从近几年现场调查和诊断结果来看,该病仍然是危害一龄草鱼鱼种最严重的疾病,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由于基层水产技术服务及养殖人员缺乏一定临床技术经验,很多病毒性  相似文献   

15.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当年草鱼及一足龄草鱼。该病发病快,死亡率高,流行广,严重地影响养鱼生产。草鱼出血病通常分红鳍红鳃盖型、红肌肉型、肠炎型和并发型。现将我们于1981、1982年对病鱼的血液、肝、脾、肾、肠、骨胳肌和鳃等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所作的测定和观察结果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6.
李义 《科学养鱼》1994,(8):24-24
建鲤头槽绦虫病及其防治头槽绦虫病主要危害草鱼,流行于两广地区,可引起10厘米以下草鱼种严重死亡。近年来,由于引种频繁且未经严格检疫等原因,该病病原已散播到全国很多地区。例如,在四川省,目前不仅发现草鱼种患头槽绦虫病,而且鲤鱼(尤其是建鲤)被头槽绦虫寄...  相似文献   

17.
草鱼赤皮、烂鳃、肠炎三种疾病,是草鱼养殖上的大患。为了使草鱼养殖有较高的成活率,笔者就几年来在实践中取得的三个防治草鱼“三病”的药方介绍给热心的读者,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仲雷 《齐鲁渔业》2010,(5):34-34
<正>春季是竖鳞病的高发季节,应做好防治工作。竖鳞病又叫鳞立病、松球病、松鳞病,该病是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引起鳞囊内积聚液体导致鳞片竖立的一种疾病。竖鳞病主要危害鲤、鲫、草鱼、团头鲂等淡水鱼类,其他淡水鱼类有时也会感染该病。  相似文献   

19.
草鱼因其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口感良好等优势,已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本文根据天津地区2011年5-9月期间草鱼精养鱼塘发病特点,叙述了该地区草鱼烂鳃和肠炎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病原及临床症状等,并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草鱼出血病某些生态、生理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出血病是对当年草鱼种危害最大的疾病,引起草鱼出血病的病因是一种疱疹病毒(herpes virus),众所周知,病毒病往往受某些环境因子制约。因此,不少科研工作者根据这种病毒病发生与季节、水温、水质等生态因素有关的特点,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办法来预防草鱼出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