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实验通过制造高血脂症模型,观察了熊胆粉对其血清总脂、总胆固醇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熊胆粉对降低血沉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极好效果,对降低血液粘度有较好效果,而对比容没有影响,同时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脂及总胆固醇的含量,说明熊胆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脂类含量,对高血脂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1024羽罗曼蛋鸡随机分4组,分别饲喂二氢吡啶添加量为0,100,150,200mg/kg的4种饲粮,结果表明:二氢吡啶可以显著地改进蛋鸡的产蛋性能,其中添加150mg/kg效果最佳,产蛋率提高了11.08%,料蛋比降低了10.36%.蛋重随日粮中二氢吡啶递增呈上升趋势.二氢吡啶使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氢吡啶使血清Ca浓度、P浓度下降(p<0.05),具有降低破蛋和异常蛋的作用(p<0.05);二氢吡啶可促进浓蛋白和蛋黄的合成(p<0.05),降低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添加二氢吡啶还显著地提高了脂肪酶活性(p<0.05),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p<0.01),降低腹脂率和肝脏中脂肪含量(p<0.01),防止脂肪肝的发生;二氢吡啶还可以提高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p<0.01),对血清GPT与GOT无明显影响,因而具有保护生物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比较研究方法观察不同质量分数的余甘汁对大鼠血液血脂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及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10-2的余甘汁可使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值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比值升高(P<0.05).质量分数为5×10-2及10×10-2的余甘汁均可显著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P<0.001),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01).疗效与阳性对照药γ-月见草一致.质量分数为10×10-2的余甘汁可延长小鼠心脏耐缺氧时间(P<0.05),疗效与阳性对照药吉林参煎剂一致,而质量分数为5×10-2的余甘汁则无效(P>0.05).  相似文献   

4.
选用42日龄商品代艾维因(Arian)肉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与Ⅲ组分别向日粮中添加10mg/kg、20mg/kg的沙布他莫尔(Salbutamol),至56日龄时,进行采血,测定与脂肪代谢及蛋白质代谢有关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沙布他莫尔使肉鸡体内物质代谢发生改变,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降低(P<001),胆固醇含量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均提高(P<005),血清尿酸氮含量显著降低(P<001),转氨酶及总蛋白含量提高(P<005),说明沙布他莫尔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饲喂蚕蛹后牛蛙的营养性病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00只幼蛙体重(19.086±6.021)g,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以蚕蛹和全价配合饲料。饲养64d后,发现饲喂全价饲料的牛蛙健康活泼、生长发育良好,而饲喂蚕蛹的牛蛙则普遍出现营养不良症状。捕杀后,胴体和组织生化指标测定表明:与全价料组相比,饲蚕蛹组牛蛙的内脏重/体重、肠脂重/体重分别增加26%(P<0.01)和178%(P<0.01),而可食部分则减少8%(P<0.01);腿肌水分含量增加4%(P>0.05),蛋白含量下降9%(P>0.05),氨基酸总量减少16%(P<0.01),必需氨基酸量减少14%(P<0.01);肝脏肥大,肝脂量平均达11%以上,增加137%(P<0.05);肝细胞中脂滴充满细胞质,细胞核被挤,偏向一端,出现明显的脂肪肝病变。血清中胆固醇水平和GOT酶活性显著增高(P<0.01)、甘油三酯水平和GPT酶活性也呈增高趋势(P>0.05)。骨骼和血清钙、磷含量异常。X-射线活体透视及解剖观察发现,蛙的腿骨数处骨折。  相似文献   

6.
试验检测了EWS对仔猪在断奶前和断奶后的血液生理指数和血清蛋白质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血液生理指数方面,断奶10d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均有所减少,特别是白细胞减少25.32%(P<0.01),在白细胞分类比值中,断奶10d后,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分别减少10.86%(P<0.05)和36.36%(P<0.01),嗜中性白细胞增加18.34%(P<0.05),这是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标志。至断奶20~30d后,上述各项指数基本恢复和超过断奶前原有水平。(2)在血清蛋白质成分指数变化方面,断奶10d后,血清总蛋白量减少22.54%(P<0.01),白蛋白比值增加3.94%(P>0.05),而γ-球蛋白则减少12.39%(P<0.05),这也是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标志。至断奶30d后,血清总蛋白量已恢复至断奶前原有水平,白蛋白减少7.39%(P<0.05),γ-球蛋白则增加15.60%(P<0.05),表明仔猪已适应于新环境生活,机体抵抗力已获得恢复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小狄高肉鸡日粮中添加0.5,1.0,2.0mg/kg苯二氮类化合物(BZs)对肉鸡成活率、养分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与血清尿酸、β-脂蛋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BZs可提高成活率,并有极显著(P<0.01)的作用,0.5mg/kg与2.0mg/kgBZs可使小狄高鸡体重分别增加12.76%(P<0.05)和10.34%(P<0.05).②添加2.0mg/kgBZs可使干物质、粗蛋白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7.03%(P<0.05),19.39%(P<0.05)和32.54%(P<0.01);小肠胰蛋白酶活性提高51.42%(P<0.05);肉鸡腹脂率、血清尿酸和血清β-脂蛋白含量分别下降14.83%(P<0.05),8.84%(P<0.05)和7.97%(P<0.05)。  相似文献   

8.
日粮中添加微量组分对鸡蛋胆固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216只105周龄北京红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试验为期4周。试验组日粮分别添加 125 mg/kg铜、50 mg/kg大蒜素、125 mg/kg铜+50 mg/kg大蒜素、1mg/kg吡啶羧酸铬和50 mg/kg壳聚糖,在一致背景下,探讨日粮中添加钢、大蒜素、吡啶羧酸铬及壳聚糖对鸡蛋胆固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铜和大蒜素,蛋黄胆固醇浓度(mg/g蛋黄)分别下降6.7%(P>0.05)和11.0%(P<0.05),鸡蛋胆固醇含量(mg/枚)分别降低11.0%和9.1%(P<0.05)。②铜、大蒜素、有机铬、壳聚糖4种物质中,铜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最显著。蛋鸡采食含铜125 mg/kg日粮4周,在不影响产蛋率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鸡蛋胆固醇含量。③铜和有机铬均极显著降低了蛋鸡血浆总胆固醇(PM0.01)、LDL-C(PM0.01)水平,而且铜还显著升高了HDL-C水平(P<0.05)。  相似文献   

9.
取200羽1日龄丝毛乌骨鸡[始重(24.75±2.66)g],随机分成试验1、2、3、4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含中性蛋白酶、糖化酶及不含酶制剂的基础日粮,饲养试验在60日龄结束.分别在31日龄和61日龄开始时对生长性能最佳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鸡进行消化试验,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混和酶制剂能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其中以试验2组最佳,30日龄时平均日增重提高25.28%(P<0.01),料重比降低15.92%.60日龄时平均日增重提高8.54%(P<0.05),料重比下降10.73%;②使用混合酶制剂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2组鸡37、67日龄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消化率分别提高了3.05%(P<0.01)、7.24%(P<0.05),7.68%(P<0.05)、9.82%(P<0.05),12.70%(P<0.01)、13.94%(P<0.01),5.47%(P<0.01)、6.90%(P<0.05);③混合酶制剂对37日龄和67日龄丝毛乌骨鸡血糖、血清总蛋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肉仔鸡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日粮中可消化蛋氨酸水平对0~3周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尿素氮含量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升高(P<0.01),料肉比降低(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下降(P<0.01)。0~3周龄期间,公鸡日粮蛋氨酸总需求参数为0.50%,表观可消化需求参数为0.42%,真可消化需求参数为0.46%;母鸡则分别为0.46%,0.38%,0.42%。继续增加蛋氨酸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1.
沙棘米醋对高血脂动物模型降低血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沙棘米醋即以发酵法生产的食用米醋配以4%的沙棘果原汁而制成的沙棘米醋作为试验材料,以人工制造的高血脂大白鼠为试验动物模型,通过食用不同浓度的沙棘米醋(2%,1%,0.5%)和米酯,对大白鼠进行啊降低血脂的试验。结果表明:大白鼠血清中总胆固醇、总脂降低(P<0.01),磷脂升高(P<0.05),甘油三脂降低(P<0.01)。  相似文献   

12.
野山杏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野山杏的降血脂作用,利用高脂饲料饲喂Wister大鼠制成高血脂动物模型,采用高铁-硫酸显色法测定血清中的胆固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血清胆固醇的变化.结果表明,制成高脂模型后每12 h灌胃10;野山杏水浸液于第5 d、第10 d测其血脂,其降血脂作用分别是灌胃前的1.424和0.966倍.说明野山杏的降脂作用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应用分期实验的方法,对6头约8岁左右的黑熊进行了两种不同饲料配方对其产胆量和消化率影响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消化率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消化率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日粮中粗纤维和磷的消化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日粮中粗脂肪的消化率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胆法产量和干粉率方面,由于5月份正值熊的发情季节,同时恰逢冬眠推迟的延续期,采食量下降,胆汗产量和干粉率较对照组(1999年3月)略有下降,但与去年同期(1998年5月)的对照组相比较,确实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饲料中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油脂对小鼠生长性能、健康状态、血脂指标和肝脏胆固醇代谢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探讨日粮中不同油脂来源及使用量对肝脏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哺乳动物筛选较为适宜的油脂类型及其添加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选取3周龄体重16-19 g的健康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4组分别饲喂正常小鼠饲料(对照组)和添加4%豆油(B组)、4%乳化椰子粉(L组)以及8%乳化椰子粉(H组)的饲料14 d。试验期间,记录每天的饲喂次数、每次饲喂量、饲料剩余量,所有试验动物均自由采食和饮水。分析试验期间小鼠的体重变化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以及料重比(F/G)等生长性能指标,分析小鼠的血液分布和健康指数等健康状态指标,测定小鼠的肝脏重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清脂质指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这3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生长性能方面,添加4%豆油组的小鼠体重变化、平均日采食量和肝脏脏器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肝脏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乳化椰子粉组的小鼠各生长性能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乳化椰子粉显著提高小鼠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②健康状态方面,各试验组小鼠的血液分布和健康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脂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豆油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中TC和HDL-C含量(P<0.05),对TG和LDL-C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乳化椰子粉对小鼠的各项血脂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8%乳化椰子粉能显著降低血清TC含量(P<0.05),但对TG、HDL-C和LDL-C无显著性影响(P>0.05);④肝脏胆固醇相关基因方面,添加8%乳化椰子粉组肝脏中CYP7A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4%豆油组和4%乳化椰子粉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HMGCR基因和LDLR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豆油增加了小鼠日采食量和体重等指标,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剂量乳化椰子粉的添加提高了小鼠日采食量,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并增加了肝脏CYP7A1基因mRNA的表达。相比于添加高剂量乳化椰子粉,低剂量乳化椰子粉在改善小鼠脂代谢方面应用效果并不好。添加油脂可能是通过调控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酶的基因表达量来影响小鼠肝脏胆固醇的代谢,从而维持体内的胆固醇代谢的稳态。  相似文献   

15.
在200倍普通显微镜下,熊胆粉末为无色透明结晶体,牛黄粉末为不透明的黄色物质;熊胆粉末表面有不规则丝状结构,牛黄粉末表面为规则的网状结构;为鉴别牛黄-熊胆掺伪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小鼠肥胖模型,以小鼠体重、Lee's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的变化,研究章鱼胺对小鼠的减肥作用.结果表明,肥胖对照组小鼠较普通对照组小鼠的体重、脂肪湿重、脂肪系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表明营养肥胖模型构建成功;章鱼胺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中小鼠的体重、脂肪湿重、脂肪系数、血清总胆固醇(TC)与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Lee's指数和甘油三脂(TG)的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章鱼胺对营养性肥胖小鼠有一定的减肥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比较六堡茶、黑茶茶粉和普洱(熟茶)茶粉对高脂血症Wistar大鼠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药物组以及六堡茶、普洱(熟茶)茶粉和黑茶茶粉[低、中、高剂量组,即0.5,1.0,2.0g/kg(bw)]。试验大鼠灌胃授试茶样水浸提物30d后采血牺牲,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并摘取大鼠肝脏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六堡茶能够显著降低试验大鼠血清中TC, TG含量(P<0.05),普洱(熟茶)茶粉、黑茶茶粉对于控制大鼠血清中TC, TG含量效果不明显(P>0.05);普洱(熟茶)茶粉能够显著提高肝组织细胞中GSH Px酶和SOD酶活力,且能够降低MDA含量(P<0.05)。六堡茶调节血脂水平功效显著优于黑茶茶粉及普洱(熟茶)茶粉,而普洱(熟茶)茶粉抗氧化能力显著好于六堡茶及黑茶茶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笼养滇南亚种原鸡血液生化指标,为其人工饲养繁殖、健康状况检测以及经济开发等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原产地的雄性笼养滇南亚种原鸡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对其早、中、晚3个时段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葡萄糖、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和活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笼养滇南亚种原鸡血液血清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各时段差异不显著(P〉0.05);白蛋白含量中午时段显著高于早、晚各时段(P〈0.05);胆固醇含量早上时段较低;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以早上时段最高;不同原产地鸡的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笼养滇南亚种原鸡肝脏功能活性较强,心血管系统发达,糖代谢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脂肪沉积较少。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营养性肥胖小鼠模型,连续口服给药4周后收集血液和肝脏。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小鼠肝脏中AP-2、PPAR-γ和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以小鼠体质量增长率、脂肪质量、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和小鼠肝脏中AP-2、PPAR-γ和LPL基因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指标,观察次黄嘌呤的减肥作用。结果表明:经给药后,给药组对小鼠体内脂肪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小鼠脂肪质量显著减少(P0.05),肥胖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LDL-C和LPS的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P0.05)。其中次黄嘌呤低剂量给药组和次黄嘌呤中剂量给药组对于降低肥胖小鼠的脂肪质量均有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瓜子粉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探讨黄瓜子粉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机制。[方法]将8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对照组灌胃蒸馏水,黄瓜子粉各剂量组灌服剂量分别为0.25、1.25和2.50 mg/g的黄瓜子粉水溶液,连续28 d,于末次灌胃1 h后,通过力竭游泳试验和测定血尿素氮、血乳酸和肝糖原含量评价黄瓜子粉的抗疫劳作用。[结果]灌服黄瓜子粉后,小鼠游泳时间延长,血清尿素氮含量和乳酸量下降,肝糖原含量增加。[结论]黄瓜子粉通过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增加肝糖原含量增强了小鼠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