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不同复合化学处理剂用量、秸秆水分含量对秸秆颗粒密度,以及不同粉碎机筛孔直径对颗粒粒度模数、粉碎和压粒耗电量的影响,提出了适宜的作物秸秆复合化学处理与成型加工的工艺条件,为秸秆的工厂化处理加工和实现商品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秸秆机械复合化学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国内家畜饲养业对秸秆理化加工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指出研究秸秆处理新技术的紧迫性,进而详述我们对秸秆机械复合化学处理技术,包括复合化学处理剂配方系列筛选、堆贮工艺研究及化学处理机械系列研制这一多学科综合性新技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牧草及秸秆类粗饲料的调制加工工艺中,青贮是一种实用易推广的技术,青贮处理具有改善和提高青贮原料营养价值以及长期保存等优点,在世界各国都作为一种处理粗饲料的主要调制加工技术进行推广。在生产应用中青贮技术得到不断的改进,从传统的单一秸秆青贮发展到多种形式的添加剂青贮、豆科禾本科原料的混贮、草捆青贮、拉伸膜裹包青贮、半干青贮、真空青贮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秸秆微贮即农作物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是农作物秸秆经机械加工和微生物菌剂发酵处理,并将其贮存在一定设施内的技术,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改善秸秆特性,提高其营养价值的秸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1物理处理把秸秆切短、撕裂和粉碎、温水或蒸煮软化等,都是常用的处理秸秆的办法。切短粉碎及软化秸秆,有助于牛的咀嚼,提高秸秆的适口性、采食量和利用率。秸秆切短的适宜程度,一般以3-4厘米为宜。  相似文献   

6.
碱化秸秆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碱化秸秆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国内贸易部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王仁振一、国内外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1.国内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达5.7亿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  相似文献   

7.
秸秆氨化是指用氨水、液氨、尿素或碳铵等化学药剂,在密闭条件下处理秸秆,以提高秸秆消化率、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的加工处理方法。我国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但秸秆本身粗蛋白、消化能、维生素、钙、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较低,因而用作饲料的比例很低,即使用作饲料也往往因加工利用不当,使得秸秆的利用率和饲料报酬较低。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几个方面来考虑,对于秸秆的利用必须采取科学的加工方法,提高其适口性和消化率,为畜牧业提高充足的基础饲料。秸秆加工处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氨化是一种效果较为理想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在秸秆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开发秸秆资源、发展秸秆饲料是高效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前景,但许多加工秸秆的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秸秆消化率低和可利用营养物少的问题。本文推荐3种利用微生物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方法,事实证明饲喂效果非常理想,据此提出了未来微生物处理秸秆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近6亿t,是发展草食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虽然有较高的潜在能量,但由于蛋白质含量不足,消化率低,适口性差,达不到生产目标,饲喂效益不明显。因此,通过秸秆处理改进其营养价值是提高养畜生产效益的主要科技手段。本研究通过不同秸秆处理方法对肉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比较试验,旨在为建立以农作物秸秆为基础饲料的肉牛生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共参试南阳黄牛与夏洛莱杂交肉牛35头,试牛平均初始体重276.3kg,年龄在12-14月龄之间。试牛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以氨化麦秸、生物发酵麦秸、生物-化学复合处理麦秸、盐化麦秸和未处理麦秸为基础饲料,补饲3kg精料/头、d(60%棉籽饼,20%玉米,20%麸皮),试期为90d。同时,用化学分析和生物学方法对秸秆饲料进行了综合质量评定。试验结果表明:(1)肉牛饲喂上述5种不同处理秸秆日增重分别为1061g、1020g、1128g、775g和718g。(2)试牛采食量、消化率、秸秆质量评定结果与试牛日增重之间有紧密的正相关。(3)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处理秸秆均比未处理秸秆饲喂效益高。其排列顺序为:复合处理提高103.4%,氨化处理提高134%,微生物发酵处理提高101.6%,盐化处理提高10.7%。试验结果表明今后应大力推广应用复合处理秸秆技术,氨化.微生物发酵处理秸秆可以为肉牛育肥阶段饲料继续推广应用,而盐化处理秸秆应用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0.
将农作物秸秆制作成牲畜喜食、便于消化的秸秆饲料,来代替部分精料饲喂牲畜,已被广大农牧民接受。秸秆加工处理的方法很多,技术也在逐渐完善.但在秸秆加工、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就秸秆加工处理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归纳如下:一、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粉碎粒度。粉碎是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只有粉碎粉细,才能压实,便于微生物与秸秆充分接触。要求将秸秆粉碎到喂鸡、猪2毫米左右,喂羊2~3厘米,喂牛5~8厘米。2.水分。不论何种处理方法,水均应控制在60%~65%。3.压实和密封。秸秆加工处理后,贮存在厌氧…  相似文献   

11.
l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技术 1.1物理法 切碎是最简单和最普遍的物理处理方法,其他还有浸泡、磨碎、蒸煮、高压蒸气处理、热喷、膨化和辐射等,而秸秆揉搓加工和秸秆饲料压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物理法的新方法,这些方法能提高农作物秸秆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但不能改变农作物秸秆的组织结构或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秸秆微贮即农作物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是农作物秸秆经机械加工和微生物菌剂发酵处理,并将其贮存在一定设施内的技术.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改善其特性.提高其营养价值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秸秆的生化复合处理及其理想的处理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秸秆的生化复合处理是今后秸秆加工处理的必然趋势,也是秸秆工厂化加工处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利用农区丰富的作物秸秆资源,扩大秸秆的处理方法,笔者于2003年9月2日-11月1日在灵壁县大路肉牛育肥场进行了秸秆发酵活干菌处理麦秸饲喂肉牛的试验,结果表明,微贮秸秆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易消化吸收、不易霉变等优点。大力推广秸秆微贮,对发展畜牧业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主要综述秸秆饲料资源利用现状,影响秸秆饲料资源利用的因素、秸秆的化学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生物学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我省具有发展秸秆畜牧业的有利条件。秸秆饲料处理方法很多,各有利弊。我省在秸秆饲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定位上,应以青贮为主,进一步普及青贮综合技术;推广简便易行的盐化、氨化和尿素处理技术;加强秸秆压块和制粒的研究力度,但要慎重立项,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7.
用造纸废液处理秸秆可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用造纸废液加尿素复合处理秸秆可使秸秆的干物质消失率提高,粗蛋白含量增加,效果优于一般的尿素氨化处理。造纸废液用量20~30%、尿素用量3~5%,处理温度为25℃左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压实密度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在青贮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采用不同压实密度的方法设置不同处理组,青贮60 d后,对各处理组玉米秸秆青贮进行色泽、气味和质地的感官评价,同时测定各处理组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指标和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在压实密度为700 kg/m3时,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均高于其他处理组,能够获得优质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本研究可用于指导玉米秸秆优质青贮饲料的制备加工过程,为有效提高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时间,延缓青贮饲料变质,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用生物学方法处理秸秆就是将已经加入具有微生物活性菌种的秸秆放入容器中进行发酵,使秸秆变成带有酸、香、酒味,适口性明显改善,消化性显著提高的饲料。用这种方法处理加工的农作物秸秆可替代部分牧草和精饲料饲喂食草家畜,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农村秸秆资源丰富,经过科学处理,可成为养殖牛羊的优质粗饲料。成本低、适口性强、提高了秸秆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秸秆微贮就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机械加工处理后,按比例加入微生物发酵菌剂、辅料并补充水分后放入密闭设施中,经微生物发酵处理,使之软化变成具有酸香味、牛羊等家畜喜食的粗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