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均可共患,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2.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大多数国家都有分布,强毒株能使不同年龄的育成鸡和成年鸡.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火鸡、鸭、鹅等禽类败血性传染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猪的,叫猪肺疫,感染兔的,叫兔巴氏杆菌病,各种畜禽都带菌,传染源广泛。最急性很快死亡,急性死亡率能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4.
禽霍乱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和野禽分布广泛的接触性传染病,是鸡、鸭、鹅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和火鸡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秋、冬两季为发病高峰期,病死率高达85%以上,本病特征为突然发病,下痢,出现急性败血病而骤死,是威胁我县农村养禽业的主要禽病之一,为此,必须及时有效地防治禽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鸡巴氏杆菌病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较大日龄的产蛋禽.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病程短,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动物防疫法》规定禽霍乱属二类疫病.本文介绍了一例鸡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及体会,为禽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鸡巴氏杆菌病,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成鸡,雏鸡较少发病,常常造成大批鸡只死亡。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损失。1990年5月,我省某鸡场先后两次送检病死鸡雏,经检查确诊为禽霍乱,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该鸡场于4月末引进滨白42鸡雏2080只,按新城疫免疫程序进行了N系苗接种。20日龄时出  相似文献   

8.
禽出败即禽霍乱(fowl cholera,FC),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通常呈急性败血性经过和剧烈下痢,死亡率高。近年来在清新县的高田、清城区的东城、源潭、石角等地养鸡场陆续发生禽出败,用药治疗可以控制鸡的死亡,停药2~3 d后鸡  相似文献   

9.
禽霍乱或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等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为主要特征,死前往往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10.
猪、牛、禽巴氏杆菌病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羊由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本病多发生于绵羊,其次为山羊.  相似文献   

11.
王志明 《畜牧与兽医》1995,27(4):171-172
鸡感染猪巴氏杆菌病王志明(温岭市食品总公司317507)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多种畜、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关于巴氏杆菌在同种畜禽相互感染问题,说法都大同小异,而对畜禽之间互相感染的情况,报道甚少,为丰富这方面的资料,现将鸡感染...  相似文献   

12.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以发热、腹泻、呼吸困难为特征,最急性病例迅速死亡。禽霍乱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危害多种家禽、野禽。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13.
猪、禽巴氏杆菌多由A群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感染。禽巴氏杆菌感染猪的病例多见有报道,现将本地发生鸡、鸭摄食病猪毛、皮、组织发病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正发病增况德化县某猪场1994年12月28日下午解剖1头疑为猪肺疫死亡的病猪,从次日到1995年五月3日,附近的63羽鸡和ZI羽白鸭(皆为中成年禽)先后发病死亡,共死亡44羽鸡和16羽白鸭。1996年1月22日剖检1头拟猪肺疫死亡的病猪,剖检病猪后5天内该区域内饲养的36羽鸡中28羽死亡。据查这些病鸡均有啄食死猪病料历史。2;@床症状鸡在吞食病料后8~Ic小时开始发病,首…  相似文献   

14.
当前禽霍乱流行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霍乱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鸡、鸭、鹅、野禽和鸟等都可以被感染发病,并常呈急性败血性过程和剧烈下痢,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有时也呈慢性病型。  相似文献   

15.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等家禽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常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病理特征为全身浆膜和黏膜有广泛的出血斑点,肝脏有大量坏死病灶。从该病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等家禽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常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病理特征为全身浆膜和黏膜有广泛的出血斑点,肝脏有大量坏死病灶。从该病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以急性败血性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又名禽出血性败血病、禽巴氏杆菌病、摇头瘟等[1].  相似文献   

18.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俗称禽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的接触性传染病。湖北某鸡场发生一起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疾病,后经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体征的观察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禽霍乱是当前严重影响我国养禽业发展的几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每年给我国的养禽业造成的损失巨大.禽霍乱又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俗称“禽出败”,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类(鸡、火鸡)和水禽类(鸭、鹅)均可发生此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秋两季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常呈大规模流行.  相似文献   

20.
曹素芳  黄青云 《中国兽医科技》2007,37(12):1058-1061
为了探索鸡IL-18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DNA疫苗中的免疫佐剂作用,分别用共表达鸡IL-18基因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鸡IL-18真核表达质粒pcDNA3/cIL-18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混合物、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肌肉注射5周龄鸡,首免后每周采取外周血及外周抗凝血,应用ELISA和MTT法分别检测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二免后第2周用10 LD50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菌株C48-1进行攻击。结果鸡IL-18能够明显增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显著提高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并且鸡IL-18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共表达时的免疫佐剂作用最强,能强有力地抵抗强毒菌株C48-1的致死性攻击。结果表明,鸡IL-18可作为DNA疫苗的一种理想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