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原 胎生网尾线虫为牛的肺线虫,是引起犊牛和成年牛寄生虫性肺炎和细支气管肺炎的病因。肺线虫成虫寄生在气管和细支气管,成年雌虫产的虫卵在气管内或在排出之前的粪便中孵化,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仅需5天,  相似文献   

2.
<正>牛肺丝虫病是网尾线虫寄生于牛气管和支气管内引起的疾病,又叫牛网尾线虫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雌成虫在牛气管和支气管内产卵,当牛咳嗽时,虫卵随痰液咽人消化道并在消化道内孵出幼虫。幼虫随粪便排出体外,发育成为感染性幼虫,然后随饲草、饲料和水进入牛体,再沿淋巴管和血管进入肺,最后通过毛细支气管进入支气管并发育成成虫。整个过程需l个月左右。此  相似文献   

3.
羊肺丝虫病和羊鼻蝇都是发生在夏秋季节,以鼻腔流黏性鼻液、打喷嚏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疾病。现就其区别及诊治的方法介绍如下。1病原体及生活史羊肺丝虫病和羊鼻蝇都是由寄生虫引发的传染病,并且主要侵害呼吸系统。羊肺丝虫病的病原是丝状网尾线虫,寄生于绵羊、山羊的支气管内,有时见于气管和细支气管,致病力强,危害很大;成虫产卵于支气管或气管内,卵在肺内发育成含有幼虫的卵,在咳嗽时随着痰液到达口  相似文献   

4.
正牛、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和原圆科的线虫寄生于牛、羊呼吸器官(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支气管肺炎,牛、羊均可感染,尤以幼龄较为严重。网尾科的线虫较大又称大型肺线虫,原圆科的线虫较小,又称小型肺线虫。1大型肺虫病(网尾线虫病)1.1病原介绍病原体为丝状网尾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两种线虫都呈乳白色粉丝状,不需要中间宿主,雌虫在支气管内产出含有幼虫的卵,卵  相似文献   

5.
1猪蛔虫病 猪蛔虫从分类上属于蛔科、蛔属。虫体色彩呈淡红色或淡黄色,圆柱状。虫卵呈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表面粗糙,高低不平。雌虫产出的卵随宿主粪便排入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被猪食入后,在消化液作用下,卵壳溶解,卵内幼虫,钻入宿主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在此停留2-3天,发育为第三期幼虫。然后再随血流到达心、肺,在肺部停留5-6天,变成第四期幼虫。然后随着宿主咳嗽,通过支气管、气管进入宿主口腔,咽下后,到达小肠,变成第五期幼虫,最后发育为成虫。虫卵在外界的发育时间为10-30天,幼虫在猪体内移行20天,从虫卵感染猪到成虫成熟需2-2.5个月,寄生寿命为7-10个月。  相似文献   

6.
1、病原本病在低湿牧场和多雨季节最易感染。此病的病原体是肺丝虫,肺丝虫又分为大型肺丝虫(丝状网胃线虫)和小型肺丝虫(原圆科线虫)两类。大型肺丝虫成虫寄生在羊气管和支气管内,含有幼虫的虫卵或已孵出的幼虫,随咯痰咯出,或咽下后经粪便排出。幼虫  相似文献   

7.
1线虫病 寄生于牛消化道的线虫种类很多,是影响牛生长的重要因素。成虫寄生在成年牛体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幼虫。犊牛很容易被感染,约2个月在体内发育成熟。不同线虫的感染方式不同,牛消化道线虫一般为混合感染。患牛食欲较好,但日益消瘦,精神不振,口渴、贫血,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有时便中带血,下颌、颈下、前胸、腹下水肿,粪便内可见到成虫,最后因发育不良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红色胃线虫是一种内寄生虫。该寄生虫细如发丝,只有4~10毫米长。这种线虫有时成千上万地嵌在胃粘膜材中,其所产的卵1周就可发育成感染性幼虫。猪一旦食进这些虫卵。其就在胃中进一步发育,3周就变为成虫。所以,无论母猪在户外放养还是在室内饲养,都容易感染上这种线虫。 红色胃线虫的幼虫和成虫都以粘膜为生,导致胃粘膜的腺体发生炎症和溃疡,出现豌豆形肥厚和发红。这些病变及虫体本身就能干扰猪的消化与吸收,特别是抑制对蛋白质的消化功能。母猪感染红色  相似文献   

9.
问国内最近报道人感染管圆线虫的病例增多,请问这种寄生虫病在人、兽、软体动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何琼玉林市)答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ontonen-sis)是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发现的,其成虫寄生在鼠类的肺动脉和右心内。雌虫产卵后,卵经血流至肺部毛细血管,数日后孵化为第一期幼虫,幼虫由肺泡游走经气管至咽部,被宿主咽下,经胃、肠随粪便排出。第一期幼虫经陆生螺类等软体动物吞食,幼虫在中间宿主内经两次脱皮,成为第三期幼虫,此期幼虫可长期生存于软体动物体内等待机会,鼠及人类若食入此类软体动物,或未曾煮熟的软体动物即可感染。此外,鱼、虾、蟹、蛇等食入第三期幼虫,则幼虫转入其肉内并长期存在,此现象称为转宿主,若人或鼠类食入此类转宿主动物的生肉或半生肉,也可发生此病。现在已证实该病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人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称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目前此病感染有增多的趋势,至1988年台湾省已报告310多例,1984年我国大陆在广东省报告了首例病例后,1997年温州暴发55例,2006年6月至9月北京131例。全世界流行区域内,病例报告已超过3000多例。可作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  相似文献   

10.
<正>1猪蛔虫病猪蛔虫从分类上属于蛔科、蛔属。虫体色彩呈淡红色或淡黄色,圆柱状。虫卵呈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表面粗糙,高低不平。雌虫产出的卵随宿主粪便排入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被猪食入后,在消化液作用下,卵壳溶解,卵内幼虫,钻入宿主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在此停留2~3天,发育为第三期幼虫。然后再随血流到达心、肺,在肺部停留5~6天,变成第四期幼虫。然后随着宿主咳嗽,通过支气管、气管进入宿主口腔,咽下后,到达小  相似文献   

11.
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是鼠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常见的寄生虫。成虫寄生于肝脏,虫体死亡崩解后,便在肝脏中留下大量成团的虫卵。在自然感染时,虫卵留在肝脏内并不排出体外,只有鼠类,被猫狗食入后,其肝脏内的虫卵才能随粪便排出,发育成含有幼虫的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终末宿主(人、鼠、猫、狗、猴、猪等)食入,就患肝毛细线虫病。因此,检查肝毛细线虫病不用粪检方法,只能用肝组织活检或尸检  相似文献   

12.
1虫体形态及生活史 猪蛔虫是猪体内最大的胃肠道寄生虫,成虫为淡红色或淡黄色,雄虫长15~25厘米,雌虫长20~40厘米,寄生于小肠肠腔,以黏膜表层和肠内容物为食。成虫雌雄交配受精产生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8~30℃时经10天在卵壳内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13~18天的生长和1次蜕化变成为第二期幼虫,3~5星期后发育成感染性虫卵。  相似文献   

13.
(一)羊肺丝虫病该病由丝状网尾线虫引起,肺丝虫寄生在羊支气管,成熟后产下虫卵,羊咳嗽时可把虫卵咳出,再咽入消化道。在消化道内孵出第1期幼虫后,便随羊粪排出,幼虫生活力强,能爬到草叶上,羊吃草时感染。幼虫经消化道进入淋巴管,再经血管进入心脏,最后到肺的支气管里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4.
李实蜂以幼虫蛀食李果核仁 ,导致李树早期落果并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 ,李实蜂成为近年来李树最主要的害虫。1 发生规律 李实蜂一年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在土缝或土块下结茧越冬。翌春李树开花时羽化成虫 ,成虫喜于中午气温高时在树冠内外成群飞舞 ,早晚和阴雨天静伏于花中或花萼下。成虫交尾后产卵于花托或花萼内 ,一朵花上产 1粒卵 ,幼虫孵化后即蛀入李果内 ,专食核仁。入果孔为比针尖还细的小黑点。一头幼虫只蛀食 1个李果。幼果因核仁被食而停止发育 ,果个小 ,易早期脱落。幼虫吃光核仁后老熟并开始脱果 ,入土越夏并越冬。2 防治措施 …  相似文献   

15.
牛新蛔虫与其它动物的蛔虫生活史比较具有特殊性.它必须经胎盘感染.具体感染方式为:寄生在犊牛小肠中的成虫产卵。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27℃)和湿度下.经过7—8天发育为幼虫.再经过13-15天在卵壳内进行第一次脱化.变为第二期幼虫.即感染性虫卵。牛吞食感染性虫卵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穿透肠壁.移行至肝、肺、肾等器官组织.并在其中进行第二次脱化,变化第三期幼虫.停留在这些组织器官里。当母牛怀孕8.5个月左右.幼虫即移行到子宫.进入胎盘羊膜液中,进行第三次脱化,变为第四期幼虫。由于胎盘的蠕动作用,幼虫被胎儿吞入肠中发育.犊牛出生后.幼虫在小肠内进行第四次脱化、长大.经25—31天变为成虫.成虫在小肠内可生活2—5个月.以后逐渐从宿主体内排出。另外.幼虫也可从胎盘移行到胎儿的肝、肺.以后沿一般蛔虫的移行途径转入小肠,犊牛出生时小肠中已有成虫.所以称之为犊牛新蛔虫病。  相似文献   

16.
肖静 《养殖技术顾问》2011,(12):153-153
1蛔虫病 是由禽蛔科、禽蛔属的蛔虫寄生于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虫体为线形,黄白色,雄虫长26~70毫米,雌虫长65~110毫米。蛔虫的发育为直接发育方式。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孵出幼虫但不出卵壳,被食入后在胃内破壳而出,之后进入小肠经4次蜕皮变为第5期幼虫,并直接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17.
牛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的网尾属和原圆科原圆属、刺尾属、歧尾属与缪勒属的线虫寄生于牛、羊、驼等家畜的气管、支气管内所引起。其中网尾科的线虫较大.又称大型肺线虫.其致病力最强,对羊只尤其对羔节的危害极为严重:在春乏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引起大量死亡。原圆科的线虫较小.又称小型肺线虫.主要寄生于羊只细支气管及肺泡内,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18.
鸭腮丝虫又称鸟龙线虫,是线虫纲龙线目龙线科一种细长的线虫,其幼虫在水中被甲壳类的水蚤食入后,便在水蚤体内生长发育为感染性幼虫,鸭在水中觅食时,感染性幼虫随着水蚤进入鸭的肠道后,从水蚤体内钻出,进入肠道血管内,随着血液到达鸭全身肌肉、皮下,特别是在鸭的下颌部发育为成虫,引起疾病。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绵羊肺线虫病由来已久,分布广泛(世界性),在青藏高原也广为流行,不仅造成部分羔羊和成年羊夏秋季节线虫性肺炎,羊只发育障碍,畜产品数量和质量下降,而且成为大批羊只春乏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畜牧业经济带来了较大的损失。本病的病原主要有:①线形动物门线虫纲杆形目圆形亚目网尾科网尾属丝状网尾线虫,是寄生于羊、牛、骆驼等反刍动物气管、支气管内的一种乳白色大型线虫;②圆形亚目原圆科的原圆属霍马利原圆线虫和赖氏原圆线虫、锐尾属邝氏锐尾线虫、变圆属变圆线虫和青海变圆线虫、缪勒属毛细缪勒线虫,这些虫体较小,故称为小型肺线虫,也统称为原圆科(旧称后圆科)线虫,寄生于绵羊和山羊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中。在同仁县,除丝状网尾线虫被确定外,原圆科线虫确实存在,但到底是哪几属哪几种现还未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20.
<正>伊维菌素注射液是伊维菌素与适量溶剂配制而成的无菌溶液。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驱杀胃肠道线虫、肺线虫或其他线虫的成虫及幼虫,及节肢动物昆虫如蝇蛆、螨、虱、蜱等。该药具有用量小、效果显著、半衰期长、使用次数少等优点。但是该药在临床使用中频频出现牛中毒现象,轻的流诞、不食、全身颤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