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植物对土壤盐分的反应,过量盐分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以及植物种类同盐分的关系,分析了土壤盐分对植物叶绿体的影响。提出,应根据植物耐盐性,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并依据植物生长异常时的土壤各种盐分指标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
盐分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变化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盐分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分析了3种不同盐分含量的土壤上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表现为S3(土壤盐分含量1.6129g/kg)〉S2(土壤盐分含量1.2656g/kg)〉SI(土壤盐分含量0.674g/kg);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量随盐分浓度的提高而下降,S2与S1处理间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S3与S2和S1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盐分胁迫条件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呈高一低一高的“V”型变化,与正常生长条件下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一致。小麦籽粒蛋白质各组分含量随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各组分占总蛋白的比例来看,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的比例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下降,醇溶蛋白的比例则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谷/醇比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的盐分(主要是NaCl)达到0.42%时,就会影响棉花的纤维性状(2.5%跨长、整齐度、比强、伸长率、麦克隆值等)。试验表明,NaCl含量为0.42%的盐土有利于陆地棉纤维的增长而不是增粗,同时盐分降低了棉花纤维的伸长率;盐对陆地棉整齐度、比强度等性状影响不一致,取决于棉花品种的适应性。综合各种作用可以看出,中棉所23是一个适应性较好、对盐分不敏感的品种,盐分对其纤维各性状的影响不大;在棉花正常出苗的情况下,陆地棉的大部分品种能够在盐分为0.42%的土壤中正常完成其生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盐分是作物减产的逆境之一。大豆属中度耐盐作物Maars( 1981)。RatheriG( 1985 )研究了盐害对大豆植株的生长、碳水化合物的浓度、降解酶、淀粉酶活性、碳酸化酶及转化酶的影响 ,结果发现高浓度的盐害对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据邵桂花等研究 ,大豆的耐盐性受一对基因控制 ,耐盐为显性 ,对盐敏感为隐性。大豆在盐胁迫条件下农艺性状的研究已有报道 ,但这些研究大都是针对不同品种在同一盐分浓度的基础上进行 ,而不同盐分浓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大豆在土壤不同盐分含量情况下植株产量及性状的表现 ,研究…  相似文献   

5.
不同滴灌年限棉田土壤盐分分布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江  谢海霞  陶睿  李永刚 《中国棉花》2012,39(11):16-18
 对新疆石河子147团不同滴灌年限棉田土壤盐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滴灌年限的延长,对土壤盐分淋洗作用减弱,滴灌1年处理对土壤盐分淋洗作用明显,尤其是对上层0~40 cm土壤盐分的作用更大。滴灌条件下,盐分对棉花出苗影响较大,盐分较高的滴灌1年处理出苗率仅为76.1%,度过苗期以后,棉花生长受盐分胁迫影响较小,最终株高相对较低,收获时单株铃数、铃重也相对较高,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密度低所致。  相似文献   

6.
不同盐分滨海盐土上油葵(G101-B)的氮磷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江苏省不同盐分滨海盐土上氮磷肥过油葵(G101-B)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1)盐分、N肥、P肥对油葵的产量具有显著效应,以N肥影响最大;(2)每公顷105kg氮与81kg磷的肥料组合是两种盐分土上的油葵获得高产的最佳氮磷用量;(3)土壤不同盐分含量明显影响N、P肥对油葵的增产效应,高盐分下N、P肥对油葵的增产作用大于低盐分;(4)过磷酸钙能增强油葵对K^ 的选择性运输,提高油葵植株体内离子向上运输为K^ 、Na^ 选择性比率SR K,Na对缓解滨海盐土的盐害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分和盐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火山灰土研究了不同水分和盐分条件下参与硝化反应和葡萄糖分解反应的微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分和盐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水分含量与微生物活性成正相关,盐分含量与微生物活性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水分和盐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火山灰土研究了不同水分和盐分条件下参与硝化反应和葡萄糖分解反应的微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分和盐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水分含量与微生物活性成正相关,盐分含量与微生物活性成负相关。就葡萄糖分解的相关微生物而言,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40%时,增加水分可以有效地提高微生物活性;而当土壤电导率(EC)上升到5ms/cm以上时,其活性则受到强烈抑制。就硝化细菌而言,在相对含水量20%~60%范围内,其活性随含水量的增加而上升;当土壤EC值增加到2ms/cm时,硝化反应即受到强烈抑制。  相似文献   

9.
粘土条件下滴灌棉田盐分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粘性土壤条件下,研究了盐分在垂直方向上不同土层和不同滴灌年限两个方面对棉田膜下滴灌盐分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粘性土壤质地,土壤中的盐分分布随着土层的加深大致呈"S"型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滴灌年限中,滴灌年限越长,棉田中的盐分积累越多。分析认为,定期大水漫灌洗盐是土壤脱盐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设施栽培中土壤盐分的形成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设施栽培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大量施肥造成的营养元素和其他盐类残根过剩以及设施内的土壤经受雨雪淋溶较少是造成设施栽培中土壤盐分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地下埋设暗管、铺设稻草、种植苏丹草、多施有机肥、种植耐盐作物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土壤含盐量对棉花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覆膜种植,进行了不同土壤含盐量对棉花发芽率及苗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盐量分别为0.366%、0.722%、1.317%及2.506%时,棉花的发芽率相应为90%、75%、50%和0。土壤盐分含量在0.128%-2.506%的范围内时,盐分每增加0.1%,棉花发芽率就降低约4.2%。盐分含量对棉花幼苗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0.235%-2.506%之间时,对幼苗地上部分垂向生长的影响比对横向的大;小于0.3%时,对一级侧根的影响明显大于主根;小于0.5%时,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较平缓,而大于该值时,干物质的积累量则急剧下降,在盐分仅仅增加0.036%的情况下,降幅就高达23%。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盐运移规律,设置温室土柱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分处理棉花各生育期土壤盐分、水分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内,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各土层的水分、盐分含量均表现增加的趋势,盐分高的处理土壤中水分含量也高,土壤水、盐含量最大值都出现在50~60 cm土层深度,40~60 cm土层为滴灌棉田盐分积聚区;不同盐分处理各土层含盐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随着滴水淋洗,各盐分处理表层(0~10 cm)盐分含量差异不大,底层(50~60 cm)差异较大;盐分绝大部分集中于深层土壤,土层越深各处理土壤盐分含量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重盐渍土(盐地)直接冲洗种稻淹水条件下的盐分变化动态。试验表明,在淹水条件下始终保持田面淡水层,即使土壤含盐量大于4g/kg也能保障水稻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膜下滴灌容易造成土壤盐分的积累,而土壤盐分积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研究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的空间动态分布特征,对指导当地的棉花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便携式野外土壤水分盐分测定仪,通过连续定点监测棉田宽行、窄行距地表15 cm、25 cm的盐分变化,分析其土壤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膜下滴灌棉田的电导率在0.19~4.94 ms·cm-1,土壤电导率的变化与棉田滴水时间直接相关,在滴水前与滴水后,土壤电导率差异显著;但滴水前土壤电导率的日变化与滴水后土壤电导率的日变化不明显;滴灌棉田行间膜下15 cm、25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值的日变化不明显;花期、铃期、吐絮期滴水前在窄行和宽行的25 cm处,电导率都比15 cm处高,但灌水后电导率差异不大;收获期不再滴水的情况下,宽行的盐分比窄行的高;行间不同深度的土壤电导率随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从花期到收获期土壤盐分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 测定土壤盐分的目的是为了估计土壤溶液中所含的盐分含量水平,从而判断在此浓度下是否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同时可以为土壤分类提供依据。在盐分测定中首先一个关键问题是怎样得到既具有代表性又要“真实”的土壤样品溶液,否则,就不能了解土壤中土壤  相似文献   

16.
地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中子仪"探测法和盐离子滴定法、烘干残渣法,监测滴灌带埋深35 cm滴灌棉田不同深度、不同滴水时期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含盐量.研究棉田采用地埋式滴灌技术后土壤水分、盐分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棉花现蕾期开始滴水,15~40cm耕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大,保持最佳含水状态;在棉花根区20~50 cm形成盐分淡化区域,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棉花主根区盐碱化程度明显降低,有利于棉花生长.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设施栽培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大量施肥造成的营养元素和其他盐类残根过剩以及设施内的土壤经受雨雪淋溶较少是造成设施栽培中土壤盐分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地下埋设暗管、铺设稻草、种植苏丹草、多施有机肥、种植耐盐作物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红麻与棉花均为锦葵科作物,二者都有耐盐碱的特性。棉花耐盐性问题国内外研究报导较多;关于红麻耐盐性的研究,国外研究报导甚少,只在三十年前埃及、印度曾有“红麻比黄麻耐碱”,“低地红麻稍带盐碱而不妨”之记载。国内在四十年代曾有人作一些研究,但以后有人著书认为:“盐碱地和酸性土壤不宜栽培红麻”。直至六十年代中期我们对红麻耐盐性作出鉴定,其结果认为:红麻幼苗在土壤盐分含量0.26%以下时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筒栽精确控制试验方法,模拟降雨极少的生产情况,研究了不同生育期、不同程度盐分胁迫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期和花铃期盐分胁迫抑制了棉花生长,且整体上受抑程度随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加重,而吐絮期盐分胁迫没有抑制棉花生长。供试棉花在蕾期对盐分最敏感,花铃期次之,吐絮期敏感性最低,其耐盐能力整体上表现出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强的趋势。据此特性,在利用微咸水灌溉时,应尽量将低矿化度的微咸水分配到棉花生育前期。  相似文献   

20.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单膜和双膜2种覆盖方式对棉花播种孔土壤总盐、出苗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膜覆盖可以降低0~10 cm土层播种孔土壤盐分含量,棉花出苗率增加13.7百分点,产量增加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