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拟南芥生长的最适宜pH值。[方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用人工控制pH值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当pH值为6.5时,拟南芥种子萌发速度最快,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株高最高,分别为53.04spad和24.5 cm;当pH值为5.5时,拟南芥主根相对伸长量最大,为6.2 cm。[结论]拟南芥生长的最适宜pH值为6.5,pH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拟南芥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采用EMS化学诱变方法,在pH值5.5,琼脂浓度为6g/L,La^3+浓度为3mg/kg的选择条件下,以幼苗根在重力作用下是否弯曲生长为指标,对经过化学诱变的M2代拟南芥幼苗进行筛选。得到根不弯曲生长明显受抑的为拟南芥La^3+敏感型可能突变体。此突变体的获得为探索La敏感性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供了直接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刘丽凤  王景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601-11603
[目的]对蝴蝶兰种子诱导原球茎和芽苗再生的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建立蝴蝶兰种子无菌播种高效萌发体系,以及原球茎诱导和芽苗再生的培养体系,对其各生长阶段的培养基以及所添加的激素组合及浓度进行选择。[结果]对种子萌发来说,选择授粉后120d未开裂的蝴蝶兰果荚内的种子播种为宜;最适培养基pH值为5.2~5.6。蝴蝶兰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为:花宝1号(300倍稀释)+3mg/L6-BA4-0.1mg/LNAA+20g/L蔗糖+2g/L蛋白胨+0.2%活性炭+6g/L琼脂;在此条件下,蝴蝶兰的萌发率最高达65%。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能有效防止蝴蝶兰芽苗的褐化现象.添加蛋白胨能促进蝴蝶兰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结论]该方法研究了蝴蝶兰种子诱导原球茎和芽苗再生的培养条件,为蝴蝶兰的种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7):118-121
[目的]研究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的最适赤霉素(GA3)浓度和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方法]采用不同浓度GA3处理种子,研究促进种子快速萌发且萌发率高的GA3浓度,再将胚根3~4 cm长的种子播于土壤中,分别在光照培养箱和自然条件下生长并观察第一片叶的长势。采用不同浓度的6-BA诱导愈伤组织,研究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6-BA浓度。[结果]150 mg/L GA3处理种子的萌发率最高,种子外植体最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添加0.1 mgL/6-BA和0.5 mg/L NAA的1/2MS基本培养基。[结论]七叶一枝花种子的快速萌发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La^3+对低温胁迫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稀土La^3+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冬小麦永良4号为试材,设置5个浓度梯度的镧(5、10.20、30,40m瘩/kg)分别喷施小麦幼苗,采用模拟低温冷害试验法,研究低温胁迫下La^3+时冬小麦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在La^3+处理的7d内和0、5、10℃3种低温条件下,冬小麦的SOD活性均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上升,并随着La^3+处理天数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和CAT的活性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和La^3+处理天数的增加,也呈先升后降趋势。低温胁迫的冬小麦经20mg/kg浓度La^3+处理后,其幼苗体内SOD、CAT和POD酶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结论]适当浓度(20mg/kg)La^3+处理能诱导冬小麦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抗性,提高冬小麦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金属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r^6+和Cu^2+溶液浸泡花生种子,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脂肪酶活力。[结果]低浓度铬和铜溶液浸种可以提高花生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当铬和铜溶液达到50和300mg/L时,则降低种子的发芽指数,抑制种子的活力,其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以5和30mg/L铬处理的花生种子酶活力为最高,其次为3mg/L,其他铬浓度处理均比对照低;以25mg/L铜溶液处理的花生种子酶活力为最高,其次为50和100mg/L的处理。[结论]铬和铜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Cu2+·Zn2+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Cu^2+和Zn^2+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根长及植株生长的影响。[方法]重金属胁迫分别设置9个浓度梯度:Cu^2+为0、10、25、50、80、100、200、300和400mg/L;Zn^2+为0、50、100、150、200、300、400、500、600mg/L,利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Cu^2+和Zn^2+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浓度Cu^2+≤25mg/L、Zn^2+≤100mg/L对紫花苜蓿的萌发率、根长和株高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Cu^2+为10mg/L、Zn^2+为100mg/L时根长和植株生长达到最佳。随着Cu^2+、Zn^2+浓度的增加,Cu^2+浓度≥50mg/L,Zn^2+≥150mg/L时对紫花苜蓿萌发率、根系和植株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加大,高浓度时Zn^2+浓度为600mg/L、Cu^2+浓度为400mg/L时,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不同Zn^2+和Cu^2+浓度对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率、根长和植株生长有不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缩短枇杷繁育周期及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枇杷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冠玉”枇杷的种子、茎尖、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无菌苗研究。[结果]种子萌发率高,可达100%。茎尖在培养基MS+6-BA1.2mg/L+NAA0.6mg/L+GA30.5mg/L上展叶最好。茎段在培养基MS+6.BA1.5mg/L+NAA0.3mg/L+GA30.5mg/L上萌芽最好,萌芽率达68.9%,其次为MS+6-BA1.2mg/L+NAA0.4mg/L+GA、0.5mg/L。茎段在培养基MS+6-BA1.5mg/L+NAA0.3mg/L+GA30.5mg/L上诱导不定芽最好,其次为MS+6.BA1.0mg/L+NAA0.2mg/L+GA30.2mg/L。初代无菌苗在培养基MS+6-BA1.5mg/L+NAA0.3mg/L上增殖最好。[结论]培养基成分的调配对外植体的萌发、增殖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激素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铁皮石斛兰种子萌发及其原球茎的快繁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铁皮石斛种子为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及光照对铁皮石斛兰种子非共生萌发及后续分化的影响。[结果]铁皮石斛种子在光照条件下1/2MS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达91.63%,且萌发时间最短;在1/2MS+0.2mr/LNAA+0.5mg/L6-BA培养基中,原球茎的分化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为实现今后铁皮石斛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的最适赤霉素(GA3)浓度和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方法]采用不同浓度GA3处理种子,研究促进种子快速萌发且萌发率高的GA3浓度,再将胚根3~4 cm长的种子播于土壤中,分别在光照培养箱和自然条件下生长并观察第一片叶的长势。采用不同浓度的6-BA诱导愈伤组织,研究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6-BA浓度。[结果]150 mg/L GA3处理种子的萌发率最高,种子外植体最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添加0.1 mg/L 6-BA和0.5 mg/L NAA的1/2MS基本培养基。[结论]七叶一枝花种子的快速萌发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罗冰  陶宏征  林丽飞  周倩兰  马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88-16789
[目的]明确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间硝酸镧溶液的最佳浓度和临界浓度。[方法]研究稀土元素镧对水稻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20.0mg/L硝酸镧处理效果最佳。当浓度超过30.0mg/L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结论]稀土农用应该慎重,以确保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NaCl浓度分别在0、50、100、150、200mmol/L时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特性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拟南芥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随之降低;幼苗鲜重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根长在低盐度下与对照组相比较长,但在高盐浓度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在NaCl胁迫下,拟南芥幼苗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比对照组高。[结论]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NaCl胁迫会使拟南芥膜脂过氧化,从而使幼苗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刘拥海  俞乐  吴国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97-4398
[目的]为调控土壤pH值减缓酸铝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pH值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酸铝溶液进行浸种和水稻幼苗胁迫,研究酸铝毒害对水稻种子萌发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酸铝溶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小。低pH值条件下,高浓度的酸铝溶液的毒害作用增强,对水稻幼苗的伤害明显加重,植株的根系生物量显著下降;较高pH值条件下,由于活性铝仍处在较低水平,酸铝溶液的毒害作用明显减弱,对水稻幼苗伤害较小。在相同pH值条件下,高浓度的酸铝胁迫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结论]随着pH值的降低,酸铝溶液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几种沙棘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沙棘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研究沙棘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及温度、pH值、底物浓度对其影响。[结果]不同沙棘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不同。在3种沙棘中,阿尔泰新闻的酶活性最高,且一直上升,向阳的酶活性最低,优胜的酶活性随种子的萌发先增加后降低。淀粉酶的活性在pH值为6.8时最高。酶活性随着底物(1%淀粉)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值(6%)时,酶活性趋于平稳。沙棘种子萌发期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5℃,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且温度过高会使酶失活。[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沙棘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镧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兰芳  王立新  张艳  卢亚娟  王欢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16-6718,6720
[目的]研究镧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开白花的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镧不同浓度(0.05、0.1、0.2、0.4、0.8 mg/L)对镉不同浓度(0.1、0.5、1.0、2.0、5.0、10.0、20.0、40.0、80.0 mg/L)胁迫下的豌豆在种子萌发、植株生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种子萌发时0.1 mg/L镧能较好地缓解镉的毒害,提高镉胁迫下豌豆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中0.05 mg/L镧能较好地缓解镉的毒害,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但镧仅对低浓度镉胁迫豌豆幼苗茎的生长有解毒效应。当镉浓度较高(80.0mg/L)、镧浓度(0.8 mg/L)也较高时,镧不仅无解毒效应反而与镉协同胁迫豌豆种子的萌发、幼苗根、茎的生长。镧浓度为0.1 mg/L时,POD的活性和数量达到最大。[结论]0.1 mg/L的镧对低浓度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的缓解效应较明显,提高了萌发率,促进了根和茎的生长,增强了POD的活性;高浓度镧则协同镉发生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16.
铅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Pb2+处理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潍绿4号绿豆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b2+处理对绿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当Pb2+浓度为6 mg/L时,种子发芽率稍高于CK,随着Pb2+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呈下降趋势,当Pb2+浓度为80 mg/L时,发芽率仅为CK的42.6%。当Pb2+浓度低于10 mg/L时,种子发芽势高于CK,随着Pb2+处理浓度的升高,发芽势逐渐降低,当Pb2+浓度为80 mg/L时,发芽势仅为CK的28.2%;当Pb2+处理浓度小于10 mg/L时,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CK,随着Pb2+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下降。低浓度Pb2+能促进绿豆根和芽的生长。[结论]Pb2+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铜对3种蔬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累积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Cu污染对3种蔬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累积效应。[方法]在不同浓度Cu(0、100、200、400 mg/L)胁迫下,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Chinensis)和苋菜(Amaranthus tricolour)进行种子萌发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蔬菜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生物量及Cu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Cu胁迫对3种蔬菜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100和200 mg/LCu胁迫对蔬菜苗长具有显著影响,萝卜对过量Cu毒害的耐性强于小白菜和苋菜;各处理3种蔬菜的地上部和地下部Cu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萝卜可食部位Cu含量低于小白菜和苋菜。3种蔬菜对土壤中Cu的富集指数表现为苋菜〉小白菜〉萝卜。[结论]在遭受Cu污染的农田中,种植萝卜比种植小白菜和苋菜更有利于减少Cu进入食物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稀土-壳寡糖配合物调节作物生长机理,为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壳寡糖镧配合物处理大豆种子和幼苗,考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稀土-壳寡糖配合物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和根长,胚乳中α-淀粉酶活性及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等各项指标有所提高 500 mg/L是最佳处理浓度,处理浓度进一步增大,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稀土-壳寡糖配合物作为一种螯合物替代硝酸稀土农用有可能消除稀土元素毒性,从而确保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Ca2+、Cu2+胁迫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系03132-6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为小麦抗盐生理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Ca2+、Cu2+浓度均分别为0.05%、0.10%、0.15%、0.20%、0.25%、0.30%。[结果]同一离子条件下不同浓度Ca2+、Cu2+对小麦种子萌发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离子条件下同一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也不同。Cu2+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影响显著,Ca2+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明显小于Cu2+。Ca2+浓度≤0.15%时,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所提高,淀粉酶活力也有所提高;当其浓度≥0.20%时,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所下降,淀粉酶活力也随之下降。当Cu2+浓度≥0.05%时,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淀粉酶活力都大幅度下降。[结论]0.05%~0.30%Cu2+能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0.05%~0.10%Ca2+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0.15%~0.30%Ca2+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