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秦公散对小鼠脾脏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处理组小鼠脾脏和外周血中用CD3+、CD4+ 、CD8+标记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和CD19+标记的B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表明,与蒸馏水组相比,秦公散高剂量组小鼠脾脏和外周血中CD3+、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的比值均显著提高,对环孢菌素(CsA)抑制小鼠有显著恢复作用(P<0.05);秦公散高剂量(20 g/kg体重)可显著提高健康小鼠脾脏和外周血中CD19+细胞百分率(P<0.05),对环孢菌素抑制小鼠的CD19+细胞百分率有显著恢复作用(P<0.05)。结果表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秦公散通过提高机体中CD3+细胞、CD19+细胞百分率和调节CD4+/CD8+之间的平衡来显著提高小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恢复由环孢菌素(CsA)抑制的小鼠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郁白止泻散和消食止泻散对临床动物泄淀进行治疗试验。郁白止泻散共治疗湿热泄泻124例,痊愈21例,有效3例,治愈率为87.5%,总有效率为100%,消食止泻散共治疗伤食泄泻12例,痊愈9例,有效3例,治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100%;两种方剂合用治疗1例,冷静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法氏囊散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30日龄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炎雏鸡400只随机分成4组:法氏囊散高、中、低剂量组、扶正解毒散药物对照组,拌料给用,连用三天。结果表明,法氏囊散高、中两个剂量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治疗效果与对照药物扶正解毒散相当,高、中两个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临床推荐剂量为2%拌料。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藿香榆乌散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身体健康的35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饲喂的日粮是:基础日粮+0.5%藿香榆乌散、基础日粮+1.0%藿香榆乌散、基础日粮+1.5%藿香榆乌散。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试验3组血清IgAJgG和IgM水平显著提高,由此可见,断奶仔猪饲料里添加适量的藿香榆乌散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相比较而言,断奶仔猪添加1%藿香榆乌散较好。  相似文献   

5.
五子散合催情散治疗母猪不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用中药五子散合催情散治疗母猪不孕症 2 6例 ,治愈 2 4例 ,治愈率 92 %。1 方药及方法五子散合催情散加减 :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熟地黄各 30 g,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阳起石、当归、益母草、白芍、川芎各 2 0 g,香附、红花各 10 g。共为细末 ,拌入饲料中喂服。2 病例1998年 5月 1日 ,咯尔乡复兴村马兴志饲养的2头长白种母猪 ,屡配不孕 ,用五子散合催情散加减治疗 :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熟地黄各 30 g,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阳起石、当归、益母草、白芍、川芎各 2 0 g,香附、红花各 10 g。共为细末 ,分 6次拌入饲料中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究乌梅散提取物对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及其机制。取乌梅30 g、柿蒂50 g、诃子12 g、黄连12 g、郁金12 g,通过煎熬制备乌梅散水提取物储液。兔小肠离体后恒温灌流,利用RM6240多道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行信息采集和记录。观察乌梅散提取物对离体小肠自发收缩的影响,应用乙酰胆碱(Ach)致使兔小肠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观察中浓度乌梅散提取物(2.18 g/L)对Ach诱导的收缩的影响,并观察其对Ach引起的离体小肠细胞内Ca2+和胞外Ca2+收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药物浓度大于1.09 g/L时,可显著抑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自发收缩的振幅和频率(P<0.05);Ach可极显著诱导小肠平滑肌收缩的振幅(P<0.01);2.18 g/L乌梅散提取物可极显著抑制Ach引起的痉挛性收缩振幅和频率(P<0.01);在无Ca2+台氏液中,乌梅散提取物可极显著抑制Ach引起的离体小肠细胞内Ca2+和胞外Ca2+收缩振幅及频率(P<0.01)。综上所述,乌梅散提取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肠平滑肌自发收缩,可抑制小肠痉挛性收缩,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Ca2+释放和胞外Ca2+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饲喂不同比例石苦秦散对育肥猪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42.14±1.03)kg的夜郎黄金猪育肥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分别为Ⅰ组(基础日粮+石苦秦散50 g/kg)、Ⅱ组(基础日粮+石苦秦散30 g/kg)、Ⅲ组(基础日粮+石苦秦散10 g/kg)、Ⅳ组(基础日粮),进行35 d饲喂试验,检测各组血清生化及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Ⅰ、Ⅱ、Ⅲ组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Ⅳ组(P<0.05),Ⅰ组白蛋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Ⅰ、Ⅱ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Ⅲ组(P<0.05)。结论:基础日粮中添加适量石苦秦散可提高育肥猪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甘油三酯含量,适宜添加量为50 g/kg。  相似文献   

8.
观察3种方法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疗效,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雏鹅病毒性肝炎的治愈率。分别进行人工感染预防及治疗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在临床治疗试验中选自然发病的莱茵雏鹅共5466只,将患鹅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保肝散、病毒灵、保肝散加病毒灵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保肝散配合病毒灵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6.05%;保肝散组次之,为77.97%;病毒灵组再次,为72.18%;对照组为14.72%。采用保肝散配合病毒灵组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安徽省散养鸡群球虫感染及虫种分布情况,从安徽省多地散养鸡场采集鸡新鲜粪便829份,分别采用基于7种鸡球虫内转录间隔区1(ITS-1)基因的套式PCR进行检测,并对获得的样本进行测序和分析,以验证球虫虫种。结果显示,调查的所有散养鸡场均有球虫感染,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和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是调查最常见的虫种。混合感染很普遍,以E.acervulina+E.maxima,E.acervulina+E.mitis,E.maxima+E.mitis及E.acervulina+E.maxima+E.mitis混合感染较为常见。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散养鸡群中球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散养鸡场球虫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0.
王留英 《动物保健》2014,(10):56-56
“清里剂在方剂学中有一大类的方剂内容,它包括针对于脏腑热证的各种方剂和清热解毒剂、清热凉血剂等等。但是.在禽病治疗中常用的并不多,主要有清瘟败毒散、黄连解毒散和白头翁散。一、清瘟败毒散(饮)清瘟败毒散既是经典方剂“清瘟败毒饮”的散剂剂型,是禽病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成品中兽药。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临床常见猪温热病病症进行分析,归纳其病机,选择《中国兽药典》中补中益气散组方,结合猪的解剖生理特点,针对温热病治疗方向进行组方调整和优化设计,设计出自拟组方补益散,对补益散临床使用效果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2.
探索以乳酸菌为主、配合中药制剂制成复方制剂——广灵散治疗犬腹泻的临床效果。将30例腹泻犬随机分成广灵散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结果表明,各药物对犬腹泻的有效率达到100%;抗生素组治愈时间较广灵散组短;肠道菌群检测结果显示,抗生素在杀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同时也使肠道中益生菌(乳酸杆菌)的数量减少,肠道菌群的不平衡性仍没有解决。而广灵散组虽然在治疗时间上比抗生素组长,但广灵散不仅能减少大肠杆菌的数量,而且能增加肠道中益生菌(乳酸杆菌)的数量,使肠道菌群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中药白头翁散各组分(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以及其他6种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用传统水煎法分别提取10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味中药、两药联合组成药对及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白头翁散各组分均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其中黄连的MIC为6.250 mg/mL,抑菌效果最佳。单味中药中对大肠杆菌杀菌效果较好的是黄连、秦皮、诃子,MBC均为200.000 mg/mL;药对中白头翁+黄连、大青叶+诃子对大肠杆菌的MIC均为3.125 mg/mL,抑菌效果最佳;白头翁+黄连对大肠杆菌的MBC为12.500 mg/mL,杀菌效果最佳。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MIC为3.125 mg/mL、MBC为100.000 mg/mL。结果提示,白头翁散4种单药相加的抗菌效果优于单药和部分药对。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白头翁散对人工鸡白痢的治疗效果,本试验通过人工建立鸡白痢模型,用白头翁散进行治疗,同时设氟苯尼考治疗对照组。观察各组鸡只的临床症状、质量变化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内毒素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白头翁散与氟苯尼考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差异不显著;但其降低血清内毒素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质量作用显著优于氟苯尼考组。结果提示,白头翁散对鸡白痢有良好疗效,具有降低鸡白痢患鸡体内毒素含量和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采用白头翁散进行治疗犊牛慢性腹泻,例举了两个病例,分别治疗3天,2天后痊愈。证明白头翁散对治疗犊牛慢性腹泻具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咳喘三效散由麻黄、鱼腥草、杏仁、甘草、石膏等中药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主要用于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本试验探讨了支原净+强力霉素、泰乐菌素+阿莫西林、咳喘三效散分别按治疗剂量与预防剂量对畜禽呼吸道综合征的治疗及预防效果。结果表明,咳喘三效散对畜禽呼吸道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最佳,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可作为防治畜禽呼吸道综合征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鸡传支喉炎散”的临床疗效,用“鸡传支喉炎散”对人工感染ILT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IBV(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的鸡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支喉炎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愈率为80%、有效率为100%.其疗效与清肺止咳散相当;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治愈率为76.6%、有效率为96.7%,其疗效与喉炎净散相当。鸡传支喉炎散的临床推荐剂量为2%拌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霍香正气散治疗牛急性肠胃炎的效果,并探究药物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0例牛急性肠胃炎,分为甲、乙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乙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霍香正气散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较高于72.0%,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霍香正气散治疗牛急性肠胃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野马追克喘散新兽药对呼吸道综合征进行临床疗效试验,为推广野马追克喘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自然感染、症状典型、猪呼吸道综合征的140头病猪(杜长大三元杂交),平均体重20~25kg,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20头,其中第Ⅰ、Ⅱ、Ⅲ组用野马追克喘散治疗,分别以高、中、低剂量给药;第Ⅳ、Ⅴ组分别用麻杏石甘散、金花平喘散以常规剂量给药;Ⅵ、Ⅶ组以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0.2mL/kg体重)和泰乐菌素(0.4mL/kg体重)以常规剂量给药。结果:野马追克喘散的治疗效果较麻杏石甘散和金花平喘散治疗效果好,治愈率也达93.3%。结论:野马追克喘散治疗猪气喘咳嗽疗效较高,收效较快,维持时间较长,是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散卵型原种的不断推广,改变了蚕种场原先的催青模式,给催青工作带来了不少新的内容。下面就两年来我们在散卵原种催青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在1994、1995两年春季催青工作中,我们发现,采用简化催青升温标准,在起点胚子、品种相同的情况下,在催青架上处在同一水平的散卵型原种的发育较框制原种稍快。1994年春,第1天上午10时解剖胚子时,苏6的散卵原种与框制原种胚子皆为丙_2丙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