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绒山羊生产在我国畜牧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主要饲养地为荒漠和半荒漠化草原,生态环境脆弱。要解决绒山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其出路就是控制饲养数量,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变传统的放牧方式,对草地实施禁牧、休牧或轮牧,对绒山羊实行舍饲饲养。  相似文献   

2.
《草业科学》2009,26(5)
4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发布《完善草原生态治理政策调查研究》。报告认为,国家近年来对草原生态问题有所重视,投入加大,但草原生态恶化局面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我国以短期项目补贴方式运作的“禁牧、休牧和轮牧”政策需要转化为可持续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加剧,祁连山北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近年来,通过实施国家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次调查分析,在实施区域天祝县禁牧与轮牧草原,通过植被高度、盖度和产草量监测,调查天然草原禁牧与轮牧效益。调查显示,高寒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禁牧可有效提高生物产量,但超过一定期限并无正相关。禁牧比轮牧草原生物量和产值均有提高,常年放牧草原生物量和产值降低,合理的轮牧利用是天然草原最好的利用方式。参考国内的研究结果,天祝县高寒草甸草原禁牧区土壤有机碳年增加量达0.007 Tg C·a-1,温性草原禁牧区土壤有机碳年增加量达0.016 Tg C·a-1。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根本上破解农牧业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制约这一历史性难题,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全旗农村牧区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给自然生态减压,提高农牧业产值,促进农牧民增收"的目标,探索创新农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全面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落实草畜平衡、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创建了以绒山羊增绒、肉羊三元杂交技术为主的生态养羊模式;加强草原的监测、监理工作,使草原的监管走上数字化、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旗草原生态严重恶化,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我旗进行着大规模的草原建设和草原保护,采取了多种建设和保护措施,尤其是围封转移战略休牧、禁牧和生态移民等项目的实施,加大了草原建设与保护的力度,必将加快我旗草原生态恢复的步伐,草原生态恢复后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只有采取划区轮牧措施,划区轮牧在我旗刚刚起步,但它是今后我旗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日趋恶化的草原生态,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中制定正确的政策和制度,坚定不移地严格贯彻执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在鄂尔多斯市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统筹兼顾,落实《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发展"三区"规划》,实施生态移民,建立草原生态集中恢复区,坚持科技和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和创新提高草原保护建设综合效益,提高建设质量,大力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种植优质紫花苜蓿、青贮玉米,重视草原执法监督,切实保护草原生态。通过采取以上几项主要战略性措施,使该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鄂尔多斯重利用轻保护的粗放式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草场退化。2000年,鄂尔多斯在全区乃至全国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从变革生产方式上促进生态恢复。2002年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在我市实施。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是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得到了大力推行,同时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更加规范化。退牧还草工程在我市实施7年来,使我市草原生态快速恢复,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草原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75%以上,草群高度由平均不足15cm提高到35cm左右,梁地草场和沙地草场的产草量平均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8.
草原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草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的制度,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组织考察团,于2003年11月赴全国草原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起步较早的内蒙古自治区和2003年5月1日全区实行草原禁牧封育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考察和学习。我们考察学习了他们的总体情况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成功经验,对我区这方面的发展都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为何要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的背景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约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草原是我国国土的主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地区草原禁牧政策自2002年实施以来的绩效如何,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以公共价值管理范式为基础,从草原禁牧政策实施过程与实施结果相结合的角度构建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政策实施过程,从政策实施的"公平性"、政府部门管理的"效率性"、合作生产的"参与性"、生态效果的"可持续性"等4维度提取指标因子;生态治理结果从项目达标率、植被生长状态、土壤侵蚀变化率、空间均一性等4个生态指标来衡量。各指标因子采用AHP方法确定权重,通过实地调查确定各指标的具体值。通过计算显示,内蒙古草原禁牧政策的过程绩效值为0.4979,绩效等级为一般,生态结果绩效值为0.7596,绩效等级是较好的,这两者的差异集中体现了当前草原禁牧政策过度关注生态结果而忽视项目实施过程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政府角度的评价值高于牧户角度的评价值50%以上,反映出政府和牧户对待生态政策的利益关注不同而导致评价值不同。草原禁牧政策的公共价值绩效的评价体系,将为草原政策评价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王政 《草业科学》2016,33(7):1440-1446
禁牧休牧已成为保护和培育生态植被的一种主要方式,是遏制草原荒漠化的有效手段。相对于禁牧休牧的制度需求,其监管立法却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完善,本文从立法层级、监管体制、法律责任等方面分析了禁牧休牧监管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论述其完善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声音:努力使退牧还草工程真正成为生态富民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本世纪初期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旨在通过围栏建设、补播改良以及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协调发展。该工程自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当前,必须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实施草场轮牧休牧禁牧提高草原畜牧业集约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牧休牧禁牧是合理利用天然草原有效措施,应当在牧区大力推广,本文结合呼盟牧区的实际,提出了现阶段牧区轮牧休牧禁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酒泉市“退牧还草”工程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3年开始,分别在酒泉市3个“退牧还草”项目试点县的半荒漠草原,对禁牧、休牧、补播和轮牧4项基本措施在植被恢复中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连续5年的定点观测。结果表明:就植物多样性、盖度、高度和产草量的综合效应而言,4项基本措施对植被恢复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禁牧和补播的效果均显著优于休牧和轮牧;对于退化较为严重且以生态恢复为基本宗旨的草原建设而言,最佳选择方案为禁牧4~5年;若以兼顾生态恢复与牧业生产双重效益为目标,则在禁牧的同时辅之以补播的方案更为可取;当建设目的更偏重于牧业生产,但同时要求对草地植被不能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时,最佳的方案应为轮牧,但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春秋季放牧。  相似文献   

15.
草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政策要求,逐步建立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肃南县发生不同程度的草原鼠害,给当地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2012年肃南县荒漠化草原大沙鼠危害呈"爆发"趋势,鼠灾发生对实施退牧还草禁牧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草场退化和荒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国草原工作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了2007年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工作主要进展,草原保护力度加大、建设速度加快,草原植被总体长势偏好.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速.草原利用状况有所改善.具体表现:草原法制建设不断深入,草原政策措施不断强化,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经国务院同意后已印发各地,退牧还草等工程项目成效显著.草原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草原监测和草原防灾逐步加强,草原火灾受害面积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牧草新品种选育和种草养畜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草原地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中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树青  徐义  杨坤 《草业科学》2022,38(8):1650-1656
草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与生产资源,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在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助力牧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历年统计数据和查阅年鉴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对两轮补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梳理,从补奖政策资金、草地生产力及载畜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政策实施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两轮补奖政策实施后,天祝县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草地生产力达到2162.28 kg·hm–2,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45.4%;2)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理论载畜量增长了42.98万个羊单位,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54.3%;3)农牧民人均收入从补奖政策实施前的4012元增加到8265元.遵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为进一步加强草地生态恢复,建议:1)在平衡禁牧下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态补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确定草原补奖补偿标准;2)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3)建立健全放牧禁牧制度,科学制定草原合理利用计划.  相似文献   

20.
正为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民增收,推动牧区更快更好发展,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自治区等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履行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牧民分别给予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同时安排绩效奖励资金,由地方政府统筹用于发展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发展。2019年,按照新的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划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中用于对农牧民的补贴部分,包括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继续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落实,称为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补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