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是严重威胁动物与人类健康的一类真菌毒素。牧草在收割、运输与贮存过程中极易发霉,易被黄曲霉毒素侵染。反刍动物采食感染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其乳汁中也会分泌出黄曲霉毒素,即使微量的黄曲霉毒素也可对动物和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本文对饲料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来源、危害、检测技术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检测技术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在生产实践中能够准确、快速、实时地检测饲料及乳制品中的黄曲霉素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2.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AFT)的污染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它不仅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牛奶的品质,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黄曲霉毒素的性质、特点和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牛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措施,以确保牛奶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董亚维  冯涛 《广东饲料》2004,13(4):24-25
黄曲霉毒素污染对于养禽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它可造成家禽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威胁禽类的健康安全,影响胴体的品质,并损害肝、肾等内脏器官的功能。雏鸭对黄曲霉毒素特别敏感。实际上,肉鸭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高于肉鸡和蛋鸡200倍以上。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症状包括肝脏实质细胞的扩散性性变、细胞核的增大和胆囊管的极度增生。黄曲霉毒素可大幅度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并可引起多种动物肝癌的发生,这其中也包括人类。由于黄曲霉毒素可通过肉产品在食物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是畜禽饲料中危害最严重的生物类毒素,作者综述了黄曲霉毒素在畜禽体内的代谢及其对畜禽生长性能、抗氧化系统、免疫系统和肝脏的毒性作用,并介绍了物理吸附类、化学反应类、生物降解类和联合应用类黄曲霉毒素解毒剂及其作用效果,为饲料行业研究如何避免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畜禽黄曲霉毒素中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本文从黄曲霉素毒素中毒的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治疗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重点介绍了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预防措施。目的是提高对黄曲霉毒素中毒病的认识,并做好预防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B1在乳畜中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曲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高致癌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我国饲料及饲料原料普遍受到黄曲霉毒素B1污染。乳畜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代谢生成的羟基化产物黄曲霉毒素M1可通过乳汁污染乳及乳制品,并因这两种毒素都具有极强的毒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黄曲霉毒素B1在乳畜的肝脏、瘤胃和乳腺等部位均可代谢转化,黄曲霉毒素M1向乳中的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与转移排泄、影响黄曲霉毒素M1的转化因素以及黄曲霉毒素B1对乳腺上皮细胞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黄曲霉菌是一种自然环境中常见的霉菌,而黄曲霉毒素就是黄曲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其具有高致病性。其中黄曲霉毒素B1被认为是致癌性最强的一种天然毒素,同时也是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最常见的一种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可导致动物肝功能下降,并使动物的免疫力、生育率和饲料利用率降低,还可诱发贫血,严重者可致死。黄曲霉毒素对农作物的污染给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和畜牧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18年4月通过对山东省聊城市某养猪户的一头病死仔猪进行剖检,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对病猪食用的饲料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来诊治该病。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与脱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是由某些曲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强,能严重损害动物机体的消化机能和免疫系统,导致动物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性能降低,并能够在肝脏、肾脏、肌肉等组织中蓄积,严重危害动物健康以及人类的食品安全。黄曲霉毒素中毒常见于幼龄的鸡、鸭和火鸡,特别是以2~6周龄的雏鸡和雏鸭敏感性最高。目前黄曲霉毒素脱毒技术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吸附剂法和生物脱毒法。本文阐述了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分析了各种脱毒技术的脱毒原理与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其中以黄曲霉毒素 B1最为多见,危害性也最强,而牛奶检测超标的黄曲霉毒素 M1则是黄曲霉毒素 B1的代谢产物。目前各个国家对各种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B1以及黄曲霉毒素 M1的含量都有严格限制。本文就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危害、检测、饲料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述,以期对奶牛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筛选出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将枯草芽孢杆菌全菌液、上清液及超声波菌体分别进行抑制黄曲霉菌生长试验和降解黄曲霉毒素解毒效率,并进行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试验,以及耐酸、耐胆盐、胃肠耐受能力和温度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该株枯草芽孢杆菌超声波菌体对黄曲霉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M1的降解活性分别为75%、70%和62%,而全菌液和上清液效果较差。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抑菌效果较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差,能够耐酸、耐胆盐、胃肠耐受能力和耐高温。试验对该株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乳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作为乳品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剧毒物——黄曲霉毒素越发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黄曲霉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致畸性及诱变性,已被证实可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大伤害,牛乳中以其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1最为常见。本文阐述了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来源与危害,并重点介绍了对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是指家禽摄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或其它食物而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高毒性毒素,由黄曲霉、寄生曲霉和软毛青霉所产生。这些真菌都可在所有家禽饲料和配料中生长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黄曲霉毒素,特别是在潮湿温暖环境条件中更易生长产生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侵害肝脏,其次为胆囊、造血器官、免疫系统等,造成家禽贫血、肝脏肿大、黄疸、消化功能障碍及免疫抑制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脱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对人体和畜禽有毒的一类生物毒素,给畜牧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黄曲霉毒素对饲料的污染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极易发生饲料黄曲霉毒素污染。文章主要从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及脱毒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中毒(Aflatoxicosis)是畜禽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是食入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这种真菌能产生一组极毒的代谢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的毒性最大。各类家禽,尤其是仔鸡、仔鹅、雏鸭和小火鸡对黄曲霉毒素B_1的毒性易感性最强。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肝坏死、胆管增生、黄疸和出血。家禽慢性中毒的特征是体重降低、饲料利用效率和产蛋量下降,易患传染病。肝细胞肿瘤的发生,尤其在雏鸭,被认为是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严重后果之一。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可用不同的方法去除污染,主要是对饲料中的毒素进行物理排除或化学钝化。此外,饲料添加剂,例如活性炭、苯巴比妥、半胱氨酸、谷胱甘肽、β-胡箩卜素、非瑟酮和硒,据报导也可有效地降低家禽的黄曲霉毒素中毒。黄曲霉毒素不仅对家禽有害,而且其存在于禽肉和蛋中的残毒,对人类健康也有危害,本文是讨论黄曲霉毒素B_1的急性和慢性中毒的重要特征,并介绍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预防和减轻中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M1是一类强致癌物质,能够污染乳及其制品,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对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性质、来源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温特曲霉也能产生,但产量很少。1960年发现黄曲霉毒素是引起英国南部某农场10万只火鸡死亡的病因后,国内外对黄曲霉毒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深刻认识到它是饲料中一种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的重要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17.
生物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畸、致突变性,对动物产品及人类危害极大。试验以乳酸菌、纤维素酶、乳酸菌+纤维素酶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料为材料,并设置对照,分析讨论3种添加剂处理方式对青贮饲料贮存过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首先通过pH测定判断出青贮料打开霉变的取样时间为青贮料打开后的第10天。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原料中未检出黄曲霉毒素;全株玉米打开当天,对照组黄曲霉毒素显著高于纤维素酶处理组,而乳酸菌和乳酸菌+纤维素酶处理的青贮料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青贮料打开后第10天,对照组霉菌毒素含量显著高于乳酸菌处理组和纤维素酶处理组,而且乳酸菌+纤维素酶处理组中仍未检出黄曲霉毒素含量。该试验表明,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青贮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存在抑制作用,且二者同时添加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是包括花生粕在内的饲料原料感染黄曲霉等真菌后,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其强致癌性,降低其毒性甚至去除其存在已是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的重要研究领域。在目前已有的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中,生物法,尤其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的降解方法,由于具有重复性、均一性和操作简单等特点,逐渐成为优选方法。本文着重对去除黄曲霉毒素的生物法进行概述,并对每种方法中的主要菌种、去除原理以及优缺点进行列举、归纳和总结,同时对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未来趋势做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奶牛饲料原料中,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和体质健康,并通过代谢形成黄曲霉毒素M1残留于牛奶中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本文论述了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分布与残留情况,同时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特别是对几种霉菌毒素脱毒剂的脱毒效果与脱毒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植物种子,尤其玉米、大米最易污染黄曲霉和其他霉菌,并产生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家禽饲喂被污染的饲料及其付产品易引起黄曲霉毒素中毒,本病较复杂,死亡率往往也很高。今把雏鸡和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病的诊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