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疗效最佳的治疗羊肝片吸虫的药物,选用36只患有羊肝片吸虫病的病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阿苯达唑组、三氯苯达唑组和硝氯酚组,每组9只,分3个平行,每个平行3只。对照组不做治疗处理,阿苯达唑组灌服12.0mg/kg·bw阿苯达唑,三氯苯达唑组灌服12.0mg/kg·bw三氯苯达唑,硝氯酚组灌服3.2mg/kg·bw的硝氯酚,整个试验期为14d,试验前后记录患病羊虫卵数和治愈情况。驱虫处理后:三氯苯达唑组虫卵个数显著低于硝氯酚组和阿苯达唑组(p<0.05),三氯苯达唑组虫卵减少率显著高于阿苯达唑和硝氯酚组,三氯苯达唑组显效只数和治愈率显著高于阿苯达唑组和硝氯酚组(p<0.05),三氯苯达唑组无效只数显著低于阿苯达唑组和硝氯酚组(p<0.05);表明三氯苯达唑治疗羊肝片吸虫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三氯苯咪唑     
三氯苯咪唑是陕西汉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自主研制开发的一种苯丙类驱虫药,在用于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病方面优于目前使用的硝氯酚、双醋胺苯氧乙醚、碘醚柳胺、氯氰柳胺等药品。是目前抗肝片吸虫药中唯一对肝片吸虫成虫及童虫都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用药安全范围大,毒副作用小,公共危害较小的药品。  相似文献   

3.
应用三氯苯咪唑片剂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选择6~8月龄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80只进行驱虫试验。结果:(1)三氯苯咪唑片剂5、10、15 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和成虫的驱虫率均达100.0%,对肝片吸虫幼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3.9%、100.0%和100.0%;(2)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5、10、15 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60.0%、80.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89.2%、98.2%和100.0%,对成虫驱虫率均分别为97.9%、100.0%和100.0%,幼虫驱虫率分别为90.7%、94.3%和100.0%;(3)三氯苯咪唑片剂10 mg/kg体重剂量与同剂量对照药物三氯苯咪唑混悬剂的驱虫效果无差异;(4)三氯苯咪唑片剂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3个剂量组试验羊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片剂5、10、15 mg/kg体重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10、15 mg/kg体重剂量驱除绵羊肝片吸虫安全高效。驱除绵羊肝片吸虫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三氯苯咪唑片剂不低于5 mg/kg,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不低于10 mg/kg体重。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412-2421
为制备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对其质量评价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通过辅料相容性、单因素筛选及回归正交设计,以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等为考察因素,优化处方制备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用激光粒度测定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粒径和形态进行测定,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建立测定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显示,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每100 mL中含五氯柳胺4.00 g,阿苯达唑4.00 g,黄蓍树胶0.25 g,十二烷基硫酸钠0.20 g,甘油3.00 mL,柠檬酸钠1.20 g,苯甲酸0.15 g。混悬液沉降体积比为0.99,再分散性良好。1~100 mg/L的五氯柳胺、阿苯达唑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R~2=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1.15%和100.89%,RSD为0.13%和0.10%(n=9)。结果表明,制备的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工艺简单,性状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好,质量可控。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混悬液中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羊肝片吸虫病是草原畜牧中危害肉羊最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常常造成肉羊黄疸、贫血、慢性营养消耗等对畜牧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为了做好肝片吸虫病的防治,选取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采用不同药物进行驱虫试验,结合沉淀法确定驱虫效果,结果表明:氯氰碘柳胺钠虫卵减少率100%;硝氯酚虫卵减少率91.4%,转阴率84.6%;丙硫苯咪唑虫卵减少率86.6%,虫卵转阴率76.9%;中药肝蛭散虫卵减少率53.2%,虫卵转阴率7.6%。通过试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对肝片吸虫祛除率高,是首选药物。丙硫苯咪唑驱虫需反复灌服为宜,硝氯酚在秋季驱虫效果好但需要联合用药,肝蛭净散驱虫要和广谱抗虫药联合用药,通过筛选为临床寄生虫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研究最佳的驱虫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秦州区羊寄生虫的主要种类,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硝氯酚等药物对羊分别进行体内虫体的驱杀试验,然后经本次驱虫试验发现,联合使用阿维菌素片与阿苯达唑片、阿维菌素片和硝氯酚片的驱虫效果比单一使用这三种药好,且驱虫后羊体净增重可达到5.7±0.7、5.9±0.9 kg。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五氯柳胺、阿苯达唑与不同辅料的相容性,为复方混悬液处方设计提供依据,采用影响因素试验方法对辅料进行筛选,将原料药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和不同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存放于高温(60℃)和强光(4500±500)Lx条件下,并于第0天和第10天考察原辅料混合样品的性状、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变化。结果显示:第0天时,五氯柳胺、阿苯达唑与硅酸铝镁、海藻酸钠、焦亚硫酸钠的混合样品溶液中阿苯达唑含量低于95%,且杂质含量也增加。第10天时,60℃高温条件下,五氯柳胺、阿苯达唑与卡波姆、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20、维生素E、焦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山梨酸钾的样品溶液中阿苯达唑含量低于95%,杂质含量增加且伴有性状变化;(4500±500)Lx光照条件下,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样品溶液中五氯柳胺含量大于105%,山梨酸钾样品溶液中五氯柳胺含量低于95%,杂质含量增加且伴有性状变化。而五氯柳胺、阿苯达唑与辅料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黄原胶、黄蓍树胶、大豆油、甘油、吐温-80、二甲基硅油、柠檬酸、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钠、苯甲酸、苯甲酸钠相容性好,可作为后续处方筛选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
《养殖技术顾问》2005,(4):40-40
类别药名制剂用法与用量(用量以有效成分计)休药期生殖激素类药双甲脒am itraz青蒿琥酯artesunate溴酚磷bromphenophos氯氰碘柳胺钠closantel sodium芬苯达唑fenbendazole氰戊菊酯fenvalerate伊维菌素iverm ectin盐酸左旋咪唑levam isole hydrochloride奥芬达唑oxfendazole碘醚柳胺rafendazole三氯苯唑triclabendazole溶液片剂片剂、粉剂片剂、混悬液注射液片剂、粉剂溶液注射液片剂注射液片剂混悬液混悬液药浴、喷洒、涂擦,配成0.025%~0.050%的溶液内服,1次量5毫克/千克体重,首次量加倍,2次/日,连用2~4日内服,1次量12毫克/千克体重内服,1次…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氯氰碘柳胺钠驱除羊肝片吸虫的疗效,分别采用硝氯酚(对照组)与氯氰碘柳胺钠(试验组)驱除羊肝片吸虫,对比试验两组治疗前后的羊感染肝片吸虫总虫卵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就虫卵减少率来讲,试验组患者的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6%(P0.05);就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讲,试验组(8.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采用氯氰碘柳胺钠驱除羊肝片吸虫的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硝氯酚片和氯苯达唑片驱除藏系绵羊肝片吸虫。结果表明,两药物的驱虫效果基本相同,综合考虑应用三氯达唑片优于硝氯酚片。  相似文献   

11.
羊肝片吸虫病是常见寄生虫病的一种,本病发病后主要表现全身症状、贫血和黄疸,剖检可见肝脏和胆管部位存在大量虫体;粪便虫卵检查可对本病进行确诊,预防本病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消灭椎实螺有助于本病的控制;硝氯酚、丙硫咪唑、三氯苯唑、硝碘酚腈等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牛羊蠕虫病是常见多发病,常造成不同程度的生产性能下降,目前在国内外已出现大量防治牛羊蠕虫病的制剂,如治疗吸虫病的有波里特列母(POlitrem)、吉杀拉尔(Disalar)、氯氰碘柳胺、三氯苯眯唑和氯舒隆等:治疗线虫病的有林它尔(Rintal)、芬苯达唑和尼尔维尔母(Nilverm)等;治疗绦虫病的有费纳索尔(Fenaso01)和芬苯达唑等。但是,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的有关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自身对照法计算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有关物质的量。选用Thermo 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以0.1%磷酸-10 mmol/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为A相,以甲醇为B相,31∶69(V/V);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5μL;柱温30℃;检测波长295 nm。结果显示,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中的主成分峰与杂质峰均能基线分离。3,5,6-三氯水杨酸、2-氨基-4,6-二氯苯酚盐酸盐、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在5~100μg/m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定量限分别为5μg/mL及750、500、225 ng/mL,检测限分别为1μg/mL及500、250、100 ng/mL,杂质3,5,6-三氯水杨酸、2-氨基-4,6-二氯苯酚盐酸盐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5%、100.35%,总平均回收率RSD均为0.71%(n=9)。经方法学验证,建立的HPLC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先采取物理防治,从饮水卫生、粪便处理、消灭中间宿主、患病脏器的处理、牧场预防等措施开始。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驱治:丙硫咪唑,15~25 mg/kg,一次口服;硝氯酚(拜耳9015),4~5 mg/kg,一次口服,驱成虫有效;肝蛭净(三氯苯唑),10 mg/kg,一次口服,对发育各阶段的虫均有效;碘醚柳胺,15 mg/kg,一次口服,对成虫和6~12周未成熟的童虫有效。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的有关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自身对照法计算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有关物质的量。选用Thermo 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以0.1%磷酸-10 mmol/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为A相,以甲醇为B相,31:69(V/V);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5 μL;柱温30℃;检测波长295 nm。结果显示,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中的主成分峰与杂质峰均能基线分离。3,5,6-三氯水杨酸、2-氨基-4,6-二氯苯酚盐酸盐、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在5~100 μg/m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9),定量限分别为5 μg/mL及750、500、225 ng/mL,检测限分别为1 μg/mL及500、250、100 ng/mL,杂质3,5,6-三氯水杨酸、2-氨基-4,6-二氯苯酚盐酸盐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5%、100.35%,总平均回收率RSD均为0.71%(n=9)。经方法学验证,建立的HPLC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草原放牧绵羊胃肠道线虫对目前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情况,本研究选取呼伦贝尔草原放牧地区绵羊,采用伊维菌素、丙硫咪唑、氯氰碘柳胺钠分组给药,运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进行耐药性田间检测。结果显示,伊维菌素组和丙硫咪唑组给药后30 d内试验所设时间点均无羊只粪便虫卵转阴,且平均EPG仍达800以上;氯氰碘柳胺钠组则在60 h时虫卵即开始全部转阴,30 d时仅有少数羊只检出虫卵。本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该地区绵羊胃肠道线虫对伊维菌素和丙硫咪唑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而对氯氰碘柳胺钠则相对敏感,研究结果为有效地防控家畜寄生虫病提供重要的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7.
阿苯达唑干混悬剂驱除绵羊线虫的效力与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阿苯达唑干混悬剂按10mg/kg、15mg/kg、20mg/kg剂量驱除绵羊线虫,并设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粪检结果:阿苯达唑干混悬剂三个试验剂量组对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3.3%、93.3%和96.7%,减少率分别为95.2%、98.8%和99.9%;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63.3%、83.3%和93.3%,减少率分别为76.1%、87.5%和94.2%。剖检结果:三个剂量组对线虫的总计驱虫率分别为96.9%、98.3%和99.4%。阿苯达唑原料药15mg/kg剂量对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0%和98.5%,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83.3%和86.9%,总计驱虫率98.5%。绵羊能耐受80mg/kg剂量。试验证明:阿苯达唑干混悬剂的驱虫活性及安全性与阿苯达唑原料药、片剂等无明显差异,均有良好驱虫效果,临床驱除绵羊线虫使用剂量以15mg/kg为宜,干混悬剂使用方法简便,特别适用于高原牧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兽药名称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氟孕酮阴道海绵磺胺二甲嘧啶片盐酸林可霉素片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盐酸洛美沙星片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盐酸氯苯胍预混剂盐酸赛拉唑注射液盐霉素钠预混剂酒石酸吉他霉素可溶性粉维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2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D3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奥芬达唑片(苯亚砜哒唑)氯羟吡啶预混剂氯硝柳胺片硝氯酚片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硫酸粘菌素可溶性粉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碘硝酚注射液精制马拉硫磷溶液…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理想驱虫药物,对8组检出有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山羊群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阿苯达唑、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进行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山羊捻转血矛线虫驱虫后,虫卵减少率均达95%以上,而阿苯达唑驱虫后的虫卵减少率低于95%。表明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驱虫效果较好,而阿苯达唑有一定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定西市羊肝片吸虫的发生。方法选用三氯苯唑利用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进行羊肝片吸虫驱治效果及最佳驱治时间的试验,并以硝氯酚驱虫作为对照。结果选用不同剂量的三氯苯唑对各个阶段羊肝片吸虫驱治率均可达到99.8%-100%;三氯苯唑驱虫组分别在10月、11月、12月对肝片吸虫进行驱治,来年4月份肝片吸虫驱净率分别为10%、60%和100%;硝氯酚驱虫组为30%。结论利用三氯苯唑在每年12月份驱治羊肝片吸虫,可达到春季羊体内无肝片吸虫的最佳效果,能彻底控制和消灭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