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蛋鸡养殖生产中,鸡群应激给蛋鸡的生长和生产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度的应激会造成鸡群产蛋率下降,鸡蛋品质下降;严重且持续的应激则可能会导致鸡只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文章对蛋鸡应激的分期、产生因素和综合防控进行概述,以期为广大蛋鸡养殖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蛋鸡养殖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蛋鸡存栏量巨大,每年为消费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动物蛋白.育雏期和育成期是蛋鸡养殖的基础期,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将鸡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疾病发生率也能降至最低,鸡群进入产蛋期后才能使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蛋鸡笼养的目的是增加产蛋量、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过程中,蛋鸡的生产性能并不能得到完全充分的发挥,所表现出的生产水平也高低不一.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生产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管理,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生产中要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提...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鸡群发挥最优的生产性能,需要为鸡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要求养殖小区、鸡舍有良好的生物安全,即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下做好鸡群周转后的空舍管理,为下一批鸡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实施两段式“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下的标准化蛋鸡养殖小区,后备鸡舍和产蛋鸡舍空舍期管理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林 《现代畜牧科技》2020,(3):17-17,31
蛋鸡生产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水平。蛋鸡饲养户要想在饲养蛋鸡的过程中增加养殖效益,提高经济收益,就必须稳定延续高产、稳产鸡群的数量和质量,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蛋鸡的饲养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加强蛋鸡群的消毒和疾病预防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规模化养殖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科学饲养管理蛋鸡,既能增强蛋鸡的免疫功能,还能促进其生长发育,从而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传播,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收益。因此在蛋鸡规模化的饲养过程中,加强对禽舍环境的控制与管理,是保证畜禽生产安全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规模化的养殖方式,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以改善蛋鸡的产蛋品质及生产效率,改善不同环境、不同饲养条件下的鸡群,使其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产蛋高峰期是鸡群产出回报率最高的阶段,也是鸡群产蛋期最为脆弱的阶段。在商品蛋鸡的整个生产周期内,即使育雏、育成期以及产蛋高峰期前后的饲养管理做得好,但如果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不善,则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啄肛、软骨病等时有发生,会严重影响蛋鸡的养殖效益。本文就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做一简单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降低蛋鸡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天祝县"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制研究项目"课题组,针对大肠杆菌综合防控中加强饲养管理环节,以蛋鸡产蛋期目标管理为导向,从转运前准备,到转群后消毒、设备检查、称重、光照控制、免疫、人员管理、饲料控制等各方面,制定了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措施,不仅避免鸡群发生大肠杆菌等疾病,而且可以提高蛋鸡产蛋率,增加蛋鸡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鸡群腹泻是常发疾病,尤其在夏季多发,给蛋鸡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造成蛋鸡腹泻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生理性因素,疾病影响,饲养管理粗放,饲料质量低劣,药物使用不当等。因此,当鸡群出现腹泻时,应该根据引起腹泻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产蛋鸡在临近产蛋高峰期时,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用科学的方法保障鸡群正常生长,确保蛋鸡在产蛋高峰时期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蛋鸡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蛋鸡养殖是否盈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经济发达国家,1只蛋鸡的年产蛋量高达40千克,鸡群终生死淘率不到7%;而同样品种的蛋鸡在国内,1只蛋鸡的年产蛋量只有30千克左右,鸡群的终生死淘率高达20%.为何同样品种在国内却发挥不出优秀的生产性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饲养管理水平低.所以改变过去的养殖观养鸡的观念,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成为农村蛋鸡养殖户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蛋鸡的日常管理工作是按照饲养规程、防疫制度等进行日常操作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特别应警惕传染病的发生,以保证鸡群高产、稳产,减少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现结合生产实际来谈谈蛋鸡产蛋期的日常管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鸡群 观察鸡群的目的在于及时了解鸡群的健康和采食等各方面的情况,预测和把握鸡群的未来状况.在蛋鸡产蛋期要细心观察鸡的行为活动、饮水、采食和粪便状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顾成军 《兽医导刊》2016,(20):225-226
饲养蛋鸡应该从雏鸡饲养就开始做起,从雏鸡到到产蛋鸡,每一个环节的都要讲究科学.对于广大养鸡户来说,蛋鸡的产蛋性能的好坏,关系到养殖效益.所以,从育成期至产蛋期的管理即产蛋初期的管理关系到产蛋期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鸡群的总体性能,提高产蛋率,加强预产期(产蛋初期)的管理,就成为蛋鸡生产中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规模化养殖普遍采用笼养的方式,蛋鸡的生产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环境卫生、营养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鸡群基本都处于应激状态,而这些应激直接影响到蛋鸡的生产性能,降低了鸡蛋品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因此,了解蛋壳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对蛋壳的形成及芽孢杆菌改善蛋壳特性的机制简要阐述,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蛋鸡群渡过炎热夏季后体质有所下降,进入秋季,气候转凉,蛋鸡群的采食量逐渐增加,此时加强饲养管理有利于蛋鸡群体质恢复,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 1防止应激  相似文献   

16.
对于蛋鸡养殖户来说,蛋鸡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多少。但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很多蛋鸡养殖户因为认识不到位的原因,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蛋鸡微利时期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蛋鸡本来就是一个微利行业,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持续蛋价低迷,养殖户养殖信心大减。面对不很景气的蛋鸡养殖业,养殖户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正确看待“赔”与“赚”,及时调整鸡群;其次,要抓好鸡群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后备鸡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如今,我国肉、蛋鸡养殖业发展速度、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形势,尤其是免疫观念和方法较为落后,常常造成免疫失败,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就鸡群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予以分析,以期提高鸡群免疫质量.  相似文献   

19.
鸡蛋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营养成分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鸡蛋的需求也在增加.鸡蛋养殖已成为许多农民的选择,鸡蛋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加工工艺.还要注意蛋鸡的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蛋鸡的健康,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养殖蛋鸡的农户数量不断增加,在对蛋鸡进行养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效的治疗和更好的疾病预防,以创造更好的环境,为此,要对鸡群做好相应的预防以及控制措施,从根本上降低鸡群的发病和死亡的概率,从而降低养殖户的损失,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蛋鸡生产.在此基础上,对蛋鸡的防疫要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转群是蛋鸡饲养阶段管理的重要环节,管理不当容易引起较大应激,从而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季,鸡群转群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现阶段,"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在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中日益显示出其优势。此种模式下的转群管理需要兼顾鸡群应激最小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