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型后多表现为心内膜炎、增生性关节炎及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伴随发生关节炎,偶有心内膜炎。该病主要侵害育肥猪。就流行性而言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多地,对养猪业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型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做好猪丹毒的科学屠宰检疫与无害化处理,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猪丹毒是一种猪的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猪丹毒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反应,是一种纤细而不活动的杆菌.本病发生后,根据其病程经过的长短,可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四种类型.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超急性型猪丹毒的现场诊断和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在临床上有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几种,其中急性败血型猪丹毒由于病程发展快、病死率高而对养猪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属于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类型不同,临床特征也表现不同:急性型多呈败血症症状、高热;亚急性型则表现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即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表现为疣状心内膜炎和纤维素性关节炎.本病一直是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SE),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猪丹毒病有关节炎型、心内膜炎型和皮肤坏死型三种,其中皮肤坏死型猪丹毒病很少见报道。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主要发生于架子猪,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感染,有时也呈暴发性流行。一般来说,慢性型猪丹毒病多由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的。但笔者在临床所见的两起原发性皮肤坏死型猪丹毒病病例皆为仔猪,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猪群中也是较为常见的,主要由于丹毒杆菌经消化道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伤口感染导致的.猪丹毒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在皮肤上有紫红色的斑点.发病主要是在热雨季节,这种疾病不仅呈地方性流行,还具有散发性的特点.发病初期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随后转为慢性型,患猪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呈地方性流行和散发,主要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类型。作者通过对致病原因的分析,给出具体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细菌性传染病,多呈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有的发生心内膜炎。猪丹毒杆菌主要侵害架子猪,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笔者主要针对猪丹毒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论述。1发病情况2012年8月12日接到一养猪场的报告,称该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尤其是偏南方的地区养猪场内多发生急性败血型猪丹毒,从而导致众多发病猪急性死亡,给养猪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防控猪丹毒是养猪场必须要严肃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猪丹毒的发病特征和病因等,并给出猪丹毒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多呈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发生关节炎或心内膜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袁圆在线     
袁圆 《畜牧市场》2007,(4):80-81
猪丹毒有些什么特征,该如何防治? 袁圆: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时则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各季均可发生本病,炎热多雨季节多发。不同年龄、品种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俗称"打火印"。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有的有心内膜炎。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本文主要对猪丹毒的病原及致病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以及防治措施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猪丹毒又叫红热病,俗称"鬼打印"或"火打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心内膜炎型.人可通过伤口感染称为类丹毒.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猪丹毒 此病系感染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败血型或疹块型的症状为:体温升高至41℃左右,心跳加快,四肢和腹部等处出现疹块,凸出于皮肤表面,不食,有时呕吐,眼潮红充血。慢性型则多表现为四肢关节发生慢性关节炎。 防治办法:1.用5%~10%的石灰乳刷洗猪圈,将病猪及时隔离饲养,死猪要深埋。2.以防为主,要早期给猪打猪丹毒预防针进行免疫。3.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也是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型多呈败血症症状、高热;亚急性型则表现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则主要表现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和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