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小麦生产中每年都会出现冬春旺长现象,尤其是2006~2007年度,小麦大面积旺长,导致冬春不同程度的冻害和后期倒伏情况,严重影响了单产的提高。因此,防止小麦冬春旺长应作为今年小麦生产的大事来抓。应从播种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壮苗,防止旺长和冻害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小麦在肥水条件较好,但栽培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冬前常常会发生旺长现象.麦苗旺长可导致生育期提前或延缓,养分积累减少,防御冻害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安全越冬,并影响春后的健康发育和高产.  相似文献   

3.
小麦"矮苗壮"拌种的生理特点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暖冬"现象以及"倒春寒"天气频发,小麦越冬期不明显,生育进程加快,容易造成旺长,冬春冻害时有发生。特别是播种偏早的稻套麦,前期旺长过早拔节的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安全生产。"矮苗壮"(系多效唑与强力增产素的复配剂)应用于小麦拌种,可以有效控制麦苗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邳州市近年来小麦旺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造成小麦冬前旺长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小麦冬前旺长的措施,以减轻小麦因旺长而造成的越冬期或早春冻害、后期倒伏,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5.
2007年偃师市的小麦生产,由于狠抓了精量匀播、控旺管理、预防冻害、科学追肥、综合防治病虫等关键性技术措施,战胜了冬春温暖麦苗旺长、孕穗期低温冷害、抽穗后三次大风倒伏、中后期高温干旱影响灌浆等多种不利气象因素的影响,又夺取了大丰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泰安市为实例,以当地常年气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2006~2007年度泰安小麦生长期间秋末及冬春气温升高对小麦生长的影向,剖析了春季寒流(倒春寒)对旺长小麦的严重危害及加重小麦冻害的其它相关原因,提出了泰安及山东应对气温升高,预防或减轻小麦冻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由于播种过早、播种量偏大,或冬前气温持续偏高气候偏暖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小麦冬前旺长。旺长麦苗抗冻能力下降,易发生冻害;且冬前旺长消耗大量营养,开春后劲不足,易脱肥早衰,分蘖率低,病虫害发生重。1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1.1由于播种过早,苗期温度高,麦苗生长快,冬前容易形成旺苗。幼苗叶片细长,分蘖不足,主  相似文献   

8.
对小麦冻害类型和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提出了防御对策,采取措施抑制小麦冬前旺长,采取防冻措施,及时对冻害田进行补救等内容,旨在为小麦冻害防御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笔者分析了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冬春气温偏高、小麦生长偏旺、生长发育时期提前,越冬初期、小麦幼穗分化末期及抽穗初期遇到骤然降温发生冻害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小麦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旺长麦田不同控旺措施的增产效应郑现敏李传珠刘文海李春苗(郸城县农林科学研究所,郸城477150)近年来,由于冬季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常导致早中茬小麦冬前旺长,遇早春低温便出现严重的冻害,不同程度地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降低产量及品质,已成为当前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1.
冬季镇压小麦可以压碎土地,压实畦面,弥合土缝,增加土壤紧实度,提高土壤保墒、保湿,保肥能力,控制地上茎的生长,促进低位分蘖的发育,为培育壮苗打下基础。特别是冬前旺长的壮苗,镇压可控制旺长,防止冻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浅谈气象因素对小麦冻害发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不同时期发生小麦冻害的特点 (一)越冬期冻害特点。此类冻害主要发生在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上旬。南乐县地处豫北平原的北端,小麦越冬期间冷空气活动频繁,所以此类冻害在我县时有发生。以2004~2005年小麦生产为例,由于冬前(10-11月份)气温偏高。加上大部分麦田抢墒早播。致使许多麦田冬前出现了旺长现象,其中有部分弱春性品种冬前已开始拔节。  相似文献   

13.
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小麦冻害发生的症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提出小麦冻害防御对策,包括提高播种质量,采取措施抑制小麦冬前旺长,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防冻措施,及时对冻害田进行补救等内容,旨在为小麦冻害防御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夏播玉米的田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小麦生产经历了特殊的气象条件,冬前旺长,开春冻害,中后期又经历了严重的旱灾和风灾,造成小麦减产。希望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重视以秋补夏,搞好夏播玉米的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5.
今年,白湖小麦普遍大丰收,亩产由1998~1999年的179.8千克和280.6千克猛增到373.4千克,创造白湖小麦史上的最高记录.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条件去年末出现暖冬,小麦未出现冬前旺长拔节.旱春未出现明显倒春寒,冻害轻.孕穗后天气一直干旱,病害轻.收麦时多晴好天气,有利于机收,颗粒归仓.  相似文献   

16.
苏中地区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苏中地区小麦冻害发生的症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提出小麦冻害防御对策,包括提高播种质量,采取措施抑制小麦冬前旺长,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防冻措施,及时对冻害田进行补救等,旨在为苏中地区小麦冻害防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小麦冬前旺长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前,小麦常因播种过早、播量过大或田间管理不当而出现旺长。小麦旺长苗,植株抗逆性差,极易发生冻害,影响小麦产量。因此,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小麦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河南省内黄县和林州市多年的冻害资料,分析冬小麦冻害发生时段和原因。近年来,小麦普遍播种偏早,以致冬前旺长的现象发生,遇冬季低温而形成冻害,造成减产。因此,笔者以林州市多年的气候资料为依据,提出防御冻害的几点措施,以达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小麦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1.气候因素.近年来的暖冬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温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相似文献   

20.
正一、小麦冻害的类型:包括冬季冻害和早春冻害。冬季冻害首先是叶片冻害,外部症状表现明显,冻害严重时出现死蘖死苗。二、小麦冻害原因:1、自然因素:一是冬前气温偏高,导致小麦生长过快,阶段发育提前,未经抗寒锻炼,抗冻能力较弱。二是刚进入越冬期就遭受大幅度、大范围的持续低温。2、人为因素:一是播种过旱,且大多数为春性品种。二是播种量偏大,麦苗旺长。三是整地质量差,麦苗瘦弱,抗冻能力低。三、冬季防冻措施:1、控旺促壮:旺长麦田一般在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