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水稻原、良种因2003年以前没有烘干设备,主要采用人工收割、自然干燥的方式进行收获,贮藏库房为砖瓦结构库房。在此前提下对2002年和2003年水稻种子收获、加工、贮藏过程中,种子含水量、发芽率和温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靠自然干燥水稻种子水分很难降至国标规定的14,5%,在贮藏条件为能够保证日平均-10℃以下的一般库房贮藏的前提下,水稻种子含水量在16.00%以下可以安全越冬;水稻种子含水量在16.01%~16.50%安全越冬保证率(出库时达到国标的样本个数占相应入贮样本个数的百分率)在85%~90%;水稻种子含水量在16.51%~17.00%安全越冬保证率在80%左右;水稻种子含水量在17.00%~17.50%安全越冬保证率仅在50%左右;水稻种子含水量在17.51%以上无法安全越冬。日平均-10℃是含水量在16.50%以下的水稻种子脱谷、加工等活动的界限温度。水稻种子在受冻后7d发芽率略下降,在受冻后15d发芽率明显下降。因此,水稻种子发芽率应在全年最低温度过后的15d测试的结果才稳定。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为确保种子质量,要认真进行田间检验确保纯度,收获上尽可能采用机械直收加机械烘干的方式。如无烘干设备.采用人工收割自然干燥的方式,坚持霜前收割,在干燥中应注意水分变化,收割后人字码晾晒,及时翻码,水分降至16.50%~17.00%时码成小垛,防止降雨水分回升。对于含水量较高的水稻种子(16.00%~17.00%)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10℃以前结束脱谷、加工等工作及时进库。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子不同含水量对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乳熟期的玉米种子在不同含水量下,测定其发芽率。结果表明,玉米种子的含水量对发芽率有很大的影响,种子含水量在25%~50%范围内,随着种子的含水量降低发芽率不断提高,当种子水分含量降至26%以下时,各品种发芽率均接近标准水分发芽率值.处于平稳状态。试验表明不同品种和水分的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密闭保管油菜籽,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取得科学保粮新成果之一。广大保粮职工自七○年以后,反复对水分20~60%的油菜籽进行了密闭保管。通过密闭试验,潮湿菜籽可以不发芽,不霉烂,已生芽的迅速萎缩,这为夏收多雨地区保管好油菜籽摸索了一条新的途径。密闭保管油菜籽,方法简便,利于推广。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应当看到,经过密闭品质有一定  相似文献   

4.
王景升 《种子》1994,(1):6-9
通过对水分在13%~34%之间的玉米种子,在-12℃—-35℃条件下,经不同处理天数后发芽率变化的测定,找出了不同低温及其持续天数的玉米种子低温冻害的临界水分。通过对水分12.1%~17.8%的玉米种子,在室温20℃、25℃、30℃条件下经不同贮藏天数后发芽率变化的测定,提出了在上述水分与温度区间玉米种子水分、贮藏温度与发芽率降至85%的天数之间的回归方程。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多点配合应用试验,验证了上述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地区玉米种子越冬的临界水分为18%,安全渡夏的天高水分不应高于14%,贮藏2~3年的水分应在13%以下。  相似文献   

5.
王仙萍 《种子》2008,27(3):106-107
油菜种子种皮脆薄,组织疏松,且籽粒细小,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收获恰逢梅雨季节,很容易吸湿回潮,就是干燥气候也容易释放水分,在夏季,相对湿度在50%以下,油菜种子水分可降低到7%~8%以下,而当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其水分很快升到10%以上。菜籽含油率高,胚细胞在物质代谢的过程中耗氧很快,在相同的温湿条件下,其呼吸强度较其它作物种子为大,释放出来的热量多,在高温季节很容易发热霉变,尤其在高水分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用丙酸钙、山梨酸、富马酸及富马酸二甲酯四种防霉剂以0.2%,0.5%的剂量分别处理水分为16%的酵母饲料,置于27~30℃的恒温箱中,在模拟高温季节流通过程的条件下,进行防霉保鲜试验。试验期对样品的感观、粗脂肪、粗蛋白、带茵量等指标定期检测的结果表明,浓度为0.5%的山梨酸防霉效果最好,无霉变期达11天;0.5%的丙酸钙防霉效果次之,无霉变期为9天,富马酸及富马酸二甲酯的防霉效果欠佳。饲料成分中以粗脂肪含量在试验期间减少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张崇霞  王伟  李荣涛 《粮食储藏》2012,(1):20-22,51
研究了在26℃的恒温条件下,不同水分含量大豆充氮气调与常规储藏大豆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在26℃的储藏条件下,水分含量仍然是影响大豆品质变化的首要因素。当大豆水分含量低于安全水分时,是否充氮对大豆的发芽率、油脂酸值、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影响很小,大豆的品质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当大豆水分含量略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可以很好地延缓大豆发芽率的下降、油脂酸值的升高,但对霉菌变化的影响较小。当大豆水分远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对延缓大豆发芽率下降有一定作用,对油脂酸值和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26℃的恒温条件下,不同水分含量大豆充氮气调与常规储藏大豆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在26℃的储藏条件下,水分含量仍然是影响大豆品质变化的首要因素.当大豆水分含量低于安全水分时,是否充氮对大豆的发芽率、油脂酸值、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影响很小,大豆的品质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当大豆水分含量略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可以很好地延缓大豆发芽率的下降、油脂酸值的升高,但对霉菌变化的影响较小.当大豆水分远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对延缓大豆发芽率下降有一定作用,对油脂酸值和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利用吉林省春季风大,湿度低的条件,对水分18%以下的袋装玉米进行露天堆垛自然通风降水试验,结果表明,自然通风储藏2个月,玉米水分从15.9%~17.8%分别降到13.9%~14.4%玉米发芽率没有明显变化,蛋白质,纤维素,粘度,淀粉,灰分,脂肪酸等与烘干,晾晒的玉米相比明显判别,该方法可作为解决中,小型粮库高水分粮的降水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芦苇种子萌发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扎龙湿地芦苇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质、不同萌发温度、不同基质埋藏深度和不同基质水分饱和度条件下芦苇种子的萌发过程,比较不同处理条件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条件下芦苇种子萌发过程呈现“S”型曲线,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土壤培最高(达94%),滤纸最低(为82.6%),发芽势土壤最高(为93.34%),滤纸最低(为71.34%);芦苇种子低于20℃恒温培养很难发芽,20~30℃随温度的增高芦苇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增加趋势;蛭石培1~6 mm埋深芦苇种子均能出苗,发芽率2 mm埋深最高(为96%),土壤培仅在1~2 mm埋深时出苗,发芽率和发芽势1 mm埋深最高;蛭石培、土壤培在80%水分饱和度发芽率最高(分别为93.34%、90%).不同培养条件对芦苇种子萌发影响较大,蛭石在30℃、80%水分饱和度、2 mm埋深为芦苇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11.
钟静  金宁  李浩杰 《粮食储藏》2012,41(4):39-41
对不同产地的菜籽油在常温储存条件下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及脂肪酸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储存的100d内,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色泽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亚麻酸含量有微量的减小;酸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增长幅度很小,增长率仅为6.3%;而过氧化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增长很明显,平均增长率为27.2%,过氧化值是表征菜籽油在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的一个最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使用5种防霉剂,即“霉敌”、“丙酸钙”、“防霉灵”、“霉镇”和“山苍子油”,分设8个处理;处理1、2、3的饲料内分别加3-4种防霉剂,其它处理只加1种防霉剂,另设一对照(不加防霉剂)。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含水量为11%,经168天储藏,各处理霉菌数上升均较慢,饲料外观无明显霉变现象。将饲料水分提高到14%时,高湿度储藏一个月,以处理1、2、3的防霉剂防霉效果最好,表现为霉菌数上升慢,除处理1有轻度霉变外,处理2、3未见明显霉变。而加一种防霉剂的处理6霉菌数次于处理1、2、3,储藏一个月只轻微霉变,而其他处理霉菌数上升快,饲料外观霉变重或严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0~2014年大、中、小不同罐容实罐储存的四级菜籽油,采取定点、定罐、定层、定期跟踪观察油罐"三温"变化并取样检测,发现罐温、油温均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罐温最高,油温从上至下依次降低。菜籽油的水分及挥发物、色泽、气味、滋味、加热试验(280℃)等指标在储藏期间变化均较平稳,酸值和过氧化值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不同年限的菜籽油其过氧化值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酸值。油罐容量越大,满罐存储时其存油品质的稳定性越好。罐内上、中、下层酸值变化差异不明显,上层和底层的过氧化值明显高于中层。严格控制好入罐油品质量,菜籽油储藏4~5年后酸值、过氧化值等质量指标仍可保持在国家限量标准以内。  相似文献   

14.
微波法测定油料水分和脂肪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波法测定三种油料中水分、脂肪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油料种类不同,微波法测定水分的加热时间也不同。微波法测定油菜籽、花生、大豆的最佳条件为:功率为720 W,样品量为2.0 g左右,加热时间分别为9 min、8 min、7 min。测定结果与国标法相比相对误差在0.13%~4.24%之间。利用微波干燥后的样品测定油料脂肪含量,抽提时间由原来的8 h缩短为6 h。测定结果与国标法相比,相对误差在0.82%~2.0%,符合误差允许的范围。微波法测定油料水分、脂肪的含量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析效率,而且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5.
利用传统的木板法和固定漏斗法测定不同水分、杂质大豆、稻谷和油菜籽在不同材料上的自流角、静止角。结果表明:不同含水量的稻谷,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其自流角在增大;不同杂质含量的稻谷,随着含杂量的增加,其自流角在增大;不同材质的板材,随着摩擦力的增加,其自流角也在增大。不同含水量的稻谷,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其静止角在增大;不同杂质含量的稻谷,随着含杂量的增加,其静止角也在增大。相同水分的大豆、稻谷、油菜籽,稻谷的摩擦力最大,自流角和静止角也最大;大豆、稻谷、油菜籽相比,大豆粒大、饱满、表面光滑,油菜籽次之,因此,在外界条件相同情况下,大豆的散落性最好,油菜籽次之,稻谷最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油菜籽传统加工工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油菜籽全含油膨化预榨制油新技术,并研究了膨化操作参数对预榨饼残油的影响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油菜籽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原料水分含量、膨化温度、模孔直径,以及喂料速度对预榨饼残油含量的影响,并得到最优工艺组合。结果表明,原料水分含量和喂料速度对预榨饼残油含量影响显著;在原料水分含量8%,喂料量33t/h,膨化温度95℃,模孔直径8mm的条件下,预榨饼的残油最低。此参数下的验证试验也与以上结论一致。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技术显著降低了预榨饼残油(由18%以上降到15%以下),同时毛油质量得到改善,含磷量显著下降(由800×10-6降到150×10-6以下),有利于浸出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崔秀娜  王海英  赵富宝 《种子》2012,31(3):50-53
以辽薏苡1号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老化的方法,研究不同含水量对薏苡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薏苡种子的含水量由16.94%降至14.89%,种子活力保持在较高水平.经人工老化处理后,种子含水量在14.89%时,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淀粉酶、POD酶活性也处于较高水平;而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丙二醛的含量处于最低水平,脱氢酶活性相对下降最少.因此,在对薏苡种子进行长时期保存时,适当降低种子的含水量有利于其保持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为探讨不同田间环境条件下,同一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各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GH01为材料,研究了由播期与密度形成的9种田间环境条件下粒色及其它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黄籽度与胚含油量、种子含油量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6617和r=-0.7458*),胚含油量与胚蛋白质含量、种子含油量之间仍保持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71**和r=0.8973**)。【结论】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度、种子含油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随供试基因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另一些品质性状(含油量、蛋白质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并不因供试基因型间的差异而改变。  相似文献   

19.
浓香菜籽油制取精制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香菜籽油的制取和精制与普通菜籽油的制取和精制有一定的区别,前者要最大限度地获得菜籽油的特殊香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油品澄清透明,需要特殊的制取和精制工艺。在浓香菜籽油的工程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浓香菜籽油制取、精制工艺。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