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江西小城镇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4年与1991年相比,建制镇数量增加了53%,建制镇人口增长了34%。小城镇的发展,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江西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发展农村经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  相似文献   

2.
密云县是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促进密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通过对密云县城镇化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密云县应抓住各种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城镇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保障,做大做强密云新城核心区,努力构建密云新城四组团,大力打造库北区域中心镇,积极塑造京北门户第一镇,适度发展一般建制镇,协调推进县域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城镇化,形成"一核心、四组团、一区域中心、一特色镇"的城镇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知,要求各省选择符合条件的不同层级市、镇作为试点在8月底前上报发改委。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城镇化问题单靠城市改革难以解决,迫切需要寻找新突破口,要改变以往以单纯促进发展为目标的做法,集中优势资源设置试验区。尤其针对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这也将成为近中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据介绍,此次试点对象将重点放在镇改市工作。选择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  相似文献   

4.
鉴于国情约束,中国不具备一般性地模仿欧荚现代化进程中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条件。1998年我国明确提出的"城镇化"战略,是对县及县以下城镇在国家没有投资的情况下仍然大量增加的客观情况的认可,但许多实际问题导致"城镇化"陷入僵局。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避免其他人口过亿的大型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盲目扩张导致的大量贫民窟、黑社会犯罪等造成现代化进程中的不稳定问题。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农村社区土地和乡镇企业产权关系,优先发展中心镇,同时改革地方治理结构,理顺建制镇与村自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温州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在浙南大地崛起。从1978年全市18个建制镇,发展到2007年的119个,在平原经济发达地带形成了一个星罗棋布的城镇集群。如今温州农村70%的人口,80%的工业产值,80%的社会商品零售额集中在建制镇,从而十分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张平军 《甘肃农业》2003,(11):18-19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城镇化,英文是urbanization,译成中文,应是城市化。由于中国的建制镇也是城市化地区,所以,用城镇化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在国外,镇的英文是town,也有用city的,聚集人口少的city与town没有区别。美国文化遗产的词典对"乡土"的定义是:乡土是关于某一特定文化中的建筑和装饰风格。"乡愁"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时和将来时,它更为重要的命题是,如何在激荡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建设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芳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8):93-94,51
在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管理模式及经验的基础上,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建设可以采取"师市合一"的城市化模式和"场镇合一"的团场城镇化模式,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完善城镇化进程中的行政与市场驱动机制、强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驱动机制、发挥城镇空间的自组织驱动机制,通过科学定位兵团各城镇功能、设立建制镇、建立兵地区域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和兵团城镇化事务管理局等具体措施,推动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了陕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水平。结果表明,2000—2013年陕西省城镇化由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发展到人口城镇化滞后型,协调度由"基本协调"转变为"较协调"。  相似文献   

10.
平凉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多维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建立平凉市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多维主成分分析法,以平凉32个小城镇(包括6个县镇,26个建制镇)为评价单元,分别求出各小城镇的人口、经济、生活水平、空间城镇化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值,进而求出32个小城镇城镇化水平综合实力排序。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春红  王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97-17098
在分析城镇化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构建融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于一体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河北省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从降低农民进城成本、优化城市投资环境、发展集群经济、推进京津冀的一体化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使用武汉市城市圈Landsat TM(1987、1995、2000、2005、2011年)五期遥感影像,采用机器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土地利用信息,进而提取水域信息,分别从区域和市域尺度上探讨了武汉城市圈1987-2011城市化过程中水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机制,对水域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水域景观格局对城市化因子的时空响应。结果表明,在城市圈尺度上,城市化率、总人口、GDP以及建筑物面积等城市化因子均可以较好的预测水域景观格局的变化,但水域景观总面积与城市化因子的相关性较弱;在市域尺度上,不同城市影响水域景观格局变化的城市化因子不同,且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城市圈和市域两个尺度上,水域景观变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均呈现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非农人口比例增高、以及建设用地扩张(城市化强度提高),水域景观面积先减少再增加,景观破碎度降低,稳定性增强,形状趋于规则,水域景观聚集度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城镇化实质内容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人口、社会进步、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五方面出发,共选取19个指标构建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地域研究单元,对辽宁省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聚类分析将辽宁省的城镇化水平分为4种类型,同时分析了各类城市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指导今后的城镇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对唐海县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因子分析对影响唐海县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0~2009年唐海县的经济呈平稳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城市社会服务发展波动较大,发展情况不尽理想。2007年起,唐海县的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及各类发展指数均为正值,实现了综合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唐海县应在今后的城市化工作中注重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重玲 《农学学报》2020,36(7):151-157
通过构建经济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可供水资源承载力、建设用地承载力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模型来综合测度研究区五市理论城镇化发展水平,从而与实际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银川市与石嘴山市实际城镇化发展水平大于理论城镇化发展水平,且城市人口潜力指数大,具有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2)吴忠市、中卫市和固原市实际城镇化水平小于理论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且人口潜力指数较小,不具备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以此为依据,从而为不同人口密度等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对于人口极密集区与密集区,一方面应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2)对于人口中等区,一方面,加强中心城市的拉力作用,另一方面,创造农村推力作用,着力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3)对于人口稀少与极稀区,一方面应鼓励就地城镇化,另一方面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本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合肥城市化进程对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合肥及郊区多年来的气象要素(温度、风速、湿度等)变化的分析,结合合肥市城市化进程的统计数据,找出城市化进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热岛效应增大、风速减小、湿度减小、云量增加、大气污染严重,可通过采取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节能、清洁能源、植树造林、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密度等措施减缓气候变化,以实现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重庆市主城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是引起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志刚  蒲瑞琛  周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79-7281
探讨了河西地区城市化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影响,并运用一系列城市与经济理论提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以指导河西走廊城市化实践。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西安市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对1996年以来西安市城市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了综合测度,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及其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维度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者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9年,西安市城市化综合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西安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现波动发展,但总体上向良性方向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生态环境压力是影响西安市城市化的最主要因素,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多等是胁迫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耦合度以颉抗阶段为主,耦合协调度基本处于中高度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一直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也一直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南昌市2002-2010年人口和建设用地统计数据,利用Zipf法则等方法预测南昌市的人口规模,然后借鉴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之间的双对数方程,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VAR模型分析、协整性检验等方法进行检验和纠正。同时,对2011-2014年南昌市的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和检验,发现其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都不超过5%,预测出2020年南昌市市区的建设用地规模为288.343 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