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蜂群于 1993年在浙江省转地放蜂时染上了白垩病 ,当时损失惨重 ,用了几种药物都无效。经过几年的摸索 ,总结了几点防治经验。1 蜂箱消毒法 蜂群出窖后把蜂箱用喷灯消毒一遍 ,一则灭菌 ,二则可将潮湿的蜂箱烤干。空箱消毒后把出窖的蜜蜂换在灭好菌的蜂箱里。蜂箱消毒一遍即可使用。2 加花粉喂药法 春季喂第一批花粉时 ,在45 0g花粉中加 2片灰黄霉素 ,15 0g白糖加少量水将花粉溶解松散后灌入脾内做好春繁准备工作。3 春繁紧脾法 将每箱 4框蜂紧脾后放入 3张脾 :1张花粉脾 ,1张空脾 ,1张蜜脾 ,让蜂多于脾进行繁殖。4 冷热区管理法 …  相似文献   

2.
张印 《中国蜂业》2003,54(1):30-30
越冬蜂群出室 (窖 )后 ,在清理蜂箱时 ,除箱底有死蜂外 ,还有蜜蜂咬掉的封盖蜜脾上的蜡渣和从箱壁或箱底刮下的赘蜡。有的蜂友把这些东西随手抛弃掉 ,其实这些“废物”仍有利用价值。做法是首先把清除物收集在一起 ,然后过一遍粗筛 (以不漏掉蜂尸为度 ) ,这样就把死蜂和蜡渣收集在一起。再捡出蜂尸中的赘蜡。平均每群蜂能得纯净封盖蜡 2 5克以上 ,如果有百群蜂 ,就能收集 2~ 3千克蜂蜡。正常情况下越冬良好的蜂群箱底的死蜂应该不是病死蜂。把干净而完整的蜂尸挑选出来晒干后泡酒 ,配制成蜂尸酒。用于治疗腰腿疼或后背疼很有效。具体配方见…  相似文献   

3.
葛平 《养蜂科技》2003,(5):15-16
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因管理不善常发生蜂王死亡、鼠害、缺蜜等现象。现谈谈笔者多年越冬管理中所采取的补助措施供蜂友参考。1 .检查越冬蜂群。通常情况下越冬室保持通风、黑暗、安静、温、湿度正常 ,蜂群能安全越冬 ,但在 1— 3月份 ,越冬蜂群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1 .1丢失蜂王 :在稳定的 0℃— 4℃时 ,有个别蜂群不安静 ,时有喧嚷声 ,有时有个别蜜蜂冲击蜂箱 ,蜜蜂散团 ,这种情况往往是丢失了蜂王。1 .2鼠害 :如有老鼠潜入蜂箱 ,当检查蜂群时蜜蜂尸体腹和胸分开 ,死蜂一段段的或有啐巢脾现象。则无疑有老鼠危害蜂群。1…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的蜂群第一次染上白垩病,当时我用了各种药物没能把病情控制住,最后没办法只能忍痛烧毁。2006年我的蜂群又发现白垩病,经过几次治疗,放在一边没管它,等喂越冬饲料时竟然病情好转。2007年春,蜂群出窖后,患白垩病的蜂群没有病症,第一批幼蜂出完,其中一箱蜂加到第六张脾时,蜂群不长也不降,20天后在边二脾上见到患白垩病幼虫。为什么蜂群大多在边  相似文献   

5.
泡沫塑料蜂箱就是以当代高效节能保温材料——泡沫塑料,采用符合蜜蜂筑巢生物学特性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设计制造的一类新型蜂箱。笔者前几年用泡沫塑料蜂箱养殖中蜂,冬季5℃蜜蜂出巢正常采集蜜粉,克服了蜂群“夏衰”“冬伤”等。去冬今春,较为寒冷,1群“碗碗蜂”在泡沫塑料蜂箱中顺利越冬。现将笔者用泡沫塑料蜂箱养殖“碗碗蜂”顺利越冬的情况介绍如下,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成春到 《蜜蜂杂志》2005,25(12):20-20
1蜜蜂越冬死亡的原因及防治蜜蜂在越冬期间,因饲养管理不善,会发生大量死蜂现象,给养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蜜蜂越冬死亡有哪些原因,又怎样进行防治呢?一是工蜂的正常老死工蜂的正常老死,约占工蜂总数的20%左右。为了清除这些老死的工蜂,可在蜜蜂入室后的第一和第二两个月内,从蜂箱中各掏一次死蜂。掏时要防止振动蜂群。二是老鼠将蜜蜂咬死凡被老鼠咬死的蜜蜂,一般都缺头。如果一发现蜂箱内外有缺头蜜蜂,就要用灭鼠药诱杀,或用鼠笼、鼠夹等捕杀老鼠,尽快将老鼠消灭。三是蜂群缺饲料饿死因蜂群饲料短缺而饿死的蜜蜂,往往在蜂巢的一侧特别…  相似文献   

7.
(一)观察飞翔 早春越冬后的蜜蜂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要趁此仔细观察蜜蜂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或因某种原因而越冬不顺利,蜜蜂的举动便显得不同。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蜂肚子膨胀,爬到巢前板上排泄,表明在越冬期饲料不良和环境潮湿;有的蜂群出箱迟缓,飞翔蜂  相似文献   

8.
芝麻花期预防卷翅病的实践历年来,我地芝麻花期过后,出房幼蜂出现大量卷翅,这些蜜蜂有的翅未分化,有的翅卷缩,有的翅发育基本完全,但不会飞翔。每天下午当蜂群试飞时,蜂箱周围和地面上到处可见死蜂,在低洼的地方更多,群势严重下降,对越冬蜂十分不利。《蜜蜂杂志...  相似文献   

9.
<正>蜂群在寒冷的冬季,在蜂王周围的巢脾上形成一个球体,称为越冬蜂团。在越冬期间,对于蜂群的任何干扰,如振动蜂箱、发生鼠害、室内越冬蜂群受光线刺激等,都会使蜜蜂骚动不安,导致蜂团散开,增加饲料消耗,加速蜜蜂衰老,危及蜂群安全越冬。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越冬方式,施以相应的管理。室内越冬有许多优点:一是避免采花后期蜜蜂和幼虫中毒,避免盗蜂损失;二是避免在晴天蜜蜂  相似文献   

10.
蜜蜂在越冬期间 ,因饲养管理不善 ,会发生大量死蜂现象 ,给养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蜜蜂越冬死亡有哪些原因 ,又怎样进行防治呢 ?一是工蜂的正常老死。工蜂的正常老死 ,约占工蜂总数的 2 0 %左右。为了消除这些老死的工蜂 ,可在蜜蜂入室后的前两个月内 ,从蜂箱中各掏一次死蜂。掏时要防止震动蜂群。二是老鼠将蜜蜂咬死。凡被老鼠咬死的蜜蜂 ,一般都缺头。如果一发现蜂箱内外有缺头蜜蜂 ,就要用磷化锌等灭鼠药诱杀 ,或用鼠笼、鼠夹等捕杀老鼠 ,尽快将老鼠消灭。三是蜂群缺饲料饿死。因蜂群短缺饲料而饿死的蜜蜂 ,往往在蜂巢的一侧特别多。…  相似文献   

11.
蜜蜂在越冬期间,因饲养管理不善,会发生大量死蜂现象,给养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蜜蜂越冬死亡有哪些原因、又怎样进行防治呢?一是工蜂的正常老死。工蜂的正常老死,约占工蜂总数的20 %左右。为了清除这些老死的工蜂,可在蜜蜂入室后的第一和第二两个月内,从蜂箱中各掏一次死蜂。掏时要防止振动蜂群。二是老鼠将蜜蜂咬死。凡被老鼠咬死的蜜蜂,一般都缺头。如果一发现蜂箱内外有缺头蜜蜂,就要用磷化锌等灭鼠药诱杀,或用鼠笼、鼠夹等捕杀老鼠,尽快将老鼠消灭。三是蜂群缺饲料饿死。因蜂群短缺饲料而饿死的蜜蜂,往往在蜂巢的一…  相似文献   

12.
据观察,近两年来在我地一些地区的部分蜂场,在越冬后期和春繁期间发生的一种成年蜂疾病,其症状为腹部膨大、爬行缓慢、蜂体湿黑、失去飞翔能力,有的肢体麻痹、腹泻,患病严重的蜂群,在气候条件差时,箱底及巢门口死蜂成堆,甚至堵塞巢门,有时在巢脾上及蜂箱门口有大量的粪便,气味难闻。根据以上症状分析,判断为蜜蜂副伤寒病,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下痢病。1病因蜜蜂下痢病,是蜜蜂越冬后期及早春成年蜜蜂所患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其病因主要有:(1)在越冬期潮湿严重,气温忽高忽低,长期受震动、鼠害等,越冬饲料质量欠佳。以上这些都是造成越冬后期蜜蜂…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业》2020,(2):16-17
<正>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秋季培育的适龄越冬蜂怎样才能安全顺利度过漫长严寒冬天,多年实践证明:蜂室(窖)内越冬,让蜂群更安全度过东北漫长的酷寒冬季。一、蜜蜂室(窖)内蜂群管理蜜蜂刚入室(窖)和越冬末期容易伤热,会过分活跃增加饲料消耗,无法出巢排泄粪便,产生下痢,死亡率增加。越冬室温度控制在0℃~2℃,宁冷勿热,  相似文献   

14.
蜜蜂在越冬期间,因饲养管理不善,会发生大量死蜂现象,给养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蜜蜂越冬死亡有哪些原因、又怎样进行防治呢? 一是工蜂的正常老死。工蜂的正常老死,约占工蜂总数的20%左右。为了清除这些老死的工蜂,可在蜜蜂入室后的第一和第二两个月内,从蜂箱中各掏一次死蜂。掏时要防止振动蜂群。 二是老鼠将蜜蜂咬死。凡被老鼠咬死的蜜蜂,  相似文献   

15.
正白垩病,又称"石灰子病",是蜂群中一种真菌性传染疾病。白垩病对蜜蜂春繁非常不利,蜂群难以复壮,并且持续时间长。笔者曾是白垩病的受害者,在治病过程中虚心请教过养蜂能手,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至今蜂群再未发生过白垩病危害。一、传播途径蜜蜂白垩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不抗病蜂群与患病群蜜蜂在外界采花过程中相互接触传染疾病,也有购买带病菌花粉被感染上白垩病的,平时在蜂场乱用病脾扩巢是白垩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蜂业短讯     
王时明 《蜜蜂杂志》2006,26(3):38-38
据多年来寒地越冬实践,越冬蜂在窖内或室内下痢有如下几种原因,分析如下供蜂友们参考。1入室早我地越冬期近6个月,进入10月份后天渐变冷,蜂群开始结团。但冷暖气流交替频繁,遇有暖天,蜜蜂仍能爽身飞翔。记得2004年11月21 ̄22日,气温升高,大量蜜蜂出巢飞翔排泄,然后重新结团。有的蜂友怕蜂群“剥皮”(即外层蜂被冻死),在10月中下旬就将蜂群入室(窖),以后虽遇有好天气,因怕麻烦,便不再搬出排泄,引起下痢。2不关王我地喂饲越冬饲料时没有关王习惯,导致越冬饲料喂完了,还有大片子脾没有羽化出房,等这批幼蜂出房时天气已寒冷,蜂群已结团,使这批蜂…  相似文献   

17.
白垩病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疾病,不同蜂群间的抗白垩病能力强弱差异检测是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意蜂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的差异.采用DPS软件方差分析系统分组实验统计分析和Tukey法多重比较,对4群患病蜂群和4群健康蜂群自然状态和接种蜜蜂球囊菌病原状态下的3次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不同蜂群间的抗病能力有差异;1号蜂群在接种蜜蜂球囊菌前、后蜂群患病个体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蜂群(p<0.05);用白垩病死尸粉末拌入花粉饲喂的方法可以有效诱发蜂群发生白垩病;实验筛选出抗白垩病能力强、弱的蜂群为抗白垩病相关分子标记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8.
小经验     
“驱蛔灵”可治蜜蜂“大肚病”早春繁殖期间蜜蜂容易患“大肚病”,特别是在江南降雨较多的地带,更是屡见不鲜。当你在蜂箱内发现有腹部膨大的死蜂,死蜂腹内有大量的积粪时,说明蜂群已得了“大肚病”,应立即进行治疗。书本上和杂志上都介绍了许多治“大肚病”的药方。在这里我向同行们介绍一种试用成功的治疗方法——“驱蛔灵”治“大肚病”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江南蜂群春季繁殖中,遇到“倒春寒”是常有的事。阴雨连绵,蜜蜂不能出勤采集。巢内幼蜂食用了花粉,不能及时出巢排泄飞翔,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蜜蜂腹部膨大,后肠中粪便无法排出。蜜蜂只能在蜂箱底部,巢门口爬动,出现爬蜂、死蜂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吕纪增 《蜜蜂杂志》2006,26(12):15-16
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但常因管理不善发生蜂王死亡、鼠害、缺蜜等现象。现笔者谈谈在多年越冬管理中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供蜂友参考。1检查越冬蜂群通常情况下越冬室保持通风、黑暗、安静、温湿度正常,蜂群则能安全越冬。但在每年的1~3月份,越冬蜂群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1)丢失蜂王:气温0~4℃时,有个别蜂群不安静,时有喧嚷声,有时个别蜜蜂冲击蜂箱,蜜蜂散团,这种情况往往是丢失了蜂王。2)鼠害:当检查蜂群时,发现蜜蜂尸体腹和胸分开,死蜂一段段的或有碎巢脾,则无疑有老鼠危害蜂群。3)缺水:在正常温度下,越冬蜂群若发现有嗡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