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滴灌是一项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产值高的经济作物和经济林.将滴灌应用于沙地防护林,并对其节水、节能、省工及投资效益做了初步探讨.滴灌在多树种上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渠灌相比,滴灌可提高树高生长量11.54%,节水59.1%,节能40.5%,省工50.9%.  相似文献   

2.
滴灌系统是通过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滴头)四部分组成的节水装置,节水率通常在40%~60%以上。滴灌有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两种,滴灌自诞生以来,就是一场阻止杂质堵塞管道、滴头的历史,可以说,  相似文献   

3.
滴灌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康  林伟 《新疆林业》2001,(5):22-24
滴灌较常规灌造林具有诸多优点 ,如节水省肥、减少整地费用、排盐、提高造林成活率、高产优质等。滴灌的基本原理是 :将水加压、过滤 ,必要时连同可溶性化肥、农药一起通过管道输送至滴头 ,以水滴 (渗流、小股射流等 )形式给树木根系供水分和养分。由于滴灌仅局部湿润土体 ,而树木行间保持干燥 ,又几乎无输水损失 ,能把株间蒸发、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降低到最低限度 ,设计和管理得当的滴灌系统 ,一般较漫灌节水70 %。我区应用滴灌技术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由于滴灌技术自身的缺陷或管理方面的原因没有发展起来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滴…  相似文献   

4.
在设施日光温室葡萄灌溉过程中,通过设立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滴灌筒和滴灌带2种灌溉器在葡萄节水灌溉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溉量下,采用滴灌带灌溉后,水分水平下渗模式为直线形,土壤纵向含水量从地表到深层递减;而应用滴灌筒灌溉后,水分水平下渗模式为抛物线形,土壤纵向含水量从地表到深层递增,同时降低了灌溉后日光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了葡萄品质和产量。采用滴灌筒灌溉后,葡萄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产量分别为10.26 g、17.58%和33 957.3 kg·hm~(-2),较应用滴灌带灌溉分别提高了30.04%、15.35%和25.13%,可滴定酸含量为0.32%,较应用滴灌带灌溉降低了21.95%,且果实外观色泽由浅红变为深红。鉴于滴灌筒在葡萄水分配送和提质增产方面的优势,建议在葡萄等深根系果树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酒泉市枸杞栽培中应用的大田漫灌、滴灌、喷灌、沟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调查研究,以灌溉量、水电费、人工费、一次性投资等参数对各种灌溉技术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指标综合对比下,滴灌为枸杞栽培中最适宜的灌溉方式,其相对于大田漫灌、喷灌、沟灌节水率分别达到了79.2%、56%和63%,但滴灌一次性投入每667m2为1 500元,远高于其他灌溉方式。建议现阶段采用沟灌方式,既可达到节水目的,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罗嘉欢 《广东园林》2010,32(3):51-53
随着城市园林绿地面积的增加以及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园林绿化节水灌溉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文章通过介绍某工程园林绿化滴灌系统的设计,论述了采用节水滴灌时需考虑的内容,包括滴灌器的选择与布置、滴灌系统设计以及滴灌灌溉管理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该文着重研究了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在苹果生产管理中对节水、省工、费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滴灌进行灌溉施肥,较大水漫灌每年每公顷可节水2811.27m~3,节省灌溉施肥人工费、材料费496.98元。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民勤盆地进行优无核葡萄膜下滴灌节水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的灌水定额需水量360 m~3/667 m~2,比沟灌节水160 m~3/667 m~2;膜下滴灌模式下优无核葡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达1 260 kg,节水综合经济效益在250元/667 m~2以上。总而言之,膜下滴灌是一项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新的节水技术,在优无核葡萄种植上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沙地防护林滴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4 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技术应用于沙地防护林的营造,综合支出最低的设计方案是毛管直径12 mm,滴头流量3.75 L·h-1,滴头间距1.0 m的设计方案;另外,滴灌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均高于常规灌溉,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等效果.本文就沙地防护林滴灌系统的设计及效益进行了较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0.
宜林沙荒地开发中节水灌溉系统的试验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沙荒地葡萄栽培中配置的滴灌、喷灌、低压管灌和“U”型渠灌 4种灌溉系统为供试对象 ,通过对各节水系统的节水率等 5项主要性能指标开展试验调查 ,依据结果进行量化综合评价 ,筛选出滴灌是适宜干旱荒漠地区果树栽培的节水灌溉系统。分析了节水灌溉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推广节水技术、建设节水工程所应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风沙地防护林滴灌技术应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滴灌技术应用于风沙地防护林,并对其应用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均高于常规灌溉,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等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经济林营造中,采用大鱼鳞坑坑内打孔覆膜、膜下滴灌技术,解决了本区干旱坡地经济林造林成活率低、生长慢、发育迟的难题。可使坡地杏树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6%,枣树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2%;成林后,鱼鳞坑汇集径流可使降水利用率提高到42.5%,加上旱季节水包膜下补灌,避免了土壤板结,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可使杏、枣产量比穴灌分别提高10.32%和19.61%。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林喷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冬生 《经济林研究》2010,28(1):107-109
喷滴灌技术具有节本增效、生态环保、当年投资当年见效且长期收益的特点,并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毛竹林喷滴灌溉新技术,从水源选择、建蓄水池、管道选用、管网布设、灌溉方式、灌溉时间及水用量的确定等技术环节总结了应用此项技术的实践经验,并对其推广应用的成效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水分管理对抽梢期油茶树体养分状况的影响,从而为油茶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长林4号’5年生油茶为试材,设置滴灌+花生秆+稻草、滴灌+生态膜、滴灌+油茶壳、滴灌、滴灌+黑地膜、花生秆+稻草、生态膜、油茶壳、黑地膜、不覆盖不灌水(CK)共10种水分管理措施,测定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抽梢期树体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并对各养分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对抽梢期油茶老叶和根N、P、K含量、新叶P、K含量以及枝条P养分含量影响差异显著。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对抽梢期老叶、根养分含量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当年生新叶和枝条的影响比较小。滴灌+花生秆+稻草处理和滴灌+黑地膜处理更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滴灌+花生秆+稻草处理是最经济最环保的水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大兴区林场滴灌栽培的5年生欧美107杨的细根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根钻法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0.2、0.5、1.0、1.5 m处取样,取样深度为60 cm,每10 cm为1个土层。[结果]滴灌条件下,在不同方向的不同树干距离和土层深度,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其分布受树干距离、土层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0.05)。滴灌条件下,株间方向的细根总长为12.7 cm,分别是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的1.82倍和2.32倍,上述3个方向取样位点细根总长为25.2 cm,其中的86.4%在滴灌形成的湿润带范围内;0 40 cm土层的细根长占0 60 cm土层细根总长的84.5%。各方向的细根水平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5 m处最大,为4.2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33.1%,且与其他树干距离处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2 m处最大,分别为2.7、2.3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38.1%和41.8%。各方向的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0 10 cm土层最大,为3.7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29.1%,且与其他土层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均在10 20 cm土层最大,分别为2.0、1.7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27.9%和31.0%,与其他土层细根长差异显著(P0.05)。[结论]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采用细根生物量或细根长任一指标来表述。滴灌后形成的连续湿润带导致土壤水分条件的差异使细根在不同方向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征不同,细根分布表现为株间对角行间,细根主要分布在湿润带范围内且在0 40 cm土层相对集中分布。依据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每次滴灌后应保证水分侧渗到距离树干至少50 cm的范围,下渗的深度至少达到40 cm深,以满足杨树人工林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本研究结果和结论为确定精准的单次有效灌溉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既节水又确保林木正常生长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从水资源利用现状谈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分利用率低,用水浪费,用水严重亏缺。内蒙古是我国水资源严重亏缺省(区)之一,农业灌溉用水量为1266亿m^3,占全区开发用水量的87.9%,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远较其他地区重要。推广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后,仅用现在的用水量,即可使灌溉面积由现在的0.01亿hm^2增加到0.02hm^2,并可使单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