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3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唐六典》载,"凡象(注:当时的家畜)日给稿六围(注:每围以3尺为限),马、驼、牛各一围,青刍倍之.凡象给稻菽各三斗,盐一升;马,粟一斗,盐六勺,乳者倍之;驼及牛之乳者,运者各以斗菽,田牛半之;驼盐三合,牛盐二合;羊粟、菽各升有四合,盐六勺.""象与骡、牛、驼饲青草,日粟,豆各减半,盐则恒给.饲禾及青豆者,粟、豆全断.若无青草,可饲粟豆,依旧给."从中可以看出官养牲畜的饲养标准,据家畜不同品种而异,注重精(能量、蛋白饲料)粗(饲料)搭配,并加食盐,强调补青,且已量化,以满足这些牲畜对能量、蛋白质及部分矿物质的需要.这是早期科学利用粗饲料(含秸秆类)提高其营养价值的典型,已具备早期朴素的系统营养思想.关于粗饲料养猪的记载有"收浮萍泽叶以饲之(指猪),则易肥"(唐《四时纂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兽医针灸术起源很早,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把砭石(石针)、骨针和火的温热作用应用于患病的家畜,这便成了兽医针灸的起源。当前国内外不少专家鉴于现行的有些疗法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提出要建立安全的医疗体系,大力提倡高效无害疗法,而针灸技术便成为优选的疗法之一,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上出现的“针灸热”,便是以此为背景。兽医针灸技术在国外更广泛的传播,加速了它的国际化进程。早在公元571~581年间,我国的针灸术除经朝鲜传入日本外,在公元552年梁文帝时还直接赠送给日本《针经》一套。公元562年时,吴人知聪携带《明堂图》等曾去日本。隋唐(公元581~907年)以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日本延历年间(公元804年)曾派平仲国等到我国学习兽医,他回国后,对于日本应用中兽  相似文献   

3.
苏联立陶宛农学院畜牧教研室试验用青油菜喂家畜,研究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供试奶牛分为四组,每组10头。日均产乳量10.80~11.55公斤。第1组为对照组,整个试验期喂基础日粮,由多年生青干草、秸秆青贮料、饲用甜菜和精料(一公斤乳给饲300克精料)组成:第2组日粮中除秸秆外,粗饲料和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玉米     
继“南国宝草”象草之后,墨西哥饲用玉米(又名大刍草、水牛草)被誉为又一个“南国宝草”。它原产中美洲的墨西哥。在阿根廷、美国、日本、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国家广泛栽培。我国近年从日本引进。这种饲草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优点:1、生长势旺,青草产量高。据种植观察,这种饲用玉米长势旺,分蘖多,再生力强,青割后萌发快,再生苗生长迅速。单株一般分蘖20~30个,最多的有99个。在六、七、八月份,雨水较多,气温较高的条件下,植株日平均长高4.2~7.3厘米,每隔20~25天即可青割一次,利用期长达5~6个月之久,累计亩产青草2~3万斤,高的达4万斤以上,与象草产量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5.
1990年夏季以来,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部分乡村的马类家畜,发生一种以高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发病数量较大,死亡率高,给疫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据统计,1990年5月至1991年4月全区8个乡镇68个村发病583头(匹),其中骡436头,马42匹、驴105头,占马类家畜的7.7%;死亡260头(匹),其中骡186头、马24匹、驴50头,致死率达47.6%。一、流行特点该病大多于使役后突然发生,各种年龄均有发生,以青壮龄骠情中上者发病较多。全年呈零星散发,但10月以后发病数显著增加,12月至元月达到高峰。该病呈明显的地方流行性,以二十铺乡的郭尧村、马跑泉镇的余刘湾、闫家庄等村发病死亡严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辛凉解表中药方剂对该病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元亨疗马集·腾驹牧养法》关于通过调节刍水(饮水、饲草、饲料)和加强饲养管理防治畜病有这样一段论述:季春之月(孟、仲、季即序数第一、第二、第三,季春之月即春季的第三个月),乃合累牛(牯牛)腾马(公马),游牝(牝,成年母畜)于牧(即母畜自由放牧)。仲夏之月,游牝别群(母畜单独放牧),则系(栓系)腾驹(公马)。仲冬之月,牛马畜兽,有放逸者,取之不诘。喂有三刍:一曰恶刍、二曰中刍,三曰善刍。饥时与恶刍,饱时与善刍,引之,令食(饲养,喂饲)之常饱,则无不肥。草粗,虽豆粟充足,亦不肥充。饲草细无节,筛去杂质、结节而喂饲之,则令肥马不(咳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