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腿菇夏季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腿菇属中温型品种,气温12~25℃时适于出菇,但如果管理得当,夏季也可进行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鸡腿菇属中温型品种,气温12~25℃时适于出菇.自然条件下,一般最适宜3-5月、9-11月生产两季.但只要掌握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满足其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夏季照样可以产出鲜嫩味美的鸡腿菇,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鸡腿菇夏季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冬季常会出现寒潮降温、大风、大雪和低温寡照等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生产极为不利,所以在冬季设施蔬菜生产管理中,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早采取防御措施,以减轻灾害天气的危害。1设施蔬菜管理措施1)寒潮降温。当气温下降到0℃以上5℃以下时,设施蔬菜即会出现冷害,影响作物正常生产,导致一定的减产。一旦温室气温降到0℃以下,地温降到8℃以下,即会出现冻害,植株褪绿变白,生长点、叶缘干枯,果实腐烂等,严重  相似文献   

4.
施礼  徐向进 《食用菌》2005,27(4):49-49
近几年国内由于采取冷房低温刺激、夏季高温反季节栽培技术获得成功,使秀珍菇迅速成为食用菌夏季栽培品种之一。秀珍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原基分化温度在12~22℃,生长温度低于35℃,但温度超过30℃后随着温度的上升,菇质变差。畸形菇、次菇比例明显提高,甚至出现死菇、烂棒现象。为此,夏季反季节栽培秀珍菇,必须采取相关降温措施,使出菇棚的温度控制在35℃以下的出菇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王治江 《蔬菜》2004,(7):21-22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copinuscomatus),由于其菌盖圆柱状,连同菌柄形似鸡腿,故得名鸡腿菇,菇体幼小时菌肉细嫩,营养丰富,鲜美可口,具有降血糖、去痔疮、益脾胃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栽培者越来越多,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新一代高档珍稀食用菌。但是,传统的栽培方法,主要在春秋两季栽培,而整个夏季却没有鸡腿菇。该技术利用本地区昼夜温差大和日光温室调控能力强的特点,采用春季制种,夏季出菇,从菌种制作、栽培形式、保湿降温、采摘贮藏等栽培过程全面进行了总结,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一、鸡腿菇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1.营养鸡…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地中热交换塑料大棚的生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洵 《中国蔬菜》1997,1(4):19-0
普通塑料大棚内装上地中热交换装置就是太阳能地中热交换大棚,具有抗寒、储热、防冻、排湿、降温等特点,栽培蔬菜比普通大棚产量提高30%以上。但是也存在棚内早春湿度大、夏季地温高、晚秋延后栽培难等缺点,而且一次性投入较大。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配比香蕉杆进行栽培鸡腿菇试验,结果表明,以香蕉杆50%加棉籽壳15%、麦麸10%、玉米粉5%组成的培养基配方栽培鸡腿菇生物转化率最高,2潮菇统计生物转化率85.53%。  相似文献   

8.
“鸡腿菇200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条件下,“鸡腿菇2001”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独具特色;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24℃-27℃,子实体最适温度为18℃-25℃;最适宜的pH值范围6.5-7.5;湿度: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5%,出菇时空气湿度90%即可;光照:弱光为好。  相似文献   

9.
陈蔚辉  赖银珠 《食用菌》2006,28(5):59-61
比较了不同温度下鸡腿菇的贮藏寿命及其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鸡腿菇在16~22℃、10℃和6℃ 3个温皮下贮藏,其贮藏寿命分别为2,5d、7,5d和8,5d;鸡腿菇是一种呼吸跃变型食用菌,6~10℃低温明显抑制其呼吸速率,延缓了菇体的物质代谢,较好地保持了菇体的商业品质。  相似文献   

10.
间作套种在时空上可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为农民实现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菇耳类高等真菌纳入粮菜作物立体种植,取得了单位面积菇耳粮菜的综合丰收效益。本研究综述了鸡腿菇间作套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林下套作鸡腿菇模式、玉米-鸡腿菇、果树-鸡腿菇、蔬菜-鸡腿菇等套作类型,指出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对鸡腿菇套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鸡腿菇间套作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保水剂在鸡腿菇袋立式覆土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Mu11.ex Fr)S.F.Gray]又名毛头鬼伞,属典型的中温食用菌,可食、药兼用。子实体肥厚、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其性平、味甘滑,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降血压、抗肿瘤等功效^[1]。传统的栽培方法是菌袋长满菌丝后脱袋,平栽于阳畦土中。当地温低于8℃时,不能正常出菇;地温高于28℃,菌丝活力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2.
鸡腿菇因其形似鸡腿而得名,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利用平菇的下脚料和闲置的蔬菜大棚可以生产鸡腿菇,60m^2的菇棚可投干料1000kg,生产鸡腿菇750~1000kg,市价4000余元,经济效益可观。具体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用微波处理能灭菌,在医药和食品加工方面已有应用,在食药用菌如灵芝、金针菇上的应用也有报道。本试验旨在探讨微波处理对滑菇栽培料的灭菌效果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滑菇菌种引自华中农大食用菌试验中心。培养料配方:棉子壳90%,麦麸6%,玉米面2%,磷肥、石膏粉各1%,磷酸二氢钾0.15%,pH6,含水量61%。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生产中,菇棚温度的调控尤其夏季的降温成为最大的制约生产要素之一。设计的“大棚水温生态空调器”利用地表水的自然温度,即可实现对菇棚的降温,在山东地区的6月~8月,一般气温在33℃左右,最高温度曾达43℃,开启该设备,利用地表水资源的低温可将棚温降至23℃左右;排出的地表水通过一定压力输回到地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生态降温、保护水资源的目的,为低碳经济项目的优选设备。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芯玉米面袋栽香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俊芳  刘振钦 《食用菌》1998,20(1):24-24
在食用菌栽培中,用玉米芯、玉米秆及玉米面生产平菇报道较多,但在香菇栽培中少见报道,本文主要报道用玉米芯及其废弃物栽培香菇的试验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香菇菌种Cr04。培养料配方共11个:①(对照)木屑78%,玉米芯20%;②玉米芯78%,麦麸20%;③木屑39%,玉米芯39%,麦麸20%;④(对照)木屑78%,麦麸20%;⑤木屑78%,玉米面20%;⑥木屑39%,玉米芯39%,玉米面20%;⑦(对照)木屑78%,麦麸20%;⑧玉米芯78%,玉米面20%;⑨木屑78%,稻糠20%;⑩木屑88%,玉米面10%;(11)木屑44%,玉米芯44%,麦麸10%,玉米面10%。以上配方均加石膏1%,糖1%,多菌灵0.1%。 1.2 试验方法 采用半熟料块栽,每处理19个菌块,每块干料2kg,按配方配成不同处理,含水量60%。采用蒸料法(见气就撒),撒至离蒸桶顶端10cm高时,停止上料,将锅盖严,锅上圆气2小时后出料,趁热用消  相似文献   

16.
1 采收分级 出口保鲜的鸡腿菇,采收适宜期为菇蕾期。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尚未松动或刚刚松动、菇体6~7分成熟时采收。特大型EC05鸡腿菇的采收高度15~20厘米,其他品种的采收高度8~15厘米。采收时按鸡腿菇的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保证菇体完整,菇脚用不锈钢刀切削整齐、干净。要求无泥土、无杂质、无破损,菇朵含水量90%以下。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选用广温高产型EC05鸡腿菇新品种,采用“整草秸免浸泡软化法”生料覆土仿野生栽培,生物转化率(产量)稳定在150%~250%之间。现将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 EC05鸡腿菇出菇温度 8~32℃,最突出的特点是粗放、抗杂、抗衰老,覆土后菌丝体在土壤内可越冬或越夏,气温适宜时自然恢复生机破土出菇,生育期无病虫害发生。可不分季节进行周年栽培。2草秸选用 用于生料栽培 EC05鸡腿菇的草秸应干燥,无霉变。陈年草秸要剔除霉变或受污染的部分,并翻晒2~3天。3软化处理 将稻草、麦秸等各种农作物秸秆分别…  相似文献   

18.
在500m~1200m高海拔林场内进行“林下培菌”生产仿野生鸡腿菇的研究,结果证明,较之传统大棚或菇房设施化栽培,林下培菌生产仿野生鸡腿菇无需占用耕地,彻底解决了当地鸡腿菇栽培中的“菇粮争地”矛盾;可节省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另外生物学效率为149%,较之传统菇棚栽培提高40%左右;产出的菇品明显具有野生菇的口感和风味。另外,菌糠废料直接被林地树根就地分解利用,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减少了人工处理菌糠废料的费用,同时,由于保湿的需要以及出菇管理人员的频繁出入林场操作和巡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森林火险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明易栽、易管、易收,产量高,适易大批量规模化栽培。采收后将鲜鸡腿菇加工成盐渍品贮藏保鲜或外销,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鸡腿菇的盐渍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1采收,加工盐渍品用的鸡腿菇的菇体在菇蕾期即菌环紧包菌柄、菌盖表皮呈现出平伏状鱼鳞片、高度10-15cm之间迅速采收。若在菌环松动后采收,将影响盐渍菇的品级。采收时应近鸡腿菇大小分开位置,轻拿轻放,保证菇体完整,菇脚切削整齐、干净。  2清洗,将采收分类的鸡腿菇分别置入洁净的清水中漂洗或用自来水冲洗,洗除菇体表面的尘埃、泥…  相似文献   

20.
麦秸生料栽培鸡腿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腿菇的栽培,多数是以木屑、棉子壳为主,熟料栽培,工艺比较复杂。为进一步发展鸡腿菇生产,探索新的廉价原料和简便生产工艺,我们从1995年起,进行了以麦秸、麦糠为主料,生料栽培鸡有腿菇的试验。三年来,经过多种配方的反复试种,摸索出了一套稳产、高产生产工艺,现简介如下: 1栽培季节 鸡腿菇属中高温型菇类,出菇温度范围一般在10~30℃之间,一年中除最热,最冷的月份外,在室内外均可栽培,但以秋栽为最好。我们每年的试验,都是在秋冬季塑料棚内进行的,效果比较理想。 2栽培料的配方 ①麦秸100,干牛粪20,棉饼5,过磷酸钙2,石膏2,石灰3,尿素0.5;②麦秸100,棉子饼8,麦麸5,玉米面3,石灰3,石膏2,磷酸二氢钾0.5,尿素0.5,硫酸镁0.1。麦秸要求新鲜无霉变,要选用麦秆被轧扁的麦秸,用脱粒机脱粒的圆杆麦秸,必须经轧扁或铡短方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