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害虫种类 危害平菇的主要害虫有菇瘿蚊、菇蝇、小菇蚊等。菇瘿蚊又名菇蚋、小红虫,其幼虫体长1.5毫米左右,全年都可发生危害,严重危害期在5~10月。菇蝇成虫为黑色的小苍蝇,幼虫是白色的蛆。小菇蚊幼虫为白色。被这些害虫危害的平菇产量下降,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2.
平菇因其口感好、营养高而常被人们食用,也因其管理较为粗放,抗逆性强而被广泛栽培。冬季一般是平菇出菇的时期,科学有效的抓好平菇冬季管理,能有效保证产量和品质。近日,记者就平菇的冬季管理采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  相似文献   

3.
平菇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产量高、栽培周期短、生料栽培容易成功的特点,所以很多农户优先选择种植平菇。但在平菇的种植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现简要介绍平菇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平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一种食用菌,产量仅次于双孢菇,也是我国目前消费量最多的一种菇类。平菇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可以利用多种农副产品资源,如麦秸、稻草、玉米芯、豆秆等为原料,方法简便,生产成本低,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平菇发菌管理是平菇生产最关键技术,如果管理不善,将严重影响其产量和效益。本文阐述平菇在发菌阶段常遇到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平菇地棚菌墙增产栽培技术集覆土栽培和菌墙栽培法为一体,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省工,且质量优、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畸形菇是平菇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这种病害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病毒感染所致。畸形平菇主要类型有:  相似文献   

7.
夏栽平菇由于气温高,杂菌和害虫比较活跃,常因管理不善导致失败,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选好品种平菇有高、中、低温型之分,夏季气温高,应选高、中温型品种。 菌袋宜小夏季栽培可以选用长40厘米、宽22厘米、厚0.01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菌袋小,热量容易散发,不易烧菌。  相似文献   

8.
罗枫 《新农业》2012,(9):56-57
平菇在食用菌中属于大众化、畅销品种,我国平菇栽培始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以木屑为培养料。平菇商品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平菇栽培原料来源广泛,适应性强,方法简便,产量高,经济收益多,近年发展很快。夏季平菇生产亦成为菇农提高效益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夏季温度高,病虫害严重,对缺少栽培经验的栽培户  相似文献   

9.
大棚栽培平菇具有管理方便、生产周期短、产量高而稳定等优点,一般自当年10月中下旬播种,至来年3月下旬结束,可采菇6~7批,1斤料能产1斤菇。同时,大棚栽培秋平菇也是充分利用大棚,增加经济收益的好办法。但大棚栽培秋平菇技术性较强,如果管理不当,产量很低,甚至失收。我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10.
平菇适宜在秋冬季节栽培。夏季市场少见鲜平菇,而且价格显著高于冬季,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高,种植难度大,导致夏季平菇栽培总面积减少,产量低,市场鲜平菇货源紧缺。实践证明,只要把好技术关,采取一些必要的科学管理方法,夏季栽培平菇仍然能够获得高产、高效。现把夏季平菇栽培几点高产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平菇是世界上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栽培产量仅次于双孢蘑菇、香菇,平菇,以其栽培原料适应性广,易于栽培,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且营养丰富而得到广泛推广[1].小白菇又名小白平菇,其菇体洁白、菇形美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近年来新开发的平菇种类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平菇高产栽培的产量标准是每1公斤原料达到2公斤以上鲜菇产量.所谓大面积达到3公斤、4公斤、甚至5公斤鲜菇产量是不可能的,是一种误导.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重点应抓住以下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和蚕沙作为主要栽培基料,研究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配方。结果表明,桑枝屑、蚕沙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子实体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同。采用70%的桑枝屑、12%的蚕沙和15.8%的麦麸作为主要基料配方栽培的平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良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平菇栽培产量往往不高,且质量也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在栽培过程中的保湿措施没有到位,特别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得不适宜,致使后茬菇产量大不如前茬,且菇质也越来越差.如何使每茬平菇的产量均衡高产且质优,关键是要搞好培养料的科学保湿.  相似文献   

15.
平菇下脚料富含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可作为有机肥应用于蔬菜种植方面,根据平菇下脚料和土壤量设置6个处理,即0g+3 250 g(对照),50 g+3 200 g,100 g+3 150 g,150 g+3 100 g,200 g+3 050 g,250 g+3 000 g,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空心菜株高、茎粗、主根长以及产量等指标的差异,探讨平菇下脚料在空心菜生产上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每盆施用50,100,150 g平菇下脚料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心菜株高、茎粗、根长及产量,其中以每盆100 g添加量效果最佳,即平菇下脚料与土壤的最佳配比为100∶3 150,空心菜产量较对照增加了40.9%;每盆施用200,250 g平菇下脚料的空心菜株高、茎粗、根长和产量均低于对照,说明平菇下脚料施用量过高对空心菜生长存在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6.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青海湖北岸,祁连山脚下,海拔高度在2800米以上,寒冷期长,温凉期短,具有山地气候特征。近年来平菇生产各地普遍发展,但由于平菇栽培成本低、生产原料广、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平菇成为各地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但因我地区农民在食用菌实际生产过程操作中,栽培技术尚未成熟,产出的平菇品质低劣,产量相对过低,因此平菇生产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对平菇栽培进行技术性探索试验,探索出一套适应高寒冷凉地区平菇栽培最佳生产方法,为今后高寒冷凉地区平菇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使之这一技术在平菇栽培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平菇栽培环境条件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平菇栽培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光线、酸碱度,并介绍了平菇栽培中的主要生理性病害、杂菌、害虫的防治措施及老菇房处理措施,以期为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畸形菇是平菇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这种病害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病毒感染所致。畸形菇主要类型有:  相似文献   

19.
平菇在栽培过程中,常会受温度、空气湿度、病虫害、菇房管理条件等影响,而出现幼菇大面积萎缩、死亡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平菇产量和收益,专家建议,进入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气温波动明显,易对平菇种植产生影响,因此平菇此时须细致管理。  相似文献   

20.
对引进的10个平菇菌株进行液体菌株夏栽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高产8129和大丰425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都在100%以上,综合性状优,适宜武威当地栽培。考虑到当地消费者比较青睐色灰黑的平菇品种,建议菇农选择高产8129、大丰425作为武威市夏栽平菇生产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