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个遗传性不同的品种或类型,经过杂交,其杂种一代表现有较强的生活力、繁殖力、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性状上具有比双亲优越的现象,这种超亲优势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利用这种超亲现象配制和种植第一代杂交种,以达到较多的增产和更大的经济效益称为杂种优势的利用。因此,杂交水稻优势的利用一般只是第一代。1.选好地块制种田要集中成片、地力均匀、肥力中等以上、水源方便,且周围300m内不得种植其他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 两种不同遗传类型的动植物的种或品种进行杂交,所获得的第一代(F_1)叫杂交种。杂种往往表现出比双亲具有较强的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等,从而使产量增加。人们把杂种第一代这种超亲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它的含义是指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品种或类型进行杂交而产生的一代杂种,往往比父母双亲具有较强的生长势、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杂种一代这种超亲现象称为杂种优势,但如何利用两个亲本杂交所能产生的优势,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这里存在着大量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特别是像水稻这种自花授粉作物,  相似文献   

4.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种质来源的25份玉米单倍体诱导系为亲本组配的23个杂交F1为供试材料,对其单倍体诱导率的杂种优势指数、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探讨不同种质来源的诱导系间杂种F1代的诱导率是否存在杂种优势。结果表明,23个杂交F1代的杂种优势指数平均为289.71%;中亲优势平均为189.71%;超亲优势平均为112.11%。23个F1杂交组合的诱导率中有20个表现出超亲优势,仅3个组合的诱导率未表现出超亲优势。当杂交组合的父、母本或其一的诱导率较高时,F1代诱导率接近中亲值;当双亲的诱导率较低时,F1代诱导率的杂种优势表现较高。通过组配不同来源诱导系的F1代,可综合利用其在株高、花粉量、抗倒伏性和诱导率等方面的杂种优势,使田间大规模诱导玉米单倍体产生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棉花海陆种间杂交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双因素交叉式遗传交配设计,研究了棉花海陆杂交F1代主要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海陆杂交F1代纤维长度、比强度有极强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麦克隆值总体稍细;皮棉产量位于两亲之间、倾向陆地棉亲本,部分组合超过陆地棉亲本.个别组合的产量可达到或超过对照杂交种.  相似文献   

6.
籼粳稻杂交后代易产生超亲变异和优势,蕴藏着巨大的遗传潜力.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寄希望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但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解决途径有赖于对籼粳分化与杂种优势机理的深入研究.对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分化、籼粳稻分类的方法与评价、籼粳稻杂交育种的历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籼粳分化程度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籼粳稻杂交后代中亚种特性与经济性状的关系及生态环境对籼粳交后代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为超级稻选育中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以温敏亚麻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配制的6个杂交组合F1、F2代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F1、F2代在株高和工艺长度上的平均优势均表现为负向超父本优势,而各产量性状上的平均优势均表现出很强的正向超父本优势;但与F1代相比,F2代平均优势明显下降.产量性状构成因素平均优势大小顺序为: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千粒重>每果粒数.不同组合间F1、F2代杂种优势表现差异较大,其中1S×黑亚15号组合产量性状的超父本优势最强,F1、F2代均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典型的甜菜杂交组合的核酸含量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表明:两对真叶期DNA含量超亲负优势与块根产量的超亲正优势,正好相反;八叶期DNA含量的超亲正优势与块根产量的超亲优势一致,同时该期的含量和总核酸含量的超亲正优势与块根产糖量的超亲正优势基本一致。因而,上述两个叶龄期的DNA含量以及八叶期总核酸含量可作为鉴定杂种优势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20个性状特征差异显著的朝天椒自交系为亲本,组配成34个杂交组合,研究朝天椒杂交组合F1代的杂种优势及其性状表现.结果表明:调查的29个性状的平均优势指数为125.93%,其中小区产量的平均杂种优势指数为133.01%,具有正优势的杂交组合占91.18%,超高亲优势的组合占61.76%,杂交组合较亲本平均产量增产32.26%.同时对果实、开花结果习性、茎秆特征等性状在F1代的表现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选用11个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以NCII杂交设计配置30个杂交组合,研究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4个性状的F2代杂种优势、亲子相关及回归.结果表明:F2代各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均明显衰退,除穗粒数呈弱正向优势外(HMF2=0.227),其余性状均呈现负向优势,亲子相关和回归分析得出杂种F2产量各性状与双亲相应性状的中亲值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杂种F2代与双亲关系密切.因此,若选择优良亲本,注重提高双亲产量性状的平均水平,小麦的杂种优势可以利用F2代.  相似文献   

11.
北方白菜型冬油菜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9个亲本、12个杂交组合,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抗寒性、农艺性状、产量潜力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杂交组合间差异显著。在越冬率上杂交后代与亲本相比具有较好的抗寒性;株高和分枝数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超高亲优势率分别为3.72%(0.34%~14.29%)、8.56%(0.00%~18.75%)。产量构成因素中,8个组合的单株角果数具有超高亲优势,平均超高亲优势率为12.79%,4个组合的每角粒数具有超高亲优势(0.00%~8.00%);3个组合的千粒质量表现出超高亲优势(0.00%~1.68%)。11个组合的籽粒产量表现出超高亲优势,平均超高亲优势率为22.34%。表明,杂交组合的越冬率、株高和分枝数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单株总角果数杂种优势明显,对籽粒产量杂种优势可能贡献较多,而千粒质量和每角粒数杂种优势相对较弱,对籽粒产量的杂种优势贡献可能较小。  相似文献   

12.
选用4个不育系和15个恢复系的高淀粉高粱进行杂交配制,得到了37份F1代,对双亲和F1种子的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有17份F1淀粉含量介于双亲之间,有17份F1淀粉含量低于双亲,有3份F1的淀粉含量高于双亲。对F1的总淀粉含量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超高亲优势34份为负值,3份为正值;超低亲优势18份为负值,19份为正值;超中亲优势28份为负值,9份为正值;杂种优势在93%~101%。说明高淀粉高粱的淀粉的遗传在F1代杂种优势很强。  相似文献   

13.
分别利用2个籼型和2个爪哇型同源四倍体水稻为母本和8个不同类型的同源四倍体水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组配4×8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一代主要农艺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除抽穗期具有负向的中亲优势外,其余15个性状均表现正向的中亲优势;除了抽穗期、十粒长和十粒宽3个性状超高亲优势为负值外,其余性状在绝大多数组合中均表现正向的超高亲优势.与二倍体水稻培杂77比较,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组合在在粒形、粒重、叶面积和穗长上具有正向竞争优势,显示了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利用潜力.通过杂种优势分析和农艺性状的比较,选出2个结实率和单株粒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甜高粱杂交种F_1代的杂种优势。[方法]以2个不育系为母本,8个恢复系为父本,配置16个杂交组合,分析杂交种F_1代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甜高粱杂交种F_1代的株高具有超亲优势和正向的中亲优势,大部分组合茎粗具有超亲和正向中亲优势;生物产量表现出较高的正向超亲优势,其正优势达到93.75%;锤度表现出正向或负向的中亲优势,其中正向的占56.25%,负向的占43.75%。株高与低亲值、高亲值、中亲值均呈显著正相关,茎粗与高亲值和中亲值呈显著正相关,生物产量与低亲值、中亲值和高亲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锤度与双亲关系不密切,出汁率与高亲值呈显著正相关。A_2×R_1、A_2×R_7、A_2×R_3组合株高、生物产量和锤度的杂种优势分别达到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甜高粱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异染色质含量与杂种优势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杂种优势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现象。早在1760年德国科尔鲁特就建议在生产上利用烟草的杂种第一代。1876年达尔文又提出“自交有害,杂交有盆”的结论。随后世界上对杂优势的利用愈来愈广泛,与此同时,对杂种优势形成和杂种优势的预测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在预测杂种优势的方法上作了许多研究。但这些方法都是以植株整体或部分组织为基础的,以细胞核物质作杂种优势预测指标的仅在水稻上见过一篇报道,其结果表明:水稻杂种一代组蛋白H,的含量高于双亲,并认为这种超过双亲的现象可能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行抗草甘膦棉花杂交组合筛选及优势分析。[方法]以2个抗草甘膦棉材料为母本,纤维品质优异的品系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和综合性状研究。[结果]4个抗草甘膦杂交组合籽棉和皮棉产量具有明显的正向杂种优势,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结铃数具有正向中亲优势、正向超亲和正向竞争优势,铃重具有正向中亲优势、正向竞争优势和负向超亲优势,衣分表现负向中亲、负向超亲优势和正向竞争优势。果枝高度、纤维品质多数指标均表现正向超中亲优势和正向竞争优势,株高、果枝节位、籽指、霜前花率均表现负向中亲优势和负向竞争优势。筛选出籽棉竞争优势9.75%、皮棉竞争优势13.05%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草甘膦杂交棉组合。[结论]该研究为培育高优势优质抗草甘膦除草剂杂交组合,并将其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花生杂种F_1代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了解花生杂种优势特点。[方法]选取以2个高产品种(系)粤油7号和ZK04为母本,新会小粒、六月雪、J11、Q02和洲仔小粒5个品种为父本配置的6个杂交组合F1真杂种为材料,分析了主茎高、侧枝长和茎粗3个株型性状及饱果数、单株荚果重和荚果大小3个荚果性状的超亲优势和中亲优势。[结果]大部分组合的F1代在主茎高、侧枝长和茎粗性状上均有超亲或正向中亲优势;在饱果数、单株荚果重和荚果大小上,大部分组合的F1代都不存在超亲优势,只有少部分组合的F.代存在正向中亲优势。[结论]花生杂种优势随性状和材料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8.
水稻待测粳型亲籼系的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粳型亲籼系可能是克服籼粳杂种不育性,利用籼粳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待测粳型亲籼系与籼稻杂交的F1杂种优势。试验表明,第一,粳型亲籼系G3005-4-1与籼稻杂交,其F1理论产量中亲优势强大,而其他亲籼性好而粳型性强的系统与籼稻杂交,其F1理论产量中亲优势弱,第二,粳型亲籼系G3005-4-1与粘稻杂交,F1主要表现为穗大粒多,结实正常,并且不存在生育期偏长和植株偏高的现象。第三,F1理论产量中亲优势与双亲平均值和分子标记测得的双亲相似系数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陆地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9个不同陆地棉亲本及杂交组合,研究陆地棉亲本的遗传距离其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强力、马值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单铃重的超亲优势与衣分的中亲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部分性状的杂种优势随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但如马克隆、单铃重等的部分性状随亲本遗传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三个栽培大豆与半野生大豆杂交组合后代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_1代各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普遍存在,百粒重的杂种优势及超亲优势为负值。F_2代变异异常广泛,出现了大量的超亲植株,性状的广泛分离为选择提供了依据。种间杂交后代处理与栽培种内杂交后代处理相同。种间杂交后代必须用栽培品种进行回交并进行定向选择,株选与粒选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