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宁夏平原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及其转化作用的影响,对蔬菜地、葡萄地、枸杞地、玉米地、水稻地、小麦地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氮、无机氮含量及硝化潜势和硝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0~20 cm土层,蔬菜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均高于葡萄地、枸杞地、玉米地、水稻地、小麦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蔬菜地玉米地枸杞地水稻地葡萄地小麦地,蔬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是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1.2~1.6倍,土壤无机氮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蔬菜地玉米地枸杞地水稻地葡萄地小麦地,水稻地土壤有机氮含量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蔬菜地土壤硝化潜势和硝化活性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20~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和有机氮含量均以葡萄地最高,小麦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含量均低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稻地土壤硝化潜势显著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祁连山南坡生长季裸地、小麦地、燕麦地、油菜地和青稞地为研究对象,分析6种不同类型耕地土壤质地组成、有机质含量和p H值,以期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6种耕地类型土壤粒级组成都以粉砂粒为主,裸地土壤质地整体偏细,其次为小麦地、油菜地、青稞地和马铃薯地,燕麦地土壤质地整体偏粗;6种耕地土壤中青稞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为小麦地、油菜地、马铃薯地、裸地,燕麦地土壤有机质最低;6种耕地土壤都呈碱性,其中青稞地和裸地土壤碱性偏强于小麦地、燕麦地、油菜地和马铃薯地;受耕种方式的影响各耕地类型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和p H值差异明显,在0~50cm土层采样范围内各耕地类型土壤粒级含量变化杂乱、土壤有机质含量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表聚性、土壤p H值除青稞地呈先增后减趋势外,其余5种耕地类型都基本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赵玲  徐永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102-22105
利用最小方差法将吉林省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分为九大类型,包括耕园地主导类型区、林草地主导类型区、耕园地为主林草地为辅类型区、林草地为主耕园地为辅类型区、耕园地为主建设用地林草地为辅类型区、耕园地为主林草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未利用地为主耕园地林草地为辅类型区、林草地为主耕园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和林草地主导其他地类均衡类型区,揭示了吉林省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律,为吉林省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制定、农业区的规划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凌成树  朱玉碧 《安徽农业科学》2012,(5):3062-3064,3080
介绍了地票的性质及产生的背景,描述了地票运行过程,分析了重庆市的地票运行现状,揭示了地票运行中急需解决的几个命题,包括地票交易缺乏理论和法律依据、地票价格的人为影响、地票购买主体的积极性、偏远地区要素过度流失、完善地票市场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取野外大田试验,运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压砂地的土壤含水量均值明显大于裸地(CK)的土壤含水量,且新砂地中砂地老砂地裸地。压砂地各土层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为弱变异。裸地(CK)第Ⅰ层,老砂地Ⅱ、Ⅲ层土壤水分半方差函数最佳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裸地Ⅱ、Ⅲ、Ⅳ层,新砂地第Ⅱ层,中砂地第Ⅰ、Ⅲ、Ⅳ层,老砂地第Ⅰ层为球形模型,其他各地型、各土层均为高斯模型。新砂地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中砂地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而裸地和老砂地空间自相关性微弱,变异主要由随机性变异所引起。基于Surfer8.0绘制新砂地各层土壤含水量等值线分布图,结果显示,第Ⅲ层的等值线最密,第Ⅰ层、第Ⅳ层次之,第Ⅱ层最稀疏,这与Cv和C0/(C0+C)得出的结论一致。以期为压砂地生态农业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木耳的可栽培性能,为实现人工培育地木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进行地木耳打浆后在高湿条件下培育、地木耳充分吸水后分栽及野外采集的干品分栽,对比分析其在蛭石、珍珠岩、沙子、石子、泥土、泥土+覆苔藓、石子+覆苔藓、泥土+覆草皮及野外泥地等不同基质中人工栽培的成活率及产量表现.[结果]地木耳打浆液以石子、沙子、珍珠岩、蛭石为栽培基质,在高湿条件下可培育出球状体地木耳,其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总糖含量较野生地木耳的低.地木耳充分吸水后分栽时,持续高湿条件加速其自溶;遮雨棚下筐式栽培地木耳,以泥土为栽培基质的地木耳损失最多,石子、珍珠岩为栽培基质的地木耳干重变化小,但地木耳并未扩展蔓延;野外条件下以沙子、石子、沙石、草皮及泥土为基质栽培地木耳,大量地木耳个体自溶消失.野外采集的地木耳干品分栽时,持续高湿条件有利于其恢复生长,以煤灰为栽培基质长势更佳.[结论]打浆后的地木耳片段或细胞具有再生能力,野外收集的地木耳在减少损伤、高湿状态下正放栽培可恢复生长,说明地木耳可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票制度相关问题解决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彬蕊  周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13-18214,18249
在借鉴对地票制度研究成果基础上,阐明地票的概念,探讨了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和地票制度,剖析了重庆地票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地票的登记与扣押、复垦耕地质量和数量保障、地票的二级市场、地票价格的形成等提出促进和完善地票制度和加强土地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万盛2009—2018年地闪定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万盛地闪活动的逐年、逐月、逐日活动特性,结果表明:万盛年地闪特征以负地闪为主,地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负地闪与总地闪百分率呈正相关关系;地闪月活动规律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6、7、8月)是闪电多发月份,1、2、10、11、12月份为地闪低发月份;地闪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属于白天主导,峰值时段集中在15∶00—19∶00,谷值时段集中在7∶00—13∶00;地闪平均强度为28. 66kA,地闪强度主要集中在20~60kA间隔段,地闪强度主要分布在10~100kA之间,正负地闪的分布曲线大致相同,地闪以20kA和180kA为界限。利用Arc GIS软件做出万盛年平均地闪密度图、年平均地闪强度图,采用自然断点法,将万盛雷电灾害易发区域划分为高易发区域、中高易发区域和低高易发区域3个等级,并指出雷电易发等级的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9.
以1990、1998和2007年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采用最大似然法、土壤动态度和转移矩阵3种研究方法对艾比湖流域土壤盐渍地现状、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1990~2007年,艾比湖土壤盐渍化程度日益加剧。其中,重度、中度、轻度盐渍地分别增加了1.40、89.60、476.16 km2,而非盐渍地减少了567.16 km2;重度盐渍地集中分布在阿拉山口附近及湖滨区上部,中度盐渍地主要位于湖滨区中部和接近外围下风区的沙漠地带,而轻度盐渍地广泛分布于艾比湖外围和绿洲的交汇处;面积增加最少的重度盐渍地主要由中度盐渍地部分转化,增加次之的中度盐渍地主要由轻度盐渍地部分转化,增加最多的轻度盐渍地主要由非盐渍地部分转化,而非盐渍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地稔人工栽培中Ca、Mg、B3种元素对地稔生长的影响,为地稔人工栽培中的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野生地稔为材料,试验设Ca、Mg、B肥单独施用、两两配施和3种肥料混施处理,设不施Ca、Mg、B肥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对地稔的生长指标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Ca、Mg、B肥均可有效增加地稔的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开花量、结果数和干物量,其中Ca肥、Mg肥有利于地稔地上部茎叶的生长,而B肥有利于提高地稔的开花量、结实率和果实产量.[结论]Ca、Mg、B肥利于地稔的生长,配合施用对促进地稔生长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古代藏书家爱书聚书而倾家荡产、在所不惜;小心翼翼、毕恭毕敬地惜书护书,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地校书抄书,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著书刻书,慷慨大方、豁达大度地借书赠书,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地守书读书的特质,为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魔芋规模种植时软腐病、白绢病严重,造成产量低、质量差,影响芋农的经济利益。据笔者在魔芋产区调查,软腐病、白绢病发生的轻重与选种、选地、栽培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是:连作地重于轮作地,单作重于与高秆作物套作,岩壳地重于缓坡平槽地,向阳地  相似文献   

13.
陈宁 《河南农业》2019,(19):47-47
一、选地,整地(一)选地魔芋抢生,因此最好实行轮作,连作不能超过3年。魔芋对光、热、水、肥等条件要求较严,必须坚持适地适土、因地种植,要选择土厚地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pH值为6.5~7)土壤,以含少量砾石的壤土、轻壤土、气泡土的缓坡地最适宜种植魔芋。  相似文献   

14.
对农田地、沿海沙地、瘠薄地栽培的蕉藕地上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农田地蕉藕地上部分水分、粗脂肪、灰分、K和Cu含量较高;沿海沙地蕉藕地上部分粗纤维、Mn、Ca、Mg、Fe、Zn含量较高;贫瘠地蕉藕地上部分总糖、粗蛋白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农村征地留用地制度是对失地农民有效补偿的办法.目前,探索中的杭州农村征地留用地模式、温州农村征地留用地模式、上海农村征地留用地模式、广东农村征地留用地模式、重庆农村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区域适用性,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制度缺陷.规范和完善征地留用地制度应从配套保障措施、征地留用地的管理办法、利用模式以及完善征地留用地的相关程序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农村征地留用地模式及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一、苗床地选择及苗床设置 1、育苗地的选择4.育苗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平坦或缓坡地,距水源近,肥沃,保肥保水力强,呈中性或微酸性的壤土、砂壤土地为宜,砂土、盐碱地、葱、白菜、重茬甜叶菊地不能做育苗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的数学模型,为利用地径测算林木立木材积提供测算方法。【方法】实测148株尾叶桉立木的地径、胸径和树高,运用SPSS软件建立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的回归模型,进行选优和适应性检验。【结果】研究区尾叶桉地径—胸径、地径—树高、地径—材积最优模型分别为D1.3=0.857D0-0.539、H=0.966D01.048、V=0.0000481D02.749,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均显著相关。地径—胸径模型适应性检验的总相对误差为-1.14%、平均相对误差为1.29%,精度为98.46%;地径—树高模型适应性检验的总相对误差为13.07%、平均相对误差为-14.32%,精度为94.88%;地径—材积模型适应性检验的总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87%、1.69%,精度为94.70%。【结论】选出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的3个最优回归模型,其中地径—树高模型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过大,不提倡以尾叶桉地径直接估算树高;地径—胸径、地径—材积模型预测误差均在±5%以内,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估算立木材积。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棕地利用现状、棕地形成原因,以及棕地再利用存在的问题,以湖南省宜章县为调查点,通过实地走访、测量以及问卷调查获取棕地基本资料。选取县城内部、城乡结合部、乡镇的典型棕地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宜章县棕地形成的原因:市场竞争工厂倒闭;规划再次影响;工厂本身存在污染;采矿造成。笔者还对棕地再开发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县城内部、城乡结合部、乡镇棕地采用不同的利用方式,并对再利用所获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的数学模型,为利用地径测算林木立木材积提供测算方法。【方法】实测148株尾叶桉立木的地径、胸径和树高,运用SPSS软件建立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的回归模型,进行选优和适应性检验。【结果】研究区尾叶桉地径—胸径、地径—树高、地径—材积最优模型分别为D1.3=0.857D0-0.539、H=0.966D01.048、V=0.0000481D02.749,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均显著相关。地径—胸径模型适应性检验的总相对误差为-1.14%、平均相对误差为1.29%,精度为98.46%;地径—树高模型适应性检验的总相对误差为13.07%、平均相对误差为-14.32%,精度为94.88%;地径—材积模型适应性检验的总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87%、1.69%,精度为94.70%。【结论】选出尾叶桉地径与胸径、树高、材积的3个最优回归模型,其中地径—树高模型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过大,不提倡以尾叶桉地径直接估算树高;地径—胸径、地径—材积模型预测误差均在±5%以内,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估算立木材积。  相似文献   

20.
阜新地区农田防护林胁地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阜新地区农田防护林胁地影响调查,分析不同胁地类型对占地的影响、保护沟对林带胁地影响、林带方向对胁地程度的差异等问题,提出阜新地区林带净胁地率在2%;林带方向对于胁地程度影响显著,林带为西、南侧的胁地距离比较东、北侧的胁地距离比下降17%;林带两侧需挖侧沟断根,沟深要超过8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