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水稻普通矮缩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病害,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 RDV)是该病害的病原物,主要依赖黑尾叶蝉经卵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探明水稻矮缩病毒对介体昆虫 黑尾叶蝉的影响,可为黑尾叶蝉的种群治理和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健康与感病 2 个水稻处理,在室内 27 ℃条件下,观测黑尾叶蝉的生长发育、种群增长情况,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介体 昆虫黑尾叶蝉在感染水稻矮缩病毒的水稻上取食后,若虫期存活率、成虫鲜重无显著差异,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略 有延长 / 增加,但雌雄虫若虫发育历期和雄成虫寿命显著缩短,种群数量显著增多,5 个生命表参数中净生殖率显著 提高。【结论】感染水稻矮缩病毒的水稻对介体黑尾叶蝉存在有利的间接影响,水稻矮缩病毒有利于黑尾叶蝉种群 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水稻普通矮缩病(简称普矮病)在我县及周边地区零星发生,有的连片上千亩暴发成灾。水稻普通矮缩病由病毒RDV寄生引起,传播媒介主要是黑尾叶蝉,电光叶蝉和大斑黑尾叶蝉也能传播,其传毒特征:黑尾叶蝉在病株上吸食1天以上,多数虫子可带毒,在气温27—30℃时循回期一般8—9天左右。在健株上吸食数分钟至1小时就可以传毒,受害稻株的潜育期在气温28℃左右时,一般9—12天;溫度高,稻苗小,潜育期缩短。带毒黑尾叶蝉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病毒在黑尾叶蝉虫体內越冬,翌年4月黑尾叶蝉若虫羽  相似文献   

3.
黑尾叶蝉是水稻上为害严重的害虫之一,汉川县1970年以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革,红花草籽和三熟面积不断扩大,对黑尾叶蝉繁殖提供了充足饲料,也为黑尾叶蝉越冬及冬后各世代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故为害逐年加重。黑尾叶蝉为害不仅直接刺吸稻汁,还传播水稻黄矮病和普通矮缩病,使近几年来水稻病毒病发病面积不断扩大,1975年,我们对黑尾叶  相似文献   

4.
用嘉兴秀洲区不同乡镇秧田和麦田及江苏武进农科所麦田5月底采集的长翅型稻灰飞虱,黑尾叶蝉,分别在高密度(60目)尼龙丝网罩栽培的水稻幼苗上接虫饲养,一直到成虫自然死亡,秧苗在网罩的盆内恢复生长一段时间后移栽到大田继续用高密度尼龙丝网罩住并直至所有分蘖抽穗。结果接种稻灰飞虱的水稻秧苗出现比接种黑尾叶蝉更明显的直接伤害,表现植株瘦小、茎秆上棕黄色斑点密布、叶鞘和部分叶片枯黄。接种稻灰飞虱的秧苗,条纹叶枯病首先显症,约比黑条矮缩病早10~15d;而接种黑尾叶蝉的秧苗,始终都没有矮缩病显症。试验表明,近年浙江嘉兴地区开始大面积发生的矮缩病和江苏武进水稻上发生的矮缩病是由同一传媒稻灰飞虱传播的黑条矮缩病;嘉兴秀州区范围内的黑尾叶蝉不引发矮缩病。搞清楚矮缩病的种类和病原,有利于进行合理的防治和有效地开展抗性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5.
<正> 1973年以来,我们在福建从南到北的20个县、市发现了一种新的水稻病毒病——水稻簇矮病(bunchy stunt,原称类普矮病dwarf—like)。病株矮缩、丛生、并不黄化,有些象普矮,但不具普矮病叶的黄白色条点,往往簇生如草,有的还节上生枝、簇生小叶,形成“雀巢”状物;病害仅能通过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和二点黑尾叶蝉(N.impicticeps)传播。带毒的黑尾叶蝉可终身传毒,但有明显的间歇现象,不经卵传播。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白翅叶蝉(Empoasca Subrufa)、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和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均不传病;病土、  相似文献   

6.
浙南山区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普通矮缩病是由水稻普通矮缩病毒经多种叶蝉传毒的病毒病害。主要分布于沿江及长江以南稻区。近年来,位于浙南山区的文成县水稻普通矮缩病发生程度逐渐加重,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高、中山单季稻发病日趋严重,重病田块损失5%~30%。  相似文献   

7.
李华清 《广西农学报》2010,25(1):36-37,35
普通矮缩病是一种由黑尾叶蝉等昆虫传播发生的水稻病毒病,2003年以来,该病在平乐县发生和为害日趋严重,2009年全县发生面积达0.38万hm2,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笔者通过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在防治上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防治叶蝉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稻矮缩病毒的检测和介体传毒能力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从水稻叶片和单头介体昆虫中检测水稻矮缩病毒的斑点分子杂交。与10%SDS-PAGE检测方法相比,不仅敏感、快速、简单,可以检测田间批量样品,用于病害流行研究和测报,而且可以用于介体叶蝉传毒能力的分析。研究表明:用本地黑尾叶蝉分别接种RDV本地分离物和云南分离物,斑点杂交显示介体带毒率相似,分别为84%、75%,但生物学接种结果差异相当大,分别为28.1%、3.8%,另外斑点杂交显示云南病区的黑尾叶蝉带毒率为88%,说明介体叶蝉的传毒能力具有地域性,介体叶蝉带毒率与传毒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水稻黄矮病水稻黄矮病又名黄叶病、暂黄病,是病毒性病害,流行年份一般可使水稻减产20%~30%,甚至失收。本病由黑尾叶蝉、二条黑尾叶蝉和二点黑尾叶蝉传播。水稻从秧苗至始穗期都能感染发病,但以分蘖期最易感病,受害也最重。叶蝉吸食病株毒汁后,可以终  相似文献   

10.
水稻病毒病,俗称水稻矮缩病。浙江省发生的有灰稻虱(L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传播的黑条矮缩病(Black—streaked dwarf)和条纹叶枯病(Stripe);黑尾叶蝉(Nephatettix cincticep uhler)传播的黄矮病(Yellow stunt)、普通矮缩病(Dwarf)(以下简称普矮病)和黄萎病(Yellow dwarf)。近年以后者发生为害较重。为了摸清  相似文献   

11.
水稻矮缩病(rice dwarf disease)的病原物为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RDV由介体黑尾叶蝉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该病害1883年在日本被发现,现主要流行于日本、朝鲜、中国等东南亚水稻产区,给水稻等粮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本文就该病害的流行分布、病原和介体传毒特性、病毒编码的基因功能、病毒与寄主或介体互作、研究展望等方面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水稻普通矮缩病(简称普矮病),近年来在光泽县单季稻田已由次要病害发展成为主要病害之一.该病80年代未见发生,90年代初在连晚稻田零星发生,1995年后逐步在低海拔区(215~250 m)的单晚稻田发生,1999年发展到中海拔区(350 m左右)的单晚稻田,涉及光泽县的所有乡镇,发生面积0.24万hm2,占单晚总面积28%.丛发病轻的0.3%~9.4%,重的36.2%~52.0%,为近年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普矮病为水稻病毒病,其传播媒介主要是黑尾叶蝉,病毒在带毒的黑尾叶蝉体内越冬,第2年春季成虫迁飞到秧地成为初侵染源.本文就其发生规律,分析导致1999年水稻普矮病在光泽县山区单季稻田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水稻矮缩病综合防治示范方实施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介绍2002年在季宅乡季宅村水稻矮缩综合防治示范方实施经验,得出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和灰飞虱虫量消长规律;水稻普通矮缩病发生和黑尾叶蝉虫量消长规律;全县矮缩发生情况;并制定出一套综合防治水稻矮缩病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东格鲁病(球状病毒)在我国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东格鲁病(Rice tungro)是六十年代初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被首次发现的一种水稻病毒病,我国过去未曾有发生的报道。1979年作者在湘南和闽南的稻田中查到一种黄化型病株,经研究证实,其病状、传播途径、介体种类、传毒特性和病原性状等,均与国外有关东格鲁病的报道基本一致。病害由二点黑尾叶蝉、黑尾叶蝉和电光叶蝉以短暂性或半持久性的方式传播;病毒在介体昆虫内,没有明确的循回期;病害在稻株中的潜育期为11—45天,一般多在20天左右。病原病毒为球状质粒,直径30—35nm。所有这些与国内曾经流行的水稻黄叶病(黄矮病)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5.
水稻普通矮缩病[Rice dwarf virus(RDV)]通常简称普矮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其为害症状为:稻株矮缩僵硬,叶色浓绿,新叶沿脉间有断续的退绿白色点条。其寄主有16种,通常为害水稻、小麦、看麦娘、稗、甜茅等。该病主要由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Uhler)]、电光叶蝉传播,原来只在田间零星发生,未产生灾害。2003年以来,在我区部分单季稻区大面积发生,危害较为严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区部分单季稻区暴发普矮病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可为今后对该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安徽南部双季稻区自七十年代以来黄矮病、普通矮缩病己发展成为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不同年分或同一年分不同地区两病的流行程度有很大差异。以往我们的调查研究曾指出:年分、地区间传毒虫黑尾叶蝉的带毒率高低、虫量大小决定病害流行程度的轻重。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64-1966年间的调查研究结果,水稻黄矮病毒只能侵染水稻,不能通过病稻的种子传给后代,用病叶汁液磨擦法不能传病,病株“恢复”后其体内仍保持有病毒。晚稻病株“再生稻”存活越冬后,其体内亦保持有病毒,所以越冬病株再生稻是本病在广东的一个初侵染源,但其重要性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此病毒的媒介昆虫为大斑黑尾叶蝉和二点黑尾叶蝉(黑尾叶蝉当时无发现)。大斑黑尾叶蝉的最短获毒饲育期少于5分钟,循回期一般为11天左右,最短为4~5天,最长为27天。保毒虫能继续传毒至死。但在开始传毒1~2天后,有些个体有一天(个别二天)的间歇传毒现象。大斑黑尾叶蝉最短传毒饲育期少于3分钟。此病毒不能通过带毒叶蝉所产的卵而传给若虫。孵化后立即在病株上取食的若虫,在第二令以后就能传毒。若虫的传毒能力与成虫差异不大,其循回期似比成虫的稍短。由于媒介叶蝉在广东的冬季还可发生1~2代,不能以带毒若虫或成虫越过整个冬季,所以在广东的媒介叶蝉不成为本病的初侵染源,因而广东早稻往往发病较迟较少。1966年曾在广州华南农学院农场(1955年晚稻发病较多)进行大田带毒虫率调查,从2月至5月上旬没有发现任何带毒叶蝉。从5月13日开始才发现少数带毒虫,这进一步证明了广东当地越冬后的媒介叶蝉是不带黄矮病毒的。因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效价高且特异性强的黑尾叶蝉RNAi途径关键蛋白Argonaute 2(AGO2)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AGO2蛋白在叶蝉RNAi免疫途径中的调控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RT-PCR从黑尾叶蝉基因组扩增出AGO2基因的功能片段,与原核表达质粒pET-28a重组构建重组质粒,然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以纯化的AGO2融合蛋白免疫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并以多克隆抗体为一抗,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GO2蛋白在健康和带毒黑尾叶蝉中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扩增获得的黑尾叶蝉AGO2基因片段为1635 bp,构建的pET-AGO2重组质粒能在BL21感受态细胞中成功表达出AGO2融合蛋白,其最适表达条件:温度28℃,IPTG浓度0.5 mmol/L,诱导时间5 h,摇床转速220 r/min.以纯化AGO2融合蛋白免疫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获得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106,抗体浓度约350μg/mL.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AGO2蛋白在健康和水稻矮缩病毒(RDV)感染黑尾叶蝉中均有表达,但与健康黑尾叶蝉相比,AGO2蛋白在RDV感染黑尾叶蝉中的表达水平更高,即RDV侵染能提高AGO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制备获得的黑尾叶蝉RNAi途径关键蛋白AGO2多克隆抗体具有高纯度和高效价,且特异性强,可用于检测AGO2蛋白在病毒感染黑尾叶蝉中的表达水平,进而揭示AGO2蛋白在介体昆虫RNAi途径中的功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水稻黄矮病症状 本病是由黑尾叶蝉传染,其病毒不能经卵传至下一代,早,中,晚稻均可发生。病株矮缩,株形比健株松散,叶片平展。病叶初发生时至黄绿相间的黄叶,以后叶片橙黄色,由叶尖开始骤然向下至全叶卷缩。病株根系不发达,多老根,苗期发病的植株不分蘖,早期枯死;  相似文献   

20.
水稻橙叶病自1978年在我国云南发现以来,近年在福建,广东和广西的一些地区亦有发生。研究表明,病害只能由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传播;两种黑尾叶蝉和三种飞虱不能传播,汁液摩擦和带病土壤也不传病。病毒在电光叶蝉体内属增殖型。病株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见到类似病毒的球状颗粒,直径约15nm,病害对四环素不敏感,因此认为我国水稻橙叶病的病原似应是病毒,而非类菌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