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发展与小麦品种、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天敌等因素有关,其中与小麦品种、气候条件、防治适期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扶风县开展主栽小麦品种对比试验,根据各试验品种在同一地块、同一耕作水平、对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进行气候条件分析,总结出最适宜扶风地域气候条件的小麦品种,为扶风县小麦主栽品种的推荐提供气象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江苏淮阴地区特殊自然气候条件对小麦品种有独特要求。生产上种植的品种较多,主体品种不突出,综合性状欠佳。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制定了小麦育种目标,经10a努力,选育出淮麦894、淮麦14号、15号、17号、18号等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3-2014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河南省气候特点的分析和对生产上大面积利用的小麦品种的表现情况进行调查,认为本年度的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整体有利,但不利于病害、抗倒性、成熟期的鉴定,根据河南省的常年气候特点,提出了小麦品种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预测了部分品种的发展趋势,介绍了部分小麦新品种的特性和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小麦黄花叶病是由小麦黄花叶病毒或中国小麦花叶病毒单一侵染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病害,对小麦的危害程度与小麦品种、耕作制度、气候条件、播种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6.
黄淮平原小麦玉米一体化均衡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淮平原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状况、品种表现和生产条件等,以商丘为例系统开展了小麦玉米一体化均衡增产技术研究,遵循生态适宜性原则,筛选出了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成产结构协调、适合该区域自然与生产条件的节水高产小麦品种和玉米品种组合,提出了小麦玉米品种组合、水肥统筹的一体化均衡增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质的优劣不仅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而且受气候、土壤、耕作制度、栽培措施等条件的影响.品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影响品质。泰安市降水量较少,光热资源丰富.适宜于生产强、中筋小麦。在种植优质专用小麦时,合理运用保优栽培技术,才能更充分发挥优质品种的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一致、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西藏小麦生产区的气候特点,小麦生产与品质状况,把影响小麦因素分为生态因素、品种因素、人为因素,即三大因素,并以引进选育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灌浆成熟时间与温度最高时期相吻合,改善栽培条件,采用高科技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疆小麦品质生态研究(下)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2.2新疆气候条件对小麦物化品质性状的影响2.2.1影响小麦降落数值(FN,下同)的主要气候条件分析各地区春小麦四个供试品种的FN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各点每个品种数量较均衡。以FN为依变量,以小麦抽穗至成熟的平均温度(X1)、平均最高温度(X2)、平均最低温度(X3)、日较差(X4)、成熟前  相似文献   

10.
张霞 《河南农业》2020,(7):41-41
作为“中原粮仓”的河南省,小麦安全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着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由于品种差异、栽培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低温冻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小麦产量及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一、发生原因(一)品种影响小麦品种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弱春性品种,在播种时应根据品种特性在适期内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开展小麦品种展示试验,观察对比小麦各品种的产量、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抗旱性等综合形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种植技术水平,筛选、推荐泛麦5号、淮麦33、淮麦22、华成3366等4个品种为颖州区种植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2.
小麦赤霉病发病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并从气候条件、品种以及栽培条件等方面总结了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因素,并从品种选择、农业生态控病、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面提出了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许昌市小麦新品种筛选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年度田间试验中对26个小麦供试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并总结许昌市多年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26个小麦供试品种中,在2009-2010年度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半冬性小麦品种洛麦23、泛麦8号、周麦22、周麦24、矮抗58、豫农416和淮麦25,弱春性品种周麦23达到了高产水平(7 500 kg/hm2)。本研究为许昌市小麦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质的优劣不仅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而且受气候、土壤、耕作制度、栽培措施等条件的影响,品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影响品质。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兴安岭沿麓小麦产业化带气候条件适宜生产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在种植优质专用春小麦时。只有运用好保优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优质品种的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一致、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质的优劣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气候、土壤、栽培与管理技术等条件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在种植优质小麦时,只有运用适当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普通小麦的春化相日长反应是对气候生态适应的特性,与品种起源地的气候条件有关,是连续变异序列,分别受不同的遗传基因控制,可以单独或者共同发生作用。我国普通小麦品种的温光组合方式,可分为15个主要基本类型,此外.还有短日春化效应的品种,既可秋播又可春播的双性小麦品种,以及对生长温度反应也不相同的小麦品种,李森科认为普通小麦属于低温春化长日照植物,只不过是某些品种所特有的一种发育方式。不论是春性植物还是越冬性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其温光生态特性也必然是多态型的,阶段发育理论不具有普遍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谈谈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泰兴市小麦赤霉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如主要病原菌为子囊孢子,发病情况与菌源量的多少、小麦品种及气候等因素的关系,并提出了适合泰兴市的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麦品质的优劣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气候、土壤、栽培与管理技术等条件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在种植优质小麦时,只有运用适当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阳谷县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在气候变暖趋势下小麦易发生冻害,给小麦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气候条件、品种、播种时间等方面分析了小麦发生冻害的原因,并从选种及播种、加强冬前管理、肥水运筹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麦冻害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较强的抗寒耐低温性能,但是由于气候条件、土墒情况、种植技术、小麦品种等因素使得小麦发生冻害。通过对小麦冻害的表现特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预防小麦冻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