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我国4200余份黍稷种质资源进行了品质分析、耐盐鉴定和抗黑穗病鉴定。筛选出高蛋白品种126份,高脂肪品种45份,高赖氨酸品种17份,优质品种45份;高耐盐品种15份,耐盐品种62份;高抗黑穗病品种4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458份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的品质分析,以高蛋白质品种阿托拉斯66为对照,筛选出一批高蛋白质资源,高蛋白高赖氨酸、高蛋白大粒、高蛋白高面筋、强力小麦等不同类型的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4223份黍稷品种资源中,初筛出229份高蛋白、高脂肪、高赖氨酸和3项指标都高的优质品种,“八五”期间又对这些品种进行了丰产性鉴定,筛选出36份优质高产品种,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3点区域试验,评选出5个优质丰产品种,提供生产和科研利用。  相似文献   

4.
山东大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及品质概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 069份大豆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概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豆品种中黄豆资源丰富,且生育期、株高、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变幅大,选择范围广。在品质方面,蛋白质含量≥40%的品种989份,占92.52%,为我省培育高蛋白大豆品种提供了充足的原始材料。对蛋白质含量≥45%的164份品种进行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证明,高油、高蛋白育种在后代选择中紫花品种蛋白高于白花品种,百粒重大的品种含油量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吉林省400多份玉米品种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吉林省的高蛋白、高脂肪品种较多,高淀粉品种较少。筛选出一批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6.
花生品种蛋白质含量、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000多份花生品种的种子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27.45%,平均含油量为50.57%。油酸和亚油酸之和占总脂肪酸的80%以上。国外引进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比国内品种的对应值略高。在国内花生品种中,河南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最低,平均含油量最高。广东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比山东品种的对应值高。多粒型和珍珠豆型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比龙生型和普通型的对应值高,珍珠豆型和中间型品种的平均含油量较高。筛选出高蛋白资源317份,高油分资源188份,优质脂肪资源50份。  相似文献   

7.
用GGE双标图分析燕麦品种(系)农艺与品质性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GGE双标图法分析了17个燕麦新品种(系)在阴山北麓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品质,为筛选高产优质燕麦新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H44号的秸秆产量最高,科燕一号的籽粒产量最高,2004R-17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高,坝莜十号β-葡聚糖含量最高,坝莜八号赖氨酸含量最高。籽粒产量与千粒重和有效穂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秸秆产量与株高、分蘖数以及有效穂数间也呈正相关关系,小穗数和穗粒数与籽粒产量或者秸秆产量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赖氨酸和β-葡聚糖、β-葡聚糖和脂肪、脂肪和蛋白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赖氨酸和脂肪、赖氨酸和蛋白质、β-葡聚糖和蛋白质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黍子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个优质黍子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掌握各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抗病性、品质、产量等特点,筛选出内糜8号、晋黍8号、雁黍11号、榆黍1号等综合表现较优的品种,可在晋北地区推广应用。内糜8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 793.10 kg/hm2,蛋白质含量为16.0%,脂肪含量为4.2%,粗淀粉含量70.2%。晋黍8号折合产量居第2,为2 685.16 kg/hm2,蛋白质含量为16.7%,脂肪含量为4.4%,粗淀粉含量72.2%。雁黍11号折合产量居第3,2 586.21 kg/hm2,蛋白质含量为15.4%,脂肪含量为4.0%,粗淀粉含量71.7%。  相似文献   

9.
对827份山西高粱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其大多数品种蛋白质含量在10%~12%之间,平均含量11.5%;多数品种赖氨酸含量在1.5%~3.0%之间,平均含量2.6%;单宁含量在0.6%~1.2%之间,平均含量0.84%;高蛋白、高赖氨酸、低单宁有可能结合于同一基因型。高粱营养品质与单株产量有一定矛盾,中秆型植株有可能与高品质籽粒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大豆品种品质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20个不同大豆品种的种子蛋白质、脂肪以及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种子贮存蛋白中的醇溶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分别进行了提取和电泳分析,从中筛选出7个高蛋白品种,4个高脂肪品种,6个高大豆异黄酮品种,2个高蛋白高大豆异黄酮的双高品种,1个高脂肪高大豆异黄酮的双高品种,1个高蛋白高脂肪高大豆异黄酮的三高品种。通过电泳分析得到4个优质蛋白品种,两个豆腐专用品种。将蛋白质、脂肪、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测定与电泳方法结合,可以成为筛选优质蛋白质兼用性品种的快速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谷子品种资源营养品质分析及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79谷分子品种资源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的1468份进行了谷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谷子品种蛋白质含量多集中在11.75% ̄14.74%,脂肪含量在3.04% ̄4.54%,且两者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抗谷瘟病品种占参试品种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谷子籽粒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在现有谷子品种的基础上,明确有利于提高谷子籽粒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生长环境,本文对‘长农38号’、‘长农39号’、‘长农41号’谷子在长治和沁县两个生态点谷子籽粒的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地区对‘长农38号’谷子籽粒的维生素B1、直链淀粉、粗蛋白和‘长农41号’的维生素B1、粗脂肪的影响较大,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对‘长农39号’谷子籽粒的营养品质影响较小,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通过食味品质的比较可以看出种植在沁县的‘长农38号’谷子籽粒的一致性高于长治,种植在长治的‘长农39号’、‘长农41号’谷子籽粒的一致性低于沁县;种植于长治的‘长农38号’、‘长农39号’谷子籽粒的色泽高于沁县,种植于长治的‘长农41号’谷子籽粒色泽与沁县的评分结果一样;种植于沁县的3个基因型谷子籽粒食味品质的分数合计结果均高于长治。因此通过优化谷子栽培管理措施对提高谷子籽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糜子密度、 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了研究提高糜子产量的途径,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两组试验,对施肥对糜子出苗密度、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10个糜子品种出苗密度和出苗分蘖后单株密度分别低于不施肥处理7777.5丛/hm2、23888.6株/hm2.在本研究情况下,施肥处理产量小于不施肥产量467.7 kg/hm2,密度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糜子的穗长、株高、地上生物量、单穗粒重、千粒重、茎粗受施肥影响不同,有的增加,有的减小.施肥处理10个糜子品种的穗长、株高、地上生物量和不施肥处理之间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部分品种施肥处理单穗粒重、千粒重、茎粗与不施肥处理之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施肥处理茎粗均高于不施肥处理.糜子群体在一定的生存空间范围内,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增长符合逻辑斯蒂模型,研究中施肥处理会造成糜子烧苗.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对谷子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30个有代表性的谷子品种在全国10个生态点的试验材料,研究谷子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的品种间及地区间差异,同时对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生态环境对谷子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有很大的影响,蛋白质和脂肪随纬度和海拔的增高而增加,而淀粉则相反.对光照时间敏感的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高,淀粉含量低.②不管是来自北部高原北片的品种还是全国各地的品种种植在北部高原北片,其蛋白质、脂肪的平均含量均最高.③蛋白质、脂肪、淀粉三者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关系,高蛋白质,高脂肪有可能结合于同一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平行板电场,研究不同电场处理条件对糜子种子萌发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糜子种子发芽率下降,胚根长与胚芽长显著下降,胚根质量与胚芽质量显著上升.而经过电场处理后的糜子种子在干旱胁迫下发芽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胚根长与胚芽长下降趋势减缓,同时胚根质量与胚芽质量相对胁迫对照组有所增加.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电场处理糜子种子可以增强种子对干旱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董扬 《作物杂志》2022,38(5):255-752
为探明除草剂对糜子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半干旱区糜子田使用的除草剂,以齐黍2号为试验材料,利用4种不同除草剂各设置3个浓度梯度进行糜子苗后喷施处理,研究了处理7、14和21d后糜子光合、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升高,糜子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随着除草剂胁迫时间延长,糜子叶片中SOD活性、Pro和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4种供试除草剂处理后,糜子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都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除草剂对糜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对主茎粗影响较小,对分蘖有促进作用,对主茎高、千粒重、主穗粒重、主穗重及产量有抑制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50% 2,4-D异辛酯对糜子生理及光合作用的影响较小,比较安全;苗后喷施50% 2,4-D异辛酯1000mL/hm2是糜子田除草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引进谷子品种在晋北春谷区广灵县种植的适应性,以‘晋谷21号’、‘晋谷59号’、‘大同45号’、‘鑫谷4号’、‘8311’为试验谷子品种,‘大白谷’为对照,在广灵县作疃乡百疃西堡村进行2年的种植试验,检测和分析主要农艺和营养品质性状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显示,‘晋谷59号’和‘晋谷21号’的生育期分别为146天和139天,属于春播晚熟品种,‘8311’的生育期最短为120天。‘晋谷59号’的产量在2019年和2020年均为最高,分别为6483.11 kg/hm2和6707.80 kg/hm2,较对照‘大白谷’增幅分别为13.44%和15.15%,‘晋谷21号’的产量小幅高于对照。‘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的株高和穗宽值较大,‘大同45号’、‘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的穗较长;‘晋谷59号’、‘晋谷21号’和‘大同45号’的单穗重和单穗粒重值较大,较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大同45号’和‘鑫谷4号’千粒重值最大,与其他品种有显著性差异。‘晋谷21号’的蛋白质含量在2个年份均为最高,分别为13.03%和11.23%,其次为‘晋谷59号’,与其他品种有显著性差异。‘晋谷59号’的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7%和5.13%。‘8311’的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最高。研究表明,谷子的产量、穗宽、旗叶宽、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以及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产量与株高、穗宽、单穗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与旗叶宽和脂肪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显著负相关,这些性状对谷子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性状之间也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综合分析引进谷子品种的农艺及营养品质性状,‘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在广灵县作疃乡的农艺性状表现正常且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大白谷,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在当地推广种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发掘晋北地区黍子生产潜力,在晋北干旱半干旱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行距(行距25、30、35cm)和不同种植密度(50万、75万、105万、135万、150万株/hm~2)组合处理对黍子产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组处理中,A_2B_3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值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明显;黍子各个生长时期群体叶面积指数也以A_2B_3处理组合最高,成熟期A_2B_3处理叶面积指数虽较抽穗期有所降低,但在各处理组合中仍为最高值;成熟期A_3B_2和A_3B_3处理干物质积累总量表现相对较高,分别为13.17和13.18g。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A_2B_3(行距30cm,密度105万株/hm2)、A3B3(行距35cm,密度105万株/hm2)、A2B2(行距30cm,密度75万株/hm~2)3个处理组合最适宜在晋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谷子品种感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山西、甘肃三个纬度相近而温度差异较大的试点,对90个谷子品种的出苗到抽穗日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之间出苗到抽穗所需温度差异很大,且不同来源的品种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也不同。确定了我国谷子主产区各生态区主要推广种的感温性,并筛选出4个对温度不敏感的品种和42个较不敏感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谷子化学杀雄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谷子杂交育种手段、提升杂交育种效率,在谷子雌雄蕊原基分化期,用5种化学试剂对不同品种谷子穗部进行杀雄处理,综合考虑处理后植株套袋自交和饱和授粉结实情况,筛选出草甘膦铵盐为适宜的谷子化学杀雄剂,并对其适宜浓度进一步筛选,得出大同34号和大同27号的最佳施用浓度为3.75~5.00mg/L,大白谷的最佳施用浓度为10.00mg/L,品种不同,最佳施用浓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